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近年来农村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各种特色养殖在我省得以大范围的推广开来,而其中最具特色的即是当前河蟹养殖。目前河蟹养殖在我省已得到长足的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所以加强对河蟹养殖技术的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为河蟹养殖生产的最大化收益奠定良好的基础。文中从稻田成蟹的养殖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暂养期间易死亡的原因和河蟹常见疾病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河蟹养殖成为农民增收的渠道之一,由于河蟹肉质鲜美,具有丰富的营养,而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从而使目前农村在河蟹养殖方面不断的扩大规模,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河蟹养殖中,不同的生产时期内具有不同的需求,如蟹池环境、生态环境、蟹苗放养、水质等都是养殖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要环节,所以需要针对河蟹的养殖技术进行进行分析,从而加快河蟹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生产出优质的河蟹使养殖的效益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3.
河蟹学名中华绒螫蟹,又称毛蟹、螃蟹,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方蟹科,绒毛蟹属。河蟹历来是珍贵的水产品,且有药用功能。中医认为,蟹性寒味咸,蟹肉有清诸热,散血结、理经脉、滋阴,蟹壳具清热解毒破淤消积止痛功能。河蟹适应性强、食性杂、饵料来源广、养殖技术容易掌握,并可与水稻等多种水生作物共生,与鱼虾等水产动物混养,可利用废弃的沼泽地、芦苇荡,种植业不宜利用的低畦地等开展养殖,是一种致富的副业,正在各地蓬勃发展。l河蟹的生活习性河蟹是一种回游性动物,在近海繁殖,淡水中生长,一生要经多次变态蜕皮,寿…  相似文献   

4.
草型湖泊河蟹养殖容量初探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在移栽有沉水植物的网箱和水泥池 ,放养不同规格和密度的河蟹 ,以定量研究河蟹对沉水植物的影响 ,进而探讨草型湖泊河蟹的养殖容量。草型湖泊对河蟹的养殖容量 (或负荷力 )可以定义为对水生植被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时的最大的河蟹现存量。通过河蟹放养密度与沉水植物相对生长率的分析 ,获得了不同规格河蟹的养殖容量。当年幼蟹规格较小 (壳宽 18 0± 1 2mm) ,其养殖容量为 2 3ind·m-2 ;二龄幼蟹 (35 0± 3 6mmCW )的养殖容量是0 9ind·m-2 ;较大规格河蟹 (6 0 0± 5 7mmCW)的养殖容量是 0 0 83ind·m-2 。进一步分析得知 ,在草型湖泊中河蟹对沉水植物生长不构成显著影响的最大产量密度为 2 9 2 5kg·hm-2 。  相似文献   

5.
中华绒螯蟹窦腺的显微和超微结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孙金生  刘安西  杜育哲  顾景龄 《动物学报》2001,47(1):27-31,T003,T004
借助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养殖河蟹 1龄蟹种、早熟蟹种和 2龄成蟹窦腺的形态结构和神经分泌物质释放方式。河蟹窦腺位于眼柄视神经节内髓与终髓交界处背侧 ,活体为乳白色 ,扁球状 ,大小约为 0 5 5mm×0 45mm× 0 2 3mm。窦腺呈囊状 ,腺体壁由膨大的神经分泌细胞末梢和胶质细胞组成 ,神经末梢内充满电子致密的分泌颗粒。根据颗粒的大小、形态和电子致密度等特征 ,区分出 6种不同类型的神经分泌末梢。河蟹窦腺中的神经分泌物质以胞吐作用方式释放 ,一些现象表明 ,神经胶质细胞参与神经分泌颗粒的释放。 1龄蟹种、早熟蟹种和 2龄成蟹窦腺的形态、结构无明显差异 ,但神经激素颗粒释放情况明显不同 ,从形态结构上证实了窦腺对养殖河蟹性腺发育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
分别以鲤、鳜、斑点叉尾、黄颡鱼、瓦氏黄颡鱼、大口鲇和乌鳢作为捕食者,以中华绒螯蟹幼蟹作为猎物,在室内水泥池(2.4 m3)进行捕食试验。以日捕获率和日摄食率为指标,评估这些鱼类对幼蟹的捕食作用和危害程度,为提高湖泊幼蟹放流效果、建立蟹—鱼复合的优质高效养殖模式提供科学依据。在幼蟹完全暴露的条件下,经过多次(至少9次)重复的试验(短期1d和长期7d),鳜对不同大小的硬壳和软壳(刚蜕壳的)幼蟹没有任何捕食作用;黄颡鱼对硬壳和软壳幼蟹也没有捕食作用,但还需做进一步观察;虽然鲤、瓦氏黄颡鱼对硬壳蟹的捕获率低,但对软壳的幼蟹有较大的危害性,对幼蟹的日摄食率分别为0.070%、0.012%;大口鲇、斑点叉尾、乌鳢对幼蟹具有较强的捕食能力,对幼蟹的日摄食率分别为0.122%、0.188%和0.284%。根据这些研究结果,可以建议:(1)在池塘和湖泊河蟹养殖中,完全可以将鳜作为套养或混养对象,以期提高养殖效益;(2)在河蟹放养的湖泊,需要抑制乌鳢和大口鲇种群,适当减少鲤和瓦氏黄颡鱼丰度,以期减少这些鱼类的捕食作用,提高幼蟹存活率;(3)在河蟹养殖池塘,不能放养乌鳢、大口鲇、斑点叉尾、瓦氏黄颡鱼和鲤。  相似文献   

