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6 毫秒
1.
2.
记述中国新纪录属,曲管蓟马属Sinuothrips Collins,2000,以及1新纪录种,剑曲管蓟马S.hasta Collins.更新了曲管蓟马属的属征,提供了新纪录种的形态描述、特征图以及COI序列.研究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国家动物博物馆和澳大利亚国家昆虫收藏. 相似文献
3.
记述了中国1新纪录属,髋管蓟马属Coxothrips Bournier,1963,以及2新纪录种,即驼峰髋管蓟马C.gibberosa(Kudo,1989)和塔莱髋管蓟马C.tarai(Stannard.1970);并首次描述了塔莱髋管蓟马的雄虫.总结了髋管蓟马属的属征,提供了新纪录种的形态描述、特征图以及该属中国已知种的检索表.研究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国家动物博物馆. 相似文献
4.
5.
记述中国缨翅目管蓟马科1新记录属:胫管蓟马属Terthrothrips.详细描述无翅胫管蓟马Terthrothrips apterus 的形态特征.该种原记载于日本,现于我国广东、湖南、贵州省发现.研究标本保存在华南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6.
脊背管蓟马属是具有长翅的蓟马,头长,头部额区脊状隆起,口针宽,通常极长并有一个或几个侧环.记述中国脊背管蓟马属1新种,即齿跗脊背管蓟马Oidanothrips notabilis sp.nov.并与台湾脊背管蓟马O.taiwanus进行了比较.模式标本保存于包头市园林科技研究所(BLRI).此新种与O.taiwanus相似,其主要区别是新种1)翅基鬃内Ⅲ端部钝;2)复眼后鬃端部钝;3)口针伸达单眼后鬃;而后者,1)翅基鬃内Ⅲ端部尖;2)复眼后鬃端部尖;3)口针不伸达单眼后鬃. 相似文献
7.
8.
多饰管蓟马属是无翅、类似蚂蚁形状的一类蓟马,触角8节,通常节Ⅳ、Ⅴ、Ⅵ腹面端部有突出延伸物,无单眼,前下胸片存在;在绝大部分种类中翅胸很弱,窄于前胸,并且翅瓣缺;复眼腹面延伸大于背面,腹部节I盾板帽状。自从Pelikan于1959年在中国采到一种无翅多饰管蓟马,中国再无人报道过此属。本文记述中国多饰管蓟马属1新种,即网多饰管蓟马Compsothrips reticulates sp.nov.并与无翅多饰管蓟马C.sinensis(Pelikan)进行了比较。模式标本保存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NWAFU)。新种与C.sinensis(Pelikan)相似,其主要区别是新种1)触角节Ⅲ有1个感觉锥;2)复眼后鬃端部钝,不膨大;3)触角节Ⅰ~Ⅱ黑色,节Ⅲ~Ⅴ棕黄色,节Ⅵ基部棕黄色,端部棕色,节Ⅶ~Ⅷ黑色;而后者,1)触角节Ⅲ有2个感觉锥;2)复眼后鬃端部膨大很宽;3)触角全部黑色,只是节Ⅱ端部边缘灰白色,黄棕色。 相似文献
9.
10.
11.
记述中国1新纪录种,安氏胫管蓟马 Terthrothrips ananthakrishnani Kud(o),1978的形态特征,提供了胫管蓟马属中国已知ananthakrishnani Kud(o),1978.详细描述了安氏胫管蓟马Terthrothrips 种的检索表.研究标本保存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12.
根据前翅间插缨的有或无,简管蓟马属Haplothrips常分成两亚属,即指名亚属Haplothrips和无间插缨亚属Trybomiella.目前中国已知18种简管蓟马均属于指名亚属Haplothrips.记述了采自菊科鬼针草花上的无间插缨亚属Trybomiella 1新纪录种,钳端简管蓟马Haplothrips(Trybomiella)articulosus(Bagnall),该种原产于非洲大陆.中国Trybomiella亚属曾记载有2种,其中顶简管蓟H.(T.)apicalis(Bagnall)已转移到Plicothrips属,而色带简管蓟马H.(T.)aurocingulatus Pelikan是Dyothrips pallescens(Hood)的同物异名.首次报道该亚属在中国的分布.研究标本保存在华南农业大学昆虫学系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3.
14.
记述了我国张家界林区红螯蛛属1新种和1新记录种,壶红螯蛛,新种Chiracanthium,Olliforme sp.nov.,略似于Chiracanthium taegense Paik,1990,但二者在生殖器外形和结构上均有明显差异。文中对新记录种弱红螯蛛(Chiracanthium uncinalum Paik,1985)进行了简单描述。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记述了产于我国的跳科。铜头菱头蛛Bianor aeneiceps(Simon,1991)和棕绯蛛Phlegrafuscipes Krlczynski,1891两新纪录种。标本保存在湖南省生物研究所。文中测量数据均以mm为单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