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探讨真菌诱导子以及硝酸银等非生物诱导子对雷公藤不定根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以雷公藤不定根为材料,通过向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种类的真菌诱导子以及硝酸银等非生物诱导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不定根中雷公藤甲素和生物碱含量。结果表明:各种真菌诱导子不影响不定根的生长,但对次生代谢产物含量有显著影响,其中,苹果炭疽和柿子炭疽诱导子的加入不仅使不定根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分别提高了2.24和1.93倍,生物碱的含量也各提高了2.02和2.07倍。苹果炭疽诱导子浓度为50μg/m L时比较适合雷公藤不定根生长及雷公藤甲素和生物碱的积累。硝酸银抑制不定根的生长和生物碱的积累,但促进雷公藤甲素的积累。硝酸银浓度为25μmol/L时雷公藤甲素含量为对照的1.71倍。茉莉酸甲酯浓度为50μmol/L时,不定根增长量为对照的1.04倍,雷公藤甲素和生物碱含量分别为对照的1.64倍和2.12倍。酵母提取物浓度为2 g/L时,雷公藤甲素含量为对照的1.48倍。表明培养基中添加硝酸银和酵母提取物对不定根中雷公藤甲素的合成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苹果炭疽和茉莉酸甲酯的协同作用既能促进雷公藤甲素的合成又能促进雷公藤生物碱的合成。  相似文献   

2.
以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根愈伤组织为材料,以NT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硫代硫酸钠、抗坏血酸、柠檬酸、硝酸银、聚乙烯吡咯烷酮以及活性炭,探讨抗褐变剂对雷公藤愈伤组织生长、抗褐化和雷公藤内酯醇及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除较低浓度柠檬酸以外,其他抗褐变剂均不同程度抑制雷公藤愈伤组织的生长。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硫代硫酸钠、抗坏血酸、柠檬酸、聚乙烯吡咯烷酮以及活性炭,雷公藤愈伤组织褐化程度不但没有得到控制,反而使褐化加重。但所有处理中,愈伤组织中内酯醇含量明显升高,其中加入50mg/L柠檬酸处理的内酯醇含量为对照的2.4倍。培养基中加入10~50mg/L硝酸银不仅能抑制雷公藤愈伤组织褐变,内酯醇的含量也随着硝酸银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供试抗褐变剂中除较低浓度硫代硫酸钠以外,其他处理对雷公藤总生物碱的合成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不定根为材料,通过两相培养技术,研究有机溶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不同浓度及培养时间对雷公藤不定根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DBP浓度为6%、培养至第6 d时,不定根增长量达1.14 g/瓶,为对照(1.08 g/瓶)的1.06倍;DBP浓度为2%、培养至第8 d时,内酯醇含量达74.96μg/g,为对照(53.67μg/g)的1.40倍;DBP浓度为2%、培养至第2 d时,所收获的内酯醇总产量最高(0.40 mg/瓶),且为对照(0.27 mg/瓶)的1.48倍。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添加一定浓度DBP,虽然适合雷公藤内酯醇的形成,但不适合雷公藤生物碱的形成;不论添加DBP浓度大小、培养时间长短,不定根中吉碱和次碱含量及每瓶总产量均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4.
以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不定根为材料,研究摇瓶悬浮培养条件下接种密度、装液比例、逐级放大、消泡剂、大孔吸附树脂种类及浓度对雷公藤不定根增长量、不定根及培养基中雷公藤内酯醇、雷公藤吉碱、雷公藤次碱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接种密度在15 g/L (FW)时较适合不定根的继代培养和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250 m L摇瓶中装入100 m L培养基,即装液量为2/5时,培养基利用率最高。随着摇瓶体积的逐渐放大,不定根增长量和3种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略有下降,5 L摇瓶中不定根增长量为对照的91.6%,内酯醇、吉碱和次碱的含量分别为对照的91.8%、91.7%和96.9%。6种大孔吸附树脂中,XAD-7处理对不定根的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培养结束时,3种次生代谢产物产量显著提高,当XAD-7浓度为0.5 g/瓶时不定根增长量为对照的1.2倍,内酯醇、吉碱和次碱产量最高,分别为对照的2.9、2.4和2.2倍。培养基中添加消泡剂后不定根增长量、3种次生代谢产物总产量均不同程度下降,其中,LX-603处理后,虽然不定根增长量为对照的85%,内酯醇、吉碱和次碱产量分别为对照的78%、64%和87%,但明显抑制了培养过程中泡沫的产生。研究结果表明筛选的摇瓶逐级放大培养雷公藤不定根的方法效果较好,可为雷公藤不定根生物反应器放大培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半夏悬浮培养过程中细胞鲜重的变化和MS培养基组分中碳源、钙盐、Fe盐及肌醇变化对半夏悬浮培养细胞生长及总生物碱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半夏细胞的生长曲线呈“S”型 ,细胞的最佳收获时间为 2 1d。在两种碳源中 ,葡萄糖比蔗糖利于细胞的生长和总生物碱的合成 ,最适浓度为 2 0g L。最适合细胞生长和总生物碱形成的钙盐浓度为 1 8mmol L、Fe盐浓度为 0 0 6mmol L和肌醇浓度为 10 0mg L。  相似文献   

