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桃种质资源托叶长度评价与分级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完善桃种质资源托叶长度评价方法,对不同果枝长度、不同树龄和不同年份托叶长度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建立了稳定可靠的桃树托叶长度评价方法:树龄3~10年,树冠外围1.0~1.5 m高度、长果枝中部新梢完全展开叶片的托叶,测量托叶基部至托叶尖端的长度。依据此方法测量了718份桃种质资源托叶长度;并结合桃种质资源"种"和"品种类群"2个分类依据,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托叶长度进行分类分析和比较。提出桃托叶长度分级指标:0.55 cm为1级,0.55~0.90 cm为2级,0.91~1.30 cm为3级,1.31~1.65 cm为4级,1.65 cm为5级,参照品种分别为:光核桃2号、红花碧桃、新白凤、早乙女、TX4C199。 相似文献
2.
猪殃殃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猪殃殃挥发油成分,进一步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共鉴定了110种主要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7.38%),主要为十六烷酸(13.88%)、芳樟醇(11.90%)、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8.79%)、3-乙基-1,4-己二烯(2.37%)、2-戊-呋喃(2.09%)、2-己烯醛(1.90%)、己醛(1.89%)、(Z)-香叶醇(1.84%)和α-松油醇(1.83%)、植醇(1.81%)等。110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猪殃殃植物中被发现。 相似文献
3.
4.
解放以来,大批青年科学工作者正在又红又专地成长起来,这标志着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科学事业的迅速发展,是一件喜事。科学工作的成果需要用论文或其他方式表现出来,所以论文写作是培养科学人才许多事项中的一件,不可忽视。任何人对于某项技术的熟练,必需有其一定的学习和锻炼过程,虽然这个过程的长短可以略有不同,可是决不会不经过学习和锻炼就会一步登天,所以当青年人一开始学写科学论文时,难免走一些弯路,这是很自然的。近来同一些青年科学工作同志的叙谈中,以及在几个刊物编委会的讨论中,都很重视论文写作问题,很希望在《昆虫知识》中能发表几篇这类性质的文章,可以大家讨论和相互促进。我在执笔前思想上曾有些顾虑:昆虫学文章体例很多,从何写起?更重要的是我知识与经验不足,岂敢下笔。经过同志们的督促,抛砖引玉,只谈目前所能想到的几个问题,作为一个开端,希望同志们指教!现在发表在“学术讨论”栏,也正是虚心求教的意思。 相似文献
5.
详细研究了托叶铁科两属的2种代表植物Stangeria eriopus和Bowenia serrulata的羽片脉序和羽片解剖学,两个属在气孔器特征与不具副传输组织方面极为相似。而在气孔的分布,羽片脉序式样与叶缘形态,粘液道的有无,海绵组织与栅栏组织的分化。工字厚壁组织与表皮细胞垂周壁特征方面则有较大的差异。将这些特征与苏铁科和泽米铁科作了比较,并讨论了这些特征在系统学上的意义。研究结果支持Stevenson(1992)将该科分为两亚科以及托叶铁科是介入苏铁科与泽米铁科之间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7.
胡杨披针形叶与宽卵形叶的超微结构与光合特性的差异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以胡杨的披针形叶和宽卵形叶作为实验材料,对其细胞超微结构、光合酶活性、稳定碳同位素组成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叶片都是等面叶,角质层厚,具皮下层和孔下室,含较多的粘液细胞,表现出明显的旱生结构特点;两种叶片均具有不整齐的维管束鞘细胞,Rubisco/PEPC值与小麦的接近,δ^13C值分别为-27.9‰和-26.7‰,位于C3植物的δ^13C值的范围内,表明两种叶片的碳同化途径均为C3途径;然而宽卵形叶较披针形叶的旱生结构更发达,叶肉细胞的线粒体数目及液泡中的泡状物质较多,Rubisco/PEPC值较低而δ^13C值较高,表明宽卵形叶比披针形叶具有更强的抵抗逆境的能力。此外,还对两种叶片对胡杨适应其盐碱化生境的能力的贡献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松毛虫是松树主要的害虫,在我国的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等地,几乎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它危害的松树种类很多,如落叶松、油松、赤松、红松、鱼鳞松及南方普遍生长的马尾松都加以危害。湘潭、平江等地,由于松毛虫危害严重,曾造成采马尾松种子困难。道县境内被害而致死的松林,超过1954、1955两年的造林面积12.1%。松毛虫的危害,不但直接使现有松林死亡,同时也威胁着造林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1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联用技术,对中国南方民间用于治疗肝损伤和癌症的药材粗叶悬钩子(Rubus aleaefolius Poir.)叶中的多酚类和三萜类成分进行了分析。通过与文献数据和部分对照品的紫外光谱、负离子模式下的一级和二级质谱信息进行比较,从粗叶悬钩子叶中共分析了18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2个多酚类化合物,推测了9个多酚类和7个三萜类化合物的可能结构,并对三萜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途径进行了解析。基于对三萜类化合物裂解规律的研究,推测了1个三萜,即3-对香豆酰氧基-19α-羟基熊果酸。芦丁、绿原酸和3-对香豆酰氧基-19α-羟基熊果酸在本植物中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1.
