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石河子莫索湾垦区绿洲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总被引:33,自引:9,他引:33
以新疆石河子150团场为例,从景观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分离度、分维数、嵌块体伸长指数、聚集度、嵌块体数目破碎化指数、嵌块体形状碎化指数等9个方面,对其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干扰时间的延长,整个景观的多样性和均匀度下降,而优势度聚集度指数值增加,这说明,该团场绿洲愈来愈由少数嵌块体类型所控制,嵌块体伸长度指数的增加与分维数的下降则说明,该团场绿洲嵌块体形状有愈加规则、愈趋简单势。而嵌块体形状破碎化指标数、数目破碎化指数、分离度指数的变化情况显示,150团场绿洲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在逐渐增加,其中以自然和半自然嵌块体的影响最大,对于人工景观而言,这意味着人类活动对150团绿洲施加的直接影响在逐渐减弱、而间接影响在增强。 相似文献
2.
干旱荒漠绿洲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受水资源条件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78,自引:9,他引:78
以黑河流域下游额济纳荒漠绿洲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景观生态的基本特点和景观嵌块体类型,通过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变化分析与景观生态功效的评价,利用80年代和90年代两期有关景观生态的资料,论述了水资源条件变化对研究区景观格局的影响,指出河流廓道是干旱区荒漠绿洲的主要生态流,河流廓道的变化是导致荒漠绿洲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3.
云豹Neofelis nebulosa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易危(VU)等级,习性隐秘且树栖性强,我国对其野外生存状况鲜有研究。四川省宜宾市是云豹的历史分布区,自2007年发现云豹实体后再无记录报道。2018—2019年,采用样线法和红外相机陷阱法对宜宾市可能有云豹分布的3个县(长宁县、兴文县和珙县)进行了野外调查,结果显示:(1)未发现云豹的活动痕迹或实体;(2)共记录到云豹潜在猎物13种:哺乳动物7种、鸟类6种。(3)适宜云豹生存的阔叶林面积较小,仅有172.37 km2,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16.77%;潜在适宜栖息地面积515.95 km2,占50.21%,但潜在栖息地被道路切割严重,最大斑块面积为230.39 km2,最小斑块面积为48.85 km2。研究表明,云豹现有潜在栖息地破碎化严重,其偏好的阔叶林面积小、猎物资源匮乏,较难持续维持云豹种群的稳定发展。建议开展长期的红外相机监测工作;同时加强生境恢复和保护,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珍稀濒... 相似文献
4.
1960-2005年民勤典型绿洲-荒漠过渡带景观格局与动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ERDAS、GIS等技术,系统分析了1960—2005年间民勤典型绿洲 荒漠过渡带的景观格局与动态.结果表明:林地和耕地是影响过渡带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研究期间,绿洲向外围扩张了2~3 km,且过渡带向荒漠位移,过渡带宽度由1960年的4 km增至1987年的约9 km,之后又迅速变窄;1978—1987年间,研究区景观变化强度达到历史最高水平,1998年后,景观格局相对稳定;整个过渡带景观破碎程度较大的时期出现在景观类型转化最快的1978—19
87年,景观较破碎的区域出现在距绿洲边界2 km处和造林区.1960—2005年间,研究区乔木林趋于消失;灌木林在1987年前大面积增加,之后急剧减少;耕地开垦强度在1960—1998年间持续增加,1998年之后有所降低,但研究期间的弃耕率则呈直线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87年,景观较破碎的区域出现在距绿洲边界2 km处和造林区.1960—2005年间,研究区乔木林趋于消失;灌木林在1987年前大面积增加,之后急剧减少;耕地开垦强度在1960—1998年间持续增加,1998年之后有所降低,但研究期间的弃耕率则呈直线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5.
利用ERDAS、GIS等技术,系统分析了1960—2005年间民勤典型绿洲 荒漠过渡带的景观格局与动态.结果表明:林地和耕地是影响过渡带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研究期间,绿洲向外围扩张了2~3 km,且过渡带向荒漠位移,过渡带宽度由1960年的4 km增至1987年的约9 km,之后又迅速变窄;1978—1987年间,研究区景观变化强度达到历史最高水平,1998年后,景观格局相对稳定;整个过渡带景观破碎程度较大的时期出现在景观类型转化最快的1978—1987年,景观较破碎的区域出现在距绿洲边界2 km处和造林区.1960—2005年间,研究区乔木林趋于消失;灌木林在1987年前大面积增加,之后急剧减少;耕地开垦强度在1960—1998年间持续增加,1998年之后有所降低,但研究期间的弃耕率则呈直线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6.
