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培玉 《生命世界》2006,(1):104-104
恐龙大多是不会飞的,不过现在也有证据表明有一些恐龙会滑翔,比如顾氏小盗龙,它的四肢上长有一些羽毛,我们通常俗称为“四翅恐龙”。有化石证据表明这种体型比较小的恐龙会爬树,并能利用树肢间的落差滑翔。  相似文献   

2.
《化石》1996,(2)
恐龙之乡新年又添新龙余刚供稿新年伊始,被誉为我国“恐龙之乡”的四川省自贡市在汇东开发新区教师安居工程施工现场上,又发掘出一具完整度达85%以上的大型蜥脚类恐龙化石。据对该具恐龙部分骨骼化石初步测量推算,其长度为20余米,与号称亚洲第一长龙的“合川马门...  相似文献   

3.
《化石》2010,(4):F0003-F0003
江苏常州“中华恐龙园”开园十周年之际,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失手龙城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于2010年9月24-26日在常州闪亮推出大型科普论坛--“论道:恐龙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自贡恐龙博物馆黄大喜(自贡恐龙博物馆四川643000)自贡恐龙博物馆位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它是依托于被誉为“恐龙群窟,世界奇观”的恐龙公墓而修建的,属于古生物化石遗址博物馆。大山铺中诛罗世(距今1.6亿年前)恐龙化石埋藏遗址,是在1979年12月四...  相似文献   

5.
2011年4月l0日,“常州首届国际恐龙节”在常州科教城隆重开幕。此次恐龙节是常州中华恐龙园继2010年9月与基金会共同合作举办“论道——恐龙的力量”品牌公益活动后举办的又一大型公益科普活动,它延续了基金会“澳门论坛”的影响,借鉴了“论道”这一公益科普活动的模式,邀请了一馆二院四国八地的专家学者共襄盛举,进一步扩大了古生物文化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趣谈珠江三角洲的恐龙蛋张韦1993年时值“国际恐龙年”,美国恐龙巨片“侏罗纪公园”及亿万恐龙迷,恐龙热风霏全球,位处世界产恐龙及恐龙蛋大国的华夏大地,在此军亦掀起了保护河南南阳~西峡盆地恐龙蛋群产地──可能是继临潼兵马坑的世界另一奇迹的群众热潮。粤北...  相似文献   

7.
一.恐龙的一般介绍在日常谈话中,我们曾听到过这样的话,就是:“恐龙是一种古代的大爬虫”。这句话里的“一种”和“大”都是不正确的,而“古代”两字也不够具体,因此引起一些人对於恐龙的误解。关於恐龙最应该注意的基本观念有下列几点: (1)恐龙不是“一种”动物,而是包括数百个不同的种的两大类爬行动物的统称:(2)恐龙中虽然包括许多自从地球上有生命以来最大的陸棲动物,但也有许多身体很小的种属,有的身长还不到1米:同样地,并不像它的名字所指的,所有的恐龙都是凶猛与可怖的怪物;(3)在古生代末期(约在二亿三千万年以前)与中生  相似文献   

8.
贾程凯 《化石》2005,(3):8-10
客观的说,在上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有关恐龙的科学没有出现富有意义的进展。多数的时间都被用来分析研究在“恐龙热潮”中所发现的恐龙化石。在此期间仍不断有新的发现。例如,1902年在蒙大拿发现了赫赫有名的霸王龙。在1900年到1945年之间无论有怎样的新观点提出,都要归功于两次大规模的古生物考察活动。  相似文献   

9.
刘国梁 《化石》2002,(4):39-40
恐龙自发现以来 ,在动物分类学上 ,它一直被视为爬行动物纲下的一大类响当当的成员。这种情况至今未变。但现在看来 ,把“爬行动物”这顶帽子戴在恐龙头上是越来越不合适了。换句话说 ,恐龙实在不像爬行动物 ,说恐龙是爬行动物实在是小看了人家。早在上世纪70年代 ,美国古生物学家巴克就曾向传统理论叫板 ,提出了他的著名的“热血恐龙”理论 ,认为恐龙应当是一类代谢能力高 ,行动敏捷的恒温的热血(或叫内温)动物 ,起码有一部分恐龙如此。而传统观点却认为 ,恐龙是一类行动迟缓 ,呆头呆脑 ,代谢能力不高的变温的冷血爬行动物。恐龙的身上…  相似文献   

10.
韩建新 《化石》2011,(1):51-57,82
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嘉荫县城西11公里处,中俄界河黑龙江的南岸,于2001年建成,总面积为38.44平方公里。嘉荫是我国发现最早并具有详实科学记录的恐龙化石挖掘地。1902年俄罗斯古生物学家在这里发现了恐龙骸骨化石,并把挖掘的恐龙化石组装成一具高4.5米、长8米的完整骨架,定名为“黑龙江满洲龙”,至今陈列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地质博物馆内,是我国出土的第一具恐龙化石骨架,被世人称为“神州第一龙”。  相似文献   

