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柑桔卷叶蛾是杨村柑桔场主要害虫之一,终年为害,尤以4月为害幼果及9月为害将近成熟果而造成大量落果,损失很大。为防治卷叶蛾,本场每年虽用敌百虫20吨以上,也只能基本上控制为害。对生长比较茂密或树干较高的栟柑园,由于喷药很难均匀,往往仍会受害引起大量落果,是造成柑桔减产原因之一。本场柑桔园一般每年使用农药10次左右,主要防治红蜘蛛、锈蜘蛛、卷叶蛾、柑桔尺蠖、潜叶蛾等,由于每次喷  相似文献   

2.
苹果红蜘蛛(Panonychus ulmi Koch)在辽宁、山东等苹果老产区一直是一大害虫,发生面积大,为害严重,防治不易彻底。有机磷杀螨剂和石硫合剂防治效果均不理想,每年都有大片严重为害现象。 在河北苹果红蜘蛛于1969年以后才大面积发展起来,目前主要分布在唐山地区的苹果园和桃园,蔓延很快,在石家庄、承德等部分果园已有分布。因此虫以卵在枝条上过冬,所以随接穗和苗木很易传播,应实行国内检疫,这是特别值得注意的问题。 在河北过去对苹果红蜘蛛观察不多,防治没有经验。有些果园,苹果红蜘蛛已取代了山楂红蜘蛛(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而成为主要群落,有大片严重为害现象。我们于1973—1974年对苹果红蜘蛛进行了一些观察和防治试验,基本控制了为害。现将结果分述于后。  相似文献   

3.
柑桔红蜘蛛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柑桔红蜘蛛(PanonychuscitriMcGregor)又称桔全爪螨,属蛛形纲,蜱螨亚目,叶螨科。自80年代以来,由于生态失衡,抗药性等原因,红蜘蛛成为柑桔主要害虫之一。其成螨、若螨和幼螨均为害柑桔的叶片、绿色枝梢及果实,尤以叶片受害最重,被害叶片失去光泽,严重时大量落叶,影响树势和产量。为了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红蜘蛛的猖獗为害,从1988年以来,我站承担“柑桔病虫综合防治”项目,对红蜘蛛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总结出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1发生规律柑桔红蜘蛛在我县年发生20余代,周年可见,世代重叠,冬季无滞育现象。行两性生殖,…  相似文献   

4.
苹果红蜘蛛的生物学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慈仁 《昆虫学报》1974,(4):397-404
红蜘蛛是我国北方苹果产区为害性较大的种类,主要的种类有:山楂红蜘蛛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苹果红蜘蛛Panonychus ulmi Koch及苜蓿红蜘蛛Bryobia sp.。这三种红蜘蛛的发生和为害常因地区、果园或年份而不同。以往以山楂红蜘蛛发生最普遍;而至六十年代以后,苹果红蜘蛛的发生面积逐渐扩大,为害程度也日趋严重,并且国内对这种红蜘蛛的研究较少(旅大农业科技,1973)。看来目前对这种害虫的生物学还了解得很不够,在防治上还缺乏足够的依据。为此,我们曾于1964年在兴城地区对苹果红蜘蛛的生物学、天敌种类及其作用、以及苹果园的化学防治措施对苹果红蜘蛛及其天敌数量的影响作了初步研究。后一部分已发表于《园艺学报》第5卷第1期[1966(1):9—16]。现在将生物学部分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5.
山楂红蜘蛛对有机磷杀虫剂的抗药性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前 言 山楂红蜘蛛(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是我国北方果树——苹果、梨、桃、杏、樱桃等树种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河北、山东、辽宁、山西、河南、陕西、甘肃等省均有发生。干旱年份为害严重,河北省的昌黎、晋县、赵县、交河、魏县等老产果区发生量很大,每年均造成为害,被害叶片干枯或出现黄斑早期脱落。从而影响树势,造成减产。  相似文献   

6.
有些螨类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的危害。果树被红蜘蛛为害,严重时可使叶子枯焦而影响产量。为害柑桔的锈螨不仅影响产量,同时使果皮变黑,也严重的影响了质量。据估计在华北区一带被棉红蜘蛛为害的棉田,所受的损失平均可减产达30%左右。螨类的体型虽小,但繁殖蔓延为害却极迅速,特别近几年来某些地区由于广泛使用DDT的结果,杀死一些螨类的天敌,而使螨类为害更形猖獗,因此有效地抑制螨类的为害,已成为当前很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86A-2真菌杀螨剂发酵工艺的研究席海生,李东海,马忠海,陈顺,李剑梅,郭桂珍(辽宁省微生物研究所,朝阳122000)红蜘蛛是为害棉花、大豆、黄瓜、苹果等多种农作物和园林花卉植物常见和难于防治的一种螨类。目前用于防治害虫的多种有效农药,对红蜘蛛却表现...  相似文献   

