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仁卿 《植物学报》1989,6(3):170-173
本文报道了山东樟科植物的种类及其地理分布。山东的樟科植物计有5属8种,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和鲁中南的山地丘陵区。  相似文献   

2.
通过调查我国现有樟科油脂植物资源,本研究对74份(9属47种)樟科油脂植物样品的含油率、脂肪酸甲酯组成、碘值及其油酸甲酯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并根据非粮生物柴油能源植物的评价标准,初步筛选出了19份(5属18种)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樟科非粮生物柴油能源植物,为樟科油脂植物资源的评价与筛选、深度开发与综合利用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国樟科植物一些修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樟科植物志(1982年第一次印刷,1984年第二次印刷)已出版多年,在其问世以后国内外对我国樟科植物已发表了不少新分类群和新分布,同时对一些分类群的名称亦作了一些更动,因此为了使中国樟科植物志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有待日后组织全国各方面力量进行全面修订。现在只就已出版的中国樟科植物志本身所涉及的一些种类在学名的采用、新异名以及相近种的增补上根据有关资料及个人的体会作些说明或修正。  相似文献   

4.
黄红慧  李景照 《广西植物》2018,38(2):210-219
该研究对地质时期樟科植物花化石的主要类群,即Androglandula、Lauranthus、Mauldinia、Neusenia、Perseanthus和Potomacanthus属分别从属和种的形态特征、分布、地层以及系统意义进行了论述,并结合现代樟科植物从地层和分布、花序类型、花部形态特征和显微构造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樟科植物在中晚白垩纪期,已经起源于劳亚古陆的中纬度区域。(2)樟科植物的花序类型为Mauldinia属的侧生花序类型和假伞形花序类型。(3)花为3基数的两性花,花被片6枚排列为2轮,雄蕊12或6,排列为4、3或2轮,最内轮雄蕊不育,第三轮雄蕊基部常见一对附属腺体,雄蕊药室瓣裂,4或2药室,雌蕊为单心皮。(4)花被片上常有大量的油细胞、并列型气孔器和单细胞毛。该研究结果中樟科花化石的发现,为樟科植物的系统演化提供了古生物学的证据和资料。  相似文献   

5.
郑维艳  曾文豪  唐一思  石慰  曹坤芳 《生态学报》2018,38(24):8676-8687
以中国大陆北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优势科樟科、壳斗科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专著发表大量的样方数据和物种分布数据,分析樟科、壳斗科与群落构建的关系、它们各大属的地理分布格局,探讨影响其分布的可能历史原因。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北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森林乔木层优势科为樟科、壳斗科、山茶科、杜鹃花科。樟科、壳斗科物种丰富度均与其所在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樟科对群落构建的贡献较大。樟科、壳斗科植物种的空间多样性分布中心均出现在我国亚热带中部偏南地区。樟科的厚壳桂属、琼楠属以及壳斗科的锥属物种多样性分布中心主要在南亚热带及北热带区域,以广西、云南省份的南部为主。樟科的樟属、新木姜子属、润楠属、木姜子属及壳斗科的柯属、青冈属主要分布在我国大陆北热带及亚热带中部偏南的地区,其多样性分布中心与樟科、壳斗科科水平的物种多样性分布中心极为相似。樟科的山胡椒属、楠属、黄肉楠属,壳斗科的栎属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域中部以西的地区。研究结果佐证物种的生态学特性以及生物地理学历史综合作用导致目前樟科和壳斗科植物的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6.
樟属植物ITS序列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建峰  李朗  李捷 《植物学报》2016,51(5):609-619
对樟科樟属(Cinnamomum Schaeffer) 17个代表样本的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nrDNA ITS)进行克隆测序。对获得的87条不同ITS序列的长度变异、GC含量、5.8S区二级结构的稳定性、遗传距离、进化模式以及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结果显示, ITS序列在樟属植物内存在明显的多态性, 87条序列中的22条序列被鉴定为假基因序列, 其余65条序列为功能基因序列; 假基因序列采用中性进化模式, 变异明显大于功能序列。ITS序列在樟属植物中出现一致性进化不完全和假基因现象也可能发生在樟科其它类群中, 这可能是导致樟科植物ITS序列直接测序方式成功率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为评估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樟科这一重要植物类群进化潜力的保护情况, 揭示将物种进化历史纳入生物多样性保护评估的重要性, 本研究通过对西双版纳地区长期的野外调查并查阅标本记录与文献资料, 整理出该地区樟科13属121种物种的具体分布信息, 以植物条形码ITS序列作为分子标记构建了反映整个西双版纳地区樟科植物系统发育关系的系统发育树。我们以此为基础, 从物种层面分析了各物种的进化特异性(evolutionary distinctiveness, ED), 从区域层面分析了自然保护区内、外以及32个行政乡镇的系统发育多样性(phylogenetic diversity, PD), 并结合物种丰富度(species richness, SR)与物种濒危等级, 综合探讨了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樟科植物进化历史的保护情况。研究发现,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仅拥有整个西双版纳地区54.5%的樟科物种数, 却保护了该地区樟科植物约88.8%的进化历史, 没有被列入保护范围但却拥有高系统发育多样性的区域有打洛镇、易武乡等。就物种而言, 进化特异性相对较高的19个物种中, 有5种(26.3%)在自然保护区内没有分布; 濒危等级高的54个物种中, 有20种(37.0%)在自然保护区没有分布, 同时拥有高进化特异性和濒危等级的物种仅有1种不在保护区内分布。结果表明, 虽然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樟科这一植物类群的系统发育多样性以及高保护价值物种的保护较好, 但仍有部分重要樟科植物的进化历史没有涵盖在现有自然保护区范围内; 按照传统方法设定的自然保护区虽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樟科物种的进化历史, 但仍然存在与标准化系统发育多样性保护策略相矛盾的地方。因此, 今后在建立自然保护区时, 应将系统发育多样性考虑在内, 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对环境变化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樟科星盾炱Asterina lauracearum寄生在樟科植物的叶上, 轮叶木姜子星盾炱Asterina litseae-verticillatae寄生在轮叶木姜子Litsea verticillata的叶上。新种有拉丁文和英文描述,附了显微结构图。模式标本保存在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标本室(HMIGD)。  相似文献   

