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一、概况红花(carthamus tinctorous zinn)又叫红蓝花、草红花等,是一种有多种用途的植物,属菊科(compositae)。红花原产埃及、印度,现分布全世界30多个国家,以印度、加拿大、墨西哥、美国、澳大利亚等十多个国家产量较多,近年来是国外发展较快的新的油料。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把红花籽油作为一种油料作物列入《生产年鉴》的统计项目之内。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变化,人们的疾病构成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心血管类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本世纪50年代,科学家提出了关于不饱和脂肪酸可治疗动脉粥状硬化、心脏病的研究成果,使富含亚油酸的红花一跃成为世界很多国家餐桌上的新宠。红花(Cartham。tinctorius)也og草红花、菊红花、怀红花、川红花和杜红花,为菊科!-2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作物,在埃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我国的红花是西汉时期张赛从西域引人的,至今已有力皿多年,主要作为药用植物栽培。但在国外,红花却是一种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是菊科草本植物,在我国有着2,1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主要用于治疗跌打损伤,近期则用以治疗心脑血管病.但在国外红花却是一种新的油料作物.由于红花具有含油率高、油质好、用途广以及适应性强、耐寒、抗旱、耐盐碱、栽培管理简单、适于机械化耕作等优点,因而受到各国的重视.联合国粮农组织自1973年起就将红花作为一种油料作物列入《生产年鉴》的统计项目之内.1981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召开了第一届国际红花会议,1989年在印度海得拉巴召开第二届国际红花会议,可见红花已受到广泛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原产埃及,属菊科,是一种药用作物。花入药,有破瘀血,通经止痛作用,其种子榨油,供工业用或食用。1979年,本所种植的红花,受多种病害严重为害,几乎毁灭。因此,我们曾对这些病害进行调查,现将初步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林寒  李刚  刘虹  陈雁  方莹  覃瑞  张丽 《生物资源》2018,40(4):314-320
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具有重要的油用、药用、食用价值。我国的红花栽培历史和药用记载可以追溯到2 000多年前。本文详细阐述了红花在中国的引种历史、种植概况及其地理分布。目前,我国红花的商业化种植主要集中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云南省和甘肃省。河南省、四川省、浙江省等地区曾有较大规模的红花种植,并分别培育出延津红花、简阳红花、淮红花等优良品种,现在这些地区的红花种植都是零星分布。本文对红花种质资源管理、引种选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旨在为我国红花种质资源的进一步收集、保存和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世界特种油料种质资源保存概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加强特种油料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更好地为育种研究利用提供服务,本文阐述了特种油料种质资源在我国及世界上重点国家的保存情况.美国、印度、欧盟、中国等13个国家共保存向日葵、红花、亚麻(含纤用)、蓖麻及苏子等特种油料种质资源约9万份,其中亚麻30000多份,向日葵21800多份,红花15000多份,蓖麻约5000多份,苏子近900份.欧盟、美国、俄罗斯和加拿大是亚麻资源的主要保存国家(地区);向日葵资源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和中国;红花种质主要分布在印度、美国、中国和俄罗斯;蓖麻种质以中国、美国和印度居多.比较这些国家所拥有的特种油料种质资源数量,美国位居第一,保存数量最多,超过22000份;印度其次;欧盟、中国和俄罗斯居中.中国保存特油作物种质资源(蓖麻、向日葵、红花、苏子)8400余份,其中21%为国外种质,国内种质主要来源于湖北省、华北、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本文为我国特种油料种质资源的引进、收集保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红花的资源及药用价值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红花是一种传统的药用植物,也是一种新型的油用和工业资源植物.本文综述了红花的资源及分布、红花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和红花的开发利用.表明红花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植物,具有较大的开发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
黄胸鵐(Emberiza aureola Pallas)在我国多认为是一种农业害鸟(刘栭等,1959;郑作新等,1957、1963)。因此,研究它为害作物的具体情况是有其一定实践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由于世界各红花产区的生态环境各不相同,红花备品种间不但在含油量、油的脂肪酸组成上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而且在植株的高度上也有很大的差异。美国科学家Knowles的研究表明:红花株高的范围从51—170厘米,来自土耳其至阿富汗的红花植株最高,来自印度的最低。Bahman研究了伊朗及美国1600多个红花品种和品系的农学特  相似文献   

10.
农作物杂种优势研究进展和利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种优势是生物遗传的普遍现象,也是作物品种改良工作中赖以提高产量、改进品质、增强抗性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全世界范围内,现在至少有六种大田作物,复盖着9000万公顷 (13.5亿亩)的耕地,是依靠杂种一代植株的高产收获量为人类提供各种食用品和工业原料的。其中,我国占有3133万公顷(4.7亿亩)是种植着自己培育的玉米、水稻和高粱等杂交种。近年来,我国在其它作物中以及与杂种优势有关的研究领域内,还不断涌现出新的发现和进展,可望从中发掘出更大的增产潜力,故而受到了各方的重视和支持。  相似文献   

