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8 毫秒
1.
<正> 通过遗传操作使植物对除草剂产生抗性已越来越接近现实。以Calgene公司(戴维斯,加利福尼亚)Luca Comai为首的研究人员为了使植物对除草剂草甘膦产生抗性,利用根癌土壤杆菌中的Ti质粒把aroA基因转移到烟草细胞中,并利用这些细胞再生出抗除草剂的植株。据Calgene公司的Robert Good man说,在农场发现的那些再生烟草植株中,实际上只  相似文献   

2.
抗除草剂作物对未来化学农药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近年来,转基因抗除草剂植物已取得重大进展,在21世纪,迅速发展的转基因抗除草剂植物将对传统的农药工业产生重大的影响,除草剂在农药中的比重将继续增加,高效、灭生性除草剂的开发将成为除草剂开发的主流,并由此带来新除草剂问世速度加快,开发费用下降。本文讨论了转基因植物对未来除草剂发展的影响,同时就转基因抗除草剂的有关问题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正> 一些经遗传操作的作物植株的实际应用可能比估计的更快些。将抗草甘膦除草剂的编码基因插入到烟草植株细胞中,Calgene 公司的研究人员已使这些细胞再生成完整植株。该基因能够表达植株叶片中的蛋白质,对这些转化了的植株喷洒这种除草剂后表现出对草甘膦的  相似文献   

4.
抗除草剂转基因植物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对目前在农业上广泛采用的除草剂以及抗除草剂转基因植物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介绍了非选择性除草剂和选择性除草剂的分类及其作用机理。并对杂草产生除草剂抗药性的机理进行了分析,此外还介绍了抗除草剂基因的作用机理和对转基因植物所产生的生理作用,另外对抗除草剂转基因植物的生物安全性问题,如对基因飘移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并对新型除草剂的发展方向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5.
农作物抗除草剂遗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控制杂草提高农作物产量是农业生产中共同面临的问题,发展抗除草剂农作物将是最经济最方便控制杂草的技术。由于对除草剂的作用模式和除草剂代谢途径的了解,弄清了除草剂的关键靶酶及其基因,因此分离除草剂靶酶基因,克隆能解毒除草剂的酶基因,通过转化技术可获得抗除草剂农作物,大量的抗除草剂转基因农作物大田试验表明,将最有希望在2000年进入市场。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植物中标记基因的安全性新策略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赵艳  王慧中  于彦春  黄大年 《遗传》2003,25(1):119-122
转基因植物中的除草剂和抗生素抗性标记基因潜在的生态环境和食用安全性令人担忧。解决转基因植物中抗性标记基因安全性问题有两种途径:一是转化时仍使用抗性标记基因,转基因植物再生成功后,在释放大田前将标记基因剔除;二是发展安全性标记基因用于植物遗传转化。本文综述了三种标记基因剔除系统和几种安全性标记基因在植物转化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7.
<正> 美国厄巴纳香潘的伊利诺伊大学Coustautiu Rebeiz和hetbett Hopen为首的一个小组研制出一种新的能高效地杀死杂草的光活性除草剂。这种除草剂的主要成份是氨基乙酰丙酸(ALA),这是一种正常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氨基酸。夜间喷雾,ALA被杂草吸收并迅速代谢成为对光非常敏感的四吡咯,在阳光下四吡咯正常地形成叶绿素。但是,在暗处,由ALA获得的四吡咯可以积累到反常的高水平。随着太阳光的出现,它们开始参与能大量产生杀死  相似文献   

8.
氨基酸是植物体内必不可少的物质,在植物的生长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动物不同,植物的氨基酸供给全部靠自身来合成,一旦植物的氨基酸合成受阻,植物便难以继续生存。因此,植物氨基酸合成中的关键酶一直是新型除草剂研发中重要的靶标酶。在目前已经商品化的除草剂中,通过抑制植物氨基酸生物合成中的关键酶活性而发生作用的除草剂占很大比重;与此同时,随着植物转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大批耐氨基酸生物合成抑制剂类除草剂转基因植物相继问世,成为了耐除草剂类转基因植物的主体。本文综述了常用的耐氨基酸生物合成抑制剂类除草剂、作用机理及耐除草剂转基因植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作物抗除草剂转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综述了抗除草剂基因研究的意义、研究机理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各种转基因方法的优缺点,展望了除草剂抗性育种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对羟苯基丙酮酸双加氧酶(ρ-hydroxyphenylpyruvate dioxygenase,HPPD;EC 1.13.11.27)催化生物体内对羟苯基丙酮酸与O2作用形成尿黑酸的反应,是植物体中质体醌和生育酚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当其活性受到抑制时,植物体中作为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中最终电子受体和光合链电子传递体的质体醌的生物合成受阻,进而导致类胡萝卜素合成减少,光合链电子传递受阻,致使植物体出现白化症状。目前已经开发了多种以HPPD为靶标的除草剂,该类除草剂及抗除草剂转基因植物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对这一新型白化型除草剂靶标酶以及耐该类除草剂转基因植物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1.
<正> Monsanto公司的研究人员分离出一种生物降解草甘膦("Roundup"除草剂的有效成份)的细菌。美国微生物学会在拉斯维加斯(内华达州)召开的年会上介绍了他们的研究结果。早期研究表明,虽然用工业废物的生物处理系统可以降解草甘膦,但预先没有分离或鉴定出这种特殊的细菌。Monsanto公司农业研究部门的科学家Laurence Hallas和Terry  相似文献   

