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斑管巢蛛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斑管巢蛛(Clubiona reichlini Schenkel,1944)是桔园蜘蛛中的优势种之一,在湖南长沙一年可发生2—3代,田间世代重叠。以成、若蛛越冬,若蛛4—6次蜕皮发育为成蛛。雌、雄蛛均可多次交配,雌蛛-生平均产卵362.5粒,孵化率为90.8%。世代平均历期133.6天,寿命236.6天,性比♂∶♀=1∶1.9。在桔园中捕食卷叶蛾的低龄幼虫;粉虱、蜡蝉、花蕾蛆的成虫及雄蚧等多种害虫;低龄若蛛嗜食桔全爪螨,捕食量高达44头/日。经室内观察,斑管巢蛛在无水无食的条件下可生存27—65天。 斑管巢蛛是果园、茶园、森林和棉花等旱地作物农林蜘蛛中优势种群,尤以山丘蜜桔园中发生量大,据长沙地区桔园调查,其个体数量占总蛛量的52.3%。它生活力强,捕食量大,对上述生境中的农林害虫有一定控制作用。但是目前国内外未曾见到有关斑管巢蛛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报道。因此,我们从1983—1985年在室内、外进行了较系统的试验和观察,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
驼背额角蛛和隆背微蛛各龄期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1一龄幼蛛(1.驼背额角蛛2.隆背微蛛)图2二龄幼蛛(1.驼背额角蛛2.隆背微蛛)驼背额角蛛(Gnathonarium gibberum)和隆背微蛛(Erigone prominens)是农田害虫的重要天敌。由于发生量大,分布较广,对控制飞虱、叶蝉等水稻害虫有一定作用。在野外采集以及农田统计害虫天敌蜘蛛的种类和数量时,往往对幼蛛的鉴定和计数有一定困难,而国内外关于蜘蛛各龄期特征的描述和研究报道较少。为此,对该二种蜘蛛作了饲养观察,并对其幼蛛各龄期特征描述如下。方法从田间采回成蛛,待产卵、孵化后从卵袋中剥出一龄幼蛛及经蜕一次皮后爬出卵袋的二龄幼蛛。以后各龄…  相似文献   

3.
草皮逍遥蛛在我省广泛分布于各地区不同的作物上。是我区棉田害虫的主要天敌之一。对棉蚜的发生起着重要的抑制作用。它不但是棉田的优势种,在高粱,玉米,小麦等其它作物上也广有分布。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对多种作物的生物防治和保持农业生态系的平衡有积极  相似文献   

