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抵抗素(resistin)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由脂肪组织特异表达分泌的细胞因子,其在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抑制脂肪生成。众多的研究显示抵抗素可诱导脂肪、肝脏及肌肉组织产生胰岛素抵抗,损伤机体的糖脂代谢功能。由于胰岛素抵抗在一些其他代谢性疾病及并发症如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血压发病机制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提示抵抗素有可能介入了这些疾病的发病过程。本文简要介绍抵抗素的结构、分布及表达调控,并重点分析抵抗素在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抵抗素(resistin)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由脂肪组织特异表达分泌的细胞因子,其在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抑制脂肪生成.众多的研究显示抵抗素可诱导脂肪、肝脏及肌肉组织产生胰岛素抵抗,损伤机体的糖脂代谢功能.由于胰岛素抵抗在一些其他代谢性疾病及并发症如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血压发病机制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提示抵抗素有可能介入了这些疾病的发病过程.本文简要介绍抵抗素的结构、分布及表达调控,并重点分析抵抗素在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抵抗素(resistin)最初被认为是一种脂肪分泌因子,现已证明在肥胖、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中均发挥重要作用。人体抵抗素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分泌,并且在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中都有抵抗素的参与,它主要对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影响,并且在新生血管的形成中发挥作用。本文对抵抗素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病理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4.
Kong XM  Jiang CT  Li Y 《生理科学进展》2007,38(3):255-257
抵抗素(resistin)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脂肪因子。抵抗素抑制脂肪细胞形成,调节机体的糖代谢与脂代谢,具有促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并具有致炎因子的特征。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抵抗素与动脉粥样硬化具有相关性;作为一种促炎因子,抵抗素可以通过导致内皮功能失调,促平滑肌增殖迁移,促巨噬细胞的脂质沉积,导致脂质代谢紊乱等途径,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本文介绍了抵抗素的生理功能、调节因素,并讨论了抵抗素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抵抗素在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抵抗素是近年来新近发现的一种脂肪组织特异性分泌的细胞因子,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有着密切关系.众多研究表明,抵抗素通过影响机体糖脂代谢,诱导肝脏、脂肪及肌肉组织产生胰岛素抵抗.本文简要介绍抵抗素和肝脏的胰岛素抵抗,并进一步分析抵抗素对肝脏糖、脂代谢及肝细胞胰岛素信号转导三方面的调节,重点说明抵抗素在肝脏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种子萌发的抑制调控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萌发是植物生命周期中一个重要的生理过程,激素作用、miRNA抑制、mRNA区域化、表观遗传调控等多个层次的分子抑制参与该过程的调控。赤霉素(解除抑制的激素)合成和失活的调控主要发生在转录水平,而脱落酸(引起抑制的激素)信号转导途径的调控则通过蛋白质抑制物的降解来实现。miRNA在转录后水平使其靶基因的mRNA降解,抑制种子的萌发;通过mRNA的区域化抑制与萌发相关基因的翻译属于另一层次的转录后抑制;小RNA介导的表观遗传机制也可能在种子萌发过程基因表达的协同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与分子水平的抑制类似,胚乳和种皮产生的机械抑制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7.
转录抑制子是一类与DNA的特异位点结合并抑制其附近基因转录的蛋白质,主要通过与转录激活子或基本转录复合物发生作用以及引起染色质重排等3种方式来抑制目标基因的转录.DREB类转录因子的A-5组中共有6个转录抑制子,其功能和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通过设计人工microRNA-A5(amiRNA-A5)使其较特异地作用这...  相似文献   

