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通过PCR方法,将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的长末端重复序列(LTR)扩增并克隆进pUC-18质粒多克隆位点(MCS)的EcoR I和Sac I之间,并以BGH基因的多聚腺苷酸序列作为终止子克隆到SphI~HindIII之间,构建成重组质粒pUC-LTR。将GFP基因和REV囊膜糖蛋白gp90基因分别克隆到pUC-LTR载体中,获得质粒pUC-LTR-GFP和质粒pUC-LTR-gp90。重组质粒经转染48h,能够检测到外源基因的表达。本研究提示,REVLTR能够作为启动子构建表达质粒。 相似文献
2.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LTR序列的启动子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PCR方法,将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的长末端重复序列(LTR)扩增并克隆进pUC-18质粒多克隆位点(MCS)的EcoR I和SacI之间,并以BGH基因的多聚腺苷酸序列作为终止子克隆到SphⅠ和Hind Ⅲ之间,构建成重组质粒pUC-LTR.将GFP基因和REV囊膜糖蛋白gp90基因分别克隆到pUC-LTR载体中,获得质粒pUC-LTR-GFP和质粒pUC-LTR-gp90.重组质粒经转染48h,能够检测到外源基因的表达.本研究提示,REV LTR能够作为启动子构建表达质粒. 相似文献
3.
为了制备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gp90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应用His-gp90融合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鼠的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经过筛选、3次亚克隆后获得3株稳定分泌抗REV-gp90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3G5-B8、3G5-A10和1G12。经间接ELISA(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方法检测,单克隆抗体的亲和力解离常数(Kd)分别为6.483×10–10、4.844×10–10和9.330×10–10,3株单抗的亚型分别为Ig G1、Ig G1和Ig G2b。经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实验检测,3株单抗均能识别REV感染DF-1细胞后产生的gp90蛋白。以Western blotting方法利用单抗检测不同截短的gp90蛋白,初步确定3G5-B8和3G5-A10 2株单抗抗原识别区均位于gp90蛋白第200-245位氨基酸,而1G12株单抗识别区包含第230-235位氨基酸。这些单抗为REV的诊断和致病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禽痘疫苗病毒中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5'LTR整合位点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国外发表的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5’长末端重复序列(LTR)在禽痘病毒(FPV)疫苗株基因组上的整合位点及相关序列,合成一对来自FPV的引物,从国内5个不同厂家生产的禽痘疫苗中经PCR均扩增到REV-5’LTR。通过序列比较发现,我国5个FPV疫苗毒株中REV-5’LTR整合位点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天然重组禽痘疫苗完全一致。其中,有3个的REV-5’LTR插入序列也与美国的Vac-3-Am株和澳大利亚的Vac-M3-Au株有100%的同源性。另2个中国疫苗毒株中的REV.LTR插入序列与美国疫苗毒株Vac-1-A。中的REV-LTR插入序列有99.6%的同源性。但是,这5个中国禽痘疫苗毒株中整合的REVLTR与中国近年分离到的REV野毒株HA9901的5’LTR的同源性只有75.4%-92.4%。 相似文献
5.
含有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基因组片段的天然重组禽痘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将国内5个不同生产厂家来源的禽痘弱毒疫苗株和1株禽痘野毒株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上连续传5代,用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mmunonuoreseellee assay,IFA),均检测不到传染性REV。但以6株禽痘病毒(FPV)感染的第2代和第5代细胞基因组提取物为模板,通过PCR均能扩增出REV的长末端重复序列(LTR)和囊膜蛋白(env)基因片段。用特异性核酸探针作分子斑点杂交(Dot blot),结果显示所扩增的PCR条带为特异的REV—LTR和REV—env)基因片段。实验结果表明,国内的一些痘病毒疫苗和野毒株基因组中,已稳定地整合进了REV的基因组成分。 相似文献
6.
