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由中国植物学会生态地植物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协共同组织的《国际山地植被科学讨论会》,于1986年9月1日~5日在北京科学会堂顺利召开。会议的正式代表88人,其中有来自12个国家的31位外宾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国代表57人。这次会议,由侯学煜教授和昭田真(Nakoto Numata)教授任会议主席,陈灵芝教授  相似文献   

2.
任海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11):2224-2224
由国际恢复生态学会、国际恢复生态学会欧洲分会、西班牙科学研究理事会、地中海国际农业研究高级中心联合主办的第十七届国际恢复生态学大会暨第四届欧洲恢复生态学大会于2005年9月12~18日在西班牙萨拉戈萨市召开,来自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中国代表8人.大会的主题是“生态恢复——全球面临的挑战.本次会议论文集收录摘要近800篇,会上交流的论文约400篇,分为大会报告、专题报告和培训班三大类,会议的热点问题是全球变化与生态恢复、景观尺度的恢复、恢复过程中生态经济和社会的整体性考虑.  相似文献   

3.
李典谟  马祖飞  王正军 《生态学报》2002,22(10):1788-1791
1 大会概述2 0 0 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生物数学卫星会议于 8月 1 5日至 1 8日在广西师范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数学会生物数学分会和中国生态学会数学生态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 ,广西师范大学承办。大会名誉主席为著名理论生态学家 Robert May教授 ,中方主席为中国生物数学会主席陈兰荪教授 ,副主席为中国生态学会数学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典谟教授 ,外方主席为奥地利数学会主席 Karl Sigmund教授。第五届全国数学生态学术研讨会同时举办。参加本次会议的国内、外代表共 2 5 9人 ,来自 1 6个国家 ,其中国外代表 44人。本次会议的大会报告…  相似文献   

4.
“中国植物生态学、地植物学的回顾与展望”讨论会于1982年11月20日至25日在郑州召开。到会代表28人,来自全国各省(区)20个单位。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派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得到河南省科协的热情支持,保证了会议的顺利进行。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为1983年召开的“中国植物学会成立50周年大会”作准备,讨论了“中国植物生态学、地植物学的回顾与展望”等准备提交大会的专题报告的主要内容与论点,落实了撰稿人。讨论按地区和专题进行,分为热带、亚热带森林、温带森林、干旱和半干旱荒漠草原、青藏高原、植被制图和环境植物学(包括实验生态与指示植物、地植物化学)等六个组。各组讨论纪要将整理成文,陆续在《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发表。在此基础上,由侯学煜教授汇总撰写“中国植物生态学、地植物学的回顾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生命的化学》2006,26(3):278-278
陕西省生物化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于2006年1月15日在第四军医大学科学会堂召开,出席本次大会的代表共170余人。本次大会的重点议题是选举产生陕西省生物化学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学会更名暨召开第六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  相似文献   

6.
第五届国际兽类学学术大会于1989年8月22—29日在意大利罗马召开,约近50个国家的学者出席。中国兽类学会组团参加了会议(包括通过其它途径出席者)代表共15名。 学术大会共收到论文865篇,分大会报告、分会、板报展示等三种形式进行交流。论文篇  相似文献   

7.
由湖北省环境科学学会生态经济研究会主办的“湖北省首次生态经济学术讨论会”在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的支持下于1984年4月13—15日在武昌召开。出席会议的有:环境科学、生态学、经济学、动物学、植物学、地理学、农学、林学、水利学等方面的专家、教授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劳动保护、环境监测、经济区划等有关部门的生产、科技人员的代表共五十余人。会议传达了今年二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生态经济学会成立大会的概况和今年三月在桂林召开的中国生态学学会第二届大会暨学术讨论会的主要内容,学习了万里副总理在全国生态经济科学讨论会上的讲话,重点交流了学术论文十余篇。会议就“湖北省森林蓄积量仅及建国初期的10%…加重  相似文献   

8.
任海 《应用生态学报》2004,15(10):1988-1988
由国际恢复生态学会、加拿大土地开垦联合会和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生态恢复学会联合主办的第十六届国际恢复生态学大会于2004年8月24~26日在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召开,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中国代表10人(含港台代表),为历届最多.大会的主题是“边缘的恢复”.本次会议交流的论文约350篇,分为大会报告、专题报告和特别研讨三大类,会议的热点问题是边缘的恢复、森林的恢复、恢复-发展-经济、废弃矿地的恢复以及城市恢复.   相似文献   

9.
为落实中国科协(1984)51号文件和中国植物学会的决定,中国植物学会科普及教育工作委员会于1984年8月15日至20日,在黑龙江省东北林学院帽儿山试验林场招待所召开“2000年的中国植物学及人才开发讨论会(关于中学植物教学)”会议。来自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54名分会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会前收到学术论文共47篇,中国植物学会负责装订成册分发与会代表。会议听取了副理事长,科普及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朱微教授的《关于2000年的中国植物学》报告,与会代表就如何为“2000年的中国值物学及人才开发”作出贡献的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和大会发言。通过这次会议,全体代表一致认为,在为社会主义“四化”建没培养合格的植物学人才,中学植物学工作者肩负着极为重大的任务,同时也提出了今后改革  相似文献   

