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康定湍蛙Amolops kangtingensis依据多地混合标本订立,其分类地位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从居群水平出发,涵盖其多个模式产地及分布区,联合染色体核型、形态数量性状、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对其有效性及物种进行界定。结果表明,以新都桥为模式产地的康定湍蛙成立,分布区域大致界定于折多山以西雅砻江流域,海拔3000 m及以上高原地区,而原康定湍蛙大渡河流域各居群应划归四川湍蛙A.mantzorum物种之中。  相似文献   

2.
嗜麝血蜱 Haemaphysalis moschisuga Teng是1980年根据从青海等地的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上采到的标本订立的种。近年来通过一些野外考察,了解到该蜱在我国西部高原地区比较常见,它的分布区包括甘肃(宕昌)、青海(泽库、尖扎、囊谦)、四川(壤塘、炉霍、德格、康定、理塘、巴塘)、西藏(类乌齐、芒康、曲松)、云南(中甸)等省区。主要生活在海拔2,600—4,200米的高原林区。在动物地理上它属于古北区的种类,但国外未见纪录。  相似文献   

3.
中国林蛙新亚种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本文根据采集于陕西户县、甘肃榆中,四川康定和吉林白河产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 371号标本,对其形态、染色体组型、C带、银带及血清LDH同工酶电泳酶带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榆中、康定和白河的标本与中国林蛙模式产地户县的标本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因此确定榆中、康定和白河产中国林蛙为三个新亚种。  相似文献   

4.
中国中沟细蜂属一新种记述(膜翅目,细蜂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录我国中沟细蜂属Parthenocodrus 1新种:康定中沟细蜂P.kangdingensis sp. nov.(四川).描述了其形态特征并与近似种做了比较.模式标本存浙江大学寄生蜂标本室.  相似文献   

5.
吴鹤龄  李美琴 《遗传》1986,8(6):29-31
绿尾虹难是我国一稀有特产鸟类之一。它 分布在青海东南部、四川宝兴、康定、汉川、平武 等地以及甘肃南部。其特征为体形较其它虹准 稍大些,但白色部分较多;尾蓝绿,下体黑色。它 属于鸡形目难科虹雏属,其学名绿尾虹堆(乙。- phophorus chuysii Geoffroy st. Hilaire)。关于它 的同工酶至今还没有人报道过。本文对绿尾虹 谁的LD H同工酶在6种不同组织中的带谱分 布进行了初步的描述。  相似文献   

6.
描述了自四川西部发现的毛茛科唐松草属三新种,康定唐松草、细茎唐松草和九龙唐松草,并给出其与近缘种的区别特征。  相似文献   

7.
四川甘孜州发现白化高原鼠兔丁晓涛,谢文彬甘孜州畜牧科学研究所康定626000石渠县草原站高原鼠兔(Ochtonacurzoniae)分布于青藏高原地区,是严重危害草原的害鼠。白化高原鼠兔在四川还未见报道。1992-1993年笔者曾在石渠县尼呷镇(海拔...  相似文献   

8.
康定虫草蝙蝠蛾幼虫食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人工培植冬虫夏草的需要,在四川康定对虫草蝙蝠蛾幼虫的食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虫草蝙蝠蛾幼虫是多食性,主要取食莎草科、禾本科、毛茛科、蓼科、水麦冬科等10科15种植物的地下根茎,而以一种植物为主的自然植物群落或混合植物草皮层饲养虫草蝙蝠蛾幼虫较好。  相似文献   

9.
小猫熊(Ailurus fulgens)在四川的分布为北起邛崃山脉,沿大雪山向东南到大凉山,在此范围内尤以宝兴、天全、石棉、峨边、康定等县为多。在成都附近的灌县、崇庆等县境内也有零星发现。各地群众根据它的形态、习性有着不同的俗名,如汶川地区猎人根据小猫熊有时在冬季要爬往向阳的山崖处晒太阳取暖的习惯,叫“山车娃”和“山门蹲”。康定地区以它腰部的颜色和尾上的环纹称之为“红腰狸”“九节狼”,凉山彝族猎人叫它为“洛布料”(译音),其皮张商品名称为“金狗皮”。  相似文献   

10.
人工冬虫夏草的氨基酸含量及其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明确人工和野生冬虫夏草在氨基酸方面的差异,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人工冬虫夏草提供理论依据,对室内全人工培殖冬虫夏草和产自四川康定的野生冬虫夏草的氨基酸营养价值进行分析评价。方法用日立L-8800型全自动分析仪检测氨基酸含量并根据FAO/WHO的氨基酸评分标准模式和鸡蛋蛋白模式进行氨基酸营养价值评价。结果人工冬虫夏草氨基酸种类齐全,其全草氨基酸总量高于产自康定的野生冬虫夏草;其全草的鲜味氨基酸高于产自康定的野生冬虫夏草;其全草必需氨基酸总量低于产自康定的野生冬虫夏草。人工冬虫夏草必需氨基酸与氨基酸总量的比值高于WHO/FAO评分模式而低于鸡蛋蛋白模式。结论人工冬虫夏草氨基酸不仅种类组成合理,而且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这一结果为人工冬虫夏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冬虫夏草菌无性阶段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离工作在四川康定及北京进行。方法是将康定收集的14批新鲜冬虫夏草,经整体灭菌后,分别割取子座、柄和虫体三部,然后将各部再切割成绿豆大小样的接种体,置于含1%胨的PDA上,在20℃温箱中让其生长;也少量地进行了子囊孢子分离,结果获得90%以上是同一种分生孢子阶段真菌的培养物。而且对该培养物的鉴定表明,是被毛孢属(Hirsutella)一新种——中国被毛孢(Hirsutella sinensis sp.nov.)。并根据这些多批次且大数量接种体(1000个以上)、多途径且重复持续分离,连同子囊孢子分离以及1988年康定点上再次分离的相互验证,皆得到同一种真菌——中国被毛孢这一事实,我们初步结论:中国被毛孢是冬虫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的无性阶段。  相似文献   