11.
一种害虫被传播到新的农业生态系并立足以后将如何选择它的定居点,在何种地域能常年生存,在生长季节中又能扩散到多大范围,这在植物保护、特别是植物检疫研究中是一个经常遇到的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在理论和实践双方都具有重要意义。 烟潜叶蛾(Phthorimaea operculella Zeller)由于能害两种主要作物,无论中外,历来存在两种叫法。(朱弘复,1953)我国过去多叫它马铃薯块茎蛾。考虑到它在我国最广泛的寄主还是烟,故改用现名。 关于烟潜叶蛾何时传入我国问题,我们倾向于比较早的看法。(徐荫昌,1954)光是传入我国西南也应在40年以上。传入通路是越南通向我国云南的干线,传入方式很可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粟     
一.粟的起源粟在北方称为谷子,去壳后就是小米,是我国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相传在纪元前2700年我国用五谷作为祭祀,已经包括粟在内。但粟的名称在汉时才有记载,汉朝以后,粟和它的类似作物名称并不完全一致。“齐民要术”一书中提到的北方旱田作物就有榖、黍、穄(稷)、粱、秫等几种,谷就是指粟而言  相似文献   

13.
甜菊(Stevia rebaudiana(Bertoni)Hemsley)原产南美州巴拉圭。它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糖料作物,将为我国人民食用糖料提供一条新的途径,并为外贸部门出口提供新的商品,同时国内已开始将新型甜菊药品应用于临床,为防病治病,增进人民健康,将发挥某些特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土耳其的气候条件和农业环境适宜种植多种油籽植物。但是目前它的油籽产量不能满足需求,导致食用及工业用油短缺。因此有必要利用本地产的小油籽来满足市场需要。红花是一种油籽,多年来生长在中部安纳托利亚的半干旱条件下。当地人种植它主要是利用它的油、花等。红花油是一种高质量的食用油,从它的花中可提取天然染料。目前,在国家农林部的支持下正在安纳托利亚和索拉斯地区大量种植红花。在索拉斯地区,向日葵是一种主要油籽植物,而红花的产量几乎已接近向日葵。本文着重研究当地所产的红花种子及油的特性,以便进一步研究其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害红花的蚜虫是蚜科长管蚜属的昆虫,其学名为Macrosiphum gobonis Matsumura. 在黑龙江省每年六月中旬,日平均温19℃时,是迁到红花始期,至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日平均温22-26℃时,达到最大数量,九月上、中旬,日平均温在15℃时,离开红花,去浅土层内和牛蒡等菊科植物的叶背越冬。此蚜虫数量消长与温度、湿度、降雨量、播种期、品种、天敌、间作物、栽培地块等的影响均有密切关系。在防治方法方面,除使用药剂防治外,还可通过适期早播、选用抗虫品种及小面积上的红花与邓铃薯间作等途径。  相似文献   

16.
粘虫Mythimna separata是我国玉米、小麦和水稻三大主粮作物上的重大害虫,对我国粮食安全有重大威胁,每年在我国南北往返迁飞危害。近年来,粘虫在我国的发生危害呈现出新的特点,主要体现为:一是受害严重区域发生变化,各世代危害范围扩大;二是主要危害世代发生变化,2代、3代粘虫发生较重;三是主害作物发生变化,玉米成第一大危害作物;四是迁飞规律发生变化,南北往返迁飞格局不变;五是田间种群抗药性明显增强,防治困难程度加重;六是生物学习性发生变异,适应能力增强。针对以上发生危害新特点的形成原因和未来趋势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7.
磁化水与农作物增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磁化水与农作物增产聂继云董雅凤提到磁化水,许多人对它还不太了解,但在我国农业中确实已对它进行了较多研究和应用。无论是用于浸种还是浇灌,磁化水对改善作物品质、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和抗逆性都有明显功效。使用磁化水是一种无公害增产措施,投资少,效...  相似文献   

18.
通过原生质体融合进行体细胞杂交已或为研究植物遗传和育种的一个潜在新途径。在本报道中,我们描述了用酶法将小麦、大麦、玉米、红花和蚕豆等作物的叶片和根尖细胞游离成大量的完整的原生质体的方法。观察了在降低原生质体悬浮液的渗透浓度下,小麦、玉米及蚕豆的同源融合的过程。这种融合过程可在数分钟内完成。在上述植物中以小麦和玉米的同源融合率较高,分别达到15%和22%。还描述了获得诱发种间融合的方法。利用硝酸钠和降低渗透稳定剂浓度时,于蚕豆叶片和红花根尖的远缘种间原生质体间获得了融合体。诱发融合率达4%强。同时也观察到小麦叶片和红花根尖原生质体间的融合。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我国红花荷属的野生种质资源状况及其观赏价值,笔者对我国红花荷属(Rhodoleia Champ. ex Hook. f.) 6种野生种质资源进行了系统的野外调查,采集种质资源并开展了栽培试验,采用线性加权综合法,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野生资源的园林开发潜力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红花荷、窄瓣红花荷和小花红花荷的综合价值高(Ⅰ级,分值>2.0);小脉红花荷的综合价值中等(Ⅱ级,分值1.5~2.0);绒毛红花荷和大果红花荷综合价值低(Ⅲ级,分值<1.5)。红花荷、窄瓣红花荷和小花红花荷作为优良的乡土木本花卉,在园林观赏性、栽培适应性、开发新颖性上的应用潜力非常高,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航天科技的发展和科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太空技术有了新的认识,把航天技术用于育种中。从1987年到1994年,我国先后利用返回式卫星进行了7次51种作物300多个品种的种子搭载试验。经过八年地面育种试验,经太空处理的种子产生了有益的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