基于遥感数据的塔南策勒荒漠-绿洲景观格局定量分析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6
以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中部的策勒绿洲为例,利用SOPT4卫星遥感数据,借助ERDAS image和Arc/View软件,对其荒漠-绿洲景观类型进行分类并形成研究区栅格景观分类图,一共分为14类景观类型。在栅格分类图的基础上生成矢量化的分类图,进而使用ARC/INFO与FRAGSTATS景观格局分析软件计算9种类型的景观参数,并从斑块、类型和景观3个水平上详细列出近70几种相应的参数和景观指数,定量化地揭示了策勒绿洲的景观分布格局与类型特征。 相似文献
7.
绿洲景观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以新疆石河子150团场为研究地区,对其1982-1995年景观动态及其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景观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景观基质由耕地转变为荒草地;其次,从嵌块体类型看,在绝对面积上,荒草地、林地和居民点是增加的,其余的嵌块体类型均呈现出减少的趋势。第三从嵌块体的转换过程看,菜地、弃耕地、园地和沙地的转化率最高,均在40%以上,而荒草地和耕地的转化率无在20%左右。就其原因而言,主要有人工绿洲垦殖过程中非人力为主观原因引起的绿洲地下水高水位区的形成,以及人口变化、粮食单产提高和经济环境变动等。 相似文献
8.
从景观格局分析人为驱动的绿洲时空变化——以天山北坡三工河流域绿洲为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根据三工河流域1978、1987年航片和1998年TM影像,利用GIS、RS和景观生态的研究方法,主要从绿洲景观格局分析了人为驱动的绿洲变化,包括景观多样性与人类活动的复杂多样性、景观斑块形状与绿洲扩张、斑块破碎化程度与人类活动的强度等。结果表明:(1)绿洲景观多样性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区域差异性较为明显。人类活动可以显著地改变绿洲景观的多样性。(2)绿洲景观斑块形状总体趋向不规则性和复杂性,但趋势减弱。人类一方面尽力在扩张绿洲外围,增加外围斑快形状的不规则性和复杂性,增加分维数,另一方面也在尽量规划绿洲内部,又使斑块形状趋向规则,降低其复杂性;但近20a,绿洲总体上以外围扩张为主。(3)人类活动强度和支配程度较大的绿洲区域,其景观的破碎化程度总体较高,绿洲中部人类活动强度最大,其景观破碎化程度总体高于人类活动强度较弱的绿洲下部和上部;绿洲斑块密度和景观破碎化程度随时间总体呈下降的趋势;人为引入斑块的破碎化程度普遍高于环境资源斑块的破碎化程度。 相似文献
9.
甜菜夜蛾对三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遗传力及风险评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室内抗性选育的基础上,应用数量遗传学中的域性状分析法,分别研究了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对三氟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顺式氯氰菊酯3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现实遗传力(h2),并对3种药剂在不同杀死率下的抗性发展速率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用三氟氯氰菊酯、氰戊菊酯、顺式氯氰菊酯分别连续汰选12、10和10代后,甜菜夜蛾对3种药剂的抗性分别提高了18.1、27.6和45.4倍,抗性现实遗传力分别为0.2567、0.3571和0.4239.假设遗传力为实验室汰选估算值的一半、药剂杀死率为50%~90%、预计抗性增长10倍时,三氟氯氰菊酯需要约9~20代,氰戊菊酯需要约6~14代,顺式氯氰菊酯需要约5~12代.甜菜夜蛾对以上3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均存在抗性风险.相比之下,顺式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的抗性风险大于三氟氯氰菊酯. 相似文献
10.