8.
郭云涛  苗向阳 《遗传》2015,37(3):240-249
MicroRNA(miRNA)是近年来在真核生物中发现的一类长约22nt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在动物中主要通过抑制靶mRNA翻译,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动物体内有两种类型的脂肪组织:褐色和白色脂肪,白色脂肪以甘油三脂形式贮存能量,而褐色脂肪利用甘油三酯产生能量。褐色脂肪因其对肥胖的拮抗作用而对研究肥胖等代谢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大量研究表明miRNA在褐色脂肪细胞分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自身也受到多种转录因子和环境因子调控,这个复杂的调控网络维持了体内脂肪组织稳态。文章主要综述了miRNA在褐色脂肪细胞分化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利用miRNA进行肥胖、糖尿病等相关疾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大网膜前脂肪细胞。曲格列酮干预细胞,油红O染色鉴定分化状态,ELISA测定脂肪细胞因子分泌水平,RT-PCR观察分化转录因子和脂肪细胞因子mRNA表达,以期从内脏脂肪的储脂和内分泌功能角度探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曲格列酮能促进人前脂肪细胞分化,提高脂肪细胞储脂能力;显著增加脂联素分泌;调节瘦素分泌;抑制抵抗素分泌,提示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可通过调节脂肪细胞因子谱改善机体胰岛素抵抗和炎症状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主要通过促进PPARγ2、C/EBPα和脂蛋白酯酶(Lipoprotein lipase,LPL)等基因的表达。脂肪细胞的增加和瘦素分泌的改变可能部分解释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增加体重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0.
哺乳动物细胞对于遗传毒性的刺激会产生一系列应答,如细胞周期阻滞,DNA修复和细胞凋亡等。Gadd45a在DNA损伤诱导的细胞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细胞内外环境的多种因素在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翻译后水平等多个层次对Gadd45a进行精确调节。Gadd45a通过与Cdc2相互作用调控细胞周期G1-M检测点,直接抑制Aurora—A激酶参与中心体稳定性的调节,通过G1-S期调控参与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Gadd45a参与p38/JNK、MAPK、线粒体介导的凋亡途径和NF—κB介导的生存通路调控。  相似文献   

11.
脂肪酶抑制剂产生菌Bacillus sp.LF深层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肥胖在中国也开始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危险之一。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减肥产品主要是作用于大脑 ,通过抑制食欲减少食物的摄入 ,由于这类药可能产生大脑、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的副作用 ,不宜长期使用。瘦素 (Leptin)是一种肥胖基因表达的多肽激素 ,也是通过食欲中枢发挥作用 ,可以抑制食欲 ,提高代谢率 ,达到减肥的目的。因而另一类减肥药品脂肪酶抑制剂近年来受到国内外重视。脂肪酶抑制剂可直接阻断人体对脂肪的吸收 ,它不需要通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来抑制人体的食欲 ,而是阻止脂肪在胃肠道的吸收。文献报道脂肪酶抑…  相似文献   

12.
真核转录抑制因子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u Z  Huang QH  Chen Z 《生理科学进展》2005,36(2):151-154
转录调控是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转录抑制因子通过与特异蛋白因子或染色体部位结合来阻碍基因的活化,对转录进行负调控。按照作用距离或抑制作用的直接与间接性来划分其调控机制,是过去比较主流的分类标准。但人们逐渐发现,许多转录抑制因子很难用这种标准进行确切的分类,于是又提出了一种新的、更加科学的分类方法:按照抑制作用是通过与基本转录复合物直接结合来发挥作用,通过转录激活因子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还是通过改变染色体结构来完成,将转录抑制因子分为三类。  相似文献   

13.
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AMPK)信号通路是调节细胞能量状态的中心环节,被称为"细胞能量调节器",在增加骨骼肌对葡萄糖的摄取、增强胰岛素(Insulins,Ins)敏感性、增加脂肪酸氧化以及调节基因转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整体水平,AMPK通过激素和脂肪细胞因子如瘦素、脂联素和抵抗素等调节能量的摄入和消耗.多种脂肪源性细胞因子表达异常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密切相关,而胰岛素抵抗又是Ⅱ型糖尿病发生的基础,并贯穿于Ⅱ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研究AMPK及脂肪细胞因子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将为AMPK作为防治肥胖和Ⅱ型糖尿病提供新的药理学靶点.  相似文献   

14.
基因转录水平的调控是个复杂的过程,该方面的研究多集中于转录激活的机制上,但转录抑制也在基因表达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核小体可抑制RNA聚合酶、转录因子与基因的结合,阻断转录起始.另外,基因转录抑制因子也可特异性地作用于转录过程.依作用机理,这些因子又可分为被动抑制因子和主动抑制因子两种.前者主要通过与激活因子竞争性结合基因的DNA结合位点或消弱激活因子与DNA结合的能力而减慢转录速率;后者通过与基因阻遏元件结合,直接抑制转录的起始.  相似文献   

