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烟碱可以增强学习记忆功能,但其相关机制仍不清楚.海马长时程增强被认为是学习记忆的细胞机制.本研究室以往研究表明,当单脉冲的强度为诱发80%最大群体锋电位时,烟碱(10μmol/L)可以在海马CAI区诱导长时程增强样反应.本文通过细胞外记录离体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细胞层群体锋电位,探讨烟碱诱导长时程增强样反应所涉及的烟碱受体亚型与相应的神经递质释放.结果显示,烟碱诱导的长时程增强样反应可以被美加明(mecamylamine,1 μmol/L)或κ-银环蛇毒素(κ-bungarotoxin,0.1μmol/L)阻断,但不被dihydro-β-erythtroidine(DHβE,10μmol/L)阻断.烟碱诱导的长时程增强样反应可以被普萘洛尔(propranolol,10μmol/L)阻断,但不被酚妥拉明(phentolamine,10μmol/L)或阿托品(atropine,10 μmol/L)阻断.以上结果提示,κ-银环蛇毒素敏感的烟碱受体激活引起的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参与烟碱诱导的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样反应.  相似文献   

2.
低频刺激诱发海马突触传递去长时程增强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和方法:以频率为1、3或5Hz,脉冲数为300或900,与高频刺激(HFS)时间间隔是20min或100min的低频刺激(LFS)作用于大鼠海马脑片,分别观察其对CA1区突触传递去长时程增强(DP)形成的影响。结果:HFS(100Hz,100脉冲的串刺激两串,串间隔30s)可诱发突触传递效率的长时程增强(LTP)。HFS经20min给予3Hz900脉冲的LFS可翻转LTP,产生DP,该作用可为NMDA受体阻断剂AP5(50μmol/L)所阻断,1Hz、5Hz、低脉冲数或与HFS时间间隔长的LFS,其诱发DP的效率减弱。结论:诱发海马CA1区DP的产生,对LFS的参数有较强的依从性。该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NMDA受体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Wu B  Wang TH  Pan JY  Zhu XN  Zhan CY 《生理学报》1998,50(1):87-93
内皮系-1(ET-1)是一种强的生长因子,并诱导心肌细胞肥大反应。在本实验中,我们探讨了G蛋白、蛋白激酶C(PKC)和Na+-H+交换在ET-1诱导的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肥大反应中的作用。ET-1(10-10~10-7mol/L)促进3H-亮氨酸掺入,增加细胞蛋白质的含量和心肌细胞的表面积,且呈剂量依赖性,它们的EC50分别为5.2×10-10,5.2×10-10和7.3×10-10mol/L。用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Staurosporin(2nmol/L)预处理心肌细胞,可完全阻断ET-1诱导的心肌细胞的这些肥大反应,而蛋白激酶C激动剂,佛波酸酯(PMA)(10-8~10-6mol/L)呈剂量依赖性促进心肌细胞的肥大反应。用Na+-H+交换抑制剂,氨氯毗咪(10-4mol/L)预处理心肌细胞,可抑制ET-1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反应,但不影响PMA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反应。百日咳毒素(150ng/ml)预处理心肌细胞,可明显抑制ET-1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反应。这些结果提示,ET-1诱导的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肥大反应是与百日咳毒素敏感的G蛋白相耦联,蛋白激酶C和Na+.H+交换可能在ET-1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反应中是重要的细胞内信使转导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乙酰胆碱(ACh)不仅是神经递质,也是一种有效的血管舒张物质参与许多血管床的调节活动。本实验观察ACh引起耳蜗螺旋动脉平滑肌细胞超极化的离子机制以及NO在超极化反应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在豚鼠离体耳蜗螺旋动脉标本上,运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记录外源性的ACh引起的反应。