4.
三突花蛛的生活史及其对棉虫控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三突花蛛Misumenops tricupiuatus(Fabricius)是湖北省稻田、棉田、蔬菜、果园、森林等作物害虫一个重要天敌。由于它具有种群数量大、分布广、捕食量大、抗药强、游猎性等特点,是一种比较有利用前途的蜘蛛。我们从1975年开始,对它进行了观察,现将四年来的结果作一初步报道。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合理保护和利用天敌及科学地选取抽样方法,2015年和2016年开展了合肥地区白毫早茶园八点广翅蜡蝉Ricania speculum Walker、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Warren、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 Trybon和茶蚜Toxoptera aurantii Boyer与其天敌之间的空间关系研究。【方法】运用地学统计学方法求得天敌和害虫各自的变程,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害虫与天敌变程的关联度,关联度值越大的天敌在空间上对害虫的跟随关系越密切。并分析比较害虫的同一种天敌与该害虫空间跟随关系密切程度年度间差异的原因。【结果】8种天敌中,与害虫跟随关系密切的前3位天敌,2015年八点广翅蜡蝉的天敌是粽管巢蛛Clubiona japonicola Boes.et Str(0.859 3)、斜纹猫蛛Oxyopes sertatus L.Koch(0.805 8)、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um Sundevall(0.804 7),2016年的是草间小黑蛛(0.806 2)、鳞纹肖蛸Tetragnatha squamata Karsch(0.792 9)、茶色新圆蛛Neoscona theisi Walckenaer(0.792 2),两年间前3位天敌中只有草间小黑蛛一种相同。2015年茶尺蠖的天敌是粽管巢蛛(0.7909)、八斑球腹蛛Theridion octomaculatum Boes.et Str(0.790 4)、斜纹猫蛛(0.789 4),2016年的是茶色新圆蛛(0.877 7)、草间小黑蛛(0.872 0)、粽管巢蛛(0.823 0),两年间前三位天敌中也只有粽管巢蛛一种相同。2015年花蓟马的天敌是斜纹猫蛛(0.890 0)、八斑球腹蛛(0.878 9)和粽管巢蛛(0.843 5),2016年的是锥腹肖蛸Tetragnatha maxillosa Thorell(0.879 7)、八斑球腹蛛(0.866 5)和粽管巢蛛(0.855 3),两年间前3位天敌中有八斑球腹蛛和粽管巢蛛2种天敌相同,且位次相同。2015年茶蚜的天敌是锥腹肖蛸(0.819 9)、茶色新圆蛛(0.816 4)和鳞纹肖蛸(0.814 2),2016年的是茶色新圆蛛(0.840 7)、三突花蟹蛛Misumenops tricuspidatus Fabr(0.814 7)和八斑球腹蛛(0.806 8),两年间前3位天敌中只有茶色新圆蛛一种相同。【结论】初步分析表明年度间与害虫跟随关系天敌位次的变化主要是害虫和天敌数量之比的变化,害虫个体数与某种天敌个体数之比,比值越小,天敌与害虫跟随关系越密切,似乎是天敌食饵资源短缺所致。  相似文献   

6.
