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桂西南中越边境地区的蛇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放  余丽江 《四川动物》2002,21(4):236-238
广西西南部中越边境地区现已知有蛇类5科66种,其中黑头海蛇(Hydrophis melanocephalus)为广西蛇类新纪录。腹斑水蛇(Enhydris bocourti)在该地区的分布纪录应为可疑记录,需作进一步调查。  相似文献   

2.
1981年8月,作者在广东省高要县永安公社新围(土良月)的农田及水沟中捕获铅色水蛇Enhydris plumbea 55条,其中感染锥虫的有33条。经鉴定为一新种。现描述如下。标本保存于中山大学生物系寄生虫学研究室。  相似文献   

3.
1980年8月,作者在广东省高要县永安公社新围(土朗)的稻田及水沟中捕获中国水蛇Enhydris chinensis 62条,其中47条感染有锥虫,经鉴定为一新种,现报道于后。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山大学生物系寄生虫学研究室。扭曲锥虫,新种Trypanosoma tortilis sp.nov.(图1)  相似文献   

4.
台湾棘带吸虫的终末宿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称为终末宿主。台湾棘带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为软体动物,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鱼类,过去一直认为台湾棘带吸虫的终末宿主是鸟类和哺乳类。作者在台湾棘带吸虫种群生态学的研究中发现两栖类的泽蛙Rana limnocharis,爬行类的中国水蛇Enhydris chinensis也是台湾棘带吸虫的终末宿主,这在国内外尚属首次报道,从中国水蛇的食性以及与鱼类相似的栖息环境来看,中国水蛇可能是台湾棘带吸虫的最适终末宿主,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作者利用致乏库蚊(Culex fatigans)作为实验媒介,把寄生在灰鼠蛇(Ptyas korros)的广东肝血簇虫(Hepatozoon guangdongensis)感染到无虫的灰鼠蛇(渔游蛇(Natrix piscator)、三索锦蛇(Elaphe radita)和中国水蛇(Enhydris chinesis);观察其生活史。首次描述了由x裂殖体产生的小裂殖子,进入红细胞,经滋养体和幼小配子母体阶段发育成配子母体的过程,以及由y裂殖体产生的大裂殖子继续在内脏进行无性生殖的细节;在对广东肝血簇虫生活史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肝血簇虫在脊椎动物体内发育的模式和血液时期各期虫体划分的形态学标准。  相似文献   

6.
保氏水蛇     
保氏水蛇Enhydrisbocourti(Jan)又名腹斑水蛇,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一种后勾牙毒蛇,最近在我国广西发现该蛇,成为我国水蛇属一种新纪录。目前全世界已知水蛇属有16种,分布于澳大利亚北部、马来群岛、马来半岛、印度、缅甸及中国南部。加上新发现保氏水蛇,中国现有水蛇属5种,其余分别是中国水蛇EnhydrisChinese、黑斑水蛇Enhydrisbennetti、铅色水蛇Enhydrisplumbea和水蛇Enhydrisplumbea。水蛇属的形态学基本特征为头扁,头颈区分不明显,上颌齿10~16枚,具12寸后沟牙;眼小,瞳孔垂直椭圆形;鼻鳞彼此相切;尾下鳞成对,鼻孔向上;鼻间鳞单片;背鳞…  相似文献   

7.
水蛇亚科属于游蛇科,包含10个属。其中7个属为单型属。选取水蛇亚科14个形态学特征进行支序分析,并利用计算机软件Hennig86对水蛇亚科中8个属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初步探讨,结果显示水蛇亚科分为两支Gerarda和Fordonia两个属构成姊妹群,Cerberus、Erpeton和Homalopsis三个属也构成单系群,与Vorisetal(2002)的分子系统树相同,但Cantoria属的地位则与Vorisetal(2002)的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8.
石铸 《植物分类学报》1993,31(6):533-548
本文采用狭义概念,将苦荬菜类群(Ixeris group)处理为4个属,即苦荬菜属Ixeris Cass.沙苦荬属Chorisis DC.小苦荬属Ixeridium(A.Gray)Tzvel.及黄瓜菜属Paraixeris Nakai并提供了分属、种检索表。文中记载了3个新种及7个新组合种。  相似文献   

9.
爬行动物繁殖生活史特征是动物进化生物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而国内有关卵胎生蛇类繁殖生活史特征的研究目前较为匮乏。本研究以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卵胎生蛇类——铅色水蛇(Hypsiscopus plumbea)为研究对象,在2013至2015年每年7月于温州地区捕获怀孕中后期水蛇母体,带回实验室,收集所产幼体,测量母体产后形态以及初生幼体形态指标。结果发现,母体产后头体长和体重存在明显年间变异,高温干旱年份(2015年)的母体产后身体状况较差;母体总的繁殖输出(窝仔数、窝仔重)均与母体头体长呈显著正相关,但无显著的年间变异;初生幼体头体长、体重与母体头体长均无相关性,且2015年出生的幼体体型更大;初生幼体大小与窝仔数无相关性。本研究表明,铅色水蛇的母体形态特征、后代特征存在年间变异,可能与不同年份温度、降水等因素有关,而其繁殖能量投入以及后代大小可能在自然选择压力下已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10.
北京枝角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北京及其附近地区各类水域中的浮游甲壳动物,过去尚未很好地进行调查,有关的资料也很稀少。就枝角类而言,仅有Sar(1903)、Brehm(1909,1933)、Kawamura(1918)、Spandl(1925)及Uéno(1927,1937)等先后记载过14个种和变种(Daphniacarinata, D. psittacea, D. psittacea var. exilis, D. magna, D. longispina, Scapholeberis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8月4日,笔者在新疆伊犁河大桥附近(43°53'34″N,81°16'52″E)观鸟时拍摄到1只猛禽,经鉴定该猛禽为鹃头蜂鹰Pernis apivorus雄性成鸟,这是该鸟种在中国地区的首次确切记录。邓杰等(1995)曾在阿尔泰地区贾登峪林场附近记录到2只鹃头蜂鹰,而马鸣(2011)也曾记载在喀什地区、库车林场和阿尔泰地区有该鸟种的分布。由于这些记录均缺乏实物标本或照片等证据,而未被广泛记述(郑光美,2011;中国观鸟年报编辑,2013)。  相似文献   

