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国生物制品界著名专家,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生物学研究员,《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第一、二届编辑委员会委员,原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原第三研究室主任何长民先生因病医疗无效,于2012年5月31日2时10分在兰州逝世,享年83岁。  相似文献   

2.
我国生物制品界著名专家、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技术指导、甘肃省劳动模范、甘肃省卫生战线先进工作者、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原学术委员会委员、原诊断用品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本刊特邀编辑、研究员刘新铭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 2004年 12月15日在兰州去世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2月19日,新西兰皇家学会植物与食品研究院正式宣布,设立李来荣园艺研究基金(Li Lairong Horticultural Research Fellowship)。该项基金是为纪念我国著名园艺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学术委员会委员、福建农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前身)原院长、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前身为中国科学院华东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原所  相似文献   

4.
分类区系专业委员会(挂靠在四川省卫生防疫站)秘书:邓安孝谢常赵呈明主任委员:王酉之生态与自然保护专业委员会(挂靠在四川省林副主任委员:张家驹曾和期业厅)秘书:张中干主任委员:毕凤洲实验动物专业委员会(挂靠在成都药械厂)副主任委员:余志伟周守德主任委员:安德选秘书:(待定)副主任委员:黄汝平陈书荣朱丹驯化与利用专业委员会(挂靠在成都市动物园)黄尚珩罗光宇胥泽民主任委员:何光昕叶钟灼陈兆平副主任委员:王大中胡洪光汤纯香秘书:叶钟灼(兼)秘书:赵小苓实验生物专业委员会(挂靠在成都生物研究所)教学专业委员会(挂靠在成都教师进修学院…  相似文献   

5.
《动物学杂志》2007,42(6):171
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学会的创导者之一,世界自然联盟(IUCN)物种生存委员会(SSC)中国两栖爬行动物专家组成员,中国林业部野生动物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亚洲蛇蛙研究(AHR,英文版)》及《两栖爬行动物研究》编委、《中国蛇蛙研究丛书》编委会副主任,原苏州铁道师范学院(现苏州科技学院)生物系主任,原江苏省动物学会理事、原苏州市生物学会理事长,全国优秀教师,著名动物学家赵肯堂教授于2007年7月23日因病去世,享年75岁。噩耗传来,闻者无不悲恸。赵肯堂同志,1932年10月出生于上海市。江西南昌人。1954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生物系,同年任教于南…  相似文献   

6.
会议名称时间规模 (人 )地点联系人电话1基因与基因组学专业委员会筹备组部分成员会议 1月 3日 5上海 李伯良陈江野(0 2 1) 5 492 12 78(0 2 1) 5 492 12 5 12 海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会筹备组成员扩大会议 1月 8日 2 5上海 焦炳华缪辉南(0 10 ) 6 5 493936(0 10 ) 6 5 484 90 73多肽、蛋白质专业委员会 (筹 )委员会议 第二季度 30待定夏其昌 (0 2 1) 5 492 0 16 04医学专业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 7月 15西安缪时英 (0 10 ) 6 5 2 96 4185 农业专业委员会全体委员会会议 8月 4 0宁波许雷 (0 2 1) 6 89196 956 基因与基因组学专业委员会(筹 …  相似文献   

7.
美国Centocor社公布,在近日召开的美国食品医药局疫苗及有关生物制品咨询委员会上将最终审查,由该公司生产的人单克隆抗体(Centoxin)。  相似文献   

8.
沈允钢研究员担任国际光合作用委员会委员;联合国项目《自然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和光合作用》研究组成员及中国区域中心负责人。焦瑞身研究员担任国际微生物学会联合会出版的国际食品微生物期刊编委;美国微生物学会(ACM)会员;国际微生物学会(IUMS)工业和应用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9.
杰出的生理学家、原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九三学社上海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政协委员、《生理学报》主编、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刘育民研究员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11月10日零时38分逝世,享年84岁。  相似文献   

10.
杨雄里 《生理学报》2005,57(6):772-773
杰出的生理学家、原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九三学社上海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政协委员、《生理学报》主编、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刘育民研究员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11月10日零时38分逝世,享年84岁。  相似文献   

