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自贡恐龙博物馆黄大喜(自贡恐龙博物馆四川643000)自贡恐龙博物馆位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它是依托于被誉为“恐龙群窟,世界奇观”的恐龙公墓而修建的,属于古生物化石遗址博物馆。大山铺中诛罗世(距今1.6亿年前)恐龙化石埋藏遗址,是在1979年12月四...  相似文献   

2.
从1979年12月起,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重庆市博物馆,在四川省石油局川西南汽矿综合队的协助下,在自贡市郊大山铺发掘了一处恐龙化石埋藏层。化石埋藏于一大的砂岩透镜体中,透镜体暴露的长度近40米,宽约12米,厚度最大处达4米。含化石层可分4层,化石密集,保存较完好,这是一个罕见的恐龙化石埋藏体。1972年,该化石产地即由国家地质总局第七普查大队发现,并报告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1977年进行了试掘,采获一条大型的原始蜥脚类恐龙,该恐龙化石被命名为蜀龙(Shunosaurus),  相似文献   

3.
四川自贡大山铺蜀龙动物群简报 Ⅰ.剑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蜀龙动物群(Shunosaurus fauna)是新发现的一个恐龙动物群。它主要产于四川盆地的下沙溪庙组和西藏昌都地区的察雅群。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化石产地是自贡市的大山铺。大山铺恐龙化石的发掘和报道已引起国内外古生物工作者极大兴趣。1981年4月,日本朝日新闻社派记者采访了该化石产地的发掘现场。同年应朝日新闻社之要求,经中国科学院批准将在该化石点采集到的一具完整的剑龙头骨,作为特别展品参加  相似文献   

4.
苑坚 《化石》2003,(3):7-7
我国专家首次运用物探手段在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寻找恐龙化石 ,在基本确定了恐龙化石层的分布、化石富集区等情况后 ,日前已成功发掘出一具深处 9米地层下的恐龙化石。四川自贡大山铺中侏罗纪恐龙化石群产地是一处享有国际声誉的地质古生物遗址 ,化石藏量之大、属种之多、保存之好在世界相同地质年代的恐龙产地中首屈一指 ,填补了世界上中侏罗纪恐龙化石缺乏的薄弱环节 ,对研究恐龙的早中期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贡恐龙博物馆副馆长彭光照介绍说 ,这一化石群的二期开发工程的关键性技术难题是要弄清待建区域 (8.9平方公里 )内 ,恐龙化…  相似文献   

5.
只有二、三百万年历史的人类,谁能想象亿万年前天地洪荒的茫茫景象?然而,当你来到四川省自贡市东北郊的大山铺,游览我国第一座恐龙博物馆时,便会惊异地发现:在那遥远的中侏罗世,这里湖泊广布,河流纵横,植物茂盛,气候温和,曾是恐龙栖息繁衍的生活乐园。那时候,主宰我们这个星球的,就是这些形态特殊、躯体庞大的爬行动物;而它们,现在都成了一个个古生物化石。  相似文献   

6.
四川自贡化石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发现于四川省自贡市距著名的大山铺恐龙化石坑0.5~3km处的几株化石木。它们的地质时代与大山铺恐龙动物群相同,地层层位大致相当,属于中侏罗世的下沙溪庙组和新田沟组。根据解剖结构特征,确定它们属于原始的松柏类植物———南洋杉型木属中的一个新种,命名为自贡南洋杉型木新种(AraucarioxylonzigongensisDuansp.nov.)。化石木的发现对探讨恐龙的生活环境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经近两年的紧张施工,我国第一座恐龙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一期建设工程已基本完工,并在春节期间开放了部份展厅试展。修建在著名的恐龙化石产地——大山铺的大型自然博物馆,占地约二万五千平方米,分为馆舍、附属建筑、绿化地带三部分。馆舍建筑面积六千平方米。造型独特、别致、新颖,其外形模拟天然砂岩岩块  相似文献   

8.
恐龙,是一群早已绝灭的形态奇特的爬行动物,它们生活在205百万年前的晚三叠世到65百万年前的晚白垩世,它们曾独霸了地球的陆地达一亿四千万年之久。在这个漫长的时间里,恐龙世代繁衍,形成种类繁多、大小各异的庞大家族。在我国辽阔的疆土上,埋藏着丰富的恐龙化石。从东部的山东至西域的新疆、青藏,从南国的云南和两广到北疆的内蒙古和黑龙江,分布着数以百计的化石地点,其中有世界闻名的早期恐龙化石产地一云南禄丰;海拔四千多公尺的大马拉山侏罗纪蜥脚类恐龙化石地点一西藏昌都大马拉山,被誉为“恐龙群窟”的四川自贡大山铺;亚洲第一大龙产地合川太和镇……。  相似文献   

9.
肖继燕 《化石》1992,(2):17-17
由自贡恐龙博物馆和化工部晨光化工研究院二分厂共同承担的四川省重点科研项目“自贡市大山铺恐龙化石保护技术研究”已通过了省级鉴定。承担此项目的符安福、付乾明等同志经过四年多的努力,研制出一种以有机硅树脂为主体材料,配以适当增韧剂、耐光剂、催化剂、稀释剂等助剂的化石保护材料——GSB-5保护材料。有机硅树脂是氯硅烷经醇解、水解,缩聚而成的低聚物。它的主链由硅氧链组成,与石英相同,侧链是有  相似文献   

