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是一种专性寄生线虫,具有分布广泛、寄主繁多和危害严重的特点。每年给农作物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是危害农作物最严重的线虫之一。侵染植物时,根结线虫会诱导根尖部位的维管束细胞重新分化形成多核的巨型细胞,将其作为线虫的取食位点和线虫生长发育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唯一来源。因此,巨型细胞的形成和维持对线虫的生长和繁殖至关重要。本文从根结线虫诱导寄主植物巨型细胞的形成及调控机制,重点介绍了巨型细胞的结构特征、巨型细胞的细胞周期变化、营养物质运输、激素调节,以及寄主植物的识别和防御和表达模式,并探讨了根结线虫效应蛋白在巨型细胞形成过程中的功能。通过对巨型细胞形成和调控机制及线虫-植物相互分子机制等多层次的研究进展进行解析,揭示根结线虫的致病机理,以期为后续研究根结线虫防治创新性策略提供启发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是许多重要作物上危害严重又难防治的线虫之一。掘氏梅里属(Drechmeria)中的圆锥掘氏梅里霉(Drechmeria coniospora)在瑞士已用于根结线虫的生物防治,并被许多研究者用作研究真菌与线虫识别机制的好材料(Jansson et al., 1983)。我国以前未发现此属真菌。1990年作者从贵阳土壤里通过改良Drechsler法(张克勤等,1991)诱集到圆锥掘氏梅里霉,是我  相似文献   

3.
我校厚田生产队部分秧田发生红砂虫,为害很严重。我们对该虫进行了防治试验,现在结果简报如下: 一、发生和危害情况 红砂虫又名红线虫,学名Branchiur spp.发生在近山边土壤粘性较强、含腐植质较多的秧田内。 气温在20℃以上时,此虫最为活跃,其为害是由于它在畦面钻蛀泥土,造成秧田畦面不平而引起烂秧;  相似文献   

4.
线虫群落在土壤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宁夏南部山区3种苜蓿-作物种植方式[苜蓿连作(A-A)、苜蓿-玉米轮作(A-C)、苜蓿-马铃薯轮作(A-P)]为对象,探讨不同种植方式下土壤理化性质、线虫群落组成结构及代谢足迹特征,评价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苜蓿-作物种植方式对土壤食物网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1)与苜蓿连作相比,苜蓿-玉米和苜蓿-马铃薯轮作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了4.6%、7.4%,全氮含量分别增加了4.0%、5.2%,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也有显著提高;2)在苜蓿连作方式下,线虫总多度为211 条·100 g-1干土,植食线虫为优势营养类群(35.7%),而在苜蓿-玉米和苜蓿-马铃薯轮作方式下,土壤线虫总多度较苜蓿连作有所增加(分别增加49.5%、93.7%),捕-杂食线虫成为优势营养类群(所占比例分别为45.7%、37.6%);3)相较于苜蓿连作,苜蓿-作物轮作方式下,植物寄生线虫指数(PPI)显著降低,表明植物寄生线虫在土壤食物网中的危害减轻;而线虫通路指数(NCR)有所增加,表明苜蓿-作物轮作方式下,土壤有机质分解过程中细菌分解作用进一步增强;4)苜蓿-作物轮作方式下,土壤线虫成熟度指数(MI)及其复合足迹、富集足迹、结构足迹均显著提高,土壤线虫的生产力和代谢活性显著增强,线虫群落的结构和功能更为成熟稳定。研究表明,相比苜蓿连作,苜蓿-作物轮作改善了土壤养分状况,使得土壤食物网的资源输入和能量利用效率均有所增加,受干扰程度显著降低,土壤生态系统更为稳定健康,因而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RNA干扰在植物抗根结线虫病基因工程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物根结线虫病对农业生产的危害连年加重,以轮作和化学农药为主的传统防治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以常规的抗性育种和表达外源蛋白为主的抗线虫转基因育种主要受限于抗性基因的匮乏.而近来RNA干扰技术的应用为抗线虫基因工程带来新的突破,通过构建RNA干扰载体,在转基因植物中表达寄生线虫重要基因的dsRNA或siRNA,并经口针取食被导入线虫体内,并引发线虫的系统性RNA干扰反应,导致其出现寄生、发育、代谢、运动等障碍甚至致死,从而使转基因植物实现对寄生线虫的抗性.本文综述了RNAi介导的抗根结线虫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探讨了这种新的策略的特点并展望了它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正>悬铃木方翅网蝽是半翅目(Hemiptera)网蝽科(Tingidae)昆虫,原产北美洲,20世纪60年代开始分别入侵欧洲,目前在欧洲、南美洲、澳洲和亚洲都有该虫危害,也是我国的重要入侵害虫。悬铃木方翅网蝽以成虫和若虫刺吸悬铃木(Platanus spp.)的叶片吸食汁液,致使叶片褪色,严重时叶片枯黄或提前脱落,影响光合作用导致树木生长衰弱并影响景观效果。本期封面照片于2015年9月30日拍摄于北京市朝阳区中国科学院奥运园区。  相似文献   