7.
早熟河蟹的养殖生态学及其渔业价值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池塘育成的早熟河蟹(即一秋龄性腺成熟中华绒螯蟹)放养于湖汊,其群体越冬成活率为11%。在第二年养殖期间,早熟河蟹不脱壳,体重维持在原来的水平,对鱼肉的日摄食率最高为1.2%,个体不断死亡,至7月中旬,群体全部死完。从当年11月下旬到第二年7月上旬,早熟河蟹成活率曲线公式为:Y=1.09exp(-0018t)[Y:成活率(%),t:时间(d)]。本文还通过对围栏湖汊和扁担塘早熟河蟹逐月跟踪采样、对同龄的末成熟与成熟河蟹的行为及离水成活时间进行对比观察。作者认为,草型湖泊中早熟河蟹没有养殖价值,但若在第二年四月份以前将早熟河蟹全部起捕,当商品蟹出售,仍有一定的渔业效益.  相似文献   

8.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俗称河蟹,属于溯江生长、降海繁殖的洄游性甲壳类。受精卵孵化后经溞状幼体、大眼幼体,而成幼蟹,在适宜的生态条件下,幼蟹溯江而上,进入河川、湖泊和池塘等淡水水域栖息生长。 研究河蟹的生物学规律,是河蟹资源增殖的客观根据。以往对河蟹幼蟹的溯江生态研究尚少,作者于1981—1982年,在长江的芜湖江段,对幼蟹的溯江生态进行多方面调查,现将芜  相似文献   

9.
中华绒蝥蟹幼蟹的耗氧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耗氧率是反映生物代谢活动的主要生理指标。测定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俗称河蟹)的幼蟹耗氧率对了解其生理及各阶段的发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并可为养殖和长途运输等提供理论上的依据。一、材料和方法取引种自上海崇明县长江捞捕的天然幼蟹测定两次。每次同时测定二组不同大小的标本。第一次采用在实验室水槽中饲养一个半月的幼蟹,每组各30只;第二次采用蟹池中饲养两个月幼蟹中较大个体,每组各10只。图河蟹耗氧率测定装置A、水源B、缓冲瓶C、呼吸瓶D、溶氧测定瓶E、废水收集F、进水管G、出水管H、螺旋夹I、温度计耗氧率的测定装置(…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中下游中华绒螯蟹亲体资源动态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依据1989-1999年间的连续监测数据表明,长江河蟹平均壳长58mm;平均壳宽63mm;平均体重131g,雌雄性比为1:0.92,汛期高峰10月4日-10月19日;河口段为11月下旬,资源急剧衰退,南京以上江段亲蟹蟹汛已消失,本文对长江亲蟹的捕捞现状,生殖洄游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长江河蟹资源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A study of four species of Erysiphaceae (Uncinula salicis, Podosphaera leucotricha, Erysiphe cichoracearum, and Microsphaera diffusa) revealed that the binucleate stages of the ascocarp are initiated in a similar manner to those of Diporotheca rhizophila Gordon & Shaw. The “appendages” developing on immature ascocarps are considered to be receptive hyphae. Appendages characteristic of mature ascocarps are produced much later. Lysis of certain centrum cells occurs, and asci are initiated from some of the remaining binucleate centrum cells. Resorption of centrum cells by the asci is supported by this investigation, corroborating Björling's earlier studies on Erysiphe graminis.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