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建立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氧化损伤模型,加入H2O2前用美洲大蠊油脂(100、200、400、800、1000μg/m L)预处理,通过MTS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比色法检测细胞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相关试剂盒检测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系列抗氧化酶的活性,以及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从细胞水平研究美洲大蠊油脂对氧化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LDH漏出率明显增加,胞内SOD、GSH-Px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增多。与模型组相比,美洲大蠊油脂(800、1000μg/m L)能显著增强细胞SOD(P0.01)、GSH-Px(P0.05)活性,降低MDA含量(P0.05),使得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P0.01),LDH漏出率降低(P0.01)。其中油脂的浓度与细胞存活率、SOD活性之间为正相关,与MDA含量为负相关,均呈现浓度依赖性。结果提示美洲大蠊油脂对H2O2所致SH-SY5Y细胞氧化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细胞SOD、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从而增强细胞自身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2.
研究异槲皮苷对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诱导的L-0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体外培养L-02细胞,采用t-BHP(100μmol/L)作用24 h,建立L-0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100μmol/L tBHP)、阳性对照(10μmol/L维生素E)组和不同浓度异槲皮苷(1、10、100μmol/L)预处理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活性氧(ROS)、乳酸脱氢酶(LD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活性。与模型组比较,异槲皮苷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P0.05),降低ROS和MDA含量及LDH的外漏(P0.05),明显增加GSH-Px和SOD活性(P0.05)。异槲皮苷能够上调Sirt6表达,降低NF-κBp65含量。异槲皮苷能够保护t-BHP诱导的L-02细胞氧化损伤,其作用可能与提高清除ROS能力,调控Sirt6和NF-κBp65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3.
探讨异槲皮苷对β-淀粉样蛋白(Aβ25-35)导致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首先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异槲皮苷与AMPK的结合情况。采用Aβ25-35(20μmol/L)损伤PC12细胞建立细胞氧化损伤模型,采用甲基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力,通过试剂盒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活性氧(ROS)含量、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抗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过氧化物增殖体受体辅激活子-1α(PGC-1α)、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rt3)和异柠檬酸脱氢酶(IDH2)的蛋白表达。结果显示异槲皮苷与AMPK的结合力为-9.48 kJ/mol,提示AMPK可能为异槲皮苷的潜在作用靶点。异槲皮苷(1、10和100μmol/L)能够浓度依赖性的显著抑制Aβ25-35导致的PC12细胞死亡,减少ROS和MDA含量,升高SOD和GSH-Px活力。异槲皮苷抑制Aβ25-35导致的细胞氧化损伤并上调p-AMPK、PGC-1α、Sirt3和IDH2的蛋白表达。以上结果表明异槲皮苷可能通过调控AMPK/Sirt3信号通路发挥抗Aβ25-35导致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地鳖多糖提取物体内外抗氧化作用。方法体外试验采用分光光度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Fe2+-邻二氮菲法分别检测地鳖多糖对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羟自由基(·OH)的清除,检测体外红细胞氧化溶血和肝线粒体肿胀程度。体内试验小鼠连续灌胃不同剂量(0、40、80、160 mg/kg)地鳖多糖提取物20 d,硫代巴比妥酸(TBA)比色法测定小鼠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分光光度法检测抗氧化酶(SOD、CAT、GSH-Px)活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地鳖多糖组对自由基清除率随多糖浓度升高而显著提高;体外红细胞氧化溶血和线粒体肿胀显著降低。多糖组小鼠肝肾中MDA含量降低,SOD、CAT、GSH-Px抗氧化酶活力提高并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地鳖多糖提取物能够清除自由基,降低自由基引起细胞氧化损伤,抑制组织中过氧化物生成,提高抗氧化酶活力,具有显著的体内外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研究当药黄素在H_2O_2诱导PC12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建立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模型,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比色法测定细胞MDA和上清液LDH含量,以及SOD、CAT和GSH-Px酶活力,采用DCFH-DA荧光染色测定细胞ROS含量,JC-1染色测定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当药黄素能够提高H_2O_2诱导损伤的PC12细胞的细胞活力,增加细胞内SOD、CAT和GSH-Px活力,降低MDA、LDH含量,抑制细胞内ROS增加,稳定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当药黄素对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探讨延龄草苷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和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采用MTT法和LDH活性测定观察延龄草苷对PC12细胞模型的影响,采用相关试剂盒检测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Western blot检测Sirt1、NF-κB和TNF-α的蛋白表达。