结果:在保持灌流液中含有5mmol/L K^+以及最小纵向张力的情况下,ACh(0.1—10μmol/L)引起低静息膜电位细胞明显的超极化反应,而引起高静息膜电位细胞明显的去极化反应。ACh引起的平滑肌细胞超极化反应是浓度依赖性的(ACh的浓度是1μmol/L和10/μmol/L时,分别引起超极化的幅度是22和30mV,n=7)。ACh引起的超极化反应能被阿托品(atropine,0.1~1μmol/L,n=6)或DAMP(50~100nmol/L,n=6,一种选择性的地受体的拮抗剂)所阻断,同时也可被BAPTA—AM(10μmol/L,n=7,一种可通过细胞膜的Ca^2+螯合剂)或eharybdotoxin+apamin(50-100nmol/L,n=4,两种Ca^2+激活K^+通道的阻断剂)所阻断,但是Nω-nitro-L-arginine methyl ester(L-NAME,300μmol/L,n=8,一种NO合成酶的完全抑制剂,n≥5)或glipizide(10μmol/L,ATP敏感性的K^+通道阻断剂,n=4)或indomethacin(10μmol/L,环氧合酶的抑制剂,n=4)不能阻断ACh引起的超极化反应。结论:ACh通过激活内皮细胞的M3受体,开放钙依赖的钾通道.进而引起耳蜗螺旋动脉平滑肌细胞产生超极化反应,并且这一超极化反应与内皮细胞NO的产生和释放无关。  相似文献   

5.
褪黑素对大鼠海马 CA3区长时程增强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褪黑素对海马CA3区长时程增强(LTP)诱导阶段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用细胞外电生理记录方法。通过向大鼠海马CA3区分别微量注射褪黑素、Tacrine(胆碱酯酶抑制剂)和DNQX(非NMDA受体的竞争性拮抗剂),以海马CA3区群体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斜率的改变为指标,观察PP-CA3通路的LTP变化。结果:①0.2μg/μl、1μg/μl和5μg/μl的褪黑素对CA3区的诱发电位和LTP均有抑制作用,随着剂量加大,抑制作用加强。②褪黑素能抑制Tacrine对LTP诱导的易化作用。③DNQx能部分阻断褪黑素对LTP诱导的抑制作用。结论:褪黑素对LTP诱导的抑制作用可能与胆碱能系统和非NMDA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6.
硫化氢对离体豚鼠乳头状肌的电生理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Xu M  Wu YM  Li Q  Wang FW  He RR 《生理学报》2007,59(2):215-220
应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观察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对离体豚鼠乳头状肌细胞的电生理效应。结果表明:(1)NaHS (H,S的供体,50、100、200μmol/L)可浓度依赖地缩短正常乳头状肌的动作电位时程。(2)对部分去极化乳头状肌,NaHS (100μmol/L)除缩短动作电位时程外,还降低动作电位幅值和超射值,减慢零相最大上升速度。(3)预先应用ATP敏感性钾(ATP- sensitive K+,KATP)通道阻断剂格列苯脲(glibenclamide,Gli,20μmol/L),可部分阻断NaHS(100μmol/L)的电生理效应。(4)预先应用L型钙通道开放剂Bay K8644(0.5μmol/L),可部分阻断NaHS(100μmol/L)的电生理效应。(5)预先应用含Gli(20μmol/L)的无钙Krebs-Henseleit液灌流标本,可完全阻断NaHS(100μmol/L)的电生理效应。(6)DL-propargylglycine(PPG,一种胱硫醚-γ-裂解酶的不可逆抑制剂,200μmol/L)可延长正常乳头状肌的动作电位时程。以上结果提示,H,S可能通过兴奋KATP通道促进K+外流,同时抑制Ca2+内流,进而影响豚鼠乳头状肌电生理效应。乳头状肌中内源性H2S可能发挥重要的电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青霉素诱发培养的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产生的一氧化氮(NO)在兴奋过程中的抑制机制。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100IU/ml的青霉素可诱发一种晚而慢的NO合成模式。NO合成酶抑制剂L-NNA(0-10μmol/L)可剂量依赖地抑制NO的合成,并促进谷氨酸水的升高。同时发现L-NAA(1、10μmol/L)可显著促进进蛋氨酸脑啡肽(M-ENK)的升高),而对强啡肽-B(DYN-B)的水平没有影响。100μmol/L的β-FNA(一种M-ENK受体抑制剂)可抑制L-NNA诱导的谷氨酸水平的升高,而100μmol/L的nor-BIN(一种DYNU受体抑制剂)对此没有影响。以上结果提示:1000IU/ml的青霉素诱导合成的NHO可通过抑制M-ENK水平来抑制神经元的兴奋。  相似文献   

8.
