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海龟是一种古老而十分有趣的动物,它的龟壳由连在一起的骨头组成,骨盆和胸都包含在内,这在脊椎动物中是绝无仅有的。这一结构特征最早出现在2.2亿年前的三叠纪,当时恐龙正在地球上称霸,所以海龟也被称作  相似文献   

2.
请到德保来     
吃——珍品保健的生态美食德保壮族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各具特色,别有风味。山珍野味、生态野菜,无一不让人燃烧味觉,快乐感染心情,令人心驰神往。最令人回味的就是德保人专门为迎接重要客人而准备的"五大块菜圃":大块鸡肉、大块猪肉(原味黑熊)、大块骨头肉(熊掌中骨)、大块猪蹄、大块猪肝。大块鸡肉是把鸡头鸡脖子去掉后采用"十字"分法将一只鸡分为四块然后清蒸而成,味道鲜美,想象中并没什么特别,但亲眼所见亲口品味让你一生难忘。大块猪肉是选用德保黑猪(当地土猪)上等五花肉白切清蒸而成,皮脆肉鲜,肥而不腻,鲜美无比。大块骨头肉是选用德保黑毛猪脚及其中骨切成大块采用姜酒清水慢火炖,直到  相似文献   

3.
最近,美国人类学家在人类起源问题上展开争论。这场争论是由一块1979年在利比亚沙哈比发掘出的一根长约75.5毫米的骨头引起的。最初给这块骨头分类的美国纽约大学诺埃尔·博厄斯博士认为,它极象人猿超科左侧的锁骨。  相似文献   

4.
声拿(sonar)有点象雷达,它可以探测水底或海洋深层的噪声。这样便可以知道在海中潜行的潜水艇的活动情况。可是在海洋中的鲸、海狮、海豹、海豚、海象、海狗等游泳的喧声,有时易与潜水艇的喧声有所混淆。最近有人在夜间把海狮、海象、梅豹、海狗等放在大型的混凝土水池中使它游泳,使用声拿测定它们的游泳噪声,探知这种噪声和一大群鱼类噪声被投入水中的打击噪声很接近。  相似文献   

5.
从霸王龙啃过的骨头得知 ,它是一个不大讲究饮食的主儿。近年来 ,一些恐龙专家就霸王龙究竟是掠食者还是食腐者展开了争论。例如巴克与柯里 ,二人对霸王龙品头论足 ,各叙己见。巴克认为霸王龙是无能之辈 ,是食腐者 ;柯里却说 ,霸王龙能干得很 ,是掠食者。有关巴克与柯里各自的理由 ,本文不准备多加表述。这里仅说说古生物学家在化石中的有趣发现。白垩纪末期 ,北美洲曾是霸王龙耀武扬威的地方。在那些年代的地层里 ,常常发现霸王龙当年啃过的植食恐龙的骨头化石 ,其标志是 ,骨头上有大王的牙痕。研究者注意到 ,在鸭嘴龙和三角龙的遗骨上 ,霸…  相似文献   

6.
孙二虎 《化石》2005,(1):36-37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 :吴国攻陷了越国的首都会稽 ,获得了一枚大骨头 ,要用一辆车才装得下。吴国使者到鲁国访问 ,乘便询问孔子“什么骨头最大”。孔子回答说 :当年大禹王召集群神到会稽 ,防风氏违命迟到 ,大禹杀了他 ,并陈尸示众 ,他的一节骨头要用一辆车才装得下 ,这应算是最大的骨头了。吴国使者又问 :你说的神是指什么人 ?孔子说 :领导着一方山川国土的人称为神 ,掌管国家机关和宗庙的人称为公侯 ,无论是神还是公侯 ,都可以称为王。孔子还给吴使讲述了防风氏守护的国土范围 ,世族历史演变 ,以及防风氏身高估计等 ,使得吴国使者赞叹说…  相似文献   

