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6 毫秒
1.
“发展中国家消灭乙型肝炎免疫接种计划实施指南”指出“:世界上四分之三的人口生活在中或高乙肝流行区,因此,唯一的策略就是有效地减少乙肝的流行,最终消灭乙肝……”。世界卫生组织肝炎专家及计划免疫全球咨询组认为:控制全球乙型肝炎及减少死亡的策 略是开展大规模的婴儿及学龄前儿童的乙肝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2.
石油是国民经济非常重要的资源,是工业生产极为重要的动力,无论在工业上、国防上和现代农业上都需要大量石油制品,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离不开以石油为原料的各种化工成品。石油是各种烃类的混合物,世界各地所产的石油在成分上很不一致,主要是烷烃,也有一些烯烃,根据石油的组成成分,统称为碳氢化合物。目前除了水力发电和极少数核能发电外,大宗的能源还是以煤和石油为主,其中特别是石油用途最广,用量最大。但由于石油贮藏量有限,而且在地球上分布不均,因此世界各国科学家除了继续寻找石油以外,在植物中寻找含有丰富的碳氢化合物的植物种,也成为植物科学的一个崭新的科题。特别从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发生的中东战争和两伊战争中,产油国以石油作为武器,促使石油输入国的科学家在各种植物中寻找含有碳氢化合物而达到高潮。果然,经调查的植物已发现含碳氢化合物的达几千种之多,一般多集中在大戟科、萝藦科、  相似文献   

3.
从“不及早认识这种手段的威力,将延误美国农业的进步”想到的…… (引自《New Direction for Biosciences in Agriculture》) 我国农业发展、粮食翻番,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  相似文献   

4.
目前,全球对于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但资源储量却在逐渐枯竭。因此,开发包括生物质燃料在内的新能源,就成为关注的重点。在生物燃料的产品中,生物丁醇比起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等,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首先,丁醇的能量密度高,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的人们所获得的光、热和动力燃料,百分之八十来自煤、石油和天然气。而一些化石(即古代生物的遗体)与石油、天然气原来有着极密切的联系。石油、天然气是古代生物变成的那末,石油、天然气和古代生物究竟有什么联系呢?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已经发现的大约两万个油气田,有99%以上是在沉积岩中,而大部分沉积岩的形成场所不是河湖便是海洋。在水域中,有着极为丰盛的各种生物。拿现代海洋来说,在浅海区域,一毫  相似文献   

6.
应用固定化酵母细胞流化床生物反应器发酵甜高粱茎秆汁液制取燃料酒精的研究是辽宁省科委下达的重点课题。由中科院林土所和沈阳农业大学完成。能源是世界各国所关注的问题。一些先进国家和地区能源的紧张状况,严重地影响着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为了缓解石油、煤和天然气等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必需寻觅新的能源、开发非传统的和可再生的能源,“绿色能源”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其中最受重视的途径之一是生产被称为“绿色石油”的燃料酒精。  相似文献   

7.
柯为 《微生物学通报》2005,32(6):123-123
发展循环经济可充分利用农业上各种有机废弃物借助微生物-生物技术的有效应用,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和产业化,从中索取生物质能(作为洁净替代能源)是大有可为的,是未来能源建没的方向之一。也可以说,是节能(如石油)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措施。在围际上正在发展洁净新能源如氢能、乙醇燃料或乙醇汽油、二甲醚、沼气(甲烷气)、生物柴油等洁净生物能源,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同国家对它们大有开发之势。  相似文献   

8.
生物质能既有它的传统性,又在不断地发展和更新,广开其源。时值今日,它仍有大力发展之势,各个国家都很重视它。根据国内外对生物质能研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通过对它现实和长远发展战略的思考,有以下10个方面的启示。(1)化石燃料如石油为非再生能源,储量有限,未来将供不应求。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缺1.6亿吨~2.2亿吨,因此思考多途径开发新能源或替代能源很有必要。(2)使用化石燃料、煤炭有种种弊端,排放的有害气体污染环境日趋严重,如我国排放的CO2居世界第二,而SO2排放居世界第一。发展生物质能可大大减轻上述种种弊端。(3)生物质…  相似文献   

9.
柯为 《微生物学通报》2007,34(1):111-111
石油的紧缺是未来一大趋势。多途径开发替代能源(或洁净新能源)也是必然趋势。现阶段如何确保石油品质,提高其采取率?是石油科学工作者、微生物一生物科学工作者关注的重要课题。微生物技术大有应用潜力,其中微生物生产的多糖用于石油开采早已为科技工作者所关注,如细菌生产的黄胞胶(Xanthan gum)作为石油开采的乳化剂,这种胞外杂多糖(酸性多糖)已于上世纪60年代末已实现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0.
在《蛋白质、核酸、酵素》1981年,26卷,第5期上,报导了准备出版,’I病时增刊。该增刊是基因操作专辑,包括的内容有:序文·…,·,·.····,·……”···················································……松原谦一矢野走司1.基因操作的现状 关于日本原核细胞生物的基因操作在发酵工业中的基因操作···························................  相似文献   