12.
张渝华 《植物研究》1994,14(2):144-146
本文描述四川南芥属一新种,命名为康定南芥Arabis kangdingensis Y.H.Zhang,并首次报告该材料的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2n=28),附染色体照片。  相似文献   

13.
康定虫草主要寄主斜脉蝠蛾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志鸿 《昆虫学报》1992,35(3):317-321
冬虫夏草是一味名贵的中药材.四川康定虫草的主要寄主斜脉蝠蛾翅面色斑多变异,可区分成“黑白斑”和“黄毛斑”两大色斑型.经交配试验和成虫形态特征(触角、口器、翅脉、前足、雌雄外生殖器和鳞片的超微结构等)的观察,证明为同一种,经鉴定是斜脉蝠蛾(Hepialus oblifurcus Chu et Wang)**.  相似文献   

14.
康定贡嘎蝠蛾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贡嘎蝠蛾Hepialus gonggaensis是冬虫夏草菌的寄主昆虫之一,为了人工饲养蝠蛾培殖冬虫夏草,提供科学依据。从1980—1985年,在四川康定贡嘎山干沟基点(海拔3800m)的自然条件下和室内,对贡嘎蝠蛾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研究,现将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15.
记述采自中国四川和吉林钩瓣叶蜂属Macrophya imitator种团2新种:康定钩瓣叶蜂Macrophya kangdingensis Wei et Li,sp.nov.和卜氏钩瓣叶蜂Macrophya bui Wei et Li,sp.nov..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昆虫模式标本室.  相似文献   

16.
《人与生物圈》2011,(3):92-93
四川亚丁亚丁生物圈保护区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稻城县南部,总面积1 344平方公里,以保护牛羚、豹、林麝、鬣羚、小熊猫、黑熊、斑羚、水鹿、白臀鹿等珍稀动物以及濒危植物为主。2003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驾车路线:北京→成都→雅安→康定→雅江→理塘→稻城县城→香格里拉镇→亚丁。地方特产:松茸、贝母、川贝、雪茶、雪莲,青稞酒、酥油、奶饼子、红景天、牦牛肉、藏香猪。  相似文献   

17.
牦牛可称我国珍贵动物之一,分布在康藏,青藏等地。在中亚细亚、阿尔泰山、天山和帕米尔的高山等地区都有饲养者。虽然也有不少的报导,我为了对牦牛想作进一步的了解在1954年往康定旅行,初步的观察了牦牛的生活习性拜访问了数位饲养牦牛的藏胞,特作膚浅的介绍,以资大家的参考。一.牦牛的特征和习性我国康藏和青藏等地的牦牛(犂牛)(Poe phagus grunniens Linne)在动物学上是属于偶蹄目。有的动物学家认为它是家牛接近的亲属。藏胞称牦牛叫“雅”。牦牛的躯体非常健壮,肌肉也很发达这和  相似文献   

18.
肉食龙类(Carnosauria)在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黑龙江、辽宁、山东、山西、江西、四川和云南等省均有发现。地史分布从晚三迭世至白垩纪。至目前为止,我国已发现七个属:云南晚三迭世的中国龙(Sinosaurus)、四川晚侏罗世的四川龙(Szechuanosaurus)、剑阁龙(Chienkosaurus),山东晚白垩世的金刚口龙(Chinkankousaurus),  相似文献   

19.
通过标本室和野外观察,发现根据云南西北部中甸标本描述的毛茛科竞生翠雀花(Delphinium yangii W.T.Wang)与此前记载分布于该地及四川西南部(康定、小金、汶川)的宝兴翠雀花(D.smithianum Hand.-Mazz.)属于同一分类实体,故将前者处理为后者的异名。  相似文献   

20.
国产毛茛科翠雀属中一个误用的学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elphinium teniiL啨vl.长期以来被用作我国云南西北部一种常见的花序轴和花梗无毛的翠雀的学名。检查模式标本后发现其花序轴和花梗均密被反曲短柔毛,因此D.tenii与四川和云南相当广布的康定翠雀D.tatsienense Franch.没有本质区别,应将D.tenii处理为康定翠雀的异名。以前鉴定为Delphinium tenii的植物的正确学名应当是中甸翠雀D.yuanum Ch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