延龄草苷(5~20μM)能够显著提高H_2O_2损伤的PC12细胞的活力,提高细胞抗氧化能力,并上调Sirt1的表达,下调NF-κB和TNF-α的表达,其保护作用可能与提高抗氧化能力,降低炎症因子损伤,调控Sirt1/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探讨藏药莪达夏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抗氧化保护作用。采用结扎大鼠冠脉左前降支方法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再灌注40 min后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肤甘肤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以及MDA含量。实验结果显示莪达夏可以显著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血清CK、LDH和MDA含量,升高血清SOD和GSH-Px活力(P0.01,P0.05)。表明藏药莪达夏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有抗氧化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蜂胶黄酮Pinobanksin-3-acetate(PB3A)对人肝癌Hep G-2和肝正常细胞L02增殖、形态学变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MTT显色法检测不同浓度PB3A作用不同时间对SGC-7901细胞生长所产生的影响,计算生长抑制率和IC50值;倒置显微镜观察PB3A干预后细胞的形态学变化;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结果显示,PB3A可显著抑制Hep G-2和L02细胞的增殖,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各时间段Hep G-2细胞IC50值明显低于L02细胞。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PB3A能促进Hep G-2和L02细胞凋亡,并呈剂量依赖性,同浓度PB3A诱导Hep G-2细胞的早期凋亡率明显高于L02细胞。上述结果表明,PB3A对人正常肝L02细胞和肝癌Hep G-2具有明显的区别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区别抑制作用的本质是PB3A诱导两种细胞凋亡的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与氨氯地平单独用药及联合用药对肝癌Hep 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三氧化二砷(4.0、2.0、1.0μmol/L)和氨氯地平(27×103、18×103、12×103 mg/m L)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肝癌Hep G-2细胞,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采用CCK-8法检测两种药物单独及联合应用对Hep G-2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并通过流式细胞术观察其对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三氧化二砷和氨氯地平均可以浓度依赖性方式显著增加Hep G2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及其凋亡率,以联合用药的作用较单独用药更显著(P0.05)。与三氧化二砷和氨氯地平单独用药相比,联合用药可显著阻滞Hep G2细胞于G2期及S期。结论:三氧化二砷和氨氯地平均可显著抑制人肝癌Hep G2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并促进其凋亡,且二者联合应用时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香菇多糖的体内抗氧化活性。方法:以灌胃生理盐水的小鼠为正常对照组,将香菇多糖药物组分为低、中、高3种剂量组。小鼠在灌胃3w后,由眼眶取血,按照试剂盒要求测定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香菇多糖可显著提高小鼠血清中SOD和GSH-Px的活力,同时减少血清中MDA含量。结论:香菇多糖对小鼠体内抗氧化活性的提高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小鼠肾脏细胞中的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力为指标,探讨全氟辛烷磺酸钾(PFOS-K)对小鼠肾脏的氧化性损伤作用。方法:以剂量为6mg/kg·bw、12 mg/kg·bw、24 mg/kg·bw 3个浓度的PFOS-K混悬液,每天分别给小鼠经口灌胃一次,连续染毒20天后检测肾脏脏器系数,以及肾脏中ROS、MDA、GSH含量的变化和SOD、GSH-Px、CAT活性的改变。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在6-24 mg/kg·bw剂量范围内,PFOS-K使小鼠体重下降、肾脏重量增加、肾脏脏器系数增大,且表现出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r小鼠体重=-0.905,r肾脏湿重=0.938,r脏器系数=0.936)。PFOS-K使小鼠肾脏内活性氧(ROS)及丙二醛(MDA)含量增多(rROS=0.990,rMDA=0.997)、谷胱甘肽(GSH)含量减少(rGSH=-0.994),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力降低(rSOD=-0.917,rGSH-Px=-0.986,rCAT=-0.991)。结论:本试验条件下,PFOS-K致使小鼠肾脏肿大,影响了肾脏的发育;造成了肾脏的氧化性损伤,肾组织内抗氧化酶系统遭到破坏,氧化应激反应增强,具有氧化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干果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纤维素酶酶解法提取五味子多糖,研究五味子多糖的超声辅助酶解工艺与抗细胞氧化应激活性。以多糖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研究加酶量、超声功率、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五味子多糖得率的影响,优化得到五味子多糖最佳超声辅助酶解提取工艺条件;建立脂多糖(LPS)诱导的HepG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以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活性氧(ROS)水平为指征,研究五味子多糖的抗细胞氧化应激能力。结果表明:五味子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酶量1 420 U·g-1,超声功率500 W,提取时间46 min,料液比1 g:32 mL,该条件下五味子多糖得率为22.25%;此外,所提取得到的五味子多糖可提高LPS诱导HepG2细胞中的SOD水平,并可降低细胞中MDA的积累量和ROS荧光强度,有效缓解了LPS诱导的HepG2细胞氧化应激反应。优化确立了超声辅助纤维素酶提取五味子多糖最佳工艺条件,发现所提取得到的五味子多糖有良好抗氧化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13.