大鼠海马场电位记录是研究学习记忆的一个重要手段,尤以在体记录更具生理学意义.为克服目前在体海马场电位记录的弊端和诸多不便,提高实验效率,设计并完善了一套简便易行,融刺激、记录、给药于一体的大鼠海马在体CA1区场电位实验技术.将雄性SD大鼠麻醉后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上,利用自制的刺激/记录/给药联合装置,引导海马CA1区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结果表明,使用刺激/记录/给药联合装置能长时间稳定记录由测试刺激诱发的海马CA1区fEPSP.高频刺激条件下,能成功诱导早期时相长时程增强(E-LTP)和晚期时相型长时程增强(L-LTP).海马内注射AMPA受体阻断剂CNQX(100μmol/L,1μl)可迅速抑制fEPSP,注射NMDA受体拮抗剂AP-5(100μmol/L,1μl)可明显压抑LTP,药物发挥作用的时间较侧脑室给药明显缩短,剂量减少.采用此联合装置还成功实现了PPF的稳定记录.总之,采用刺激/记录/给药一体化技术进行在体海马CA1区场电位记录的特点是简单、可靠、高效,可以为开展脑认知功能活动的电生理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对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以侧脑室注射同型半胱氨酸的SD大鼠为同型半胱氨酸神经毒性动物模型,采用Tunel染色法分析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凋亡情况,采用Elisa法分析大鼠海马组织MDA含量。结果 0.6μmol和2.0μmol的同型半胱氨酸使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发生大量的凋亡(P0.01),而NaHS(100μmol/kg)显著抑制同型半胱氨酸(0.6μmol)诱导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凋亡(P0.05);同型半胱氨酸(0.2,0.6μmol)可增加大鼠海马CA1区丙二醛含量(P0.001),而NaHS(100μmol/kg)可抑制同型半胱氨酸(0.6μmol/L)诱导大鼠海马CA1区丙二醛水平的增加(P0.001)。结论硫化氢可减轻同型半胱氨酸诱导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血小板激活因子对大鼠海马脑片CA1区LTP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探讨血小板激活因子(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PAF)对大鼠海马脑片CA1区的长时程增强效应(long-term potentiation,LTP)的影响.方法:应用离体脑片电生理记录技术,记录大鼠海马CA1区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研究了PAF对大鼠海马脑片CA1区的突触传递和可塑性的影响.结果:小剂量(1μmol/L)PAF可诱发大鼠海马CA1区LTP的产生;大剂量(10~50μmol/L)PAF不能诱发大鼠海马CA1区LTP的产生,且不能阻止高频电刺激(HFS,100 Hz,1 000 ms×2,每隔20 s给予)Schffer侧支引起的大鼠海马脑片CA1区LTP的形成和维持.大剂量PAF对海马CA1区基础EPSP没有影响.PAF受体拮抗剂银杏苦内酯(ginkgolide B,GB)可拮抗小剂量PAF诱发大鼠海马CA1区LTP的产生.结论:大剂量PAF具有神经毒性,可能是通过抑制海马CA1区的LTP的形成而参与艾滋病痴呆(HIV-1 associated dementia,HAD)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1.