参照国外发表的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5′长末端重复序列(LTR)在禽痘病毒(FPV)疫苗株基因组上的整合位点及相关序列,合成一对来自FPV的引物,从国内5个不同厂家生产的禽痘疫苗中经PCR均扩增到REV-5′LTR。通过序列比较发现,我国5个FPV疫苗毒株中REV-5′LTR整合位点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天然重组禽痘疫苗完全一致。其中,有3个的REV-5′LTR插入序列也与美国的Vac-3-Am株和澳大利亚的Vac-M3-Au株有100%的同源性。另2个中国疫苗毒株中的REV-LTR插入序列与美国疫苗毒株Vac-1-Am中的REV-LTR插入序列有99.6%的同源性。但是,这5个中国禽痘疫苗毒株中整合的REV LTR与中国近年分离到的REV野毒株HA9901[1]的5′LTR的同源性只有75.4%~92.4%。 相似文献
7.
分子克隆化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传染性及其前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含有SNV株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 (REV)前病毒全基因组cDNA克隆质粒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用对REV的单克隆抗体和抗REV env-gp90的鼠血清作间接免疫荧光反应,在原始的转染细胞及随后传代的细胞中均显示病毒特异性抗原.而且,在连续传代细胞中的阳性率明显升高.用REV特异性引物对进一步传代后的细胞基因组作PCR,也检测出REV基因组.这些结果均表明所得到的分子克隆化病毒具有传染性,因而也进一步证明所用的质粒克隆包含有具感染性的全病毒基因组.对该全基因组cDNA克隆进行酶切所获得的数个亚克隆进行测序,并将序列进行拼接,完成了REV全基因组序列.REV的这个传染性克隆将有助于进一步研究REV的分子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8.
根据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SNV株的前病毒基因组cDNA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以SNV株前病毒cDNA全基因组克隆为模板,通过PCR技术扩增出该病毒囊膜糖蛋白env基因部分片段。将PCR产物按正确的阅读框架定向克隆进pGEX-6P-1载体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下游,将重组质粒转化进宿主菌BL21中,在1.0mmol/LIPTG(37℃)诱导下,env基因部分片段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获得了良好的表达。表达产物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确定其表达的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72kD,并经Western-blot检测,发现在72kd目标条带处呈现一棕红色印迹。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群特异性抗原P30与囊膜糖蛋白gp90体外共表达蛋白的免疫原性,为研发新型REV抗体诊断试剂盒提供基础。【方法】根据REV脾脏坏死病毒(spleen necrosis virus,SNV)株的前病毒基因组cDNA序列,设计合成2对引物,以pPB101质粒为模板,分别扩增REV p30基因和gp90基因片段。将PCR产物依次克隆入表达载体pET-28a(+)中,通过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筛选阳性重组克隆pET-p30-gp90。重组菌经异丙基硫代D-半乳糖苷(IPTG)诱导后,通过SDS-PAGE电泳分析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表达蛋白与特异性血清之间的反应性。制备表达蛋白的抗血清,以该抗血清与REV感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进行间接免疫荧光实验(IFA),验证表达蛋白的免疫原性。【结果】经SDS-PAGE电泳后能观察到预期大小的表达条带,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重组蛋白能与REV抗血清反应。将表达产物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制备p30-gp90抗血清,该抗血清与REV感染CEF在IFA中呈现特异性荧光反应。【结论】体外串联表达REV p30-gp90蛋白,表达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研究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群特异性抗原P30与囊膜糖蛋白gp90体外共表达蛋白的免疫原性,为研发新型REV 抗体诊断试剂盒提供基础。【方法】根据REV脾脏坏死病毒(spleen necrosis virus,SNV)株的前病毒基因组cDNA序列,设计合成2对引物,以pPB101质粒为模板,分别扩增REV p30基因和gp90基因片段。将PCR产物依次克隆入表达载体pET-28a(+)中,通过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筛选阳性重组克隆pET-p30-gp90。重组菌经异丙基硫代D-半乳糖苷( IPTG)诱导后,通过SDS-PAGE电泳分析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表达蛋白与特异性血清之间的反应性。制备表达蛋白的抗血清,以该抗血清与REV感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 CEF)进行间接免疫荧光实验(IFA),验证表达蛋白的免疫原性。【结果】经SDS-PAGE电泳后能观察到预期大小的表达条带,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重组蛋白能与REV抗血清反应。将表达产物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制备p30-gp90抗血清,该抗血清与REV感染CEF在IFA中呈现特异性荧光反应。【结论】体外串联表达REV p30-gp90蛋白,表达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1.