草间小黑蛛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colum)是洞庭湖区农田蜘蛛的优势种类,常年田间发生量占总蛛量的74—85%,是捕食水稻害虫飞虱、叶蝉的重要天敌,对控制其为害有显著的效应。为了摸清它的生活规律,为农田蜘蛛的保护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1982—1983年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草间小黑蛛的生物学和数量变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n graminicolum Sundevall)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各省,也是湖北省水稻、棉花、蔬菜、果树、森林等植物上种群数量最大的一种蜘蛛。它具有较强的抗寒能力,发生时间早、历期短、繁殖快、抗药力强,还能捕食多种害虫的若虫或幼虫。现将7年来对其生物学特性观察和在农田数量变动的情况整理如下: 一、年生活史和历期 1.年生活史 1)方法 以成蛛和幼蛛越冬。有世代重叠现象。我们将越冬成蛛在早春田『白J首先产的卵块采叵,作为第一代的卵,并把它放在10×1.5厘米的玻璃指管内,待其孵化。孵化后的幼蛛,以蚜虫和果蝇作为饲料进行单管饲养至成熟产卵。以后各代均以雌蛛产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合理保护和利用天敌及科学地选取抽样方法,开展了合肥地区秋冬季4个品种茶园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Gothe和茶蚜Toxoptera aurantii Boyer与其天敌之间空间关系研究,运用地学统计学方法求得天敌和害虫各自的变程,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害虫与天敌变程的关联度,关联度值越大的天敌在空间上对害虫的跟随关系越密切。分析了2010年9月28日至11月25日期间假眼小绿叶蝉和茶蚜数量最少的舒茶早茶园和二种害虫数量最多的平阳特早茶园天敌对害虫空间上的跟随关系,结果表明,二种茶园的假眼小绿叶蝉和茶蚜及其4种主要天敌均为聚集分布,舒茶早茶园与假眼小绿叶蝉空间上跟随关系密切的前二位天敌是斜纹猫蛛Oxyopes sertatus L.Koch(0.8594)和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um Sundevall(0.8397),与茶蚜空间上跟随关系密切的前二位天敌是草间小黑蛛(0.7448)和斜纹猫蛛(0.7433);平阳特早茶园与假眼小绿叶蝉空间上跟随关系密切的前二位天敌是八斑球腹蛛Theridion ocomaculatum Bose.et Str(0.8207)和斜纹猫蛛(0.8104),与茶蚜空间上跟随关系密切的前二位天敌是八斑球腹蛛(0.8324)和斜纹猫蛛(0.7730)。其中,11月25日4种茶园假眼小绿叶蝉和茶蚜数量均较多。分析了该日另外二个茶树品种福云六号和龙井长叶茶园假眼小绿叶蝉和茶蚜与其天敌的空间关系,结果表明,二种茶园假眼小绿叶蝉和茶蚜及其天敌均为聚集分布,福云六号茶园与假眼小绿叶蝉变程值(3.8182)最接近的天敌是斜纹猫蛛(4.7222),与茶蚜变程值(6.5854)最接近的天敌是斜纹猫蛛(4.7222);龙井长叶茶园与假眼小绿叶蝉变程值(1.0000)最接近的天敌是八斑球腹蛛(1.0000),与茶蚜变程值(4.5000)最接近的天敌是斜纹猫蛛(7.6316)。总之,秋冬季4个品种茶园斜纹猫蛛在空间上是假眼小绿叶蝉和茶蚜跟随关系最密切的天敌,其次是八斑球腹蛛和草间小黑蛛。  相似文献   

