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正>或昂首挺胸,缓缓阔步;或优雅起舞,翩然振翅,然后穿云而上。在三江平原,如果你幸运的话,可以看见这种天使般的鸟类——东方白鹳。优雅的天使\"长脚尖喙,羽毛洁白,体型壮硕\",这是文人笔下的东方白鹳。东方白鹳属于大型涉禽,仅分布于亚洲东部,因数量稀少,已被列为濒危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全球现  相似文献   

2.
或昂首挺胸,缓缓阔步;或优雅起舞,翩然振翅,然后穿云而上。在三江平原,如果你幸运的话,可以看见这种天使般的鸟类——东方白鹳。  相似文献   

3.
齐齐哈尔东郊东方白鹳繁殖情况的调查与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费殿金 《动物学研究》1989,10(3):263-270
1969~1986年期间,曾在1969~1970,1978~1979,1980~1984,和1986共10个年分里每年有一对东方白鹳(Ciconia ciconia boyciana Swinhoe)先后在7个地点营巢繁殖,本文总结了10次营巢与繁殖情况,并对其繁殖过程机率作了时间空间分析。  相似文献   

4.
2009年3-5月,在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运用Vanderploeg和Scavia选择指数和资源选择函数对25个东方白鹳巢址的利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方白鹳偏好选择在芦苇沼泽中的电线杆上筑巢,巢区水面比例较大,样方内水深度>15cm,植被较高,盖度较大,植被密度200-500根/m2,巢址距明水面、芦苇沼泽、树林距离较近,明水面深度<0.5m,距离人为干扰、农田、草地较远。东方白鹳巢址利用的资源选择函数为:logist(p)=-0.206-2.773×距明水面距离+2.200×距公路距离+1.444×距轻度干扰地距离+1.205×距草地距离+1.191×植被密度,模型正确率:88.6%,R2=0.721。食物、人为干扰和植被密度是影响东方白鹳巢址利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2000年5~7月,在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弃巢的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4枚卵进行人工孵化及育雏研究。在孵化期温度37.4~37.6℃,湿度45%~55%;出雏期温度37.2~37℃.湿度60%~65%,同时严格了翻卵、晾卵、通风、换气等技术指标,孵化成功率100%。在设定的温度、湿度、光照及保证食物供给的条件下进行育雏,对l~30日龄的幼雏进行连续的测量及观察,结果表明.幼雏生长发育与野生条件下自然育雏的幼雏生长发育基本相近。  相似文献   

6.
笼养东方白鹳春季行为和时间分配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笼养东方白鹳春季日节律行为和时间分配的研究结果表明 :其各种行为的时间分配不同 ,并出现较明显的日节律。节律变化与饲养方式和笼舍环境等因素有关 ,性别、年龄、繁殖与否等影响其时间分配。  相似文献   

7.
2008和2009年3—6月,在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采用定点观察、GPS定位、样方调查和逐步判别分析等方法对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繁殖期觅食地的利用进行了研究。共测定了75个觅食利用样方和74个对照样方的14个生态因子。结果表明,东方白鹳繁殖期倾向于在明水面、芦苇沼泽和滩地中觅食,对草地和农田利用极少。偏向于食物丰富度较高的觅食点;对隐蔽级高低没有明显的偏好。对利用样方和对照样方进行比较,发现利用样方具有植被高度和植被盖度较低,觅食地水深相对较浅,距明水面、芦苇沼泽、树林等距离较近,距重度干扰源较远等特征。逐步判别分析表明,距芦苇沼泽距离、样方内水深、距重度干扰源距离、食物丰富度和明水面距离具有重要作用,由这5个变量构成的方程在对繁殖季节东方白鹳觅食地利用样方和对照样方进行区分时,正确判别率可以达到95.5%。东方白鹳繁殖期觅食地的利用主要与水源、人为干扰和食物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8.
东方白鹳 (Ciconiaciconiaboyciana)是世界濒危物种之一 ,在我国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据称其野生种群数量约为 2 0 0 0~ 2 50 0只[1] 。因其在湿地生态系统中处于生态链的顶级地位 ,国际上常把它作为衡量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标示物种。其主要繁殖地在俄罗斯的阿穆州及乌苏里江流域 ,同时中国的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地也有部分繁殖种群。其主要越冬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历年来鄱阳湖保护区对东方白鹳的统计资料 (表 1 )充分显示 ,鄱阳湖保护区是东方白鹳的重要越冬地。 1 999年 7月 ,俄罗斯科学院黑龙江研究中…  相似文献   

9.
人工饲养东方白鹳繁殖期行为的时间分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哈尔滨动物园一对东方白鹳(Ciconiaboyciana)繁殖期行为的时间分配做了观测分析,统计在某个时间单位(如孵化期)及整个繁殖期各行为所占的比例,比较得出东方白鹳因性别、繁殖期阶段等不同因子在行为上产生的差异。结果表明,繁殖期笼养东方白鹳的行为及其时间分配主要为站立(4 9 4% )、繁殖(1 9 7% )、理羽(8 9% )、取食(6 4% )、修巢(5 7% )、打嘴(5 7% )、游走(4 3 % )等几种,各种行为时间分配存在着一定的日节律。繁殖期的不同阶段、不同性别之间行为时间分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比较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粪便总DNA的5种提取方法,旨在为后续物种性别鉴定和DNA条形码鉴定提供合适的方法.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法(CTAB法)、十二烷基磺酸钠裂解法(SDS法)、Tiangen试剂盒法、Qiagen试剂盒法和异硫氰酸胍法(GuSCN法)对取自天津动物园的东方白鹳新鲜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