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围术期适当的心理干预对肠造口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2月胃肠外科收治的直肠癌行肠造口手术患者60例,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C组)和干预组(T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正常术后镇痛,干预组患者给予正常术后镇痛并在围术期给予心理干预处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VAS、术后镇痛效果满意度、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性别、年龄、体重、身高、术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患者术后24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72 h VAS评分虽然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T组对术后镇痛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的人数百分率显著高于C组(P0.05)。T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C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对直肠癌行肠造口手术患者进行恰当的心理干预可增强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提高患者术后满意度,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魏丽 《蛇志》2010,22(4):388-390
直肠癌是普外科常见病,Miles术适用于距肛门7cm以内的直肠癌,对实施Miles术的直肠癌病人进行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使病人自觉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能提高病人对手术的耐受力,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有效地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叉头框蛋白Q1(FOXQ1)联合检测对低位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手术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4月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就诊的拟行低位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手术患者110例,术前均检测血清AGR、NLR、FOXQ1水平。随访3~4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5.5个月,失访9例,101例根据术后复发情况将患者分为复发组(n=16)和未复发组(n=85)。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血清AGR、NLR、FOXQ1水平,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以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判定术前血清AGR、NLR、FOXQ1水平对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复发组术前血清AGR水平低于未复发组,术前血清NLR、FOXQ1水平高于未复发组(P<0.05);复发组患者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为低分化、TNM分期为Ⅲ期、糖链抗原19-9(CA19-9)阳性占比高于未复发组(P<0.05),复发组术后化疗占比低于未复发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为Ⅲ期、细胞分化程度为低分化、术前血清AGR降低、NLR升高、FOXQ1升高均为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术前血清AGR、NLR、FOXQ1水平及三者联合对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738、0.747、0.731、0.842。结论:术前检测血清AGR、NLR、FOXQ1水平对低位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术后复发预测具有一定的价值,且联合的预测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4.
对分别进行了两种直肠癌手术后的患者进行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方法我院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直肠癌患者100例,其中经肛局部切除的患者50例,miles手术50例。术后均给予相应的临床护理。结果100例患者手术完成顺利,术后伤口感染20例,其中行肛局部切除患者感染3例,miles术后感染17例,经过三周护理感染症状消失,均痊愈出院。结论直肠癌术后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有助于预防患者感染及促进感染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关闭盆底腹膜在腹腔镜直肠癌Miles根治术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治疗的拟行腹腔镜直肠癌Miles根治术患者48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在腹腔镜Miles根治术后关闭盆底腹膜,而对照组则不关闭。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骶前引流总量、切口感染率及肠梗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t=5.207,P=0.000),但两组的骶前引流总量、切口感染率和肠梗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0、1.000、0.602)。观察组术后分别有3例(12.50%),对照组有2例(8.33%)患者因肿瘤复发而采取放射治疗,其中仅对照组2例患者出现放射性小肠炎。结论:是否关闭盆底腹膜在腹腔镜直肠癌Miles根治术术后疗效差异不大,但关闭盆底腹膜可有效预防术后放射性治疗中放射性小肠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眶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自2011年8月至2013年02月我院共收治眶骨骨折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分别在术前1日、术后1日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除了不接受心理干预外,其余护理措施同干预组。对两组患者术前焦虑值及生命体征指标(心率)进行测定。应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生命体征指标无明显差异,而术前1日和术后1日干预组焦虑值及生命体征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能改善眶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焦虑状态和恐惧情绪,并且能够稳定其生命体征,使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促进术后恢复,在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术前心理沟通疏导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应激反应、心理状态以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拟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9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术前干预组和常规手术组,常规手术组按常规行术前患者教育,术前干预组行术前心理沟通疏导,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情况、应激反应,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简化的McGill问卷(SF-MPQ)评价患者的抑郁、焦虑、疼痛情况。结果:术前干预组术后2周膝关节活动度(ROM)、膝关节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高于常规手术组(P0.05);术前干预组术后即刻醛固酮(ALD)、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低于常规手术组(P0.05);术前干预组出院时SDS评分、SAS评分低于常规手术组(P0.05);术前干预组术后VAS评分、SF-MPQ评分低于常规手术组(P0.05)。结论:术前心理沟通疏导能够明显减轻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的应激反应,改善不良情绪,减轻术后疼痛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科学系统的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随访全方位的护理,使手术病人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积极配合手术治疗。方法:为能有效地消除手术病人的恐惧心理,首先进行术前访视,向病人详尽地介绍术前、术中、术后需经历的过程及应配合的事项。术中采取正确的言语性和非言语性护理方式,密切观察病人,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术后随访,查看有无手术并发症,进行术后指导殛征求病人意见。结果:促使病人恐惧的心理状态向积极方向转化,配合手术治疗,使手术患者全程愉快。结论:术前访视对顺利手术进行良好铺垫,而坚持术后随访有利于我们总结和改进工作,通过术后随访,病人对我们的术中护理工作都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手术部位发生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干预对策,为临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3年11月因喉癌而在我院行喉切除术的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SSI将患者分为感染组(n=12例)和非感染组(n=71例)。分析两组患者术后SSI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结果:83例患者中,12例术后发生SSI,发生率为14.46%;单因素分析显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在临床III期以上、术前气管切开、手术时间4 h、全喉切除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临床分期、术前气管是否切开、手术时间及手术切除方式是术后发生SS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喉癌术后感染与临床分期、手术时间及切除方式等因素有关,采取有效的干预对策可减少术后SSI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吴晓红  刘翔  韩非  许静红  叶升  王国年 《生物磁学》2013,(24):4752-4755
摘要目的:调查了解肿瘤内科住院患者的常见心理问题,探讨心理干预对肿瘤内科住院患者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对我院2011年3月-2012年4月肿瘤内科86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心理干预组,采取问卷调查及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患者心理问题和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对86例目标患者进行数据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心理状态没有显著性差别,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各个项目的评分无显著性差别;经治疗后,心理干预组的心理问题明显改善(p〈0.05),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多数肿瘤内科住院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缓解其心理问题并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