9.
中华狼蛛生态习性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害虫天敌资源调查中,作者观察到中华狼蛛(Lycosa sinensis)是农田中一种有益的穴居性狼蛛,它们是金龟子及某些夜蛾类的一种优势天敌,在一定的季节,对上述害虫的虫口起着一定的控制效能。  相似文献   

10.
间斑寇蛛生活习性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法,观察研究了间斑寇蛛(Latrotectus tredecimguttatus)的生活习性和行为,介绍了对其生境、捕食、交配、产卵、孵化以及幼蛛成长、寿命等的观察结果,并对该蛛的互残行为、幼蛛饲养、伤害人畜等情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浙江稻田习见的肖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蛸(Tetragnatha)在稻田中结网张捕害虫,是一类比较常见的蜘蛛。它也常生活于茭白和荸荠田等处。因它的身体和步足均细长(雄性的足通常较雌性的更长),故亦有人称之为长脚蛛。一般在植株上部结水平状车轮网,蜘蛛则停留在网一角的叶面上,常捕食(虫向)虫、稻纵卷叶螟、螟虫、稻螟蛉等害虫。静止时,前两对  相似文献   

12.
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天敌进行卵形短须螨、双斑长跗萤叶甲和假眼小绿叶蝉的综合防治,用灰色系统分析方法和生态位分析法对合肥地区白毫早茶园3种主要害虫与其捕食性天敌在数量、时间、空间等方面关系进行分析,利用害虫与天敌关系密切指数之和综合评判9种天敌与3种害虫关系密切的前四位天敌。2015年卵形短须螨的前四位天敌是鳞纹肖蛸(5.3079)、三突花蟹蛛(5.1716)、锥腹肖蛸(4.8367)和草间小黑蛛(4.7869);2016年前四位天敌依次是三突花蟹蛛(5.3975)、鳞纹肖蛸(4.9414)、茶色新圆蛛(4.8757)、锥腹肖蛸(4.6815)。对两年结果综合分析,卵形短须螨的前四位天敌依次是三突花蟹蛛(10.5691)、鳞纹肖蛸(10.2493)、茶色新圆蛛(9.6353)和锥腹肖蛸(9.5182)。2015年双斑长跗萤叶甲的前四位天敌依次是锥腹肖蛸(5.6926)、异色瓢虫(5.6976)、八斑球腹蛛(5.5101)和斜纹猫蛛(5.4552);2016年依次是茶色新圆蛛(5.2909)、锥腹肖蛸(5.2710)、鳞纹肖蛸(5.1063)和斜纹猫蛛(5.0703)。对两年结果综合评判,双斑长跗萤叶甲的前四位天敌是锥腹肖蛸(10.9636)、茶色新圆蛛(10.6578)、异色瓢虫(10.7580)和鳞纹肖蛸(10.5437)。2015年假眼小绿叶蝉的前四位天敌依次是锥腹肖蛸(5.3614)、粽管巢蛛(5.2259)、斜纹猫蛛(5.1300)和茶色新圆蛛(4.7472);2016年是锥腹肖蛸(5.2666)、粽管巢蛛(5.2561)、草间小黑蛛(4.9376)和斜纹猫蛛(4.8335)。对两年结果综合评判,假眼小绿叶蝉的前四位天敌依次是锥腹肖蛸(10.6280)、粽管巢蛛(10.4820)、斜纹猫蛛(9.9635)和茶色新圆蛛(8.6137)。该研究结果为白毫早茶园3种害虫防治时合理保护和利用自然界的天敌的种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 星豹蛛,Pardosa astrigera(L.Koch)属蜘蛛目,狼蛛科,是重要的农林害虫天敌之一。该蛛为地面游猎型。不结网。母蛛将卵囊携于腹末纺器上,直至幼蛛孵化伏于其背上后才将空囊丢弃。笔者在观察星豹蛛卵发育时,发现有的卵囊中羽化出蜂类——沟姬蜂Gelissp.o现将初步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化学通讯是蜘蛛最基础和最普遍的种内及种间通讯方式之一,蜘蛛体表的味觉毛能够接触性地或者近距离地感知环境中的化学物质,但味觉毛的相关研究仅在少数几种蜘蛛中有过报道。我们通过扫描电镜分别对幽灵蛛科(Pholcidae)、弱蛛科(Leptonetidae)、泰莱蛛科(Telemidae)、蟹蛛科(Thomisidae)和球蛛科(Theridiidae)共5科32种蜘蛛味觉毛的形态、数量及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蜘蛛味觉毛一般呈"S"形或弧形;毛根部与体表形成较大角度,末端开口。一般分布在步足的跗节和后跗节,一些种类在步足胫节亦有味觉毛分布。所观察的蜘蛛中绝大部分种类在触肢上未发现味觉毛,仅有2种蟹蛛即角红蟹蛛(Thomisus labefactus)和膨胀微蟹蛛(Lysiteles inflatus)以及1种球蛛即鼬形微姬蛛(Phycosomamustelinum)在触肢上有味觉毛。味觉毛的数量在不同蜘蛛种类中有较大差异,从十几根到上百根不等。蜘蛛味觉毛的形态、数量和分布等特征除了与遗传相关外,亦有可能与其生境和生活方式等有关。  相似文献   

15.
黑革蟹蛛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革蟹蛛(Coriarachne melanocholica Simon)的成蛛和幼蛛常年在松树枝干上活动取食,是松蚜和松干蚧等松林害虫的重要天敌之一。现将观察资料整理如下,供作保护利用之参考。 这种蟹蛛雌体长4—5毫米。雄体长3.5—4毫米。卵圆形,初产时淡黄色,孵化前变为暗黄色。卵块成堆状,包被于卵囊中。卵囊白色,椭圆形,由上下两片组成。初孵幼蛛头胸部浅绿色,腹部灰白色。一龄幼蛛脱皮后变为灰褐色,体形与雌成蛛相似。 黑革蟹蛛一至二年发生一代,以成蛛和幼  相似文献   

