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中国蜘蛛科的检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已有记载的蜘蛛计有58科。本文把水蛛科Argyronetidae和并齿蛛科Cy-baeidae归入漏斗蛛科Agelenidae中的并齿蛛亚科Cybaeinae内。因而,实际上检索表内共列出56个科,附有72个特征图,以供参阅。这是第一次对中国蜘蛛各科制定的检索表,希望有助于今后研究工作的深入。 文末还提及在邻国有分布的另外一些科,很可能在中国亦会有分布。例如见于日本的短穴蛛科Brachybothriidae(=穴蛛科Antrodiaetidae)。又如安蛛科Anapidae仅有具甲胄的安蛛亚科Anapinae在中国有记载,而不具甲胄的蜜蛛亚科Mysmeninae和联蛛亚科Synaphri-nae也有可能分布于中国。 文中还附带提及一些分类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没有利用计算机技术之前, 多道检索表停留在“穿孔卡”检索表形式, 目前, 在计算机辅助下的多道检索表已很快发展出多种检索系统, 如DELTA、Lucid和NaviKey等。本文主要比较了在国内外影响较大的6种多道检索系统在体系结构、用户界面、数据库和检索策略等方面的异同, 并从性状选取自由、容错度、模糊表达、数值型性状、最佳检索性状、保留性状未知的分类群以及检索特征等7个方面对检索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鉴于多道检索表存在多种异名, 不便于研究交流, 我们建议使用“Multi-access keys”作为正式名称。最后本文就多道检索表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多道检索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没有利用计算机技术之前,多道检索表停留在“穿孔卡”检索表形式,目前,在计算机辅助下的多道检索表已很快发展出多种检索系统,如DELTA、Lucid和NaviKey等。本文主要比较了在国内外影响较大的6种多道检索系统在体系结构、用户界面、数据库和检索策略等方面的异同,并从性状选取自由、容错度、模糊表达、数值型性状、最佳检索性状、保留性状未知的分类群以及检索特征等7个方面对检索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鉴于多道检索表存在多种异名,不便于研究交流,我们建议使用“Multi access keys”作为正式名称。最后本文就多道检索表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形象检索法是采用典型的外部形态特征,辅以图片检索,对种及种以下单元进行分类的方法。该方法仅使用典型的外部形态特征对不同分类等级的多歧对应或非对应性状编制检索表,对鉴定所涉及的特征或名词术语辅以简练准确的文字以及典型特征的照片或图片予以说明。主要为非专业人员快速检索而设计。对野生动物的执法、管理、保护教育及知识普及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涡虫隶属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作为最早出现的三胚层动物,在动物的进化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重要的环境指示动物和再生生物学的模式生物。涡虫学已成为世界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涡虫在全世界分布广泛、种类丰富,但我国的相关分类研究进展较慢。近年来,我国的涡虫研究手段和论文发表档次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取得了不少进展,但仍存在调查和研究范围局限、大量工作尚待开展等不足。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涡虫分类的研究历史和现状,介绍了目前高级阶元的分类系统,并更新了我国涡虫种类名录,共计2亚门7目26科44属131种/亚种,首次编制了我国涡虫分目分科检索表。研究结果旨在为涡虫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服务,推动涡虫在环境调查和再生医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中国虻属种类检索表(双翅目:虻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虻科昆虫是重要吸血害虫,全世界约4230种,我国已知虻类达400多种。我国虻科共记载10个属,其中虻属Tabanus、斑虻属Chrysops、麻虻属Haematopota和瘤虻属Hybomitra的种类最多,占我国己知种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在以上4个属中,尤以虻属的种类最多,近200种。虻属的种类体态特征变异最大,在分类鉴定上有很大的困难。国外有的专家如Olsufjev、Ta-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安徽芜湖稻田中的小蜂总科进行了分类研究,共发现9科12属,编制了分科检索表,提供了各科主要的分类特征图。  相似文献   

8.
林玉成 《四川动物》2012,31(5):817-820
本文简要综述了我国安蛛科的研究现状,并描述了一种产自重庆洞穴的安蛛——Conculus lyugadinus Komatsu,1940,这是Conculus属在我国的首次报道.所有检视标本均保存在四川大学自然博物馆(SCUM).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过程中,尽管老师们已经引导学生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以及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时期进行多方面的比较,指  相似文献   

10.
彭贤锦 《蛛形学报》1992,1(2):10-12
本文记述了产于我国的跳科。铜头菱头蛛Bianor aeneiceps(Simon,1991)和棕绯蛛Phlegrafuscipes Krlczynski,1891两新纪录种。标本保存在湖南省生物研究所。文中测量数据均以mm为单位。  相似文献   

