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XG 3—125型医用诊断 X 线机是上海医疗器械厂研制的新颖中容量 X 线机组。它最大输出管电压为125仟伏、最大输出管电流为320毫安,可供广大基层医院及大、中型综合性医院作透视、胃肠摄片、滤线器摄影、一般摄影及简易断层摄影。机组由高压  相似文献   

2.
生产久星牌医用电真空器件的上海医疗器械九厂,是国内唯一专业生产医用电真空器件的骨干企业,被上海市政府命名为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因其新、精、全而多次荣获国家医药管理局、上海市经委授予的各种荣誉称号,为满足国内各地医院的急需以及出口创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开拓新产品领域,该厂新近在原生产普通固定及旋转阳极X线管的基础上,又推出高速旋转阳极X线管、CTX线管、X线影像增强管及影像增强电视系统等。现分别将其特点及主要技术参数介绍如下: 高速旋转阳极X线管特点:高速旋转阳极X线管可为国内外800mA以上大型X线机的配套,能替代法  相似文献   

3.
上海医疗器械厂设计试制的 XG800型800毫安医用诊断机是一成套 X 线机组,适应子中、大型综合医院 X 线诊断各方面的需要。分布于三室:控制室,造影检查室,分层摄影室。具有双台(电动诊视床台和分层摄影床台),三球管(均为旋转阳极管),一个萤光增强器,二个电视机,附有电动式高压注射器,快速换片机,立式滤线器等,另可配以录象装置等。造型美观、大方、整洁、悦目,自动化程度高,防护措施周到,有连锁保险装置,操作简便,省  相似文献   

4.
XG800A—X型医用诊断X线机是供消化道摄片和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配套使用的大型X线设备,由上海医疗器械厂在原有产品基础上对技术性能指标、产品结构、操作使用和外形等方面作了较大的改进、主机系统重新设计研制的新型产品,经上海市医疗器械质量监督站测试检验,并经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透视、摄片及各种造影等临床试用,性能稳定图象清晰,使用较满意,经有关医院放射科专家审议,于1983年1月19日在上海通过了技术鉴定。其主机系统不仅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处于领先地位。该新产品的主要特点是主机采用较先进的限时合闸等技术,使突波系数和波纹系数达到较高的精度要求。并能适应DSA所需的大功率、小焦点、高仟伏的高速X线管和曝光时间  相似文献   

5.
《口腔X射线机》等19项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已经全国医用X线设备及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医疗器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外科植入物和矫形器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定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最近发出通知将其公布。该19项行业标准自2003年4月1日起实施。 这19项行业标准是:《口腔X射线机》、《微型医用诊断X射线机通用技术条件》、《气管插管 第1  相似文献   

6.
上海医疗器械厂受中国医疗器械工业公司委托,于 1982年12月 13日在沪举办了XG500毫安x线机使用技术交流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25个省、市81个单位的55名x线放射科医生、技师以及有关方面的领导同志。会上,中国医疗器械工业公司俞秉华高级工程师和第二军医大学放射科主任孔庆德教授作了讲话。上海华东医院、中山医院及  相似文献   

7.
近10余年来在医学新领域内,医学成像技术异军突起、突飞猛进,连续获得了突破性进展,使临床诊断学面目一新。现将医学成像技木及其新的进展作一概述。传统的X线诊断学自1895年由德国物理学家伦琴首先发现X线后,X线巳成为目前医学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X线机也成为医学上常用的主要设备。早期的X线机结构简单、成像的空间分辨率较低。50年代以后,X线机设备发展很快,普遍采用影像增强电视系统,提高了分辨率和图像清晰度,一直是最可靠的仪器,被广泛用于肺部及骨折的诊断。随着X线造影检查技术的迅速发展,出现了脑、心血管、消化道快速动态摄影。在  相似文献   

8.
机械部人士认为,我国医疗器械市场潜力巨大,以下十大类医疗仪器及系统更需加紧开发。 1.影像诊断设备及大型X光医疗设备。更新发展200—500MA的通用诊断设备,及500MA以上X射线诊断机;胃肠诊断设备,多功能拍片设备及卤科类、泌尿科、乳腺科等专用X诊断设备;X光刀、医用直线加速器及伽玛刀。  相似文献   

9.
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增强企业活力,加强企业之间的横向联系和相互交流,及时提供准确而有价值的经济信息和多方面的服务,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筹备,中华医用放射设备企业协会于85年3月在上海正式成立。协会的宗旨是为企业服务。按照“自愿参加、自由退出”的原则,凡从事医用 X 线机、CT断层扫描装置、加速器、钴60治疗机等设备和医用电真空器件、铅玻璃等配套附件工业生产的企业和科研单位,不受部门、地区和所有制的限制均可参加。参加协会的,除国家医药局所属中国医疗器械工业公司归口管理的主要生产厂外,还有属电子工业部归口管理的杭州电子管厂等其他单位。原来杭州电子管厂和上海医疗器械九厂  相似文献   