10.
四年一次的国际孢粉学和古植物学联合大会(IPCXIII/IOPCIX2012)于今年8月23日到30日在日本东京中央大学顺利召开。本次大会主题是"环境世纪中的孢粉学和古植物学(Palyonlogy and Palaeobotany in the Century of the Environment)"。会议报告分为六个部分,分别为大会主题报告、专题分会报告以及一般会场、公众会场、午餐研讨会和专题研讨会。来自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共514位会议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其中中国大陆参会代表有69人,主要来自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参与人数名列第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植物学会主持召开的“全国山地植被合理利用与保护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7月26—31日在浙江宁波天童山国家森林公园举行。参加会议代表来自全国大部分省(区)、市的有关科研、大专院校和生产单位,以及出版机构等。会议代表计40余人,收到论文摘要共74篇。  相似文献   

12.
<正>"第十二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暨广东省动物学会成立70周年纪念会"于2016年11月25-28日在广东广州召开。来自全国110家单位的530名代表,欢聚一堂,交流一年来取得的研究成果。本次大会共收到摘要319篇,墙报31张。采用专题征集形式开展相应的分会场交流,共征集18个专题,7个分会场,合计209人在分会场上作了口头报告。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理事长魏辅文,华南师范大学黄兆团党委副书记,国际动物学会主席张知彬研究员,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张正旺教授,中国生态学会动物生态专  相似文献   

13.
动态     
中国动物学会于1989年3月17—21日,在北京怀柔龙山宾馆召开了“第十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成立五十五周年学术年会”。出席这次会议有来自全国全省、市、自治区的代表和学者共253人(其中男209人,女44人)。会议收到学术论文1148篇(已编纂成册),在分组会上宣读了89篇。 这次会议是继1984年在南京召开的纪念本学会成立五十周年大会后的又一次盛会,会议分十个单元时间进行学术活动。有八位二级学会或专业委员会的代表在大会上作有关动物科学当今国内外进展或展望性的学术报告;会议从18日开始用六个单元时间,分分类区系与进化、动物生态与自然保护、实验动物与形态  相似文献   

14.
中国植物学会于10月25~31日在湖南省大庸市召开了“植物细胞生物学学术讨论会”到会代表共120余人。会议听取了六个专题报告:第14届国际植物学会传达(朱激,张伟成);植物生长发育与基因表达(赵微平);植物基因工程研究的新进展(白永延);超分子结构(朱激):细胞骨架(简令成、林忠平);植物钙调素(孙  相似文献   

15.
1987年8月24—29日,在中国古都西安召开了第一届中日国际真菌学会议。与会代表中方为190余人,日方79人。本次会议由中国微生物学会和日本医学真菌学会联合发起召开,并得到中国真菌学会和日本真菌学会以及日本细菌学会的支持和赞助。会议共收到论文143篇,大会专题报告53个,分组专题讨论115个。与会代表通过大会、分组报告等形式进行了交流。主要内容分为四部分:1.真菌分类  相似文献   

16.
中国植被图、植被区划编委会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植被分类、分区及制图学术工作会议,在侯学煜教授主持下,子1980年12月1—10日在河南安阳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来自全国28个省市区,有知名的植物生态学、地植物学家,也有中青年科学工作者,共70余人,可谓植物生态学地植物学界的一次盛会。代表们提交大会的论文和报告33篇及多幅图件。我国幅员辽阔,植被类型复杂多样,编制为我国四化建设提供专业性强、学术水  相似文献   

17.
季维智 《动物学研究》1987,8(3):335-337
每两年一届的国际灵长类学会(International Primatological Society)的年会——第11届国际灵长类会议于1986年7月20日至7月25日在西德格廷根(Goffingen)市格廷根大学召开。与会代表约500名,其中40%来自美国,40%来自欧洲(大部分为西欧代表)。其他国家代表占20%,其中除20余名日本代表外,还有不少发展中国家如非洲、东南亚和南美的代表。中国仅笔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大会共收到论文475篇。涉及以下各研究领域,现扼要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第17届国际灵长类学术大会于1998年8月10日至14日在非洲马达加斯加共和国首都塔那那利佛(Antananarivo)召开.出席这次大会的代表有600多人,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有4人出席了本次大会,其中3人来自大陆.本次大会共收到论文摘要408篇,其中中国学者提交了7篇.  相似文献   

19.
第三届全国植物生态学前沿论坛与第三届全国克隆植物生态学研讨会于2009年9月26~28日在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大学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植物学会植物生态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井冈山大学承办,江西省生态学会和江西省植物学会协办.来自国内外40多个高校和研究单位的130多名专家学者及研究生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邀请了23位国内外的植物生态学专家做了专题报告.  相似文献   

20.
《生态科学》2005,24(4):294-294
由中国生态学会农业生态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华南农业大学和广东省生态学会承办的第12届全国农业生态学研讨会于2005年10月24-26日在广州召开。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128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先后共收到会议论文95篇,编辑出版了《农业生态学与我国可持续发展——教学、科研与推广》论文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