8.
柑桔红蜘蛛(Panonychus citri McG.)属蜘蛛纲蜱螨目(Acarina)叶螨科(Tetranychidae),亦名柑桔叶螨;由于身体背部有明显的疣状突起,又名柑桔疣皮红蜘蛛;在发生季节遇高温干旱及多风环境,则普遍传播蔓延成灾,故四川果农又有“火风”之称。为害叶片、绿色枝条及果实,特别对幼年树和苗木为害较大,发生严重时引起大量的落叶和落果,对产量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9.
枣绮夜蛾力兰州地区枣树的毁灭性害虫。据在西固泉枣产区的调查访问,1956年开始发现有此虫,以后逐年增多,为害甚烈。该地共有3,250株枣树,平均年产量20万斤左右,最高达50多万斤。自1956年后枣产量大幅度下降,1960年以后每年几乎没有收成。在其他枣区本种夜蛾也有不同程度的为害,实为目前枣树生产上急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为此,自1963年以来,我们对该虫进行了初步惆查与观察,以便摸清其发生规律与为害习性,初步提出防治办法。现将惆查及观察资料整理于后,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棉红铃虫田间产卵规律的研究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深甫 《昆虫学报》1959,(6):515-522
红铃虫是一种为害棉花的大害虫,不但减少棉花产量,而且降低品质。黄河流域棉区因红铃虫为害损失棉花10%左右,长江流域棉区损失20—30%。因此,消灭红铃虫的为害,实为提高棉花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消灭红铃虫必须采取越冬期和田间的综合防治措施。过去指导田间药剂活期防治,主要依靠观察老熟幼虫的化蛹羽化和调查青铃的羽化孔,预测各代成虫羽化初期、盛期,以便发动群众进行田间喷药。但是  相似文献   

11.
柑桔红蜘蛛(Paratetranychus citri)在桔区广泛地为害小桔及苗木,引起严重落叶,对生长势影响很大,由于石灰硫磺合剂不能杀死该虫所产的卵,因而虽然进行了防治仍然很猖獗。黄岩柑桔试验站鱼山坪分站为了防治红蜘蛛,全年计划中每月均有石灰硫磺合剂的预算。山  相似文献   

12.
苹果小卷叶蛾性诱剂的合成与田间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苹果小卷叶蛾Adoxophyes orana Fischer vonRoslerstamm是我国北方苹果产区的一种重要害虫,除为害苹果外,还为害桃、梨、李、杏、山楂等果树。对卷叶蛾类害虫的防冶,以往偏重于用有机氯或有机磷等药剂防治,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这类药剂对苹果园另一类重要害虫——叶螨基本无效,相反,对叶螨的天敌杀伤很大,如果使用不当,往往导致叶螨猖獗为害。1975年陕西省果树研究所曾进行过苹果小卷叶蛾等性激素粗提物的试验,1977年使用人工合成苹果小卷叶蛾性诱剂在苹果园内进行了田间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3.
麦秆蝇是春小麦的主要害虫,发生普遍,为害严重。根据1958年在坝上的调查,小麦被害株率平均达30%以上;产量损失约三成左右,因此掌握麦秆蝇的发生规律,及时进行防治是保证小麦产量的稳定和提高的重要措施。目前对麦秆蝇发生消长的观察记载资料不多,需加以研究,现仅根据几年来的初步观察,提出几点预测预报意见。  相似文献   

14.
云杉大黑天牛有效积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云杉大黑天牛Monochamus urussovi(Fi-scher)是我区木材主要害虫,此虫在贮木场、采伐迹地、火烧迹地为害甚烈。对伐倒木的为害,木材损失量达15%左右。为了有效地控制此种害虫的发生和为害,我们进行了各个虫期的防治试验。通过检验各种试验效果,及对大量防治进行的经济核算,可以得出预防成虫是最为理想的措施。所以,在进行处理时,就必须掌握该害虫各个虫态的历期与各虫态的有效积温。  相似文献   