15.
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M-CSF)基因表达受到转录调控与转录后调控.5'非转录区的一些顺式调控成分,如CATT(A/T)重复序列,富含GC序列,CK-1、CK-2、kB特异序列与可诱导的CsA敏感增强子成分等在转录水平上调控hGM-CSF的表达.3'非翻译区有一62bp富含AU序列,它与mRNA的稳定性相关,在翻译水平调控hGM-CSF的表达.细胞因子与一些刺激因子通过不同的机制作用于hGM-CSF基因,从而影响hGM-CSF的产生与分泌.  相似文献   

16.
吴萌  张业  沈珝琲 《生命的化学》2007,27(6):524-527
Jun二聚化蛋白-2(Jun dimerization protein-2,JDP2)是转录因子复合体AP-1的抑制性组分。JDP2能形成同源二聚体或与c-Jun、JunB、JunD、ATF-2等形成异源二聚体,抑制AP-1的转录激活作用。同时JDP2还能募集组蛋白去乙酰基酶,或直接与组蛋白结合,抑制组蛋白的乙酰化,通过改变染色质结构调控基因转录。JDP2通过在DNA、染色质多个水平调控基因的转录,在细胞的多种生理或病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进威  罗毅  王宇豪  何刘军  李明洲  王讯 《遗传》2015,37(12):1175-1184
脂肪组织不仅在维持机体能量代谢和稳态上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脂肪细胞分化是由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向成熟脂肪细胞分化的复杂生理过程,该过程由大量转录因子、激素、信号通路分子协同调控。miRNA作为内源性非编码RNA,主要通过抑制转录后翻译等机制来调控基因表达。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iRNA通过调控脂肪细胞分化相关的转录因子和重要信号分子进而影响动物脂肪细胞的分化和脂肪形成。本文对miRNA影响动物白色、棕色和米色脂肪细胞分化的作用机制及其相关调控通路和关键因子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肥胖等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8.
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为一种在正常组织中较少表达的诱导酶,而当细胞受到炎症刺激时大量表达。由于COX-2可以快速应答一系列促炎介质和细胞因子,因此长久以来一直被认为在炎症发生的病理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COX-2通过产生不同的前列腺素不仅具有促炎作用,还可发挥抗炎促消退功能,如通过产生15ΔPGJ2与NF-κB、STAT3、AP-1等促炎转录因子相互作用发挥拮抗炎症和氧化应激的保护功能。考虑到减少COX-2表达导致的负面影响的同时也损害了它的积极作用,我们认为抑制COX-2表达以抑制炎症的这种治疗方案有待商榷。本文概述了COX-2/前列腺素在炎症中的积极作用,并期望通过进一步理解COX-2的双重作用,来探索发展炎症疾病的新型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杜娟  柴友荣 《植物学通报》2008,25(3):344-353
转录因子依转录调控能力可分为激活子和抑制子。植物转录抑制蛋白的分类依据很多,从作用方式上可分为主动抑制子和被动抑制子两大类:根据与DNA结合的方式则可分为锌指类、MYB类、AP2/EREBP类、bHLH类和bZlP类等。植物主动抑制子通过其含有的抑制域对转录直接起抑制作用。抑制域又可分很多类,但多数为含有类似EAR基序的保守性基序,其上具有几个保守性亮氨酸残基。植物转录抑制子主要通过对激活子或基本转录复合物产生作用及改变染色体结构3种方式来抑制目标基因的转录。有关植物转录抑制子的研究虽很欠缺,但以拟南芥SUPERMAN等抑制子的EAR基序为代表的研究表明,抑制域是阐明植物转录抑制子功能和下游基因表达调控机理的核心对象,而融合抑制子沉默技术(CRES-T)也为人为调控基因沉默带来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0.
植物miRNA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iRNAs是真核生物中的一类5’端带磷酸基团、3’端带羟基、长度在22nt左右的内源性非编码调控RNAs。miRNAs在控制植物的发育、开花时序、新陈代谢、应激反应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已知植物miRNAs在转录后水平上抑制基因表达,主要是通过导致mRNA的裂解,对抑制目标转录物的翻译起作用。另外其也能在转录水平上通过决定目标染色体位点的甲基化而起作用。对植物miRNAs的功能及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