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南极曾有恐龙活动美国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属于以前不为人知的一具大型食肉类恐龙的化石残骸。该发现表明,气温极低的南权地区在2亿年前曾经有过适合于史前动物生存的温暖气候。据科学家们说,在距离南极极地640公里的一座南极洲山坡上发掘出了合有恐龙化石的2270...  相似文献   

2.
有袋类     
有袋类的自然历史袋鼠是澳大利亚的象征,这是大家都熟知的。但对于有袋类也产于南、北美洲以及有袋类的多样性,恐怕有印象的人就不太多了。据Kirsch和Calaby,现生的有袋类约250种,其中1/3产于美洲,2/3产于澳大利亚及其邻近岛屿。  相似文献   

3.
《化石》2021,(2):14-15
正马科动物自古以来就与人们的关系密切,对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马科动物的演化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根据化石证据,一般认为马科动物在5600万年前起源于北美洲,在距今250万年的气候转寒事件中通过白令陆桥迅速扩散到欧亚大陆。马科动物曾经非常繁盛,演化出了多种谱系,其中的一支在上新世早期演化为真马(Equus)。现生的马科动物只有1个属,即马属(Equus)。  相似文献   

4.
霸主的定义是什么?那必定是体型够大,且攻守兼备的杀戮机器。但在现生动物界中,由于“攻”与“防”向来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所以难得几种动物能够称得上无敌。史前动物也是如此,但在距今约4.16-3.59亿年前,被称为“鱼时代”的泥盆世海洋中,却着实有这么一位狠角色,  相似文献   

5.
王小波 《化石》2002,(2):13-15
1770年6月 ,英国探险家库克船长率“努力”号探险船来到澳大利亚大堡礁近岸 ,看见一种腹部有个袋子的奇怪动物 ,就询问土著居民 ,对方回答了一句“坎格鲁” ,于是库克就把这种怪兽称为“坎格鲁”。后来才得知 ,“坎格鲁”并不是怪兽的名字 ,而是当地话“听不懂”的意思。动物学界把这种动物划归有袋类 ,是澳大利亚特有的袋鼠。今天一提起澳大利亚 ,人们自然就会想到袋鼠。可事实上 ,澳大利亚并不是袋鼠的故乡!动物地理学家认为 ,几百万年前袋鼠曾在欧洲居住过 ,欧洲很可能是它们的故乡。古生物学家也认为 ,有袋动物的故乡是在北半球。…  相似文献   

6.
胡远鹏 《化石》2002,(3):32-33
一从考古成果来看 ,澳大利亚土著不是来自南北美洲 ,而是来自北边的中国和亚洲。在研究美洲印第安人由中国和亚洲向美洲迁徙的过程中 ,很多学者主张美洲印第安人是从白令海峡移民美洲的 ,但是 ,也有部分学者主张亚洲蒙古人种是分南北两路到达美洲的。北路即前面说的经白令海峡 ,南路经太平洋东南部诸岛或由澳大利亚经南极洲再转向南美地区。葡萄牙人类学家罗思杰斯·柯莱阿提出 ,在亚洲的更南面可能也存在过一条通往美洲的“陆桥” :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南极地带诸岛及南极大陆—火地岛—美洲大陆。法国人类学家波利·利维通过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7.
正黄喉貂其实和宠物猫差不多大,不算小巨人,也不是小不点儿。哪里有案件发生,哪里就有我的身影。大家好,我是朱迪警官,一个一直在追寻动物真相的斗士。"什么?森林中又有罪案发生?我这就过去!"蜜蜂的颤抖一个蜂巢遭到了动物的攻击。动物们曾经为之色变的"刺头大本营"现在成了个烂倭  相似文献   

8.
杀婴面面观     
屠杀婴儿是最令人憎恶的暴行,即使是一些残忍的罪犯也厌恶杀婴。人类对于孩子的天生爱护之心,使我们同时也十分喜爱其他小动物,如小狗、小猫和小驹等等。一位研究动物行为的先驱科·罗伦玆曾经指出,任何一种动物幼仔可爱的外表,足以使其成年的动物产生一种冲动来爱护、照料它们。他说,我们人类继承了我们灵长类祖先的这种保护孩子的本能。然而,在七十年代初,他也写到,动物在自然界中有时也会误杀自己的同类,但决非是有意的,而伤害幼仔则更是忌讳的行为。近十几年来,不断有报道说,一些动物在野生环境中经常残杀自己的幼仔。这使一些科学家们大惑不解。开始,人们对于这种行为的一种解释是病态的精神错乱。然而,许多科学家从一系列新的野外工作中,观察了大量动物的行为之后,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王帅 《化石》2013,(1):20
2013年新年伊始,结合最新科研成果,中国古动物馆举办了首场特展——史前鱼类"登陆飞天"之谜特展。这一特展在公众面前展现了史前鱼类神秘的故事,包括两部分内容。(一)史前鱼类登陆之旅(相关知识参见本期《化石》杂志第2页);(二)史前鱼类"飞天"之谜(相关知识参见本期《化石》杂志第5~6页)。以上特展将在中国古动物馆展出一段时间,并与之后将举办的我国史前5亿年前~1.2亿年前  相似文献   

10.
<正>说起"大地懒"(Megatherium),在古生物学的研究史上可谓赫赫有名,它的化石最早于1788年在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被发现,当时以不知名的史前巨兽称之。阿根廷当局曾经将该化石呈赠给西班牙国王查理三世。后来又陆陆续续在南美洲地区发现许多大地懒的化石,也辗  相似文献   