15.
<正> 防治害虫的目的是保住产量。如果不知道昆虫侵害农作物对产量会有多大影响,就不能制定出合理的防治指标,对害虫的数量预测就失去了数量目标。 早在1961年,Tammes就描绘了昆虫数量(或为害量)与产量关系的一般反应曲线(见图)。虽然这条曲线不能符合所有昆虫的为害特性,但明确地指出了在一定虫量范围内对作物产量形成是没有影响的,而超出这范围时还可以有一定的补偿作用。这就是制定为害量阈限水平的概念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业重要害虫成灾机理和控制研究的若干科学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引言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主要害虫约有300种,其中重大害虫有30多种,其危害造成的年均损失超过100亿元。进入90年代以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农业耕作制度变更等因素的影响,害虫的为害面积不断扩大,暴发频率增多,灾害程度加重。据估计,近几年全国重大病虫害的发生面积始终维持在23.5亿公顷,如果不加以防治,常年将因病虫灾害损失粮食15%,棉花25%以上。虽然在各级政府部门领导下进行有效的防治,每年挽回粮食棉油400亿公斤左右,但每年仍损失至少200亿公斤。目前,我国主要采用以化学防治为主的害虫防治,每…  相似文献   

17.
1964年12月下旬,陕西省昆虫学会召开了全省棉虫防治技术讨论会。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省棉虫发生特点及生产条件等,认其讨论了1965年的防治技术措施和策略,具体写出了棉虫防治技术措施纲要,提供有关农业生产部门参考采用。 陕西省棉田以关中棉区为主,基本上具有中纬度黄河流域棉虫区系的特点。以棉蚜、盲蝽、红铃虫、红蜘蛛、地老虎、棉铃虫、小造桥虫等七种害虫经常为害棉花,尤以前四种最为重要。关中中部、东部灌溉区棉田集中,为全省主要棉区,温度湿度较高,水肥条件好,棉株生育快、生长期长,红铃虫与盲蝽为历史性的虫害,棉蚜、红蜘蛛、地老虎也易于成灾。北部早塬区一般属次要棉区,棉田分散,生长季节较短,水肥条件差,植株生育较慢,干旱年份棉蚜、红蜘蛛为害重,影响最大;多雨年份棉蚜为害期长,叶病(茎枯病)发生严重,  相似文献   

18.
苹果潜叶蛾是苹果树上的一种新害虫,它与白杨潜叶蛾(Leucoptera susinella Herrich-Schaffer)极相近似,据作者鉴定与白杨潜叶蛾应同为一属,是属于潜蛾科(Lyonetiidae)。这种害虫于1951年发现于山东济南市及烟台市,为害苹果、海棠、沙果、兰叶海棠、山荆子及其他苹果属植物,少数为害梨及洋梨。1951—1953年在烟台此虫为害苹果甚烈,曾造成部分果园的灾害,据近年了解此虫现在分布于山东省胶东地区、济南市、河  相似文献   

19.
柑桔红蜘蛛(Panonychus citri McG.),在国内分布于四川、云南、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浙江、江西、福建等省的各柑桔产区。柑枯幼苗、大树普遍遭受为害,花、蕾、幼果、枝叶受害后,呈现灰白色斑点,严重时叶落枝枯,影响树势,限制着产量的提高,是当前柑桔上严重害虫之一。 在国外,苏联、美国等国家对此虫的研究资料较多,国内目前研究的资料较少,在防治上缺乏可靠的依据,往往不能控制其为害,以致猖獗成灾,由此,我们于1961—1963年,对此虫开展了有关发生规律、天敌及防治方法的研究。现将三年来研究的部分结果,初步整理于后。 材料和方法 工作地点 在本所和所属的试验农场进行。 发生情况调查 选生长一致的甜橙5株(20—30年生),在不防治的基础上,分别在二年生梢、一年生春梢、秋梢上,定期、定位(东、南、西、北、中等5个方位)。随机取400张叶片进行调查,记载叶片受害率和虫口,统计出受害指数:  相似文献   

20.
苜蓿蚜虫是为害苕草的一种重要害虫,发生普遍,为害严重,对苕草的生长和鲜草产量的影响很大,成为提高绿肥——苕草产量的一种主要障碍。以往每年都有发生,但为害不重,没有引起应有的注意和防治。近两年来,苜蓿蚜发生较为普遍,为害有所加重,发生面积逐渐扩大。例如在湖北广济县,受害面积一般要占苕草面积的70—90%,受害严重的则占发虫面积的50—80%。受害轻的,苕草生长矮小,受害重的,苕草成片枯死;一般减少鲜草产量30%左右,严重则达70%。因此,苜蓿蚜的发生为害,有时成为苕草生产上的威胁。苕草是长江中、下游一带各县冬种绿肥中的一种最主要的肥料,常年种植面积要占绿肥面积的70%以上,是早、中稻肥料的主耍来源。因此,研究苜蓿蚜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进行防治和消灭苜蓿蚜为害,成为增产绿肥解决肥源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现就我们1962—1963年调查研究的结果,加以整理,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