11.
<正>美国生物制品检定所对领有生产执照厂商所出品的5和25%正常人血清白蛋白(NSA)和纯制蛋白组份(PPF)负有检定和批准发放的责任。规定每批制品应不含或含极少热原物质,从而用于输注人体不得发生热原反应。直至最近,传统的家兔检定热原法是保证这类制品安全的唯一方法。当前,美国生物制品检定所由于人力、试验室以及实验动物场所的限制,只能对送检制品的一小部分进行抽检。 但是,在过去18个多月里,随着鲎变形  相似文献   

12.
<正>蒋华良,著名药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临港实验室首任主任、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首任院长、上海科技大学科道书院原院长.蒋华良1965年1月10日生于江苏武进. 1995年获上海药物研究所博士学位,后留所工作,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 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8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民盟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民盟第十二届、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为报道我国生物制品研究开发重大成果和国内外最新进展的国内唯一的生物制品专业学术期刊,由国家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和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主办,月刊。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生物学文摘》(BA)、俄罗斯《文摘杂志》(AJ)、荷兰医学文摘(EM)、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中国委员会委员,国际人与生物圈中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生态学会第三届副理事长,中国环境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环境科学委员会委员与生态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学位  相似文献   

15.
张文辉 ,195 5年 12月生 ,汉族 ,陕西岐山人 ,现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西北林业研究中心副主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 ,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委员会委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陕西林业科技》编委。张文辉教授同时兼任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级访问学者 ,国家林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委员会委员。张文辉教授 1982年毕业于西北林学院林学专业 ,获学士学位 ,1985…  相似文献   

16.
前言 生物物质无菌性基本要求(生物物质规程第六号)系于1959年由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个研究组制订。这些基本要求对于所有不得污染微生物的生物制品都适用,并在迄今已行制订的所有单项生物物质的规程中俱已引用。第24次生物检定专家委员会同意:鉴于近来生物制品无菌试验方法的发展以及可供实用的检定方法的进展,无菌性基本要求应予修订,从而进行了此项工作。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中心医学真菌分中心前身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医学真菌中心,成立于1984年,为当时国家科委和卫生部专门指定的三家国家级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机构(细菌由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承担、病毒由中国预防医学中心病毒学研究所承担、真菌由中  相似文献   

18.
《生物物理学报》2001,17(1):216
中国电子学会电磁兼容分会下属的电磁辐射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于2000年10月28日在西安第四军医大学 (挂靠单位 )宣告成立。该专业委员会以交流宣传各种类型电磁波引起的生物效应 ,利用电磁波对人类有利的一面 ,防止其危害的一面 ,使电磁波充分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在成立大会上由北京邮电大学高攸纲教授代表上级学会宣布“专业委员会”成立及委员会成员名单。之后由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郭鹞教授主持召开了专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讨论并通过了专业委员会章程、委员分工、活动计划、下次会议主题及日期等。委员们认为 ,成立本专…  相似文献   

19.
正7月4日上午,华中科技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学报(城市科学版)编辑委员会委员、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环境卫生工程研究所所长廖利教授应邀做客我校晨光讲坛,在我校西华厅为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师生带来《城镇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主题讲座。讲座上,廖利教授以其广博的见闻及结合实际案例的讲课风格,深入浅出的讲述了我国在城镇固体废  相似文献   

20.
《菌物学报》1988,7(Z1):286-289
本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二十七一二十九日在北京举行.除了艾棣教授(赫尔辛基大学)、柯夫教授(康乃尔大学)及朱澄教授(北京大学)因故缺席以外,其余委员都出席了会议.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宋大康教授致辞并代表研究所向各委员颁发了聘书.研究所业务处处长杨菊菊同志出席了会议.学术委员会主任魏江春同志向委员们传达了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及副院长周光召关于开放实验室的讲话内容;介绍了该实验室的筹建过程;提出了本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及课题申请指南草案交会议审议.经会议讨论修改后一致通过了本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及课题申请指南.会议还审议了十二件课题申请书;通过了其中九项.此外,经会议讨论决定,本实验室将编辑出版年报,以发表本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年报将以英文版公开发行.本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同时也是年报编辑委员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