银耳多糖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银耳多糖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抗氧化能力影响。将ICR小鼠腹腔注射D-半乳糖建立衰老模型,同时给予不同剂量的银耳多糖(TP),8周后获取小鼠心、脑,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差异。结果:TP各剂量组SOD和GSH-Px活力高于对照组(P<0.05),且高剂量组SOD、GSH-Px活力均高于低剂量和中剂量组(P<0.05);中、高剂量TP组MDA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且高剂量组MDA含量低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银耳多糖对于衰老模型小鼠抗氧化能力具有一定正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荭草花醇提物对H9c2心肌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采用200μmol/L H_2O_2作用H9c2细胞0.5 h,建立H9c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H9c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组、不同浓度荭草花醇提物(20、40、80μg/m L)预处理组。采用MTS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生化试剂盒检测细胞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力;Western blot测定cleavedcaspase-3、Bcl-2、Bax、p-AKT和AKT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荭草花醇提物能明显增加心肌细胞存活率,降低LDH释放量和MDA含量,提高SOD及CAT活性,并呈剂量依赖性抑制H_2O_2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荭草花醇提物下调cleaved caspase-3和Bax的蛋白水平,上调Bcl-2的表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增加细胞中p-AKT的表达,且这种表达可被PI3Ks抑制剂LY294002抵消。表明荭草花醇提物可减轻H_2O_2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减少细胞凋亡,平衡氧化应激产物有关,且部分依赖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通路。  相似文献   

15.
黑斑蛙精巢MDA和抗氧化酶对铅、镉暴露的生态毒性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蔡雷  张杭君  贾秀英 《生态学报》2010,30(13):3569-3574
以健康性成熟黑斑蛙为供试动物,以精巢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为指标,进行了水体铅、镉暴露的生态毒性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精巢MDA含量随铅、镉暴露浓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加,且呈明显的浓度-效应关系.说明低水平铅、镉的长期暴露对黑斑蛙精巢具有一定的损伤作用;(2)SOD活性在各处理组响应变化不明显,CAT、GSH-Px活性则被显著诱导,说明GSH-Px、CAT在铅、镉引起的精巢抗氧化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3)3种抗氧化酶相比,GSH-Px活性对铅、镉暴露响应最敏感,SOD活性的响应最不明显,精巢GSH-Px活性是指示铅、镉暴露的优选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新的抗氧化剂.方法 研究萝卜过氧化物酶(POD)对小鼠肝、脾和肾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的影响.结果 用不同剂量的POD处理后,可以提高肝、脾和肾的SOD、GSH-Px的活性,减低丙二醛的含量.结论 萝卜过氧化物酶可以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橙皮苷(HDN)对机体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Fe2+-邻二氮菲法检测HDN体外清除自由基、抑制线粒体肿胀和红细胞氧化溶血;实验小鼠灌服不同浓度HDN(0、80、160、320 mg/kg)连续12 d,ELISA和分光光度法检测小鼠组织中MDA含量,抗氧化酶(SOD、CAT、GSH-PX)活力,RT-PCR技术分析抗氧化物酶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DN组自由基(·OH、O2-·、DPPH·)清除率明显提高,小鼠红细胞体外氧化溶血和线粒体肿胀显著降低;小鼠组织及血清中MDA含量降低,抗氧化酶SOD、CAT、GSH-PX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组织中抗氧化酶mRNA(SOD、CAT、GSH-PX)表达上调。