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辽宁中生代鸟类综述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本文对发现于辽宁中生代地层中的鸟类化石,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化石的系统分析表明,从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在这一地区存在两个亚纲的鸟类分子:蜥鸟亚纲(Sauriurae)和今鸟亚纲(Ornithurae)。其中,蜥鸟亚纲的成员不仅数量居多,而且存在较大的分异。今鸟亚纲的分子则种类和数量都相对较少。辽西中生代鸟类的大量出现,除了鸟类自身的发展原因外,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这一地区适宜的生态环境也为鸟类的繁荣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辽西地区陆相中生代地层义县组和九佛堂组的时代分别为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2.
非洲鸵鸟简介关键词鸵鸟,概况被称为鸟中之王的非洲鸵鸟(Struthiocamelus),是现存鸟类体型中最大的种类。它长得头小,眼睛大,颈部很长。羽毛蓬松,不具副羽,翼羽退化,龙骨突变得扁平。具有发达的后肢,奔跑时速每小时可达6()k。鸵鸟分布于非洲...  相似文献   

3.
鸟类的飞行     
现在世界上的鸟类,据估计大约有8,600余种。在脊椎动物中,除鱼纲外,是为数最多的一纲,它们在构造的细节上,也十分分歧,它们的基本特征,却完全是相同的。鸟纲在脊椎动物中是最年轻的,在地球历史的最新世纪中得到迅速繁盛的一纲。鸟纲分为十分不相称的两亚纲:蜥尾亚纲(Saururae)和扇尾亚纲(Ornilhurae)。属于蜥尾亚纲的仅有两个相近的化石类型[始祖鸟(Arch-aeopteryx)和古鸟(Archaeornis)],很像爬虫类;属于扇尾亚纲的,包括其余化石种类和现存的种类。现存的种类,可分为平胸上目(Ratitae)、企鹅上目(Impennes)和突胸上目(Carinatae)。  相似文献   

4.
1982—1987年对本溪地区鸟类进行了调查共发现有鸟类15个目,39科,183种,占辽宁省东部地区210种的87.6%,占辽宁省鸟类392种的46.9%。 本溪地区鸟类的优势种类中,分布较广的有两种鸟:一为大山雀,另一种是普通(币鸟),珍稀鸟类有丹顶鹤,白枕鹤,中华秋沙鸭。我国特产种类有中华秋沙鸭,棕头鸦雀,黑头(币鸟)。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队于1958—1960年间采到鸟类标本1,500余号,计161种另23亚种,分隶于20目43科。其中有6个亚种是我国鸟类的首次纪录,分列于下面。 1. 褐耳鹰Accipiter badius cenchroides(Se-vertzov) 1,喀什,1959 Ⅶ 12。 背面富于褐色,并有显著的棕褐色领环,与A. b. brevipes及poliopsis显然有别。 此鸟在国外分布于中亚、阿富汗、波斯东部及印度的两北部。 2. 缘啄木鸟Picus canus canus Gmelin 1,布尔津,1960 Ⅶ 21;1 1,阿勒泰, 1960 Ⅶ 10。 体羽显著富于黄色,不若P. c. biedermanni及jessoensis之富于灰色。 此鸟在国外分布于欧洲中部及西伯利亚西北部的泰加林带。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地处中国东北地区最北,属典型中温带与寒温带,鸟类资源丰富。《黑龙江省鸟类志》于1992年出版,记载鸟类19目57科343种,占当时全国1186种的29%。时隔二十余年,随着鸟类新纪录不断增加与鸟类分类学研究快速发展,需要对黑龙江省鸟类的变化做出及时总结。通过查阅1990—2016年发表文献,并对比《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二版,总结新增鸟类2目8科51种;删除1目、1科、11种;修订2科名、14属名、14拉丁种名、16鸟种亚种名、38中文名;21个亚种提升为种。由此省内目前共计鸟类20目64科384种,占国内1371种的28%;其中21种在《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二版中并未记录黑龙江省分布。研究结果为今后黑龙江省鸟类志与国内鸟类分布名录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现行初中动物学课本所列的鱼类计有27种,分别隶属于两大类群(即软骨鱼类群和硬骨鱼类群)、4个亚纲(即板鳃亚纲、辐鳍亚纲、肺鱼亚纲和总鳍亚纲)、11个目20个科。今将各种鱼类的归属、在我国的分布和经济意义作一简介。软骨鱼类群Chondrichthyes (一)板鳃亚纲Elasmobranchii 1.鲨目squaliformes 鳃孔侧位。胸鳍前缘不与头侧相连,臀鳍有或无。我国有19个科。 (1)皱唇鲨科Triakidae 我国有4属8种。白斑星鲨(鲨鱼)Mustelus manaxo Bleeker 分布于我国沿海,为重要的食用经济鱼类。硬骨鱼类群 OSteichthyes  相似文献   