研究N-硝基精氨酸(L-NNA)在青霉素诱发的培养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兴奋过程中的抑制机制。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4000IU/ ml的青霉素可诱发一氧化氮(NO)的快速合成模式。L-NNA(0-10μmol/L)呈剂量依赖性抑制NO的合成和青霉素刺激15min后谷氨酸水平的二次升高。同时发现1μmol/L和10μmol/L剂量的L-NNA可显著抑制甲硫氨酸脑啡肽的水平,而10μmol/L剂量的L-NNA还显著升高强啡肽-B的水平。对L-NNA抑制谷氨酸水平二次升高效应,100μmol/L的甲硫氨酸脑啡肽受体抑制剂β-funaltrexamine(β-FNA)可显著协同,而100μmol/L的强啡肽-B受体抑制剂norbinaltorphimine(nor-BIN)则显著逆转。以上结果提示:L-NNA抑制4000IU/ml的青霉素诱导的NO合成,并进而通过抑制氨酸脑啡肽水平,升高强啡肽-B水平来抑制谷氨酸水平,调节神经元的兴奋性。  相似文献   

12.
突触前α7烟碱受体对海马神经元兴奋性突触传递的调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Liu ZW  Yang S  Zhang YX  Liu CH 《生理学报》2003,55(6):731-735
采用盲法膜片钳技术观察突触前烟碱受体(nicotinic acetylcholinel receptors,nAChRs)对海马脑片CAl区锥体神经元兴奋性突触传递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nAChRs激动剂碘化二甲基苯基哌嗪(dimethylphenyl—piperazinium iodide,DMPP)不能在CAl区锥体神经元上诱发出烟碱电流。DMPP对CAl区锥体神经元自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流(spontaneous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sEPSC)具有明显的增频和增幅作用,并呈现明显的浓度依赖关系。DMPP对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iniature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mEPSC)具有增频作用,但不具有增幅作用。上述DMPP增强突触传递的作用不能被nAChRs拮抗剂美加明、六烃季铵和双氢-β-刺桐丁所阻断,但可被α-银环蛇毒素阻断。上述结果提示,海马脑片CAl区锥体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前nAChRs含有对α-银环蛇毒素敏感的胡亚单位,其激活可增强海马CAl区锥体神经元突触前递质谷氨酸的释放,从而对兴奋性突触传递发挥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低镁介质致痫的培养海马神经元癫痫模型中神经元内游离钙离子([Ca^2+]i)的时空分布及其动力学改变,以探讨钙离子在癫痫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联合应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和膜片钳,运用较高时间分辨率动态观察培养海马神经元癫痫模型[Ca^2+]i和电生理变化,以及化学门控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的影响。结果:致痫后海马神经元胞浆和核内游离钙离子迅速上升到(612±65)nmol/L和(620±69)nmol/L水平,NMDA受体阻断剂MK-801(10μmol/L)和非NMDA受体阻断剂NBQX(10μmol/L)可使[Ca^2+]i的升高明显减少;升高的[Ca^2+]i恢复有明显的延迟现象,90min和150min癫痫样放电后[Ca^2+]i恢复的时间分别为(114.8±5.2)和(135.0±22.7)(P〈0.05)。结论:持续的癫痫样放电可导致海马神经元细胞内钙超载,这个效应可被MK-801阻断,化学门控钙离子通道也参与了细胞外Ca^2+内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浓度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对小鼠海马长时程增强的影响。将30日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不同浓度(50,100,200 nmol/L)CGRP组,CGRP+CGRP阻断剂组,每组10只。