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 直纹稻苞虫Parnara guttata Bremer etGrey是水稻的重要害虫之一,1985年在江苏沿海的新曹农场部分中稻79.2%稻株受害。据报道该虫“可能具有远距离迁飞为害习性”,因此怎样更准确、及时地预测预报它的发生,为害,能否根据卵巢发育特征来判断稻苞虫成虫的发育情况,为测报稻苞虫的发生期和为害提供依据,这些问题,在其他迁飞性害虫中研究颇多,但对稻苞虫国内未有报道。为此,作者于1985年8月下旬在直纹稻苞虫三代成虫羽化期,对其卵巢发育进行了解剖、观察与分级,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 直纹稻苞虫Parnara guttata Bremer et Grey是我县山区中稻的主要害虫之一,间歇暴发,危  相似文献   

3.
基于均匀设计法研究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 L.)全草的不同提取液对一字纹稻苞虫Parnara guttata Bremenet Grey的触杀和拒食活性。结果表明,乙醇浸提液对一字纹稻苞虫具有较高的触杀活性,48h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23.18mg·mL-1;水蒸汽蒸馏液对一字纹稻苞虫具有较强的拒食活性,24和48h的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26.61和26.18mg·mL-1;丙酮浸提液对一字纹稻苞虫的触杀和拒食活性均不显著。54h的同时触杀和拒食活性浓度筛选的结果表明,乙醇浸提液70.02mg·mL-1和水蒸汽蒸馏液69.12mg·mL-1联合使用对一字纹稻苞虫同时触杀和拒食活性最好,死亡率达100%。  相似文献   

4.
直纹稻苞虫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铁拴  韩怀琦 《昆虫知识》1990,27(4):197-200
1986~1988年逐丛调查12块稻田,采用频次分布χ~2检验、Iwao平均拥挤度M~*=α+βm和Taylor幂法则S~2=am~b等8种方法,分析研究直纹稻苞虫幼虫空间分布型,得出其分布型极符合Neyman分布,且聚集原因是由于环境作用引起的。并确定了代表性较强的棋盘式200丛抽样技术,指出五点式抽样误差甚大,不宜采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稻苞虫是最常见的水稻害虫之一,国内稻区都有分布,不少地方仍经常成灾或偶尔成灾。稻苞虫卵期、幼虫期和蛹期都有许多寄生蜂寄生,对稻苞虫发生数量常有相当大的抑制作用。调查这类天敌的种类和作用,是测报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进一步研究其保护利用途径,是生物防治或综合防治中值得探索的一个方面。本文拟就我们已知的我国稻苞虫的各种  相似文献   

6.
一字纹稻苞虫 Parnara guttata Brem er et Grey为我国水稻区重要害虫之一,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广东、广西、贵州等省受害最烈。1950年江西省病虫防治所调查:该省31县受害面积达2,179,156亩,稻谷损产率达35%。湖南省病虫防治总站调查:湘西19县受害面积达477,215亩,损失稻谷309,371担。1952年湖南受害面积达140万亩,稻谷损产50余万担。几年来虽经防治还有不同程度的灾害。由是1956年以来,稻苞虫之研  相似文献   

7.
<正> 稻苞虫羽角姬小蜂Dimmockia parnarae(Chu et Liao)常常从稻苞虫蛹中育出,在我县的寄生率一般为3—12%。1980年至1981年,作者对该蜂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一、寄主 据资料记载,稻苞虫羽角姬小蜂既是初寄生蜂,又具有重寄生性。1981年作者从田间采集稻苞虫幼虫于室内饲养,获得稻苞虫蛹,银颜  相似文献   

8.
<正> 马边县是大山区,位于东经103°14′—103°49′40″,北纬28°04′30″—28°24′30″。年平均气温17℃,年降水1,100毫米左右。冬春冷凉干燥、夏秋温暖多雨。 全县耕地面积22万亩,其中稻田3万亩,历年都遭受稻苞虫的为害。1973年稻苞虫特大发生,90%的稻田受害,全县因稻苞虫为害稻谷比1972年减产236万斤。近年来结合预测预报,对稻苞虫进行了如下观察。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 隐纹谷弄蝶(Pelopidas mathias Fabricius)和南亚谷弄蝶(Pe.agna Moore)是Pelopidas属中血缘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个亲缘种。所以它们的形态特征十分相似,乍看起来,甚难区别。因此,过去国内资料,只说有“隐纹稻苞虫”一种,但是根据国外文献与笔者以往在全国各地采集调查的结果,除了前种以外,尚有南亚谷弄蝶之分布。 上述两种弄蝶都是为害稻作的害虫。在我国广大稻区里,有些地方两种混生在一起,有些地方仅有前种,而有些地方则均无分布。由于它们的种征区别极为微细,再加上每种的翅面斑纹变异又大,因此单凭前人指出的翅面特征去鉴别,不尽可靠,仍易产生误认。  相似文献   