8.
广西金钟山鸟类调查及区系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84—1989年间我们对金钟山的鸟类作了初步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58种(另附2亚种),分隶14目40科,其中繁殖鸟有131种和亚种(留鸟107种和亚种、夏候鸟24种)。并发现广西鸟类新纪录12种和亚种。在繁殖鸟的总数中,东洋界种以占77.9%居冠。在全部繁殖鸟中华南区分布有125种,列东洋界下属三区之首。据鸟类区系分析结果,作者认为金钟山在动物地理区划中应从原华中区改属华南区闽广沿海亚区较妥。  相似文献   

9.
长江以北鸟类新纪录——草鸮(Tytu captnsis)1984年11月在山东日照市陈疃乡发现。草鸮,又名猴面鹰,属鸮形目、草鸮科、草鸮属,是一种罕见的夜行性猛禽。资料记载,它分布于非洲、印度、菲律宾、澳大利亚、日本以及我国长江以南的福建、安徽、广东、湖南、云南、浙江和台湾等地。这次在日照发现的六只草鸮,是正在育雏的一窝鸟。除两只亲鸟飞走外,其余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晚白垩世似鸟龙与鸭嘴龙骨组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采获于我国内蒙古二连浩特晚白垩世达布苏组的蜥臀目兽脚亚目似鸟龙科恐龙(Archaeornithomimius asiatcus)和鸟臀目鸟脚亚目鸭嘴龙科恐龙(Bactrosaurus johnsoni)的胫骨、排骨、股骨、尺骨、肋骨、椎骨骨组织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将它们的骨组织与爬行纲初龙亚钢的现存湾鳄(Crocodylus porosus)和非洲Tuo鸟(Struthio camelus)的骨组织进行直观比较,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及统计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这两种恐龙的骨组织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特征,但也存在一些差异;2)两种恐龙的长骨组织均具有快速后生生长特点;3)似鸟龙科恐龙的幼年长骨只速率高,成体则相对减慢;4)似鸟龙科恐龙的幼体肋骨中具有生长轮,成体的肋骨中则生长轮有可能因骨改建而消失;5)两种恐龙、非洲Tuo鸟和湾鳄的长骨的血管分布密度有统计学的显著差异,两种恐龙的骨组织血管密度介于非洲Tuo鸟和湾鳄之间;6)这两种恐龙的骨组织既不同于现代鸟类骨组织,也不同于现代爬行类骨组织,有可能是介于这两种骨组织之间的一种独立的过渡类型或中间类型。  相似文献   

11.
四川唐家河自然保护区鸟类区系和生态类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唐家河的鸟类已知有204种,分隶于13目40科,占四川省鸟类615种的33%,古北种87种,占43%,东洋种90种,占445,广布种27种,占13%,特产种27种,占全国特产鸟类98种的28%,占四川省特产鸟类59种的46%,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4种,二级保护有26种,四川省重点保护鸟类2种,我国和日本国候鸟协定保护鸟类22种,1986年12月采获的鹰雕为四川省鸟类新纪录,1998年10月采获的草为川西北新分布,以此证明该鸟不仅只分布重庆地区。  相似文献   

12.
记述产于辽宁省朝阳市早白垩世九佛堂组的一新反鸟化石。依据它所具有的"Y"形的叉骨;乌喙骨较宽且末端凹陷;胸骨侧突细长,并在远端扩大,将其归入反鸟亚纲。此外,依据新材料所特有的头骨结构,如吻长、粗壮;有具钩状的牙齿;额骨大而低等不同于其它反鸟亚纲鸟类的特点,建立新属新种:杨氏弯齿鸟Camptodontus yangi gen.et sp.nov.。新种隶属于长翼鸟科,与长翼鸟的某些特征相似。它的发现不但给反鸟类群增加了一重要新成员,同时也说明早期鸟类分化辐射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3.
记述产于辽宁省朝阳市早白垩世九佛堂组的一新反鸟化石。依据它所具有的"Y"形的叉骨;乌喙骨较宽且末端凹陷;胸骨侧突细长,并在远端扩大,将其归入反鸟亚纲。此外,依据新材料所特有的头骨结构,如吻长、粗壮;有具钩状的牙齿;额骨大而低等不同于其它反鸟亚纲鸟类的特点,建立新属新种:杨氏弯齿鸟Camptodontus yangi gen.et sp.nov.。新种隶属于长翼鸟科,与长翼鸟的某些特征相似。它的发现不但给反鸟类群增加了一重要新成员,同时也说明早期鸟类分化辐射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乌海民航机场鸟类多样性与鸟撞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开展鸟撞预防工作、减少鸟撞事故的发生,2009年8月-2010年7月,每月对乌海民航机场及其周围7种生境的鸟类进行调查,并分析了鸟类多样性指数.共记录到鸟类106种,隶属于16目37科,其中繁殖鸟78种,非繁殖鸟28种.依据重要值,并结合鸟类的分布系数和集群行为以及是否穿越跑道及跑道上空等因素,将调查记录到的106种鸟类划分为严重危险、很危险、较危险和一般危险4个等级.根据调查资料和吸引鸟类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分析,提出了乌海机场鸟撞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5.
59 .辽宁鸟和孔子鸟有什么区别 ?辽宁鸟和孔子鸟虽然发现于同一地层中 ,但两者的区别十分显著。前者是今鸟亚纲的最早代表 ,和现代鸟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而后者属于十分特化的种类 ,一方面具有角质喙 ,而另一方面在原始性上仅次于始祖鸟 ,和现代鸟类相差甚远。60 孔子鸟主要在地面还是在树上生活 ?孔子鸟是主要在树上生活的鸟类 ,但显然也能够在地面生活较长的时间。61 .孔子鸟的最主要特征是什么 ?孔子鸟的最主要特征是牙齿完全退化 ,取而代之的是和现代鸟类相似的角质喙。62 .朝阳鸟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朝阳鸟是早白垩世最进步的鸟…  相似文献   