11.
一种新的棕榈科贝叶棕亚科的属的检索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常规方法,即以花、果、种子来鉴定棕榈科,因单朵花的花期很短以及很多果实发育成熟期较长而受到一定限制。尤其是在鉴定棕榈科贝叶棕亚科时因某些种类需数十年才开花或是一次性开花结实而遇到了很大障碍。有时,在引种地点无法获得花、果或种子。由于棕榈植物具有重要经济观赏价值,且其引种迅猛发展,故有必要尽早地鉴定它们。通过茎和叶,可对棕榈科贝叶棕亚科进行鉴定,本文列出了属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12.
In China, 31 genera and 95 species of fungivorous Phlaeothripinae are recorded here, of which 7 species are newly recorded and illustrated. An illustrated identification key to the 94 species is also provided, together with the information of specimens examined, and distribution of each species.  相似文献   

13.
缙云山自然保护区蜘蛛物种多样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自2007年10月以来对缙云山蜘蛛物种多样性研究的初步成果。到目前为止,共采集成熟蜘蛛标本超过1万头,鉴定出27科112属219种蜘蛛,其中包括73种中国特有物种。填补了重庆市蜘蛛多样性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14.
菜田蜘蛛群落组成及生态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锐  李生才  田瑞钧 《蛛形学报》2007,16(2):116-120
根据2006年5月至8月对蕃茄、茄子、豆角、青椒、尖椒及油菜共6种蔬菜田蜘蛛种类及数量的系统调查,经初步整理鉴定,隶属于9科19属27种。通过时空二维生态位分析,星豹蛛的二维宽度最大,草间钻头蛛和齿螯额角蛛的二维重叠值最大。应用模糊聚类法对群落的相似性进行分析,以λ=0.68为聚类阈值,可将9种菜田优势种蜘蛛划分为1个明显竞争群及3个分离种。以λ=0.9736为聚类阈值,可将菜田蜘蛛时间序列分为5月份,6、7月份和8月份3个状态集,即蜘蛛群落建立、发展和瓦解3个阶段。  相似文献   

15.
梁俊峰 《菌物研究》2011,9(4):219-223
编写出中国环柄属的已知44种的分类检索表,希望能有利于更好地认识我国丰富的环柄菇属资源的物种多样性,也期望今后在逐步完善我国环柄菇属的研究过程中,对本文内容加以改进修正.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记述了分别采自云南省和湖南省的拟平腹蛛科斯托蛛属Storenomorpha 2新种:云南斯托蛛,新种S.yunnan sp.nov.和S.yizhang sp.nov..云南斯托蛛腹部背而两侧斑纹三角形,前后连接成行.粗壮的后胫节突,前端有2个距,其中背距长而有1扭曲.外雌器中隔宽大,交媾腔分为两侧腔,较大,纳精囊位于近生殖厣后缘,交媾管粗,由后向前,在交媾腔前方有1个拐点,扭曲向后与纳精囊相连.宜章斯托蛛腹部背面两侧斑纹4对,彼此分离不连成线,后胫节突和腹距长于背距,插入器鞭状,较云南斯托蛛长,末端超出生殖球一段距离.2新种形态结构有差异.两者以其后跗节突远端2个距的长度明显不同以及腹斑部背斑各异与模式种S.comottoi Simon,1884都不相同.模式标本云南斯托蛛正模、部分副模保存于湖南师范大学(HNU),部分副模将保存于美国加州科学学院(CAS).宜章斯托蛛模式种保存于湖南师范大学(HNU).文中量度单位为mm.  相似文献   

17.
大腹园蛛(Araneus ventricosus)粗毒双向电泳及质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腹园蛛粗毒为材料,用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IPG(immobilized pH gradient)和SDS-PAGE(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获得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图谱,经Bio-Rad公司的PDQUEST软件进行图像分析,检测到500个左右的蛋白质点.对其图谱的部分蛋白质点酶解后使用Micromass公司的ESI-Q-TOF进行了鉴定.得到了质量较好的MS/MS数据.然后将其在MS-Fit中的genepeptide数据库和Mascot的Swissprot中进行搜索从而对蛋白质点进行鉴定.目前初步获得5个组分的鉴定结果.  相似文献   

18.
Erythroid enucleation is critical for terminal differentiation of red blood cells, and involves extrusion of the nucleus by orthochromatic erythroblasts to produce reticulocytes. Due to the difficulty of synchronizing erythroblasts,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enucleation process remain poorly understood. To elucidate the cellular program governing enucleation, we utilized a novel chemical screening approach whereby orthochromatic cells primed for enucleation were enriched ex vivo and subjected to a functional drug screen using a 324 compound library consisting of structurally diverse, medicinally active and cell permeable drugs. Using this approach, we have confirmed the role of HDACs, proteasomal regulators and MAPK in erythroid enucleation and introduce a new role for Cyclin-dependent kinases, in particular CDK9, in this process. Importantly, we demonstrate that when coupled with imaging analysis, this approach provides a powerful means to identify and characterize rate limiting steps involved in the erythroid enucle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