7.
根结线虫生防菌剂介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结线虫在全世界广泛分布,寄主范围广,是危害农作物的重要病原物之一。1855年Berkeley首先在英国黄瓜根际发现根结线虫,1879年Cor nu首次给根结线虫命名,以后不断有新种被发现。目前国际上已报道的根结线虫有80多种,我国报道有29种,主要寄生在蔬菜、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果树、观赏植物及杂草等2000多种寄主上。植物受害严重,其危害已超过细菌、病毒,是仅次于真菌的第二大植物病害。病害一旦发生,一般减产10%,严重的高达75%。1992年,我国因根结线虫造成的损失达233亿元。同时也是诱发植物产生病害的重要诱因之一。根据国际根结线虫组织的…  相似文献   

8.
李景奎 《生物学通报》1997,32(11):18-19
钩虫是一类土源性人体肠道寄生虫,寄生于人体的钩虫主要为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锡兰钩口线虫、犬钩口线虫等偶尔也可寄生于人体,巴西钩口线虫的感染期幼虫也能侵入人体,但不能发育为成虫。戴维斯(Davis)提出,钩虫感染、阿米巴病和蛔虫感染是发展中国家引起死亡人数最多的ZO种传染病中的3种。什托尔(Stoll)估计全世界有63亿钩虫感染者。许隆棋等“首次全国寄生虫分布调查”估计我国钩虫感染率为17.166%,全国钧虫感染人数为1.94亿。曾被忽视的钩虫病仍是危害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感染途径(1)经皮肤感染十二指肠…  相似文献   

9.
斯氏线虫对皮暗斑螟控制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报导了应用科学斯氏线虫属(Steinernema spp.)8个品系室内外控制木麻黄皮暗斑螟的试验结果。通过对8个线虫品系在不同温度下皮暗斑螟的侵染力测定,筛选出Steinernema feltima Agriotos及Steinernema feltima,Beijing为最佳品系,能寄生低、中、高龄幼虫及蛹,3-4天幼虫死亡率达100%;温度20~30℃不影响线虫对寄生的致死效果,只是致死速度不同,在25℃时侵染力最强;以100条侵染期线虫/害虫为最适剂量。林间以200条线虫/ml的Steinernema feltiae,Agriotos及Steinerneama feltiae,Beijing两品系线虫液喷洒虫巢,皮暗斑螟幼虫的平均致死率分别为72.0%、69.9%。  相似文献   

10.
动物寄生线虫种类很多,有不少种类严重地危害人畜的健康,对医学和农业都有密切关系。研究寄生线虫可以帮助我們了解各种寄生线虫的种类、分布及其对人畜的危害情况,借此作出防治措施,逐漸予以消灭,以增进人畜的健康。检查动物寄生线虫的检查,通常采用下面两种方法: 1.完全剖检法在准备剖检动物以前,先仔細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