7.
自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以来,生物进化这个激动人心的研究领域,就不断地给我们带来新知和惊喜。虽然最容易吸引媒体眼球的是,非洲某地又挖出我们远古亲戚的骨头,当然你可以称它为化石。但对进化生物学家而言,骨头不是全部,甚至对于生命进化研究而言,远不如一般人所认为的那么重要。毕竟骨头仅仅是凝固的历史瞬间,它是我们了解过去曾经发生过什么的惟一手段,但如果我们真地想要一窥进化的奥秘,探索人类自身的秘密,诸如智能、语言等的起源,我们就必须研究现存的生物,研究我们的近亲,研究它们是如何适于生存或者为什么走上即将灭绝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根据陈霖的拓扑知觉理论,在视觉感知中,拓扑差异的检测要快于局部特征的检测.本研究组认为,这一现象可能是对有"洞"图形和无"洞"图形的感知差异所造成的.本文旨在检验这两类图形所存在的知觉差异究竟是什么.利用脑电(ERP)技术,测量"洞"和"非洞"图形所引起的视觉诱发电位(VEP),探究"洞"和"非洞"的区别.两类图形引起的VEP区别体现在N170上,"洞"图形的反转使得N170的潜伏期显著变化,而"非洞"图形的反转不会引起N170潜伏期的变化.人脸与非人脸物体的反转引起的N170变化与本结果相似.本研究认为,对"洞"的感知更偏向于整体加工,而对于"非洞"则更偏向于特征加工.  相似文献   

9.
王华生  宁泽晖  农乐颁 《生物磁学》2009,(15):2998-3000
西医学是从自然哲学模式,经近代生物医学模式而发展到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而中医学仍处于古代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的历史阶段,与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同形而异质。在现代,中医学要么通过生物医学的"卡夫丁峡谷"而追随在西方医学之后,要么消解于西方现代医学之中,要么跨越生物医学的"卡夫丁峡谷"而直接跃迁至现代医学。而实现跨越的两个基本条件是实现中医学基础理论的创造性转化与中医文化的大众化。  相似文献   

10.
以色列福利生物集团和以色列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利用从脂肪组织中提取的间叶干细胞,在实验室培育出了人造骨,将其插入实验鼠腿骨的中间,结果发现,人造骨能成功地与动物骨头融合在一起。它将使骨移植病人借此修复或替换受损的骨头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1.
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对贵州黑洞红点齿蟾组织和器官的δ13C、δ15N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其胃肠、肌肉、肾脏、肝脏、骨头的δ13C值平均范围为-23.5763‰~-22.5933‰,跨度为0.9830‰,δ15N值平均范围为6.2940‰~7.2193‰,跨度为0.9253‰;其δ13C值大小顺序为骨头肌肉胃肠肾脏肝脏,δ15N值大小顺序为骨头肝脏肾脏肌肉胃肠。红点齿蟾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性别中,其δ13C、δ15N值也不同,其δ13C值大小顺序为幼体雌性成体雌性幼体雄性成体雄性,δ15N值大小顺序为幼体雄性成体雄性幼体雌性成体雌性。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红点齿蟾肝脏的δ13C值随其体长和湿重的变化而成极显著变化(P≤0.01),其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820和0.833;其肾脏和肝脏的δ15N值也随其体长和湿重的变化而呈极显著变化(P≤0.01),其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812,0.895和0.800,0.883。  相似文献   

12.
人类学工作者在野外发掘中发现古代遗留的人类骨骼;考古学家收集到墓葬中的骨头,而没有关于此墓主人的任何文字记载;公安机关收到一具皮肉已经腐烂的人体残骸,死者是谁?多大年龄?是男是女?哪个种族?死于何因?外貌如何?一系列问号接踵而来。要从这些“无头案”中理出一点头绪,自然首  相似文献   

13.
《植物杂志》2010,(11):19-19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西南端,是云南省下辖的一个自治州。西双版纳,古代傣语为"勐巴拉那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乐土",这里以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  相似文献   

