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VPAC、PAC受体是近年发现的开发2型糖尿病药物的重要靶标,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多肽(PACAP)、血管活性肠肽(VIP)则是它们的天然配体,与受体结合激活后能促进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分泌,既能保护细胞又不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和糖原分解,因此其配体相关化合物的开发研究成为开发2型糖尿病药物的重要方向。目前针对VPAC、PAC受体开发的配体类似物主要包括了肽类和非肽类小分子两大类,但它们仍然存在诸多不足,至今仅有一个药物进入到临床研究阶段。本综述系统总结了目前针对VPAC、PAC受体为靶标的肽类和非肽小分子药物的开发研究现状,可为将来此类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目前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位主要非传染性疾病,其中90%为2型糖尿病患者。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GLP-I类似物)作为一种新型的降糖药物,具有降低体重、降低收缩压、改善胰岛细胞功能,已成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新热点。艾塞那肽和利拉鲁肽作为肠促胰素激素,与人体内天然GLP-1保持了高度同源性(97%)。近几年来受到人们广泛关注。本综述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使用胰岛素样受体激动剂艾塞那肽和利拉鲁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如何预防并有效治疗糖尿病成为医疗工作者们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药物治疗是糖尿病最常用、安全以及经济的治疗手段。近年来,肠道菌群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它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的联系。本文总结了双胍类、噻唑烷二酮胰岛素增敏剂类、α糖苷酶抑制剂类、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4)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促胰岛素分泌剂和中药及其制剂等降血糖药物对糖尿病动物模型及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以期为糖尿病的预测、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利拉鲁肽是一种新型胰高糖素样肽-1 GLP-1类似物,能迅速、高效、持久地降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具有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调节收缩压、保护心血管、降低血脂、减轻体重、延迟胃排空、增加饱腹感等作用。此外,利拉鲁肽具有葡萄糖依赖的促胰岛素分泌作用,仅在机体血糖水平高时刺激胰岛素的释放,但当患者体内血糖浓度恢复至正常时,GLP-1分泌促胰岛素的作用便消退,因而发生低血糖事件的几率较低,能有效地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已成为目前2型糖尿病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就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从细菌、真菌等低等生物和爬行类、哺乳类等高等动物的体内,都发现存在着结构和功能相关、相似的促胰岛素释放肽或GLP-1类似物.目前国内外研究都在密切关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peptide-1,G LP-1)和G LP-1类似物等胰高血糖素家族肽,对其进行基因工程高效表达或通过组合化学方法修饰、改造,从而设计治疗Ⅱ型糖尿病的多肽类药物.但是,从天然生物体内,尤其是最近从两栖类动物皮肤分泌液中和响尾蛇毒素中发现了大量能稳定促进胰岛素释放的生物活性肽,却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它们将很可能为筛选和开发出安全、高效、半衰期长的治疗Ⅱ型糖尿病新药物提供全新的思路和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应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及其类似物治疗2型糖尿病是代谢性疾病研究领域近年来的热点,尤其是胰高血糖素样肽-1独特的作用机制倍受业界的关注。它能同时作用于2型糖尿病的多个发病环节,在有效降低血糖的同时,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并能减轻体重。但这类药物因其多肽性质而存在诸多的使用限制(如需反复注射)。简要介绍一类取代环丁烷结构的新型非肽类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小分子激动剂的发现过程、基本药理学特征和体内抗糖尿病和抗肥胖症效应。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已被证实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一个危险因素。已有报道表明,AD和PD患者脑内的胰岛素信号转导受到损害。这一发现使抗糖尿病药物的应用有了新的研究,并显示出良好效应。临床前期试验表明,胰岛素或长效肠促胰岛素肽(incretin peptide)类似物具有良好的神经保护作用。在AD和PD转基因模型动物中,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一种肠促胰岛素的类似物)阻止了神经退行性变进程,改善了神经元和突触的功能,并减轻了疾病的症状。在AD转基因小鼠模型中,GLP-1类似物阻止了淀粉样斑块的沉积、突触的丧失以及认知功能的损害;在PD动物模型中,GLP-1类似物改善了多巴胺能神经传递和运动功能。在此基础上,临床试验也在进行之中,并显示出令人鼓舞的结果。在AD患者中的初步研究表明,鼻腔给予胰岛素可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并减少脑内的AD标志物。对PD患者的初步研究也表明,目前已经上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种GLP-1受体激动剂(exendin-4,Byetta)对PD病人具有良好的疗效。另一种上市用于治疗糖尿病的GLP-1类似物(liraglutide,Victoza)也正在AD患者中进行临床测试。最近,第三种GLP-1受体激动剂(Lixisenatide,Lyxumia)已经在欧洲被批准上市,该药物也显示了良好的神经保护作用。本文将就以上抗糖尿病药物的神经保护作用进行归纳。可见,GLP-1类似物所显示的神经保护乃至神经再生作用为AD和PD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这些作用是当前其它药物所不具备的。  相似文献   

8.
降糖肽的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功能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可能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糖尿病主要分为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这两类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目前用于降低或控制血糖的药物主要有硫脉类、双肌类、苯甲酸衍生物类、糖苷酶抑制剂类和噻唑烷二酮类。研发出安全有效的降糖药物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其中,生物活性肽是目前最广泛研究的潜在治疗剂之一,其最佳用途正在开发中。迄今为止,已经发现了许多天然肽和合成肽,其具有通过不同机制介导的优异的抗糖尿病效果。新兴技术和药物输送系统的应用进一步促进了预期目标成果的达成。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中一些具有更好效力和安全性的优秀肽已经被确定。因此,对这些肽的进一步详细研究可能会筛选出临床上有用的抗糖尿病药物。  相似文献   

9.
流行病学和基础研究表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t's disease,AD)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存在密切关联:T2DM是AD的危险因素之一;而AD脑内也出现胰岛素信号异常、胰岛素抵抗状态,因而被称为“第3类型的糖尿病”。近年来治疗T2DM的新药——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1ike peptide-1,GLP-1)及其类似物,已被证实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且能改善AD模型的记忆和认知功能,为AD治疗药物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遗传》2021,(7)
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ucagon-like peptide 1, GLP-1)作为一种肠促胰岛素,主要由肠道L细胞分泌,由于其能够有效促进胰岛素的释放从而降低血糖,因此GLP-1及其类似物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优化了慢病毒感染类器官的方法,利用该方法成功构建了GLP-1过表达的小鼠小肠类器官(organoids)。结果显示该类器官分泌的GLP-1能够有效地提高野生型及糖尿病小鼠的葡萄糖耐受能力。因此,本研究构建的GLP-1过表达类器官可以为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