6.
在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组织培养生根培养阶段以柠檬酸、丙酮酸钠、乙酸钠、L-酪氨酸、L-苯丙氨酸、赖氨酸为前体物质,添加到培养基中,培养30 d后,观测外植体生根情况并测定甲素含量。结果表明,丙酮酸钠3.0 mg·L~(-1)在光照条件及乙酸钠1.0 mg·L~(-1)在黑暗条件培养中可获得最大的不定根量,赖氨酸1.0mg·L~(-1)在光照条件及L-酪氨酸1.0 mg·L~(-1)在黑暗条件中培养可获得较高含量甲素。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VB1,生物素,VB6,VB2,叶酸和VB12对一株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SYPS-062直接利用糖质原料发酵生产L-丝氨酸的影响,并且初步分析了这几种维生素对菌株SYPS-062发酵积累L-丝氨酸的调控机制。添加一定量的生物素,VB1和VB6表现出对L-丝氨酸积累分别为35%,28%和11%的促进;添加VB2实现了L-丝氨酸和生物量的等幅提高;而叶酸和VB12则通过促进菌株SYPS-062中1C单元循环的效率使L-丝氨酸的积累量分别提高了39%和82%,并且实现了产物转化率(YP/S)及单位细胞产率(YP/X)的显著提高。将六种维生素在其分别的最优浓度下复配,添加在发酵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发酵周期有6 h左右的缩短,并且达到的最大生物量及L-丝氨酸的积累分别为11 g/L和9.0 g/L。  相似文献   

8.
叶青华  王亚琴  朱媛 《广西植物》2009,29(3):400-403
研究了外源激素2,4-D、NAA、6-BA、KT的不同组合以及营养添加物水解酪蛋白、酵母提取物对杜仲悬浮细胞生产桃叶珊瑚甙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mg/L2,4-D的培养基中分别添加1.0mg/LNAA、0.5mg/L6-BA、0.5mg/LKT可提高桃叶珊瑚甙含量;在培养基中添加水解酪蛋白和酵母提取物均能促进桃叶珊瑚甙的合成,以添加100mg/L水解酪蛋白和15mg/L酵母提取物时其含量最大。初步得出桃叶珊瑚甙合成的最适培养条件为添加2.0mg/L2,4-D+1.0mg/LNAA+0.5mg/L6-BA+0.5mg/LKT+100mg/L水解酪蛋白+15mg/L酵母提取物的MS培养基。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藏红花资源问题,研究了栀子愈伤组织的诱导,并首次应用目视法和HPLC 方法对产藏红花素细胞系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栀子叶子愈伤组织优化的诱导条件为: 在添加1mg/L 2,4-D和 0.25 mg/L 6-BA的MS 培养基上, 25±1℃和31.74 mmol/m2s光照强度下每天光照16小时,培养15d后可获得100%的诱导率。种子愈伤组织也易诱导,在添加0.5mg/L 2,4-D 和 0.25 mg/L 6-BA的MS培养基上,25±1℃全时暗培养15d后可获得100%的诱导率。首次应用建立的目视法和HPLC 方法, 从90株细胞系中筛选出细胞系seed4,其藏红花素1 的含量是0.348mg/g,生长较快、不易褐化,兼顾了此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和细胞的生长速度,为采用植物细胞工程法解决藏红花素资源短缺问题提供了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0.
红掌茎段侧芽离体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红掌嫩茎为外植体,诱导侧芽萌发,并进行增殖和生根培养,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浓度配比对茎段侧芽萌发、增殖、无菌苗生根的影响以及增殖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的抑制等因素。结果表明,侧芽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5 mg/L,萌发率达87.5%;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8 mg/L+NAA 0.2 mg/L+VB2 8.0 mg/L,增殖系数3.8;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5 mg/L,生根率98%;在增殖培养基中添加适量VB2能较好地抑制愈伤组织的生成,防止愈伤组分织分化形成芽,从而达到以芽繁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对条叶龙胆(Gentiana manshurica)离体根生长的培养基种类、光、通气进行了试验,并在此基础上用正交试验法对影响离体根生长的7个主要成分进行了试验。找出了适合条叶龙胆离体根生长和鲜重增加的培养基是white+CH 50 mg/L, IBA 0.1 mg/L, 基本培养中相应的VB1改为0.5 mg/L,蔗糖30 g/L,pH4。  相似文献   

