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萧釆瑜 《昆虫学报》1974,(3):318-324
本文记述了在我国发现的猎蝽六种,包括四个新种和两个在我国的首次纪录。其中属于毛猎蝽亚科(Holoptilinae)一种,飒猎蝽亚科(salyavatinae)四种及新猎蝽亚科(Centrocneminae)一种。还讨论了这几个亚科和盗猎蝽亚科(Piratinae)在我国所记载的种类,并附以属种的检索表。 毛猎蝽亚科Holoptilinae 这是一个较小的亚科,在我国福建曾记载一属一种:Holoptilus viverra(Walk.);现在广西南宁又发现一个新种,记述如下: Holoptilus silvanus新种(图1)  相似文献   

2.
本文记述了在我国新发现的猎蝽13种,属于蚊猎蝽亚科(Emesinae)八种,盲猎蝽亚科(Saicinae)四种,绒猎蝽亚科(Tribelocephalinae)一种。其中包括九个新种和四个在我国的首次纪录。  相似文献   

3.
土猎蝽属(Coranus Curtis)是真猎蝽亚科(Harpactorinae)中较小的一个属,迄今为止,我国已经记录9种(萧、任等1981),约占世界种的三分之一,现在又从新疆发现一新种。 此类群猎蝽常活动于林区、稻田、草原,猎食鳞翅目幼虫、叶(虫甲)及同翅目等小虫,为自然界中的一类天敌昆虫。种的分布有一定局限性,如黄缘土猎蝽(Coranus emodicusKiritshenke)已有记录均分布于喜马拉雅山中部一带,为中印亚区的特有种,而显脉土猎  相似文献   

4.
猎蝽亚科(Reduviinae)是猎蝽科中的一个较大的亚科。各属的外形颇不一致,其共同的特征是:前翅无中室,小盾片端部具刺或瘤状突起,有时侧缘基部具刺。头长,前端向下倾斜或弯曲,具横缢及单眼。膜片内室伸向外室基部的前方,前胸背板横缢约位于背板中央。 本亚科的种类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区,现在我国共发现16属42种,其中有14个新种,有8个属和10个种是我国的首次纪录,另外还有两个新同物异名。本文着重记述了  相似文献   

5.
中国哎猎蝽属厘订(半翅目:猎蝽科:盗猎蝽亚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对中国的哎猎蝽属EctomocorisMayr进行了订正。 此属国内以前记述共4种。通过研究发现黑哎猎蝽E.atrox(Stal)实际上包括另一个种——小黑哎猎蝽E.maldonadoi,新种;我们观察的黑哎猪蝽的所有中国标本均比爪哇产的选模标本体大色深,二者雌虫生殖节的构造亦有一定差异,但其色斑型相似;前者是否应作为一亚种或新种尚需研究东南亚一带的大宗标本。二星哎猎蝽E.biguttulusStal与产菲律宾的模式标本在色斑的大小及形状上稍有差异,其地理变异及种群分化有待进一步研究。黑缘哎猎蝽E.erebus Distant,1904是马达加斯加产E.erebus(Distant),1903的同名,故而给前者以新名E.distanti Cai et Lu。“黄斑哎猎蝽”E.flavomaculatusStal为E.yayeyamae(Mats.)的错误鉴定,真正的E.flavomaculatusStal目前还没有在我国发现;由于其中文名称系据E.flavomaculaus的种名而来,所以作者建议E.yayeyamae(Mats.)的中名为“亚哎猎蝽”,这样中文名称不仅是根据其种名的第一个音节的发音,而且还意味着其在亚洲的分布。 根据亚哎猎蝽E.yayeyamae(Mats.)阳茎的特殊结构,建立了双臂哎猎蝽亚属Biarmocoris Cai et Lu,亚属名以其内阳茎体有两个臂状骨化结构而得。 文中为4种哎猎蝽E.atrox(Stal),E.biguttulus Stal,E.erebus(Distant)  相似文献   

6.
邓美菁  赵萍 《昆虫学报》2023,(9):1221-1232
【目的】建立刺猎蝽属Sclomina 3种的转录组数据库,分析近缘种间转录组表达差异,探讨在转录组水平的种间趋异情况。【方法】采用Illumina HiSeqTM4000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刺猎蝽属齿缘刺猎蝽S.erinacea、兴仁刺猎蝽S.xingrensis和广西刺猎蝽S.guangxiensis 3种转录组测序;利用Nr, Swiss-Prot, COG/KOG和KEGG数据库进行基因功能注释;对种间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EGs)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齿缘刺猎蝽、兴仁刺猎蝽和广西刺猎蝽转录组测序组装获得42 215个unigenes。21 117个基因在上述4个数据库中得到注释(各数据库注释基因数为:Nr, 20 522; Swiss-Prot, 15 550; COG/KOG, 13 969; KEGG,10 850)。兴仁刺猎蝽vs齿缘刺猎蝽转录组有3 390个DEGs (803个上调,2 587个下调),兴仁刺猎蝽vs广西刺猎蝽转录组有12 543个DEGs (6 63...  相似文献   

7.
本文记述黄足猎蝽属一新种——黑胸黄足猎蝽Sirthenea melanota sp.nov.,并与两个已知种——黄足猎蝽S.flavipes(Stal)及半黄足猎蝽S.dimidiata Horvath——进行了详细的比较。除黄足猎蝽外,其发音沟及雄性外生殖器构造均为首次记载。此外,指出S.clavata Miller可能是黄足猎蝽apicalis变型的同物异名。新种的鉴别特征是:黑色,光亮;头背面全为红黄褐色,前胸背板全为黑色;近似S.leonina Horvath,但其前翅色斑区别明显;体躯量度见表2;模式标本保存于西北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国内采得的标本,记述了光猎蝽亚科的2个新属和14个新种,配制了一个中国光猎蝽亚科的属检索表。`Parascadra``和`Bayerus``两属是我国新纪录。`Haematoloecha,Scadra``和`Ectrychotes``三属各有一个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9.
菱猎蝽属在我国已知有四种,本文记述云南省该属一新种。云南菱猎蝽Isyndus yunnananus,新种(图1,2) 体栗褐色,污暗,被钱色稀疏长毛及浓密平伏的黄色短毛。触角第1、2两节黑褐色一色,第3、4两节桔红色,第3节端半部色较暗。前胸背板前叶深褐色,黄色平伏的浓密短毛构成整齐的云斑纹,后叶具显著的短横皱纹。小盾片及前翅革片黄色短毛簇生,形成毛斑。膜片深褐色光亮。腹背板深红色或暗桔红色。前足腔节及股节的内侧面均具黄褐色浓密短刚毛及稀疏长毛。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中国真猎蝽亚科新种记述”的第二部分,共记述了14属,32种,其中包括6个新属,18个新种,2个新亚种和在我国首次纪录的3个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