绿洲景观中居民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以张掖绿洲居民地为研究对象,用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计算了5个景观格局指标,用GIS计算了形状指数、景观类型空间邻接比例、最邻近指数、最近距离以及居民地的耕作半径,借鉴聚落地理学中的居民地分布研究方法,分析了居民地的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①耕地是张掖绿洲内的景观基质,居民地是绿洲内分布最广、斑块数最多的景观类型;居民地的平均斑块面积小、形状简单、聚集度高,与耕地的空间邻接长度和数目均最高,其空间分布类型存在空间差异;②耕地是影响居民地分布格局的重要因子。缓冲区分析方法可以从理论上确定居民地的耕作半径,耕作半径与居民地的空间分布类型紧密相关;③居民地到渠系的平均最临近距离为215m,75.6%的居民地中有渠系穿过;④居民地分布受中心城市——张掖市的影响程度极其明显,两者呈指数相关;⑤景观格局分析、居民地分布研究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的有效结合,可以较好的反映居民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的相关性;⑥借鉴聚落地理学的最近邻点指数具有明确的生态含义,可以作为量化景观聚集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干旱荒漠区人工植物群落演替模式及其生态学机制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以我国干旱荒漠区包兰铁路沙坡头地段人工植被防护林体系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区域植被建立与发展过程中,优势植物种的种群动态和人工植物群落的演替模式,探讨了植物群落演替的内在动因和生态学机制.结果表明,该区人工植被经过40余年的演变,其植物种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由原来的灌木、半灌木人工植物群落演变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的人工-天然荒漠植物群落.在此演替过程中,人工栽植的灌木种如柠条、花棒等的重要值不断减少,逐渐从人工植物群落中退出;而天然繁衍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如小画眉草、雾冰藜、刺蓬、虎尾草等相继侵入,并逐渐成为该区的优势植物种;油蒿由于具有天然下种自行更新能力,在群落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这种物种替代模式与该地区降水资源严重匮乏以及沙地表面结皮的增厚,致使沙子下层含水量降低。深根系的灌木及多年生草本的繁衍受到限制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2.
基于地面调查数据、气象数据和遥感数据分析了40年来天山北麓新人工绿洲迅速扩张对区域植被和土壤的碳库格局、碳库迁移及碳储量的影响,结果如下:1976-2016年,研究区农田面积占比从3.25%增加到40%以上,沼泽消失,水库干涸,灌丛大幅减少,土壤盐碱化过程停止,裸盐碱地面积40年里减少近70%,新生草地在裸盐碱地上形成;2016年6月植被有效碳储量约为0.122Tg,比1976年下降了15.7%,成为一个弱的碳源;土壤碳库在干旱地区陆地生态系统碳库中占绝对主导地位,1976年研究区(0-60cm)的土壤有机碳储量为7.814Tg,其中耕地仅占4.2%,1996年土壤有机碳储量比1976年减少12.4%,呈明显碳源特征,到2016年,耕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占比超过50%,总碳储量与1996年相比微降1.2%,土壤碳库重新趋于稳定。其中,裸盐碱地土壤碳库在向耕地、灌丛地、草地土壤碳库的迁移过程中贡献了1.265Tg的碳储量增量,草地土壤碳库在向耕地、灌丛地碳库的迁移过程中贡献了0.894Tg的碳储量增量;若维持现有耕地规模不再进行新的垦荒活动,40a垦荒造成的土壤碳库损失可以逐渐恢复并重新形成碳汇效应。 相似文献
13.
放牧对亚热带人工草地牧草构型及小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休牧后的亚热带人工草地及长期禁牧草地牧草种群的构型及小格局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鸭茅、红三叶株丛宽度逐渐变小.在对照及6只羊·hm^-2、7.5只羊·hm^-2、10只羊·hm^-2轮牧草地上,鸭茅基径的峰值分别介于6~8cm、2~4cm、0~2cm和0~2cm之间;红三叶则介于1~1.2cm、6~8cm、4~6cm和2~4cm之间;鸭茅丛密度分别为60、95.1、210.2和160丛·m^-1;单丛蘖数量分别为11.9、11.2、7.3、6.9蘖/丛.与禁牧草地相比,放牧草地鸭茅单丛蘖的数量明显减少,而丛密度则明显增加,白三叶节间长度因放牧强度增加而明显下降,为1.51~2.04cm,分枝角度则逐渐变大,介于46.5~77.3°,鸭茅、白三叶及红三叶在小格局水平上其格局规模均以1个样方(2cm×2cm)为主,并且随着放牧强度的提高,鸭茅、红三叶小格局规模进一步变小,白三叶构型及小格局的变化提高了牧草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贵阳市景观类型与人口密度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CBERS-1为数据源,获取贵阳市景观数据,通过简单相关和偏相关分析,从定量角度阐明人口密度和景观类型之间的相关关系和相关程度。结果表明,简单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的差别很小,不能影响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相关分析中,只有居民点及建设景观与人口密度为正相关,且相关关系不显著,其他均为负相关,其中农田景观、林地景观、草地景观为显著相关,石漠化景观相关性不显著,水域景观和园地景观可视为无相关性;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景观格局的影响虽然广泛而深刻,但以人类干扰景观为主,人口密度对景观格局不存在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Stephen T. Jackson 《植被学杂志》2013,24(4):772-776
The potential natural vegetation (PNV) concept has parallel applications in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Paleoecological studies in parts of North America provide records of vegetation patterns and dynamics under little or no human disturbance. Something resembling PNV emerges at millennial temporal scales and at regional to subcontinental spatial scales. However, at finer spatial and temporal scales, actual vegetation often displays properties of inertia, contingency and hysteresis, most frequently because of climatic variability across multiple timescales and the episodic nature of disturbance and