11.
王宇 《化石》2005,(2):33
贵刊2004年第2期中与封底关于柏林自然历史博物馆实照相符的《恐龙、始祖鸟和陨石》一文中提到“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化石为该馆的Brachiosaurus rancai的骨架”,但其所给数据并不支持这一说法(长23m,高12m)。  相似文献   

12.
蒋维 《化石》2004,(4):17-17,27
鸟类被称作“活着的恐龙”或是“会飞的恐龙”。从对世界各地的化石研究发现,鸟类是从恐龙演化来的,这一论点在学术界几乎已成为共识。但是恐龙如何脱离地面演化成鸟类?演化的具体环节是什么?这些问题却一直是个谜。但毫无疑问,经过亿万年演化的鸟类具备了一系列适应飞行的身体构造,成为了空中的主宰者。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同香港市政局合作,在香港九龙的香港博物馆举办“中国恐龙展”,展览已于2月9日正式开幕,为期3个月。这次“中国恐龙展”展出三具体态巨大的恐龙骨架。其中有晚侏罗纪的合川马门溪龙,它身长22米,是目前亚洲发现的最大、最长的恐龙;有山东莱阳发现的晚白垩纪棘鼻青岛龙,它的头骨上额骨和鼻骨变形,向上突起成棒状棘,是一种双足行走的恐龙。骨架长  相似文献   

14.
在讨论恐龙绝灭之前,首先要搞清恐龙倒底是否已绝灭。因为长期以来,在不同报刊上,时有有关现生“恐龙”的消息报道,有的还再三重述,似为事实。如苏格兰尼斯湖中的“怪物”,据笔者所知,早在50年代就有报道,至今仍在继续,未有定论。  相似文献   

15.
刘国梁 《化石》2007,(1):16-17
在我国的科普书籍中,一般都说,“恐龙”一词是早年由我国的地质古生物工作者从拉丁文dinosaurus翻译成中文的。Dinosaurus一词原为英国古生物学家理查德·欧文于1842年所创,系“恐怖的蜥蜴”之意,其中并无“龙”的意思。但中文译者将其翻成“恐龙”而不是翻成“恐怖的蜥蜴”,其  相似文献   

16.
人类能酿出真正的“古酒”吗?王大锐科学家们小心翼翼地从密封在侏罗纪形成的琥珀中的蚊子体内提取取了它生前吸到的恐龙血液,然后获得了恐龙的遗传基因—DNA,再进一步“复制”出庞大的恐龙……。这极具吸引力的科学幻想已在美国电影《侏罗纪公园》中得以实现。无独...  相似文献   

17.
欧阳辉 《化石》1990,(4):26-26,30
在世界九大洲都发现有恐龙的遗骨。这类千奇百怪的古动物,曾经是往昔地球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主宰。在自然博物馆里,常能看到它们古风沉郁的骨架,但对于它们的活体形态,尤其是对皮肤表观的了解,所知甚少。或许正是这个原因,寻找恐龙的皮肤,给恐龙穿上“外衣”,不管是对专业工作者,还是对业余爱好的“恐龙迷”来说,都有极大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8.
鸭嘴恐龙之最——“巨型诸城龙”李敦景刘风光鸭嘴恐龙因嘴扁宽,类似鸭嘴而得名。近几年来,出土、装架起的鸭嘴恐龙分布在世界各地,有许许多多。我国是盛产鸭嘴恐龙的大国。山东、黑龙江、内蒙古等地都出土过,并装架起10余具鸭嘴恐龙骨架。其中陈列在山东省诸城市恐...  相似文献   

19.
《化石》1993,(4)
前不久,一枚大小如鸡蛋的恐龙卵化石被小心翼翼地置于X射线下进行CT断层扫描,如果经过进一步科学论证,探明里面的“小生命”已成形状,它将是内蒙古博物馆请到的6000万年前的代表中最年轻的一位。此前,已有20多个龙种的代表陆续报到就位。一种形态怪异、神情谲秘的恐龙化石骨架,作为“贵宾”刚刚从日本载誉而归。其中强大者体长23米,举首及得12米高处的食物,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恐龙。它们在日本掀起一阵恐龙热,55万观众大饱眼福。加上去年七、八两月在日本举办的内蒙古大恐龙展,流连忘返者多达115万。雄浑壮阔的内蒙古戈壁草原素有“化石之乡”之美誉,是亚洲最早发现恐龙化石的产区之一,从东头的锡林郭勒草原到西端的阿拉善戈壁,恐龙化石出露遍及  相似文献   

20.
自贡位于四川盆地南部,素以恐龙化石蕴藏丰富,分布广泛,保存良好著称。誉满中外的“恐龙窝”究竟有多少种类?据初步统计,自一九一五年由美国地质学家劳德伯克在荣县首次发现恐龙化石以来的七十年间,发现的恐龙有两大类群:蜥龙类和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