16.
辽宁早白垩世一新的反鸟化石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记述了在辽宁朝阳地区,早白垩世地层中发现的一种新的小型鸟类。依据它所具有的以下几点特征:(1)胫跗骨远端髁间沟窄,远视内髁前缘较为平缓;(2)第四骨相对较为细弱;(3)坐骨近端向背方伸出一个显著突起;(4)胸骨侧突细长,并在远端扩大。本文将其归入反鸟亚纲(Enantiornithes)。此外,依据新材料所特有的,头骨及跗骨远端的结构,不同于其它反鸟亚纲鸟类的特点,本文建立了一鸟类的新属新种:郑氏波罗赤鸟Boluochiazhengi。最后,本文通过对新材料和现生鸟类在爪的形态,头骨结构等方面的比较后认为,Boluochia可能为一类以树栖生活为主,并较为凶猛的鸟类。  相似文献   

17.
鹤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世界现存鹤科鸟类共有15种,除南美洲和南极洲外,其余各洲均有分布。化石鹤计有17种,发现于始新世、渐新世、上新世和更新世。其中游荡鹤属5种,发现于始新世;鹳鹤属2种,分别发现于始新世和渐新世,这两属的鹤类均已灭绝;鹤属10种。 根据大陆漂移学说和古气候的资料,初步分析认为鹤科鸟类大约发生在7千万年以前(白垩纪末期至新生代的第三纪初期),正值世界第二次大冰期后的间冰期,气候温湿,世界上具有适于鹤类栖息的广泛环境。至第四纪冰期和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有些鹤类绝灭了,有些则继续留存。例如黑颈鹤适应了青藏高原的隆起而形成,是为最年轻的种类。蓑羽鹤广泛分布于欧、亚、非洲,蓝蓑羽鹤分布于非洲南部,有可能是最古老的种类。地中海、非洲和北美洲可能是世界鹤类的发源地。从赤颈鹤、澳洲鹤的形态看,有可能起源于冈瓦纳古陆,但从气管的形态来看,又与其他鹤属鸟类较为一致;肉垂鹤、澳洲鹤和两种冕鹤都具肉垂或垂囊,赤颈鹤亦或具肉垂。鹤属中的白鹤,其气管则与分布在非洲南部的肉垂鹤相似。无论从分类学及鹤科鸟类的起源地,均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长江流域鸟类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长江流域范围内有关动物调查报告和研究资料进行全面、系统地收集和整理,建立了鸟类分布数据库,初步查明在长江流域分布的鸟类共有762种,隶属20目、66科、291属,约占全国鸟类种数的61.2%。其中拥有中国特有鸟及主要分布鸟类7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2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92种。  相似文献   

19.
我国晚白垩世恐龙与现代爬行类及鸟类骨组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我国山西北部晚白垩世蜥臀目巨龙科的一种大型恐龙和鸟臀目甲龙科的一种小型恐龙的骨组织结构特征,以及这两种恐龙的骨组织与现代鸟类和现代爬行类的典型骨组织比较研究的结果。通过对两种恐龙的腿骨、肢骨近端部、肋骨、椎骨微观结构的观察,获得了对这些恐龙骨组织基本结构特征的认识。通过对这两种恐龙的腿骨组织与现代爬行类湾鳄(Crocodylusporosus)和非洲鸵鸟(Struthiocamelus)的腿骨组织进行的直观比较和应用计算机图象分析技术及统计方法进行的比较研究,获得如下的结果:(1)两种恐龙的骨组织和现代爬行类的典型骨组织之间有显著差异;(2)两种恐龙的长骨组织具有快速后生生长特点,因而比较接近现代鸟类骨组织的生长模式;(3)两种恐龙、非洲鸵鸟和湾鳄的腿骨组织的血管分布密度有统计学的显著差异,恐龙的骨组织血管密度介于非洲鸵鸟和湾鳄之间。  相似文献   

20.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样线法对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有鸟类16目50科224种,占陕西省鸟类种数(475种)的47.16%和全国(1371种)的16.34%。其中,雀形目鸟类32科156种,占69.64%;非雀形目鸟类18科68种,占30.36%。留鸟123种,夏候鸟67种,旅鸟25种,冬候鸟8种,迷鸟1种。在本区繁殖的190种鸟类中,东洋界种100种,古北界种67种,广布种23种。从繁殖鸟的区系成分看,东洋界种与古北界种分别为100种和67种,比例为1.5∶1,东洋界种占优势。从生境分析看,鸟类主要分布于森地和灌草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