14.
记得我申请订购扫描电镜时,主管仪器订购计划的同志感到很惊讶。因为过去我们只要老三件:锤子、罗盘、放大镜。很多人认为大骨头好研究,用不着什么新仪器新设备,更涉及不到什么微细结构,这确实是一种习惯性的偏见。事实已经证明,脊椎动物的骨头、牙齿等硬体中的微细结构和超微结构,在历经石化而成为化石后,仍能完美地保存下来。一些有识之士,早已把希望的目光投向微细结构,盼能从中找到宏观形态比较方法难以回答的系统关系的问题。因此,在古脊椎动物学与古人类学的研究中,引进扫描电镜技术决不是赶时髦,而是为获得具有突破性进展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蛇是难得的美味佳肴,据史书记载,我国人吃蛇至少有两千年的历史了,不少古医书谈到吃蛇有治病健身之功。有关专家认为蛇的真正营养是由于蛇本身的功能特性所决定。蛇没有眼睑永远不会瞌眼而精神抖擞。蛇的胃容纳力很强,即使吞下骨头、玻璃也能照样消化。蛇的脊椎骨较多,  相似文献   

16.
肩关节是人体活动度较大的部位。由于肩盂(凹面)形状小,肱骨头(凸面)相对偏大,仅依靠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肩袖)和薄弱关节囊的稳定作用,因此当肩关节活动幅度过大,且再发生暴力打击时,易于发生脱位。较常见的有肩关节粉碎骨折伴脱位、骨肿瘤、阵旧性感染后以及神经原性肩关节瘫痪脱位,以往多数施行肩关节融合术,致功能丧失,现都改行人工肩关节置换手术。早期人工全肩关节的设计均为组合式,肱骨头和肩盂假体分离成形,以两组结构配套,经手术安装而成,但该人工肩关节的稳定性能差,功能均不够满意。其最常见并发症是术后半脱位或全脱位,致使肩关节丧失运动功能。现根据  相似文献   

17.
一个简易装置验证叶的"三大"功能龙跃飞(江苏省射阳县城东中学224300)叶是植物体一个十分重要的营养器官。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是叶的"三大"功能。这"三大"功能在初中生物学乃至高中生物学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而以往的教参或教科书都是将这"...  相似文献   

18.
人类什么时候开始用火,这是许多科学家一直关心的一个很有趣的问题。由于发现最早用火的遗迹实在不多,所以探讨这一问题常常有不少困难。早在1947年南非德兰士瓦的波希特萨斯东北16公里的马卡畔斯加特白云石洞穴堆积中,与南方古猿化石一起发现一些变成黑色的骨头,曾被认为是南方古猿用火的遗迹。但是,后来经过进一步研究,查明骨头表面呈黑色系矿物质污染所致,从而否定了南方古猿用火的论点。最近,布莱因和希林教授在斯瓦特克朗洞对含人类化石的角砾岩进行了发掘,从距今大约1—1.5百万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一批烧过的骨头。他们对这些标本进行了组织学和化学方面的分析鉴定,发现它们确被加热到象篝火一样的温度,说明这些烧骨是人类使用火的最早的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19.
晋宁是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的故乡,它是一座小城,位于昆明市南郊,滇池之畔,这里的山由红色岩石组成,这些形成于一亿八千万年前的早侏罗统 Jurassic的岩石产恐龙化石。1987年8月,云南省昆明市博物馆的一个发掘队在晋宁的夕阳乡挖掘出一具原蜥脚类云南龙恐龙化石。消息象长了翅膀传遍了这个小山区。这里的彝族农民从四面八方赶来看恐龙。他们从不知道什么是恐龙,当看到一块块石化了的骨头时,觉得这骨头形的石头是常见的东西。有位长者告诉发掘队的胡  相似文献   

20.
大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场所,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以《植物学》课程中的"根"的教学过程为例,探讨了"问题串"教学法、思维导图学习法以及概念重定义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实践表明,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创新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