12.
紫色大花矮牵牛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矮牵牛叶片外植体在MS+6-BA 1.0mg/L+NAA 0.1mg/L培养基上培养3周后产生致密的浅绿色愈伤组织;转入芽分化培养基MS+6-BA 0.5mg/L+4-PU 0.5mg/L+NAA 0.1mg/L 1周后,从愈伤组织表面不断分化产生幼芽;待幼芽长至3cm时转接至生根培养基1/2MS+NAA 1.0 mg/L+GA30.5mg/L中生根,长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13.
火炬松成熟合子胚培养直接器官发生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基因型Hb,Ma和Mc的火炬松成熟合子胚在附加1.0mg/LNAA,4.0mg/LBA,500mg/LLH和500mg/L谷氨酰胺的TE培养基上培养12周后,在子叶和胚轴部位形成不定芽原基。然后将合子胚转移到附加0.5mg//LNAA,0.05mg/LIBA,2mg/LBA,500mg/LLH和500mg/L谷氨酰胺的TE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上,6周后分化产生大量不定芽,3种基因型中,Hb的直接不定芽  相似文献   

14.
草莓高频离体再生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6个草莓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影响草莓不定芽再生的各种因素,建立离体叶片高效再生系统。结果表明,外植体基因型、激素种类及配比、叶龄等是影响草莓再生的主要因子,其中‘鬼露甘’叶片最佳芽诱导培养基为MS 2.0 mg/L 6-BA 0.1 mg/L IBA,‘嫜姬’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以MS 3 mg/L 6-BA 0.2 mg/L 2,4-D较好,而且1周左右的暗培养可以防止外植体的褐化。芽伸长的最适培养基为MS 0.5 mg/L 6-BA 0.5 mg/L IBA,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MS 0.2 mg/L IBA,试管苗移栽后成活率为87%。  相似文献   

15.
李国平  黄群策  秦广雍 《广西植物》2005,25(5):455-458,i0001
以白花蛇舌草叶片为材料,建立了白花蛇舌草叶片高效不定芽发生、植株再生体系。研究了不同激素及其组合对外植体不定芽发生的效应。结果显示,在MS基本培养基中单纯添加6BA,当6BA浓度为0.1mg/L和0.5mg/L时,不能诱导离体叶片发生不定芽,6BA浓度在1.0~5.0mg/L范围内,诱导率随BA浓度升高而增加,适宜浓度为3.0mg/L;当6BA与NAA配合使用时,其诱导率随着培养基中6BA与NAA的相对比值的提高而提高;以MS+BA3mg/L+NAA0.01mg/L作为继代培养基,建立起白花蛇舌草高效、稳定的试管无性系,为白花蛇舌草遗传转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以单头亚菊茎段为外植体对其进行组织培养,MS为基本培养基,设置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对实验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筛选出合适的配方。启动培养基为Ms+0.5mg·L-16-BA+0.01mg·L-1NAA。继代培养基MS+O.75mg·L-1。6-BA+0.01mg·L。NAA,可获得较高的增殖率。不定根最适诱导培养基为1/2MS+O.15mg·L—IBA,生根率达87%以上,组培苗移栽成活率达98%。  相似文献   

17.
以艾西丝南瓜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基本培养基、激素、糖、光照、培养基支持物等因子对芽增殖及不定根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艾西丝南瓜芽增殖的最佳培养条件为:MS+BA 0.5~1.0 mg/L+IAA 0.1~0.5 mg/L+食用白糖30 g/L,芽的月[KG(*9]增殖系数稳定在10左右;不定根诱导的适宜条件是:[KG)]1/2MS+食用白糖20 g/L,生根率达86%;且自然散射光条件(1000~5000Lx)优于灯光(1000~2000Lx);以脱脂棉作生根培养基支持物效果优于琼脂,其芽增殖系数和生根率分别提高26%和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