9.
樟科星盾炱 Asterina lauracearum 寄生在樟科植物的叶上,轮叶木姜子星盾炱 Asterina litseae-verticillatae 寄生在轮叶木姜子 Litsea verticillata 的叶上。新种有拉丁文和英文描述,附了显微结构图。模式标本保存在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标本室(HMIGD)。  相似文献   

10.
杨智  杨永 《植物学报》2024,(2):302-318
近年来,随着测序技术的革新、测序成本的降低和生物信息学软件的开发,植物全基因组研究蓬勃发展。樟科(Lauraceae)隶属被子植物木兰类,泛热带分布,物种多样性高,其中很多物种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目前已发表包括8个物种的13个基因组。该文从樟科全基因组研究现状、基因组特征、起源和进化以及功能基因和基因家族4个方面进行综述,着重介绍基于组学数据的木兰类及樟科的系统发生、樟科经历的多倍化事件以及与樟科花器官进化和代谢产物相关的基因鉴定。结合研究现状展望了樟科基因组研究的发展方向,建议通过增加测序基因组分支的代表性并关注具有特殊价值的物种,及研究物种特异性功能基因以加深对该家族基因功能和进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云南热带地区两个新记录属,它们是山榄科(Sapotaceae)的金叶树属(Chrysophyllum)和樟科(Lauraceae)的土楠属(Endiandra),并报道该地区的两个新记录种,即金叶树(Chrysophyllum lanceolatum var.stellatocarpon)和长果土楠(Endiandra dolichocarpa)。  相似文献   

12.
The specimens were collected by our expedition from the Neogene flora of Tengchong basin, i.e. 20 families, 29 genera and 35 species, four of which are described as new species, its show with characteristics as follows: 1. Tengehong basin flora developed from the Paleogene flora of Tethys sea and remains some eharaeters of the latter, for example, containing forest forms of Fagaeeae and Lauraeeae with evergreen boradleaves. Since Late Miocene the Himalayas uplifted, the Tecthys sea was recessive from the region, and this region had started aequiring its present day configuration. The climate became arid and cool. The flora was expanded with some deciduous elements. 2. The flora was expanded with Leguminosae elements which may indicate the climate changing to arid. The age of the flora is considered to Late Miocene- Early Plioeene. Its elements closely resemble with the modern ones of Yunnan flora.  相似文献   

13.
山东植物区系中的特有现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山东植物区系中的特有现象进行了初步研究。全省共有53个特有种,可分为4种分布式样即全省布型、鲁中南-山东半岛间断分布型、鲁中南山地分布和山东半岛分布型;提出了山东植物区的两个特有现象中心,即崂山昆嵛山中心和泰山蒙山中心,并初步探讨了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4.
臧得奎 《植物研究》1997,17(4):362-363
报道了山东省新记录植物4种2变种1变型,分别采自崂山和泰山,凭证标本存山东农业大学和南京林业大学标本室。  相似文献   

15.
花椒盘二孢Marssonina zanthoxyla Y.J.Lu et G.L.Li sp.nov.是寄生在芸香科花椒属植物上的一种寄生菌,本文有汉文和拉丁文的形态描述和新种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贾泽峰  魏江春 《菌物学报》2007,26(2):186-189
报道采自福建武夷山文字衣属的两个中国新记录种,即裂隙文字衣和肿胀文字衣。在形态学、解剖学和化学方面对它们分别进行了简短描述。此外,还提供了形态特征和内部解剖照片。研究所用标本保存于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地衣标本室(LHS)。  相似文献   

17.
苗春生  董慈祥 《蛛形学报》1997,6(2):102-106
经15年来的调查,已明确河北省和山东省的棉蚜天敌蜘蛛种类,计11科、59种,即:(1)隐石蛛科1种,(2)卷叶蛛科2种,(3)园蛛科5种,(4)肖蛸科6种,(5)球腹蛛科5种,(6)皿蛛科7种.(7)狼蛛科7种,(8)管巢蛛科8种,(9)蟹蛛科13种,(10)逍遥蛛科2种,(11)跳蛛科3种。同时明确其天敌河北省为11科、51种,山东省为11科、50种。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的建设与运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丰富多样,但长久以来缺乏统一、有效的保存管理,许多珍贵的种质资源面临丢失和灭绝的危险。本文简要阐述了建设山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的必要性,详细介绍了山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的类型、功能、技术指标及入库保存和运行服务情况,以期为其他单位建设种质资源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尤以鲁中南和胶东地区最为丰富。2011年至2013年作者对山东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进行调查采集,其中对济南和烟台等地区的野生植物进行了较为广泛的调查,并在此过程中发现了山东野生植物新记录4种1变种,包含1个新记录科(沟繁缕科Elatinaceae)和1个新记录属(石龙尾属Limnophila R.Br.)。凭证标本均存放于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标本室(SDCM)。1)细柄水竹叶Murdannia vaginata(Linn.)Bruck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