10.
<正> 1978年10月6日上午我们在田间看到大量稻苞虫Parnarus guttus Bremer et Grey向东南方向飞翔。1981年9—10月间又有大量稻苞虫向南飞翔。我们认为这可能是稻苞虫的迁飞现象,便作了观察,其初步结果简报如下,以引起重视。 一般情况下,稻苞虫在上午7时左右很少活动,多在稻田内停息。8时后个别成虫开始在渠边、路旁、田埂上飞舞。9时以后便有少量蛾子起飞南行。11时至12时迁飞量最多,14时后逐渐减少,16时后迁飞趋于停止,进入稻  相似文献   

11.
提高稻苞虫越冬调查准确度是研究其长期预测及消长规律的关键;若未具有能充分反映客观实际的调查方法及恰当的调查时间,往往产生极大的误差。我们自1955年以来,对稻苞虫越冬调查技术进行了总  相似文献   

12.
<正> 稻苞虫Pamara guttata Bremer et Grey是大别山区中稻的主要害虫,70年代以来多次暴发危害,严重威胁水稻的高产稳产。为确定稻苞虫防治指标,应该掌握水稻不同生育期被害的损失率及各功能叶的经济效益与产量损失的内在联系,同时还必须了解天敌的控制效应,  相似文献   

13.
<正> 我县位于皖南山区,稻苞虫一年发生5代,主害代是第三代。施药防治稻苞虫,大都采用百丛稻有1—3龄幼虫10—15头的防治指标,实践证明,这一防治指标过于偏严。但目前还末见有放宽防治指标的研究报道。我们从1984年起对稻苞虫的危害损失及防治指标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正> 稻苞虫趋蜜习性强,设置花圃诱测成虫,从而预测下代幼虫的发生期和发生量。我站十几年来采用马缨丹花(又名五色梅)Lantana camaraL.设置花圃诱测稻苞虫效果极好。  相似文献   

15.
花垣农业试验站植物保护组从1956年开始进行“稻苞虫发生规律及防治的研究”。兹整理有关温度、温湿与生物因子对稻苞虫繁殖的影响于下: 温度影响发育与产卵 据1957—1958年室内饲养试验,温度能影响稻苞虫,虫态期的长短及雌成虫产卵率。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周娄试验用白砒防治稻苞虫,效果很好。为特录供大家参考。 1.试验时间:1958年7月23日。田间稻苞虫4—5龄的占75%;2—3龄的占23%;1龄的占2%。 2.施药:直接用白砒,干喷在稻苗上。喷药在早晨5—6点钟。用药量(每亩)分为2市斤、4市斤、6市  相似文献   

17.
阳惠霖 《昆虫学报》1958,(2):189-190
稻虫寄生蝇Zenillia roseanae B.B.能寄生多种鳞翅目昆虫的幼虫,湘西花垣县调查该蝇寄生的主要害虫有稻苞虫、稻螟蛉、稻大螟、玉米螟等。1956年由于笔者研究稻苞虫 Parnaraguttata,Brem.的发生规律,鉴于该蝇寄生稻苞虫幼虫的寄生率很高,因此进行了该蝇生活史观察,后在饲养中偶尔发现该蝇也能在牛肉上产卵,故在1957年又作了培养基繁殖试验,企图得出大量繁殖的方法,爰将初步结果报告于次。  相似文献   

18.
稻苞虫Parnara guttata Brem.是我国水稻区域的主要害虫之一,发生普遍而且为害亦严重。1950年江西省发生稻苞虫达34县之多,被害面积,据江西省病虫害防治所调查31县所得,共有2,179,156亩,损失稻谷产量达35%,可见  相似文献   

19.
<正> 中纹大蚊Tipula sp,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种水稻地下害虫,为害逐年加重,为害面积逐年扩大,被害田一般减产84.1%,重者达90%以上,个别田块颗粒无收,已成为当前生产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1983年在我省蛟河市南岗子乡马安山村首次发现中纹大蚊,据调查临近乡镇如前进乡、黄松甸镇、漂河镇都有发生。1988年调查,在东岗、南岗子、马安山、新安等13个村发生面积共1252.5  相似文献   

20.
1975年我们对赤眼蜂中间寄主卵的保鲜问题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利用自然低温育蜂和成蜂饲养作了初步试验与观察。 一、保鲜试验 我省防治稻纵卷叶螟、稻苞虫以及稻螟蛉等,以澳洲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利用较多。繁蜂所用的中间寄主,主要是柞蚕卵与蓖麻蚕卵。本试验的柞蚕来自河南,蓖麻蚕主要来自广西玉林。取回蚕茧部分让其自然化蛾,部分放7—9℃冰箱中保存,分期取出化蛾取卵。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