结论 HDN能够清除自由基,降低自由基引起的细胞氧化损伤,抑制过氧化物生成,上调抗氧化酶基因表达及提高酶活力,呈现良好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恩施绿茶茶多糖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的影响。方法:用四氧嘧啶(alloxan)建立糖尿病模型大鼠,行恩施绿茶茶多糖灌胃4周,观察糖尿病大鼠血糖(FBG)、胰岛素(INS)、肝葡萄糖激酶(GK)、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以及脾脏、胸腺系数的变化。结果:恩施绿茶茶多糖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的FBG,增强GK、SOD和GSH-Px的活性,减少MDA的含量,升高脾脏、胸腺系数。结论:恩施绿茶茶多糖具有降血糖,抗氧化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过氧化氢(H2O2)处理人肝细胞(L02)后分组,分别以五味子乙素(Schizandrin B,Sch B)15、10和5μmol/L浓度保护细胞6 h后测定细胞存活率及培养基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来考察Sch B对被氧化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在H2O2作用下,各组细胞存活率下降,LDH、MDA和AST含量均显著升高,SOD活性显著降低;Sch B处理后LDH、MDA和AST含量均有所降低,SOD活性有所恢复。随着Sch B剂量的增高,这种保护作用表现更加明显。因此,我们认为Sch B可减轻H2O2导致的细胞氧化损伤,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且该作用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海藻多糖(algal polysaccharides,AP)对肝癌细胞Hep3B的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治疗肝癌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比较正常细胞与癌细胞中糖酵解(embden-meyerhof-parnas,EMP)途径的表达差异,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检测EMP限速酶酶活力:己糖激酶(hexokinase,HK)、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用乳酸测定试剂盒测定EMP产物:乳酸。(2)AP处理Hep3B后,检测EMP表达水平变化。(3)AP处理细胞后,检测肝癌细胞Hep3B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及对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包括MTT、q PCR和Transwell小室实验。(4)MTT、Transwell和q PCR检测HK抑制剂3-溴丙酮酸(3-bromopyruvate,3-BrPA)对肝癌Hep3B细胞的活力和迁移能力及EMT的影响。(5)Western blot和相关试剂盒检测AP与3-BrPA分别处理细胞时,对EMP水平及Akt通路的影响。(6)AP联合3-BrPA处理Hep B3后,检测HK和Akt信号通路表达水平及细胞活力和迁移的变化。结果:(1)癌细胞(Hep3B、He La、SW480)EMP代谢水平均高于正常肝细胞(HL02),其中Hep3B差异最为显著。(2)AP能抑制Hep B细胞EMP代谢水平,且抑制程度随着AP浓度升高而升高,存在浓度依赖性。(3)AP可抑制肝癌细胞Hep3B的增殖和迁移,且抑制EMT的发生。AP浓度为200mg/ml,处理时间为48h时,生长抑制率达(55±2.8)%,细胞迁移数为对照组的(32±2.9)%;(4)3-BrPA可下调Hep3B细胞HK活性,并抑制细胞活力与迁移,且抑制EMT的发生。200μmol/L 3-BrPA作用细胞48h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活性下降了(52±5.8)%(P0.001),细胞迁移数下降了(48±6.1)%(P0.01)。(5)AP和3-BrPA均下调EMP代谢水平,且抑制Akt信号通路。(6)AP与3-BrPA联合处理Hep3B后,HK表达下降,显著抑制Akt信号通路,细胞活性和迁移能力均较AP单用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肝癌细胞Hep3B EMP代谢水平高于正常肝细胞,AP可下调Hep3B细胞EMP代谢水平,低EMP代谢水平可能通过下调EMT和Akt信号通路抑制Hep3B的增殖和迁移。当AP和3-BrPA联合应用时,抑制肝癌迁移和增殖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