12.
水蛇亚科属于游蛇科,包含10个属。其中7个属为单型属。选取水蛇亚科14个形态学特征进行支序分析,并利用计算机软件Hennig 86对水蛇亚科中8个属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初步探讨,结果显示水蛇亚科分为两支:GerardaFordonia两个属构成姊妹群,CerberusErpetonHomalopsis三个属也构成单系群,与Voris et al(2002)的分子系统树相同,但Cantoria属的地位则与Voris et al(2002)的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肥东县的公安干警,从蛇贩子的屠刀下救下3000多条水蛇放回田塘河坝。如此规模的捕蛇杀蛇与救蛇放蛇之争,是生态学史上少见的要闻。本刊向全国的读者推荐“救蛇放蛇”一文,期望读者从这里得到启发,重新认识向社会普及生态学知识的重要性。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生物学杂志编委会名誉主编杨纪珂教授看了“救蛇放蛇”一文后,于一九八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下午召开省政府办公会议。会议决定:“今后对捕蛇(水蛇一一本刊注)者要实行重罚,情节严重的公安机关要拘留、监禁;对保护有功者一律实行重奖”。奖惩兑现护蛇(水蛇)灭鼠方能见效。省爱卫会、省环保局拿出2000元,奖励肥东、肥西两县护蛇(水蛇)有功者,以及撰写“救蛇放蛇”一文的合肥晚报记者高国权等同志。鼠害近年日趋严重,如果全国各地都重视起来,采取积极的措施,鼠害之灾可望日  相似文献   

14.
全世界有24种海雀。我国有三种。其中扁嘴海雀Synthliboramphus antiquus(Gmelin)据1931—1980年的有关资料记载,只在中国青岛附近的一些海岛上繁殖。我们于1979—1990年在江苏省连云港外的前三岛,山东省庙岛群岛、青岛和荣成等地区,对中国扁嘴海雀进行了考察。特别是在前三岛地区(包括车牛山岛,平山岛、达埝山岛和附近的几个小荒岛) 进行了连续百余天的昼夜观察。对扁嘴海雀的200多个巢,186枚卵、88只成鸟、30只雏鸟(1—2日龄)进行量度、拍照和分析,发现了中国扁嘴海雀的第二蟹殖基地。其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5.
1964年11月、1965年8月及1966年2月,作者曾在安徽省肥西县紫蓬山林场对鸢Milvus korschunlineatus(Gray)的食性进行了初步调查,工作结果与冯文和所作“至少成都地区鸢在繁殖季节里是以鸡雏为主要食物的。而在经济意义方面,至少在这段时期内是以有害为主的”之记载略有不同,因而在此报导,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及其附近桡足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我国云南省的桡足类区系,迄今只有Brehm(1921,1923,1930)报导了昆明滇池,大理洱海和丽江等地的桡足类9种Chappuis(1936)报导了云南Yungning附近的猛水蚤3种。张玺与易伯鲁(1945)曾记载了昆明滇池的桡足类21种。萧之的(1950)曾叙述了大理洱海的桡足类5种。至于本省其他地区的桡足类尚无报导。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1个陕西省植物分布新记录属桑科(Moraceae)——水蛇麻属(Fatoua Gaudichaud-Beaupré)和3个新记录种——水蛇麻[Fatoua villosa (Thunberg) Nakai]、假鬃尾草(Leonurus chaituroides C.Y.Wu & H.W.Li)、羊乳[Codonopsis lanceolata (Siebold & Zuccarini) Trautvetter]。这3种植物的发现,对于补充完善陕西省植物资源,丰富陕西植物区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体现了金丝大峡谷植物类型在秦岭中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8.
广州植物志新资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州地区自然保护区风水林植物调查中,发现了广州过去未曾记载过的维管植物22种,包括虎克鳞盖蕨(Microlepia hookeriana)、林下凤尾蕨(Pteris grevilleana)、簇叶新木姜(Neolitsea confertifolia)、小盘木(Microdesmis caseariifolia)、大...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水蛇属一种新纪录——腹斑水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0年10月6日,作者在广西南宁农贸市场购到水游蛇亚科的2条活体,经研究鉴定,该种水蛇为我国水蛇属一种新纪录—腹斑水蛇Enhydrisbocourti.  相似文献   

20.
棘马陆属(Centrodesmus)隶于带马陆目(Polydesmida)奇马陆科(Paradoxosomatidae),背部侧翼呈鹿角状,是稀有的倍足类,仅在中南半岛和爪哇等地有过记载。作者最近发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附近有一种棘马陆,与过去记载的种比较,具有明显的不同特征,系一新种,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