16.
小地老虎生活习性及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 Rottemberg)是重大农、林害虫,对它的生活习性和防治等各地已作了不少研究,但在广西迄今尚未曾进行过较系统的研究。据1960年全区农作物害虫普查结果,证明此虫在全区都有分布,为害也很重。区农料所从1958年起,先后对其生活史、成虫和幼虫习性以及防治试验等作了一些观察,现整理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998~2003年,作者在日照沿海松林内,对双钩球蛛(Theridion pinastri)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双钩球蛛在日照市沿海地区一年发生一代,翌年4月上旬出蛰,幼蛛5月下旬发育至成蛛,6月上旬交配,6月中旬产卵。卵期平均7.8 d,幼蛛期362.3 d,成蛛期51.3 d,雌雄比为3∶2。成蛛日食刺槐蚜(Aphis robiniae)12.1头,是多种小型害虫的重要天敌。该蛛与农药关系密切。在林内禁止使用化学农药是保护成幼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多物种共存系统中3种蜘蛛对褐飞虱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稻田生态系统中天敌蜘蛛优势种食虫沟瘤蛛(Oedothorox insecticeps)、拟水狼蛛(Pirata subpiraticus)、粽管巢蛛(Clubiona japonicola)和水稻主要害虫飞虱(Nilaparvata lugenis)组成多物种共存系统,运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统计方法探讨多种蜘蛛对1种稻虫的控制作用,分析天敌之间以及天敌与害虫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得出了天敌对害虫的捕食量模型2个。对模型进行主次分析表明,害虫自身密度的大小对天敌的捕食量影响较大。天敌中对捕食量作用最大的是粽管巢蛛,其次是拟水狼蛛,食虫沟瘤蛛的作用稍小。分析天敌间的交互作用表明,天敌个体大、活动能力强、生态位窄及其重叠值高、捕食量大,它们的种内种间干扰程度也大,特别是粽管巢蛛的种内干扰、拟水狼蛛和粽管巢蛛的种间干扰作用十分明显。最后讨论了天敌蜘蛛能有效控制害虫的最大密度,以及在该害虫密度下各种天敌密度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19.
拟环纹狼蛛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们在1975—1976年观察到拟环纹狼蛛(Lycosa pseudoannulata Boes. et Str.)是田间主要优势种之一,它与稻区主要稻虫——飞虱、叶蝉生境一致,所以是最有利用前途的蛛种之一。 1975年,国际水稻所的Gavara和Roras报道了拟环纹猴蛛的生物学,认为它是稻褐飞虱的重要捕食者。1977年,日本Keizi Kiritani在第十五届国际昆虫学会的“水稻害虫  相似文献   

20.
稻田主要捕食性天敌的栖境生态位与捕食作用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吴进才  杨金生 《昆虫学报》1993,36(3):323-331
本文进行了稻田捕食性天敌与稻飞虱的栖境生态位调查,并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添加试验法和排除试验法研究了?物种的栖境生态位与各天敌捕食作用的关系,结果表明:在5种灭敌与2种害虫共存系统中,天敌对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捕食量的正主效应大小依次为: 粽管巢蛛 Clubiona aponicola、青翅蚁形隐翅虫Paederus fuscipes、前齿肖蛸Tetragnatha praedonia、食虫沟瘤蛛 Ummeliata insecticeps,拟水狼蛛Pirata subpiraticus的负主效应值最大(随狼蛛密度增大捕食量下降);对稻纵卷叶螟Cnaphlocrcis medinalis Guenee捕食量正主效应大小依次为: 粽管巢蛛、肖蛸、青翅蚁形隐翊虫。多物种共存系统中,狼蛛、微蛛、跳蛛主要捕食飞虱;肖蛸主要捕食稻纵卷叶螟;管巢蛛对两种害虫均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这与各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值相一致。当飞虱密度在每穴10一30头时,多物种共存系统优良的生物序是拟水狼蛛、食虫瘤胸蛛、青翅蚁形隐翅虫各为l头,棕管巢蛛2头,此时天敌的控制作用最大。添加法和排除法试验结果表明在具-定数量的多物种共存系统中,再增加天敌密度不一定能增加猎物的被捕食数,其直接的生物学原因是种间种内干扰(包括种间种内残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