PCR在猴B病毒鉴定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为鉴定新分离毒株是否为B病毒.方法根据ScinicarielloF报道的引物,用PCR方法扩增BV147、HSV-1、HSV-2,对扩增产物进行SacⅡ内切酶消化.结果这一对引物可同时对这3种病毒进行扩增,但只有BV147的扩增产物可被SacⅡ内切酶切开.对BV147扩增片段克隆测序的结果证实,其与美国B病毒E2490株部分基因(UL27)相对应位置的核苷酸同源性为100%.结论初步建立了检测B病毒DNA的PCR方法并测定了新分离病毒毒株的部分基因序列,证明新分离的病毒为B病毒. 相似文献
12.
Goldfish sperms were mixed with eggs for fertilization after incubation with antifreeze protein gene(AFP)from ocean pout for 30 min.A number of embryos and 145 adult goldfish were obtained.DNA from adult goldfish and embryos was extracted separately.Results of the amplification by PCRand Southern blot molecular hybridization indicate the integration of exogenous antifreeze gene intothe genome of a part of the recipient goldfish.Of the 45 samples detected by PCR,twelve showedpositive reaction with distinct hybridization band.The positive rate was 26%.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在鸭群中的感染状态.[方法]从山东省不同地区送检的病(死)鸭中,随机采集法氏囊、脾脏和肝脏等220份样品.细胞培养分离病毒,以提取的组织DNA为模板进行特异性斑点杂交、PCR和nest-PCR检测.从不同地区阳性样品中任选一个进行克隆测序、同源性比较和进化树分析.[结果]从35/39份法氏囊、54/84份脾脏和32/97份肝脏DNA样品中检出REV(121/220).其中法氏囊的检出率最高,显著高于肝脏、脾脏(P<0.01),但用细胞培养分离病毒、常规PCR、组织DNA直接点杂交检测时,均未检出REV.YN-1和BZ-1株env基因片段与美国分离的鸭源SNV株同源性高达99.8%,LQ-1株env基因片段与美国鸡源分离株的同源性为100%,均高于近几年中国鸡源分离株.[结论]在检测REV感染时,应加强对法氏囊的检测,但由于REV在感染鸭的组织中含量很低,应采用更为敏感的nest-PCR.同源性和进化树分析表明,我国鸭源REV很可能是在引进未经对REV检疫的种鸭时引入的. 相似文献
14.
选用Epstin-Barr病毒(EBV)基因组内部重复序列1(IR1)片断作为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引物,用于检测了31例不同病例活检组织和4例新鲜鼻咽组织经体外培养6周以上的新生上皮细胞内EBV基因,其中检出EBVDNA:高分化鼻咽癌5/5,低分化鼻咽癌4/4,何杰金氏病5/5,非何杰金氏病0/2,头颈其他肿瘤1/6,鼻咽慢性炎症0/5,正常鼻咽组织0/4;新生上皮细胞DNA抽提物;低分化鼻咽癌2/2,炎症0/1,正常人胚鼻咽上皮0/1;携带EBV基因组细胞系(Raji,B_(95-8)各1)2/2,致淋巴细胞转化之B_(95-8)病毒为10~(-4),PCR检测10~(-4)~10~(-6)均阳性,10~(-7)未检出。结果表明EBV与鼻咽癌与何杰金氏病有关,常规石蜡包埋切片仅8μm×0.1mm~2,贮存时间至三年仍可用于PCR检测EBV DNA,证实PCR是一种快速、灵敏和特异测捡EBV基因组的方法,可作为肿瘤和疚病病毒病因回顾性调直研究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15.