11.
穿洞史前遗址(1981年发掘)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张森水 《人类学学报》1995,14(2):132-146
本文了穿洞史前文化遗值址首次系统掘和对其初步研究成果。它第一次公布了遗址含文化遗物的地层剖面和在同一文化遗址内存在两种文化类型的实例;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使人们对穿洞史前文化遗址在史前学中的意义有清晰的认识,也为穿洞遗址在史前考古学中的科学地位奠定了较牢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两栖纲有尾目动物是世界上最奇怪、最独特的动物之一,早在约2亿年前的恐龙时代就已出现,到现在一共有8科60属300多种。有尾目动物终生有尾,多数有四肢,幼体与成体比较近似。有尾目成员现在主要分布于北半球,其中半数以上的科和种都分布于北美洲,东亚和欧洲也有一定数量,南美洲只有少数成员,而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和大洋洲则没有分布。有尾目可分为原始的隐鳃鲵亚目和进步的蝾螈  相似文献   

13.
张宇波 《化石》2001,(4):12-14
一提起化石 ,人们就会想到已经绝灭了的生物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还存在着活化石。动物界的活化石有两个含义 :一是指某些动物在较早时期就已形成 ,而现在还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例如原生动物中的有孔虫、放射虫 ,腕足动物中的海豆芽和脊索动物中的文昌鱼等 ;严格地是指有些类群曾繁盛过 ,后来衰退了 ,只有单一或少数现生种 ,而且仅生存在很局限的区域 ,这些动物被视为珍宝 ,也称为孑遗动物 ,例如现在生活在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的鸭嘴兽就是这样的动物之一。鸭嘴兽属于哺乳动物中最原始的类群———单孔类。凡见过鸭嘴兽的人都说它长得实在太怪…  相似文献   

14.
肠道螺旋体 (Brachyspirapilosicoli)是一新发现的引起肠道螺旋体病 (intestinalspirochetosis)的病原菌。利用猪等动物模型的感染实验已经证明人的肠道螺旋体可以导致肠螺旋体病。肠道螺旋体既可以感染人 ,也可以感染动物 (如猪、狗、鸡等 )。该螺旋体在世界许多地方都有发现 ,包括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和亚洲的国家。在美国、澳大利亚以及西欧的一些国家 ,肠道螺旋体在人群中的感染率比较低 ,平均在 1.5 % ,但在HIV阳性病人其感染率超过 30 %。在发展中国家如巴布亚新几内亚和阿曼 ,人群的感染率高达 30 %。在我国尚未见到肠道螺旋体的…  相似文献   

15.
董为 《化石》2004,(3):27-30
鹿是一类带有传奇色彩的动物。中国传统神话中的麒麟便是以鹿为原型所塑造出的动物。中华传统化中的龙,有一对源于鹿角的犄角。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便和鹿结下了不解之缘。原始人类依靠捕猎鹿等动物补充食物来源,以鹿皮遮体支篷抵挡风寒雨淋,用鹿骨和犄角制作工具和装饰品。在史前人类活动的遗址中,有很多这方面的遗迹。鹿  相似文献   

16.
虎年说猫     
<正>在十二生肖中,除了龙是虚构的以外,其他11种动物都是现实存在的。而可称为野生动物的,其实只有鼠、虎、蛇、猴4种(这里姑且视为狭义的种)。鼠和蛇是人类的伴生动物,直到今天,在农户的家中仍然可以见到它们的身影。猴子曾经也与  相似文献   

17.
辰山植物园绿环洲际植物地理展示区规划为黑海落叶阔叶林、日本温带区系植物林、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温带雨林、瓦尔底安雨林、巴西南洋杉林、北美洲西南的针叶林、北美洲东南部的温带落叶和常绿林,以及马可洛尼常绿阔叶林等。  相似文献   

18.
迄今为止,产卵的单孔目动物仅见于澳大利亚大陆,它们从白垩纪早期一直生存到现在。阿根廷和澳大利亚科学家进行合作,在阿根廷南部巴塔哥尼亚古新世早期沉积内发现了一种鸭嘴兽牙齿。这是澳大利亚大陆以外第一次发现单孔目动物。此发现支持以下假设,即南美洲南部巴塔哥尼亚地区的生物史与该大陆其余部分不同。这次发现的化石是右上第二臼齿,齿冠形态为单孔目样,与鸭嘴兽属 Obdurodn 第二上臼齿相似,釉  相似文献   

19.
《化石》2016,(3)
正奇异滤齿龙(Atopodentatus unicus)是一种具有特殊牙齿形态的滤食性三叠纪海洋爬行动物,2014年初发现于我国西南腹地。在早先的研究中,由于化石保存原因,其特异的头骨形态并未得到正确认识。近期,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李淳研究员等通过两件保存完美的化石标本重新复原了这种动物的头骨结构,其夸张的横向加宽现象此前仅在极少数鱼类和史前两栖类中偶有出现,这是爬行动物中的首次记录。国际期刊Science Advance5月6  相似文献   

20.
2018年5月,在云南省昆明市金殿森林公园种植的蓝桉树苗上采集到了一种密集发生的木虱,其成虫和若虫均严重危害桉树叶片。经鉴定为桉梳木虱,该种木虱原产于澳大利亚,此前已入侵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危害桉树。本文提供了桉梳木虱的危害情况和形态鉴别特征,提出了防范扩散危害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