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艳妇斑粉蝶Delias belladonna (Fabricius)具有较高的经济、美学和生态价值, 可用于观赏、工艺制作、活体放 飞等。在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 艳妇斑粉蝶一年发生1代, 卵期8至12天, 在6月至7月能发现卵; 幼虫期约10个月, 当年6月份至次年5月份能发现幼虫, 其中1龄幼虫历期7至10天, 2龄10至17天, 3龄14至19天, 4龄约5至6个 月, 5 龄虫30至45天; 蛹期20至35天, 蛹主要出现在4月份至6月份; 成虫发生在5月下旬至7月上旬。艳妇斑粉 蝶以4龄幼虫越冬, 其寄主植物为桑寄生Taxillus sutchuenensis和短梗钝果寄生Loranthus vestitus。艳妇斑粉蝶野外资源可进行有规划地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斑粉蝶属Delias的系统发生关系,对中国产6种斑粉蝶21只标本的细胞色素氧化酶Ⅰ(CO Ⅰ)基因(约653 bp)、细胞色素氧化酶Ⅱ(COⅡ)基因(约677 bp)和细胞色素b(Cyt b)基因(419 bp)部分序列进行了分析(共1749 bp).其中有355个变异位点,352个简约信息位点,表现出明显的A+T含量(72.61%)偏异.结合从GenBank中获得的29个种斑粉蝶的COⅠ和COⅡ基因部分序列,分别采用最大简约法(Maximum Parsimony,MP)和贝叶斯推论法(Bayesian Inference,BI)构建了斑粉蝶属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报喜斑粉蝶D.pasithoe和优越斑粉蝶D.hyparete关系较近,隐条斑粉蝶D.subnubila、艳妇斑粉蝶D.belladonna关系较近.此外,系统分析结果很好的支持了基于形态学分类的geraldina、cuningguti、dorimene、hyparete种组,支持将D.harpalyce从belisama种组移到nigrina种组,将D.messalina从nigrina种组移到kummeri种组.  相似文献   

3.
通过自然种群观察及实验种群饲养,系统研究了报喜斑粉蝶华南亚种Delias pasithoe porsenna(Cramer,1776)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自然种群在广州1年发生6代,无越冬现象.在温度28℃、相对湿度70%、光照L:D=12 h:12 h条件下,实验种群卵期7.95±0.78 d,幼虫期27.69±0.82 d,蛹期11.33±0.98 d,成虫寿命9.68±1.69 d.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2001、2002年的调查结果,记述了东莞莲花山自然保护区的蝴蝶9科39属60种,分析了不同季节蝴蝶优势种的特点.结果表明,在2001年中以6月份的蝴蝶种类最多为34种,9月、4月、12月则分别为18、14、2种;全年中的优势种为报喜斑粉蝶Delias pasithoe(Linnaeus)、绢斑蝶Parantica agleaphormis(Fruhstorfer)、蓝点紫斑蝶Euploeamidamus(Linnaeus)、巴黎翠凤蝶Papilio paris paris Linnaeus和宽边黄粉蝶Eurema hecabe(Linnaeus).  相似文献   

5.
湖南乌云界蝴蝶物种多样性及区系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2010年,采用路线法对湖南省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蝶类物种多样性进行了为期近3年的调查,共记录蝴蝶147种,隶属于10科94属。蛱蝶科Nymphalidae Swainson,1827种类最多,弄蝶科Hesperiidae Latreille,1809的多样性指数最大。凤蝶属Papilio Linnaeus,1758对属多样性指数贡献值相对较大。记录国家保护种4种(宽尾凤蝶Agehana elwesi、中华虎凤蝶Luehdorfia chinensis、箭环蝶Stichophthalma howqua、大伞弄蝶Bibasis miraculata),其中中华虎凤蝶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湖南省新纪录种3种(金斑剑凤蝶Pazala alebion、报喜斑粉蝶Delias pasithoe和泰环蛱蝶Neptis thestias);宽边黄粉蝶Eurema hecabe采集数量最多(69头),是该保护区优势种群。蝶类昆虫区系主要以东洋成分为主,兼有古北和广布成分。  相似文献   

6.
苦楝斑叶蝉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苦楝斑叶蝉是苦楝树上的重要害虫。该虫在湖南省衡阳地区每年发生 1代 ,以卵在寄主树皮内越冬。越冬卵 4月上旬开始孵化 ,5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 ,羽化后 10~ 15天产卵 ,卵期约 30 0天。若虫共5龄。采用敌敌畏、乐果等农药防治  相似文献   

7.
李传隆 《昆虫学报》1963,(1):98-106
豆粉蝶(Colias hyale L.)和斑缘豆粉蝶(C.erate Esp.)是两个十分相似的近缘种,尤其是后者的东亚亚种(C.e.poliographus Mots.)在外部形态方面与前者更为近似,乍看起来,不易分辨,因此,许多年来,世界上若干蝶类专家,对于这两个种的鉴定,由于没有找到明确的形态区别,因而大感困惑。Elwes(1884)曾在“豆粉蝶属的补充记述”这篇论文里特别提到了鉴别上的困难,而把斑缘豆粉蝶认为是豆粉蝶的一个亚种,Leech(1894,  相似文献   

8.
枯叶蛱蝶Kallima inachus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枯叶蛱蝶在四川峨眉山海拔450~1200 m地带一年发生3代,以第1代和第2代为主,以滞育成虫越冬.第2代成虫大部分在7月中旬后进入滞育状态,但3个世代的个体都可能存在于越冬种群中.在室内饲养条件下,第1代历期约为45~54天,第2、3代历期较长,越冬个体可达5~7个月.在日平均温度26.4~28.2℃,相对湿度63.2% ~84.7%条件下,卵期4~6天,幼虫期21~36天,蛹期10~15天.其寄主包括爵床科马兰属等多种植物.主要天敌有赤眼蜂、蜘蛛、蚂蚁和鸟类.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苹梢鹰夜蛾在广西贺县对柿树苗木的为害情况。描述了它的形态特征。通过调查知道苹梢鹰夜蛾在当地一年可发生6代,每代历期约35天,越冬代185~190天。记述了该虫的生活习性和提出5种防治这种害虫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斑粉蝶属分类研究(鳞翅目:粉蝶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忠民  武春生 《昆虫学报》2005,48(1):107-118
系统地整理了中国斑粉蝶属DeliasHübner,1819的全部种类,共11种31亚种,包括3个中国 新记录亚种:倍林斑粉蝶指名亚种D. berinda berinda Moore、洒青斑粉蝶不丹亚种D.Sanaca bhutya Talbot和侧条斑粉蝶帕瓦亚种D. lativitta parva Talbot。提出将D.Lativitta tai Yoshino作为侧条斑粉蝶云南亚种D. lativitta yunnana Talbot的同物 异名,D. patrua guiyangensis Zhou et Zhang作为Delias berinda adelma Mitis的同物异名。阐述了各亚种的主要识别特征及其地理分布,分析了区系成分,并提供了分 种检索表及全部种类的雄外生殖器和大部分种类的雌性外生殖器特征图。附有3新记录亚种和国 内未见标本记载的2种的成虫彩色照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