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DNA合成仪合成两个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otato spindle tuber viroid, PSTVd)特异性引物,从感病的马铃薯块茎组织的核酸抽提液中,用反转录酶合成PSTVd eDNA,然后用PCR法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用电泳检测,建立了用PCR法检测PSTVd的新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可达0.15pg,比现有其它检测方法高,而且样品用量少。 相似文献
16.
Yuan Hui Zhiming Wu Zhiran Qin Li Zhu Junhe Liang Xujuan Li Hanmin Fu Shiyu Feng Jianhai Yu Xiaoen He Weizhi Lu Weiwei Xiao Qinghua Wu Bao Zhang Wei Zhao 《中国病毒学》2018,33(3):270-277
The establishment of highly sensitive diagnostic methods is critical in the early diagnosis and control of Zika virus(ZIKV)and in preventing serious neurological complications of ZIKV infection. In this study, we established micro-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dPCR) and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 protocols for the detection of ZIKV based on the amplification of the NS5 gene. For the ZIKV standard plasmid, the RT-qPC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ycle threshold(Ct) value was linear from 10~1 to 10~8 copy/l L, with a standard curve R~2 of 0.999 and amplification efficiency of 92.203%;however, a concentration as low as 1 copy/l L could not be detected. In comparison with RT-qPCR, the dd PCR method resulted in a linear range of 10~1–10~4 copy/l L and was able to detect concentrations as low as 1 copy/l L. Thus, for detecting ZIKV from clinical samples, RT-qPCR is a better choice for high-concentration samples(above 10~1 copy/l L),while ddPCR has excellent accuracy and sensitivity for low-concentration samples.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dPCR method should be of considerable use in the early diagnosis, laboratory study, and monitoring of ZIKV.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PCR技术建立一种对HSV直接基因分型的方法。在HSV-Ⅰ、Ⅱ两型的DNA多聚酶基因上设计了一条两型共同的上游引物(HDP-B)和两条型特异的下游引物(HDP-1、HDP-2)。三条引物共同组成一个扩增反应体系,在HSV-Ⅰ产生543bp条带,HSV-Ⅱ产生372bp条带,据此在基因水平上对HSV进行分型。5株不同来源的HSV(2株Ⅰ型,3株Ⅱ型)分型结果与病毒分离及血清学方法完全一致。该反应体系与其它来源的DNA不产生特异反应,敏感性可达1fg。应用该法对151份临床可疑HSV感染的标本进行检测并分型,结果与免疫学方法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8.
PCR制备地高辛素标记的探针检测轮状病毒核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制备了轮状病毒第9基因部分片段的地高辛标记的cDNA探针。DNA-RNA斑点杂交表明该探针具有轮状病毒A组的特异性,可检出10pgHRV-RNA。实验中选择了粪便标本提取核酸后点膜和粪便上清直接点膜进行斑点杂交,两种方法的结果一致;同时将斑点杂交法与PAGE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用PCR技术直接制备地高辛索标记的cDNA探针具有方便、快速、标记率高、特异性强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两个用于PCR引物设计的计算机程序PCRDESN和PCRDESNA。PCRDESN程序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评价用户自己设计的一对引物的质量:(1)引物内的碱基反向重复或发夹结构,(2)两个引物之间的碱基互补配对,(3)两个引物之间的同源性,(4)引物的碱基组成及特点和T_m值计算。通过用多例文献发表的及本院有关实验室提供的引物对序列的验证,确定了程序的运算参数,证明该程序能较好地检验引物对的质量和解释某些PCR实验失败的原因。PCRDESNA程序采用逐级优化的方法和比PCRDESN所选用的更严紧的引物选择参数对用户提供的核酸序列进行快速检索,以确定所有可能的和合适的引物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