外源性给予海马区脑片不同浓度的CGRP,用离体细胞外场电位记录检测其对小鼠海马突触传递及长时程增强的影响。结果显示,给予不同浓度CGRP对小鼠海马突触前递质的释放没有明显的影响,但100和200 nmol/L CGRP可易化海马长时程增强的诱发,表现为长时程增强幅度的增加,并且这一作用可被CGRP特异性阻断剂CGRP8-37阻断。以上结果提示,CGRP可通过特异性受体浓度依赖性促进小鼠海马长时程增强的诱发。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多电极记录技术,在离体条件下研究外源性锌离子(Zn2+)对无镁人工脑脊液诱导的Sprague-Dawley大鼠海马切片癫痫样放电的起源、传播与频率特性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μmol/L和100μmol/L的Zn2+作用于海马切片,不改变海马切片上癫痫样放电的起始位置,但能够降低癫痫样放电顺行和逆行两个方向的传播速度,并改变癫痫样放电不同频率范围成分所占的比例。以上结果提示,1μmol/L和100μmol/L的Zn2+可以对海马切片上的癫痫样放电起到调节作用,减慢癫痫样放电在网络中的传播速度,同时,可能对神经元放电活动起到去同步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供淋巴细胞合成儿茶酚胺(CAs)的证据,并探讨淋巴细胞合成的内源性CAs对淋巴细胞自身功能的影响及其受体介导机制。方法:用RT-PCR技术检测CAs合成的限速酶酪氨酸羟化酶(TH)mRNA在大鼠肠系膜淋巴结细胞内的表达。用单胺氧化酶(CAs降解酶)的抑制剂优降宁及α1、α2、β1和β2肾上腺素受体(AR)的拮抗剂作用于淋巴细胞.然后用四唑蓝比色法测定淋巴细胞对刀豆蛋白A(ConA)刺激的增殖反应。结果:大鼠肠系膜淋巴结细胞具有,TH mRNA的表达,并且淋巴细胞在用ConA刺激活化后,其TH mRNA的表达明显上调。10^-6和10^-5mol/L优降宁能显著抑制Con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而10^-7mol/L优降宁不能明显降低T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β2-AR拮抗剂ICI 118551(10^-7和10^-6mol/L)可完全阻断优降宁(10^-5mol/L)对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α1-AR拮抗剂柯喃因和α2-AR拮抗剂育亨宾部分阻断优降宁抑制T细胞增殖的作用;而β1-AR拮抗剂阿替洛尔不能阻断优降宁的抑制作用。结论:淋巴细胞具有合成CAs的能力,这种合成能力随着淋巴细胞的激活而明显增强。淋巴细胞合成的内源性CAs可能通过自分泌或/和旁分泌路径主要激活淋巴细胞上的β2-AR,从而抑制T细胞的增殖反应。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观察氯离子通道阻断剂尼氟灭酸(niflumic acid,NFA)引起豚鼠耳蜗螺旋动脉平滑肌细胞产生超极化的机制。以豚鼠为实验动物,运用细胞内微电极和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观察NFA和其它药物对急性分离的耳蜗螺旋动脉平滑肌细胞的作用。结果显示:NFA、indanyloxyacetic acid94(LAh-94)和diSOdium4,4’-diisothiocyanatostilbene-2,2’-disulfonate(DIDS)可使低静息膜电位的细胞产生超极化,但对高静息膜电位的细胞无明显作用。低静息膜电位细胞的平均静息电位为(-42.47±1.38)mV(n=24),100μmol/LNFA、10μmol/LIAA-94和200μmol/LDIDS分别使细胞超极化至(13.7±4.3)mV=9,P〈0.01),(11.4±4.2)mV(n=7,P〈0.01)和(12.3±3.7)mV(n=8,P〈0.01),这种氯离子通道阻断剂引起细胞超极化反应的效应呈浓度依赖性。NFA引起的超极化和外向电流几乎完全被100nmol/L iberiotoxin、100nmol/L charybdotoxin、10mmol/L tetraethylammonium、50μmol/LBAPTA—AM、10μmol/Lryanodine和0.1-10mmol/Lcaffeine阻断,但不能被100μmol/Lnifedipine、100μmol/LCdCI,和无Ca^2+灌流外液阻断。结果捉示:氯离_了通道的阻断剂NFA可通过平滑肌细胞内钙库的钙释放增加细胞内钙,进而激活钙依赖的钾通道,产生耳蜗螺旋动脉平滑肌细胞的超极化反应。  相似文献   

18.