11.
橡膠在今日国民经济中已具有和煤、铁、石油以及其他有色金属同等重要的地位。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橡膠的用量也有逐渐增加。生产天然橡膠的植物,在木本方面主要的有巴西橡膠树、印度榕和杜仲等;在草本方面主要的有橡膠草、银色橡膠菊等等。现在世界上主要生产橡膠的原料,要推巴西橡膠树了。但巴西橡膠树僅適於热带气候。生产硬橡膠的杜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则较巴西橡膠树宽多了,  相似文献   

12.
柯为 《生物工程学报》2005,21(4):603-603
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能源短缺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作为重要能源之一的石油,更是因其不可再生性和资源的有限,使得原油价格的些微浮动,都能在国际能源、甚至政治层面掀起不小的波澜。因此,发掘新能源或替代能源,将是未来解决能源问题的一个必然方向,也是科学家应该关注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3.
我国生物能源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能源已成为一个制约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瓶颈。 2 0 0 3年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耗国。我国 2 0 0 1年加工原油 1 6亿t,其中进口原油 4 2 0 0万t。 2 0 0 2年我国原油加工已达到 2 2亿t,其中进口原油 5 30 0万t,进口量已占我国石油能源的 2 4 % ,我国 2 0 0 3年进口原油已达 90 0 0万t。 2 0 0 4年 ,中国进口原油 1 2亿t。原油进口已成为我国能源安全的重大隐患。我国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只够 30年开采 ,煤储量可开采 10 0年左右。因此新型能源的开发不但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 ,而且已成为我国国家安全必须…  相似文献   

14.
《生物加工过程》2010,(1):33-33
随着石油等能源的日益枯竭,利用单细胞微生物微藻来产H2、制油、炼制烯烃等新能源研究炙手可热。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作为国内最早进行微藻能源开发的机构,目前在理论研究和实验室规模系统上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5.
怀特海德生物医学研究所理查德·密立根实验室的基因疫法研究工作者I.Lemischka说:“这是一个如此丰富多采的系统。有那么多的基础问题……,使我们永远兴奋不已。”  相似文献   

16.
用生物工程改造异种器官的移植倪祖梅(中科院上海细胞所200031)临床对器官及组织移植的需要绝非少数,相反数量甚巨。在2亿左右人口的美国每年有数百万器官衰竭和组织缺陷者需要移植手术,包括肾、肝、皮肤、胰、血管、骨、软骨……等。82-92年欧美37个国家已移植107000个肾脏,5年存活率达95%;心脏移植20,000余例5年存活率达70%。  相似文献   

17.
电又涨价了,汽油又涨价了,争夺石油的战场还冒着硝烟……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是现代工业根基之所在,这些都是现代植物的"祖宗辈"们几亿年前贮藏至今的太阳能,曾经也是"可再生的",不过现在要"再生",时间可长得很了,现代车轮和工业文明等不了这上亿年。而庄稼秸秆是一两年形成的光合产物,含有与煤、天然气、石油一样可以  相似文献   

18.
九歌 《生命世界》2005,(11):58-60
燃料王国里,泛着黑油油"乌金"的煤和石油几百年来一直唱着"主角",这些化石能源的祖先却是远古时代的植物,更奇妙的是,栽种植物竟然也能收获石油。  相似文献   

19.
孢粉与环境     
本文探讨了孢粉学在研究古植被、古气候、古地理方面的意义。文中运用我国丰富的新生代孢粉分析资料,详细地讨论我国新生代以来古植被的特点,古气候的演变以及古地理的变迁,进一步讨论上述古环境诸因素的演变对寻找石油、煤等有机可燃矿产及各种沉积矿产方面的意义。本文还讨论了现代孢子花粉研究在环境保护和人类保健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沉积环境与矿产的关系十分密切,不同沉积环境含有不同的矿产。例如,石油、天然气是在盆地相还原环境下形成的,并储存于台地斜坡相的高能带;石膏、石盐、钾盐等则是在泻湖相干旱环境下蒸发形成的;煤是在森林、沼泽地潮湿环境下形成的;而沸石却生于火山岩中……我国东部早第三纪地层中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天然碱、自然硫、石膏、石盐、钾盐、碘、硼等矿产资源。因此,研究沉积环境和(?)产生成对指导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