12.
<正> 桑蟥Rondotia menciana Moore属鳞翅目,蚕蛾科,食性单一,专食桑叶,与家蚕争食,是滁县地区桑树的重要害虫之一。近几年来,养蚕业与日俱增,桑蟥的为害重新引起了人们重视。作者从1980—1982年,通过对该虫的发生世代和防治适期的观察,发现与前人研究有很大不同之处,现将所得结果整理如下,与同行们商讨。 相似文献
13.
胡杨披针形叶与宽卵形叶的渗透调节能力的差异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胡杨披针形叶和宽卵形叶作为实验材料,对其组织水平的离子含量及不同类型细胞的离子分布特征、可溶性有机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液泡膜H+-ATPase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Na+、Cl-、K+、Ca2+等离子的分布在两种叶片及不同细胞中有差异,主要表现为宽卵形叶中Na+、Cl-的含量分别为披针形叶的111.2%和118.4%,Na/K值和Na/Ca值分别为0.75和1.78,均高于披针形叶的。宽卵形叶的栅栏细胞的Na/K值和Na/Ca值较其维管束鞘细胞的高,而披针形叶的则正相反;宽卵形叶较披针形叶含有较高浓度的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分别为514和0.751μmol·g-1FW,而甜菜碱的含量较低,为0.703μmol·g-1FW;宽卵形叶的液泡膜H+-ATPase的活性较披针形叶的高15.47%。以上结果表明胡杨宽卵形叶的渗透调节能力较强于披针形叶。本文还对两种叶片对胡杨适应其盐渍化生境的贡献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15.
16.
大叶紫薇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叶紫薇叶子中分离鉴定了4个化合物,分别为23-羟基熊果酸(1)、alphitolic acid(2)、熊果酸(3)和β-谷甾醇(4),这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黄瓜带瓜叶与不带瓜叶解剖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叶片的光合产物分配有“就近供应,同侧运输”的特点。就禾本科作物来说,由于旗叶所特有优势,对籽粒产量的贡献较大已有许多学者对旗叶生理和形态解剖特征等方面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但关于双子叶植物这方面的工作报道甚少。黄瓜(Cucumissativus)是雌雄异花,同一植株上的叶片有带瓜叶和不带瓜叶之分。带瓜叶与禾本科作物的旗 相似文献
18.
19.
二斑叶螨与山楂叶螨种间竞争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于1994-1995年对苹果树上的二斑叶螨(Teiranychus urticae (Koch))和山楂叶螨(T.veinnensis Zacher)的种间竞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食物资源上,二斑叶螨对山楂叶螨的生态位重叠度指数是1.05,而山楂叶螨对二斑叶螨则为0.95;在生存空间资源上,二斑叶螨相应为1.11,山楂叶螨相应为0.89。在1994和1995年,两种害螨的内禀增长力(rm)在单种种群中,二斑叶螨分别是0.13036和0.0759,山楂叶螨分别是0.1028和0.0585;在混合种群中,二斑叶螨分别是0.118和0.0822,山楂叶螨分别是0.06056和0.052,二斑叶螨均明显高于山楂叶螨。在达到种群年中高峰时,二斑叶螨在混台种群中所占比率,1994年为97.2% 1995年为86.2%。达到高峰后,两种叶螨种群数量均急剧下降,但二斑叶螨下降的速度更快。20天后,二斑叶螨在混合种群中的比率分别降至20%和19%。因此,二斑叶螨较山楂叶螨具有更强的竞争能力。但由于二的生态位并不完全重叠,因而山楂叶螨不会绝灭。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