Fan P  Li L  Liu ZJ  Si JQ  Zhang ZQ  Zhao L  Ma KT 《生理学报》2007,59(3):331-338
本文旨在探讨大鼠新鲜离体输精管平滑肌细胞中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引起超极化反应的机制,采用细胞内微电极记录技术和细胞内荧光标记技术研究ACh对大鼠输精管不同走行方向平滑肌细胞的作用。用尖端含0.1%碘化吡啶(propidium iodide,PI)的记录电极标记电生理记录后的平滑肌细胞,其中37个为外层纵行细胞,17个为内层环行细胞。它们的平均静息膜电位分别为(-53.56±3.88)mV和(-51.62±4.27)mV,膜输入阻抗分别为(2245.60±372.50)MQ和(2101.50±513.50)MQ。ACh引起的膜超极化反应是浓度依赖性的,EC50为36 μmol/L。ACh引起的超极化反应可被非选择性的毒草碱(muscarinic receptor,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atropine,1 μmol/L)和选择性的M3受体阻断剂diphenylacetoxy-N-methylpiperidine-methiodide(DAMP,100nmol/L)阻断。ACh引起的超极化还能被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甲酯(N-nitro-L-arginine methylester,L.NAME,300μmol/L)阻断,并可被ATP敏感的钾通道阻断剂glipizide(5μmol/L)或内向整流钾通道阻断剂钡离子(50μmol/L)部分阻断。Glipizide和钡离子联合使用可完全阻断ACh引起的超极化反应。上述结果表明:ACh通过作用于大鼠输精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M3受体引起超极化反应,一氧化氮、ATP敏感性钾通道和内向整流钾通道参与了ACh引起的超极化反应。  相似文献   

19.
烟碱对氧化震颤素和槟榔碱流涎作用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氧化震颤素和槟榔碱激动唾液腺M受体剂量依赖性地诱发小鼠流涎,ED_(50)值分别为116.27±20.11μg/kgsc和9.02±1.75mg/kgsc。烟碱(0.5,1.0mg/kgsc间隔5min)预处理后,氧化震颤素和槟榔碱诱发小鼠流涎作用的量效曲线显著左移,ED_(50)值分别降为43.25±11.52μg/kgsc和4.75±0.76mg/kgsc。以美加明阻断N受体功能后,能对抗烟碱调节M受体激动剂的流涎作用。以氯化锂抑制肌醇磷酸酶后,能增强烟碱调节M激动剂的流涎作用。提示烟碱增强唾液腺M受体对其激动剂的反应性和敏感性,可能与神经元性N受体干扰唾液腺磷脂酰肌醇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20.
胍丁胺对大鼠海马 CA1区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Wang ZM  Sun GQ  Wang ZA  He RR 《生理学报》2003,55(6):717-721
应用细胞外记录单位放电技术,在大鼠海马脑片上观察了胍丁胺(agmatine,Agm)对CAl区神经元放电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1)在47个海马脑片放电单位上灌流Agm(0.1—1.0μmol/L)2min,有38个单位(80.9%)自发放电频率明显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9个单位(19.1%)无明显的反应;(2)预先用0.2mmol/L的L-谷氨酸(L-glutamate,L-Glu)灌流12个海马脑片放电单位,有9个单位(75%)放电频率明显增加,表现为癫痫样放电,在此基础上灌流Agm(1.0μmol/L)2min,其癫痫样放电被抑制;(3)在7个海马脑片放电单位上给予L型钙通道激动剂Bay K8644(0.1μmoL/L)时,有6个单位(85.7%)放电频率明显增加,另外1个单位(14.3%)无明显变化,再给予Agm(1.0μmol/L)2min,其放电频率被明显抑制;(4)13个CAl放电单位,灌流50μmoL/L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N^G-nitro-L-arginine methyl ester。(L-NAME)5min后其放电频率明显增加,在此基础上再给予Agm(1.0μmol/L)2min,有11个单位(84.6%)的放电频率被抑制,有2个单位(15.4%)的变化不明显。上述结果提示:胍丁胺能抑制海马CAl区神经元自发放电以及由谷氨酸、BayK8644和L-NAME诱发的放电,这一抑制效应可能与胍丁胺阻断CAl区锥体细胞上的NMDA受体,并减少钙离子内流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