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湘中地区晚石炭世四射珊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一、前言湘中地区晚石炭世地层以碳酸盐沉积为主,岩性单一,主要含(竹蜓)类和珊瑚化石。1932年,田奇、王晓青在湖南湘乡命名为壶天灰岩,1962年,杨敬之在总结中国石炭系时改称为壶天群。下部为白色或灰白色灰岩和白云质灰岩,次生角砾构造发育,化石稀少,产Fusulina及Fusulinella等(竹蜓)类化石,属原中石炭统,称黄龙组。上部为灰色或深灰色厚层状灰岩,含Triticites及Pseudoschwagerina等(竹蜓)类及珊瑚  相似文献   

2.
新疆若羌地区玛列兹肯群下部Batostoma属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若羌地区玛列兹肯群为一套绿色绢云母绿泥石化砂岩、粉砂岩及泥灰岩,深灰色灰岩、炭质灰岩及结晶灰岩,其下与含叠层石的震旦系白色厚层大理岩平行不整合接触,顶部未见。它自下至上可分为四部分,剖面叙述见刘第墉等文(1984,155页)。苔藓虫Batostoma Hnhongshanense. Ying et Xia sp. nov.和B. altunshanense Ying et Xia sp. nov.产于该群下部的泥质灰岩内。玛列兹肯群下部除含苔藓虫外,共生的化石有腕足类、腹足类、层孔虫和头足类等化石。腕足类有Anchigonites intermedia,Gonam-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山东兖州煤田太原组类动物群的系统研究,共鉴定出类化石12属103种及部分未定种。根据类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和垂向变化规律,自上而下建立一个带三个亚带:Schwagerina带:3)Triticitesparvus-Quasifusulinalongissima亚带,2)Schwagerinagregaria-Boultoniawillsi亚带,1)Quasifusulinapseudocayeuxi-Rugosofusulinavalida亚带。通过与邻区及华北部分地区对比,本区太原组类动物群的地质时代为早二叠世早期,本区石炭-二叠系界线应置于太原组第十一层灰岩之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山东济宁煤田东区太原组类动物群的系统研究 ,共鉴定出类化石 15属 10 8种。根据类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和垂向的变化规律 ,自上而下建立一个带三个亚带 :Pseudoschwagerina带 ,3)Boultoniawillsi Schwagerinacervicalis亚带 ,2 )Pseudofusulinasphaeroidea Schwagerinaneolata亚带 ,1)Rugosofusulinacom plicata Quasifusulinalongissima亚带。通过与邻区及华北部分地区对比 ,本区太原组类动物群的地质时代为早二叠世早期 ,本区石炭 二叠系应置于太原组第十一层灰岩之底  相似文献   

5.
泰国中南部Saraburi地区Saraburi群的灰岩中,Kungurian期的verbeekinacean类与Perrinites菊石群在该地区的碎屑灰岩中共生。两种生态完全不同的生物群的共同存在,对只含单一类型化石的地层之间的区域地层对比有"搭桥"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的(竹筳)化石是笔者(1981年)随同朱兆玲、齐纪抗等同志在河北省唐山市赵各庄以西的晚石炭世唐山组中采集的。含蟾灰岩有三层,位于唐山组的中、上部,唐山组与下伏的下奥陶统“上马家沟组”为假整合接触,与上覆的上石炭统开平组为整合接触,以第三层灰岩之顶作为唐山组与开平组之界线。(竹筳)主要产于第一层和第三层灰岩中,第二层灰岩只找到少数属种。(竹筳)化石经鉴定有6属19种及亚种,都是旧属种,没有发现新的分子。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一种获取灰岩中弱硅化腕足类化石的酸处理方法。以四川省布拖县浪珠乡万吨山剖面上奥陶统铁足菲克组近顶部的生屑灰岩为实验对象, 通过准备样品、悬吊样品、配酸解液、酸解样品等实验流程, 配合遮盖液(如二乙酸纤维素丙酮溶液)的使用, 可获得保存精美的、弱硅化的腕足类实体化石, 且该化石保存有主突起、铰齿和匙形台等重要的细小结构。相较于传统方法, 该方法可获取硅化程度更低的壳相化石。该方法为灰岩中其他多门类弱硅化保存的化石之酸解分析提供了新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大兴安岭中部下寒武统古杯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8年6月笔者参加吉林省区测四分队野外工作期间,在大兴安岭中段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伊尔施东北,苏呼河车站北山采集了丰富的古杯类化石。含该化石的地层为深灰色厚层状生物微晶灰岩夹灰黑色变泥质粉砂岩,出露厚度约115米,古杯类产于灰岩中。1959年宁奇生等在报道大兴安岭地层时,建立了鹿沟组,时代定为志留—泥盆纪,以往在上述灰岩中未采到化石,故将该地层划入了鹿沟组。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本文所描述的海娥螺化石均产于西藏雅鲁藏布江以北的海相侏罗、白垩系中,大部分属种出自侏罗系顶部或白垩系底部的一套以灰岩为主的地层中。这套地层在林周、拉萨地区被命名为“多底沟群”,班戈地区为“蛤蟆山组”。以往  相似文献   