10.
一、概述自从1895年伦琴发现X线以来,X线用于人体脏器检查已有近百年历史,其间为改善图象质量和提高X线诊断效率,人们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努力,使X线诊断设备不断得以更新,其中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进展便是X线影象增强器电视的产生和应用。 X线影象增强器电视是在六十年代发展起来、七十年代逐步趋于完善的。此后,便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应用。七十年代后期,一些发达国家几乎所有的诊断X线机都配置了X线影象增强器电视系统,取消了传统的荧光屏透视。原因是后者存在如下不足:透视必须在暗室中进行,从荧光屏中获得的  相似文献   

11.
上海医用核子仪器厂研制成功的FZ·WC·01胃肠X线集体检查缩影机,经上海市工农医院、长宁区中心医院临床七百余例的应用,于1984年6月22日在上海通过鉴定。胃肠X线集体检查缩影机是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下达的项目,于去年年底完成样机安装调试。全机由XG—200X线机、4G4医用X线工业电视、影象增强器、点片摄影机、操作控制台、电气柜等组成。医务人员可在隔离室远距离遥控透视或间接摄影,诊断床能作直立、平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医疗器械工业公司主办的八七年度全国医疗器械订货会于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九日至十二日在长沙举行。供方代表约1500人,需方代表约700人参加,会议成交活跃,反映了医疗器械市场稳定增长的良好前景。一、成交额创历届订货会最高水平据会议统计,这次订货会总成交额达16,000多万元,创历届订货会最高水平。同85年同期的郑州订货会(14,500万元)相比,增长11%;同六月份举行的郑州展销会(15,000万元)相比,增长7.9%。其中,X线机成交3,400多万元,占总成交额的21.4%;救护车成交4,086万元,占总成交额的25.3%;其他各类器械类产品成交达8,000多万元。从各地成交情况来看,北京居第一,达  相似文献   

13.
我会于1983年12月22日在沪召开YFZ.XC.10型医用X线诊断车鉴定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上海第六人民医院、胸科医院、上海劳防医院、卫生防疫站、杨浦肿瘤防治院、上海医疗器械研究所、静安区中心医院等28个单位66位代表。医用X线诊断车是上海医用核子仪器厂采用国内生产的新型汽车底盘制成的特种医  相似文献   

14.
最近,我们访问了新建的上海青浦县向红仪器厂。该厂为满足医疗单位对一部分市场紧缺的 X 线放射设备仪器零配件的需求,特地聘请了一些多年从事 X 线放射设备的设计和生产,具有丰富经验的老的工程技术人员,专门生产新型弹扣式 X 线胶片暗盒、洗片架及加工部分零配件;同时该厂还承接国内外 X 线诊断设备的机房设计、机组安装业务;接受各型诊断 X 线机的维修,各种高压线包(包括工业探伤 X 线机高压线包)的绕制任务。为了打开局面,该厂树立了这样一个为用户服务的思想:拾遗补缺,满足需要;保证质  相似文献   

15.
重点科研项目一XDN-1型X线计算机断层颅脑扫描装置(简称颅脑CT)是国家科委1979年下达给上海医疗器械研究所的一项重要科研任务。在各级领导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国产高频X线机关键技术,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X线成像质量,减少了患者的射线剂量。整机体积小,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17.
透视X线剂量率自动控制是近代配置X线影象增强器电视系统的各类X线机所广泛应用的一项技术。其主要功能是:当人体透视各部位组织厚度及密度有变化时,无须人工调节透视kV和mA值,且能自动进行控制,选择最佳的X线剂量率,以保证X线电视信号相对恒定,监示器屏幕上图象亮度始终保持不变,供临床医生进行诊断。透视X线剂量率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使X线影象增强器电视系统更加趋于完善,给  相似文献   

18.
X线机设备结构复杂,控制繁琐,导致可靠性较差;而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具有实时性强、可靠性高、通信速率快、结构简单,总线协议具有完善的错误处理机制、灵活性高等特点。由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CAN总线结构的X线机设计方案,并实现了基于CAN的束光器控制器的设计。基于CAN总线结构的X线机不仅减少了硬件的接口和通信线,而且能提高设备模块之间的数据交换能力和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并改善设备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跟和髌腱部的 X 射线检查以往报道甚少。近年来随着钼软 X 线的发展,我院自1977至1980年利用国产30毫安钼靶乳腺X线机对跟和髌腱部进行了投照研究,获得跟腱部投照88例,髌腱部投照84例,共有276张 X 线胶片的结果。与对照组的钨靶摄影比较,分辨率和对比度均优于钨靶摄影,对于跟和髌腱部疾病具有特殊的诊断价值,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23XZ4J型影象增强管是上海医疗器械九厂和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共同承担的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目标之一。目的在于通过消化吸收,对引进的9英寸X线影象增强管的结构、工艺进行重大改进,从而进一步提高产品性能。最近,该产品在上海医药管理局主持下通过鉴定。 23XZ4J型影家增强管系采用国际上先进技术,用金属输入窗代替玻璃输入窗,减少了输入窗对X线的吸收、散射,采用原引进线所没有的新型阴极衬底处理工艺,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