establishment. Thus, in the absence of human disturbance, the actual vegetation that develops at a site may not resemble a particular PNV ideal, but could instead represent one of any number of potential outcomes constrained by historically contingent processes. PNV may best be viewed as an artificial construct, with utility in some settings. Its utility may diminish and even be detrimental in a rapidly changing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景观格局的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量分析城市景观的空间格局,深入研究景观格局的形成机制,将有助于理解城市景观的格局与过程,分析城市化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学后果以及制定更有效的景观管理策略。研究以城市景观生态学途径,应用基于GIS的景观格局分析与人工神经网络(ANN)相结合的方法定量分析上海市城市景观格局(1994年)及其变化规律,建立了能够较好地模拟上海市景观格局对居住区用地、道路密度、人口密度、城市发展历史与黄浦江等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响应的人工神经网络。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适于研究城市化驱动因素与城市景观格局的非线性对应关系,为景观格局形成机制和景观空间结构与生态学过程相互关系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条有效、实用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17.
干旱半干旱区坡面覆被格局的水土流失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植被恢复与建设是控制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在空间上的分布呈现离散特征,在坡面上形成的裸地-植被镶嵌和植被条带分布等覆被格局对水土流失过程具有重要影响.覆被格局与水土流失关系研究是景观生态学格局与过程研究的重要内容.从植被斑块、坡面覆被格局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与耦合覆被格局与水土流失的手段和方法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分析.从中发现,植被类型、层次结构和形态特征是植被斑块尺度上影响径流泥沙的关键因素;不同覆被类型的产流产沙特征与覆被格局的准确描述是研究覆被格局水土流失效应的重要基础;坡面覆被格局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关键在于其改变了径流泥沙运移和汇集的连续性,应重点关注径流泥沙源汇区的连通性和空间分布在水土流失中的作用;以坡面的精确覆被制图为基础,建立基于水土流失过程的覆被格局指数和耦合格局信息的径流与侵蚀模型是定量研究覆被格局影响的有效手段.今后应加强以下研究:以动态系统的观点研究覆被格局的变化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系统理解覆被格局与水土流失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反馈机制,探讨两者间动态关系随尺度变化的规律性并发展尺度上推方法;构建过程意义明确且简单实用的格局指数,将覆被格局与水土流失过程有机联系起来;发展覆被格局的动态信息与产流产沙过程相结合的水文模型,加强对格局与径流泥沙反馈系统的耦合,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覆被格局-水土流失过程耦合模型. 相似文献
18.
Correlation between vegetation and environment at different levels in an arid,mountainous region of China 下载免费PDF全文
Nannan Gao Jihua Zhou Xiaolong Zhang Wentao Cai Tianyu Guan Lianhe Jiang Hui Du Dawen Yang Zhentao Cong Yuanrun Zheng 《Ecology and evolution》2017,7(14):5482-5492
Vegetation patterns and spatial organization are influenced by the changing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human activities. However, the effect of environment on vegetation at different vegetation classification levels has been unclear. We conducted an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 and vegetation in the land use/land cover (LULC), vegetation group, vegetation type, and formation and subformation levels using redundancy analysis with seven landscape metrics and 33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Heihe River basin in an arid area of China to clarify this uncertainty. Atmospheric counter radiation wa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at the four levels. The effect of soil was the second determinant factor at three levels (except in vegetation formation and subformation level). The number of variables whose relationship to vegetation reached significant levels varied from 26 to 28, and 20 variables were the same at all four levels. The factors affecting vegetation were basically the same at vegetation group level and vegetation‐type level. It was sufficient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and vegetation patterns only in LULC, vegetation group and vegetation formation and subformation level in mountainous regions; different factors should be considered at different vegetation level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