12.
农作物抗除草剂基因工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抗除草剂作物基因工程抗性基因的来源,产生抗性的机理,抗除草剂外源基因的导入方法,并对目前普遍关注的抗除草剂作物的安全性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抗除草剂作物研究及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植物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十分迅速。在植物抗病、抗虫、抗除草剂和改变植物的某些成份方面都已得到不少转基因植株,有的已经建成了品系;为提高作物的产量、抗逆能力、改进它们的品质,进行快速、优质、稳产的良种选育提供了一条全新的诱人的途径。作为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部分,植物基因工程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巳被列入我国新技术研究计划之内。目前,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研究中的首批成果已经接近或初步进入了开发利用的阶段。这一阶段中又会有一些新的问题,例如,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物品系、品种中的遗传稳定性如何。转基因植物可能造成的农业污染等问题,都需要研究。本综述除着重于介绍植物基因工程研究中的一些最新成果外,同时根据本实验室的一些工作经验,提出了在我国植物基因工程研究的发展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hpt与bar基因作为水稻转基因筛选标记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雨  李宏宇  刘斌 《遗传》2012,34(12):1599-1606
标记基因的选择是影响植物遗传转化和转基因后代筛选成败的关键因素。hpt与bar作为两种常用的水稻转化筛选标记被广泛应用于水稻的转化。为比较两者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文章首先对比了在潮霉素和除草剂(Bialaphos)两种筛选剂下水稻遗传转化的情况。研究表明, hpt基因的转化筛选体系相对于bar基因在转化效率上提高近两倍, 转化周期提前至少10 d, 且插入基因拷贝数更低。随后, 文章分析了利用潮霉素浸种法在田间筛选转基因水稻的可行性, 研究显示当潮霉素浓度大于167 mg/L时, 可以对以水稻品种kitaake为亲本的转基因材料进行有效筛选, 达到常规除草剂的筛选效果。但与除草剂相比较, 潮霉素的田间筛选成本却处于劣势。文章研究和讨论了hpt和bar基因在遗传转化和后代田间筛选中的优缺点, 并提供了一种利用潮霉素浸种法筛选转基因后代阳性植株的手段, 为将来在水稻转基因研究工作中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遗传转化、筛选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植物中标记基因的剔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目前的植物转化系统中,要求在关注基因或目的基因转入细胞时,同时有标记基因存在.标记基因主要是抗生素或除草剂的抗性基因.借标记基因的表达可以将转化细胞从大量的未转化细胞中筛选出来,但标记基因的继续存在,特别是在转基因食品中,是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培育无标记基因的转基因植株已成为植物生物工程研究中的新课题.该文介绍了剔除标记基因的两种方法:分离剔除和重组剔除,并对近年来这两种方法在培育无标记基因的转基因植物中的应用和进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PEG介导下香菇的转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表达载体p301-bG1含有香菇(Lentinus edodes (Berk.)Sing)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启动子驱动下的gus基因和除草剂抗性基因。利用PEG法实现了p301-bG1对香菇原生质体的转化。香菇原生质体与经PEG纯化的质粒DNA混合,用PEG处理后培养于含40ug/mL除草剂的CYM再生平板上,得到了抗除草剂和有GUS活性的转化菌株。虽然这种方法转化效率较低,但不需要昂贵的仪器和限制性内切酶,为蘑菇的分子育种研究提供了一种简便经济的转化方法。  相似文献   

17.
除草剂在解决草害中起着突出作用,其年产量及销售值已跃居农药之首,使用面积与日俱增。随着大量除草剂的出现,新品种开发难度愈益增大,如50年代商品化一个品种的化合物筛选比例为1/2000,70年代1/7000,80年代为1/20000。目前,从活性化合物的发现到投放 市场,约需研究开发费一万美元,耗时年,因此,扩大现有除草剂的应用范围是一个重要问题,而选育抗药性作物品种则是重要的领域。  相似文献   

18.
细胞色素P450与除草剂抗性转基因植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星辉  冷欣夫 《生命科学》2002,14(3):168-170
介绍了除草剂代谢有关的细胞色素P450基因及其应用,已从动植物体中分离具有除草剂代谢活性的细胞色素P450基因,通过转基因方法,成功培育出抗除草剂的转基因植物。  相似文献   

19.
高光效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一系列中间载体的构建 ,将来自C4作物 (甘蔗 )光合作用中的关键酶基因 (高光效基因 )RbcS和PEPCase基因插入到植物表达质粒中 ,获得了具有卡那霉素抗性的RbcS植物表达载体 pC2 0SNR和具有PPT除草剂抗性的PEPCase基因的正义 (pC30SNP)和反义 (pC30SNPr)植物表达载体。再将这 3个载体分别转入农杆菌LBA4 4 0 4和A2 81或EHA10 5中 ,获得了适于C3 植物转化的农杆菌重组工程菌株。为进一步利用C4植物高光效基因转化C3 植物 ,以期提高光合效率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0.
植物基因工程:现实与期望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朱英杰 《生物磁学》2004,4(1):42-44
如果说,1985年获得的抗除草剂转基因烟草为植物基因工程拉开了序幕,那么,近二十年来,植物的基因工程已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成果。一批具有抗虫、抗病毒、抗除草剂和其他特殊性状的转基因植物相继问世,玉米、棉花、大豆等主要作物的转基因品种,已从实验室和试验田走向了日常耕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