10.
《化石》2015,(3)
<正>随着好莱坞科幻大片《侏罗纪世界》的热播,活灵活现的恐龙形象一次次登上银幕,侏罗纪公园系列电影通过近20多年培养起来的粉丝,一次次在恐龙的召唤下走进电影院。作为博物馆人,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活"恐龙对大众来说有多么强大的吸引力。已经绝灭的恐龙,留下的只有化石,无法真正复活。其实除了通过科幻电影的形式让恐龙"复活"之外,我们恐龙博物馆还有多种方式"复活"它们。创新科普活动博物馆展出的恐龙化石骨架和恐龙埋藏遗  相似文献   

11.
泰国的恐龙与恐龙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枝明 《化石》2005,(3):31-32
我应泰国矿产资源部的博物馆与自然保护处和泰国树化石博物馆之邀请,从3月11日到3月27日,在泰国参观了三个博物馆、走访了泰国恐龙化石研究中心、考察了4个恐龙化石产地。现将泰国的恐龙化石之研究情况简介给读。  相似文献   

12.
李毅  李飞 《化石》2016,(2):66-67
正2016年3月11日上午,由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发起,自贡市国土资源局、自贡市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主办,自贡世界地质公园恐龙博物馆承办的"南方丝绸之路化石论坛"在自贡举行,来自全国的60余名古生物学者及科普工作者、西南各省(区、市)古生物专家委员会负责人齐聚一堂,交流化石研究、保护和利用之经验,对建立在化石保护基础上古生物学未来发展之路进行了探讨。当天,与会专家学者还为四川省第一座"化石村"——自贡土柱村保护站进行了揭牌,并正式启动了"南方丝绸之路化石科  相似文献   

13.
在批林批孔运动高潮中,根据自贡市建筑公司木材加工厂职工在进行基本建设工程时发现的化石线索,重庆市博物馆在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和有关单位的大力协助下,从1974年3月开始,进行了三个月的发掘工作,共获得106箱化石。此批化石系以蜥脚类恐龙为主,兼有兽脚类和剑龙的部分化石。蜥脚类有二具长约15米左右较完整的个体。剑龙有部分牙和牙床、椎骨、肢骨、骨板和尾刺等,此外还发现少见的肉食性恐龙的幼体,在这批化石中还有上述几类恐龙的牙齿300多颗,材料比较丰富。为了及时修复、整理、研究这批重要化石材料,重庆市博物馆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  相似文献   

14.
自贡大山铺中侏罗世恐龙公墓以其埋藏丰富、保存完整的特征,为世人所瞩目.它怎样形成的?是人们很感兴趣的问题,但至今仍然是一个谜.下面介绍近几年来的几种看法.  相似文献   

15.
《化石》1996,(2)
恐龙之乡新年又添新龙余刚供稿新年伊始,被誉为我国“恐龙之乡”的四川省自贡市在汇东开发新区教师安居工程施工现场上,又发掘出一具完整度达85%以上的大型蜥脚类恐龙化石。据对该具恐龙部分骨骼化石初步测量推算,其长度为20余米,与号称亚洲第一长龙的“合川马门...  相似文献   

16.
正恐龙骨骼化石是恐龙死亡后留下的遗骸,而恐龙足迹化石则是恐龙活着的时候留下的生活痕迹,而且还不会像有些骨骼化石那样在埋藏前被水流或其他介质搬运。因此,恐龙足迹化石在探讨恐龙生活习性、复原古环境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一个动物一生只有一副骨架,但是,它可以留下很多足迹。这就使得我们有更多的机会了解恐龙曾经的存在。足迹化石是研究古动物生活习性、生存环  相似文献   

17.
继我国第一座恐龙化石场现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建成开放后,内蒙古二连浩特市恐龙博物馆作为第二个专业恐龙博物馆成立了。目前,该馆正在发展建设中。这是少数民族地区科学博物馆事业与自然历史研究史上一个新的起点;是少数民族地区科学、文化、教育建设走向专业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弥补了内蒙古地区专业博物馆的空白。二连恐龙博物馆位于二连市中心。馆内分东西两个展厅。陈列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二连古海中的生物,主要展现了恐龙诞生前二连古海中的生命。第二部分是二连的恐龙动物群,重点介绍二连地区晚白垩世的恐龙。第三部分是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的三列齿类化石是该类动物在我国西北地区之首次出现,与四川自贡所产大山铺恐龙动物群中的自贡似卞氏兽(Bienotheroides zigongensis)归同属同种,故认为五彩湾组可与下沙溪庙组相对比。新标本的发现在若干形态特征上补充了以往记述之不足。  相似文献   

19.
1972年,中国地质大学(原武汉地质学院)叶俊林教授回自贡探亲期间,在自贡市贡井区河街东岳庙后面山崖边由山崖壁上塌落下来的几块巨石上发现许多小型的恐龙足迹化石,但由于诸多原因一直未予报道。最近,叶俊林教授把他的发现告诉我馆。我馆立即派人前往现场调查确认,并对足迹化石进行了采掘。化石点位于自流井背斜西南端的西北翼。化石保存在下佛罗统自流井组马鞍山段中部砂岩层(过去叫郭家拗砂岩)顶部一黄绿色、灰黄色厚层状细粒石英砂岩层面上。在我们所采掘的总计约7平方米面积的岩石层面上,保存有近300个恐龙足迹化石。据调查,…  相似文献   

20.
《化石》2017,(4)
<正>2017年9月2日至3日,中国恐龙发现115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暨首届嘉荫化石保护论坛在黑龙江省嘉荫县举行。来自我国20余个省(区)市的3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及自然类博物馆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及化石保护部门的代表应邀出席。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古生物学会、中国化石保护基金会、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等单位参加了会议。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刘嘉麒院士、古植物学家孙革、恐龙学家董枝明及徐星等应邀出席了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