10.
淮南地区新元古代九里桥组主要由砂质和泥质灰岩、叠层石灰岩以及白云质灰岩组成,含有著名的“淮南生物群”的重要分子。研究采用浸解法在该组碳酸盐岩中发现了大量的疑源类化石,它们以球形亚类为主,在组合面貌上继承了其下伏刘老碑组的疑源类组合特征。但化石个体较大,多细胞植物碎片含量明显增加,化石在不同层位的分布不均匀是九里桥组疑源类组合的显著特征。另外在该组中还发现了一些新的疑源类化石如:Bailikania diligena,?Lomentunella vagtinata Hermann。文中还对九里桥组的凝源类组合与宏体化石、叠层石礁体的发育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山东兖州煤田太原组[竹蜓]类动物群的系统研究,共鉴定出[竹蜓]类化石12属103种及部分未定种。根据[竹蜓]类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和垂向变化规律,自上而下建立一个[竹蜓]带三个亚带:Schwagerina带:3)Triticites parvus-Quasi fusulina longissima亚带,2)Schwagerina gregaria-Boultonia willsi亚带,1)Quasi fusulina pseudocayeuxi-Rugoso fusulina valida亚带。通过与邻区及华北部分地区对比,本区太原组[竹蜓]类动物群的地质时代为早二叠世早期,本区石炭-二叠系界线应置于太原组第十一层灰岩之底。  相似文献   

12.
伊武军 《古生物学报》2004,43(4):556-570
报道福建大田崆峒山晚二叠世大隆组、长兴组及早三叠世溪口组介形类35属67种,其中描述8属9种(包括5新种)。产自长兴组的介形类化石被划分为3个组合,自下而上分别是:Polylites magnituberos-Or-thobairdia meishanensis-Pustulobairdia mailinensis组合,Baitrdia urodelofot-OS-orthobairdia exilimarginata-Bairdia subcontracta组合和Petasobairdia bicornuta-Neoamphissites costatus-Kegelites datianensis组合。大田崆峒山介形类动物群在二叠-三叠系界线上下具有明显的突变性质,这与世界其它地区一样,是遭受二叠纪末期的生物大灭绝事件重创所致。根据介形类化石组合特征,并参考共生或共存化石的内容,福建大田地区长兴组大致相当于浙江煤山长兴组的中、上部,长兴灰岩下伏的海相碎屑岩应划归长兴阶。大隆组、长兴组及溪口组的岩性和化石组合特征.显示古环境从滨海沼泽开始,经历浅海盆地→浅水碳酸盐台地→浅海近岸环境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雒昆利 《古生物学报》2001,40(3):371-387
陕西韩城寒武系出露良好,化石丰富,从下寒武统上部至奥陶系为连续沉积,底部平行不整合覆盖厚约20m的霍山组石英砂岩之上。本区寒武 系主要以紫色和黄色泥页岩、泥灰岩、灰岩和白云质灰岩为主,张夏组主要以鲕状灰岩为主,夹生物碎屑灰岩,三叶虫主要有Changqingia chalcon,Changqingia luia sp.nov.,Manchuriella macar,Lianglangshania hueir ensis,Crepicephalia convexus,Eilura quadrata,Eilura(?)hanchengensis sp.nov.,Anmocarella chinensis,Dorypyge pergranosa,Dorypyge richthofeni,Liopeishania lubrica,Liopeishania marginata和Damesella paronai等。三山子组以白云质灰岩和灰质白云岩为主,在底部的白云质灰岩中产三叶虫Blackwelderia sp.,Damesops convexus和Cyclolorenzella acalle等,其中、上部未采到化石。  相似文献   

14.
汗吉尕组是新疆中天山温泉小区中泥盆统的一个地层单元,为海相碎屑岩夹火山碎屑岩沉积。过去在灰岩团块和灰岩砾石中发现较为丰富的中泥盆世珊瑚和腕足类化石。这次,我们在该组上部地层硅质岩透镜体中首次发现晚泥盆世弗拉晚期的放射虫Helenifore robustum动物群。对于温泉地区该组地层的时代归属,我们认为:由于已发现的中泥盆世珊瑚、腕足类化石主要产于灰岩砾石或外来块体中,因此,这些化石的时代并不代表该组形成的时代;而产于硅质岩透镜体中的晚泥盆世弗拉晚期的放射虫化石很可能代表该组的年代。全文共描述放射虫5属11种,归属3目4科。  相似文献   

15.
朱祥根 《古生物学报》2022,61(4):628-642
提要新疆吐鲁番盆地桃树园地区晚二叠世地层称作下仓房沟群,自下而上分为泉子街组、梧桐沟组和锅底坑组,为河–湖相碎屑沉积,剖面连续,层序清楚,动、植物化石丰富。文中研究的腹足类标本产于桃东沟剖面梧桐沟组下部和中部的介壳灰岩层和灰岩透镜体中,见有2层,计有2科4属6种:Xinjiangospira rotundata Yu et Zhu,Xinjiangospira habita sp.nov.、Hydrobia turpanensis Wei、Hydrobia orientalis sp.nov.、Pseudamnicola taodonggouensis sp.nov.和Valvata complanusa sp.nov.;与腹足类共生的有双壳类、叶肢介、介形类,以及植物和脊椎动物化石等,其中双壳类主要是Palaeanodonta,Palaeomutela和Anthraconauta等属。该腹足动物群由Hydrobiidae和Valvatidae的属种组成,标本数量多,壳体小,保存完好,是迄今已知属种最丰富的古生代淡水腹足类动物群。当前梧桐沟组腹足动物群面貌与准噶尔盆地大龙口剖面小龙口组...  相似文献   

16.
河北昌平灰岩组内的三叶虫化石及其地层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35年张文佑教授在河北昌平一带进行地质调查时,在以往所谓“景儿峪灰岩”的上部发现了三叶虫化石,因此张氏将这一部分灰岩创名为昌平灰岩。昌平灰岩中三叶虫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它涉及华北震旦系和寒武系的界线问题,可惜张氏所采到的化石未曾正式描述发表,而且这批标本已经遗失。为了进一步确定昌平灰岩的时代及其对比问题,1963年5月笔者在高振西教授领导下前往标准地点昌平城北约一公里龙山进行详细化石的采集工作,在昌平灰岩下部,即以往张氏发现化石的同一层位中,找到三叶虫Palaeolenus fengyangensis Chu 和Redlichia sp.。  相似文献   

17.
记述内蒙古清水河刘家窑上寒武统崮山组中下部灰色中一薄层含鲕粒灰岩.泥质条带灰岩夹竹叶状灰岩中的三叶虫化石10种,其中3新种(包括1新亚种),分属于7属4科。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的腹足类化石是由青海地质科学研究所于1972、1978、1979三年内在青海玛(王多)县、都兰县采得的;另外青海省地质局第二区测队在治多县采得两块标本,一并在此描述。这些化石经笔者等鉴定共有13属19种,其中有8新种。青海南部三叠纪的腹足类至今尚未正式报道过,本文填补了这一空白。玛(王多)县洪水川群粉砂质板岩中产有Worthenia granatocarinata sp. nov.,与它们共生的头足类有Ussuriidae,其地质时代为早三叠世,所以腹足类化石也为同期产物。玛(王多)县闹仓坚沟组灰黑色砂质灰岩中产有腹足类Euryalox bellisculptoides sp. nov., Vistilia waristricta sp. nov., Pleurotomaria frechi Koken。在长石硬砂岩、灰—灰黑色生物灰岩及钙质粉  相似文献   

19.
桂林附近的Amphipora sp.及其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林附近晚泥盆世石灰岩普遍分布,成为众所周知的喀斯特地形,其中,桂林灰岩(D_3~2)含化石极多。本文打算通过其中最常见的一类化石即Amphipora sp.,论述当时此类生物的生活环境。产地与层位:该化石于湘桂一带极为常见,桂林灰岩(D_3~2)中从上到下皆有分布,特别是在富含有机质的黑色中厚层灰岩中,非常密集,每100平方厘米中约有150—210个之多。该化石在上述层位中,很少混有其他化石,它们组成平行于灰岩层面及缝合线的化石条带,一般厚约15厘米左右。这种化石条带延续甚远,  相似文献   

20.
福建大田长兴组的小有孔虫动物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首次报道福建省大田崆峒山晚二叠世晚期长兴组中,与Palaeofusulina筵类群共生的小有孔虫动物群,计有22属64种(包含1个新种,2个未定种),称Colaniella-Pachyphloia ovata组合。通过这一动物群的研究,不但为福建地区长兴组补充了新的化石门类,且为该组的时代归属又提供一佐证,对该地区长兴组中的灰岩层古生态特征也作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