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在七星瓢虫的饲养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种瓢虫 成虫天敌——瓢虫小茧蜂。这对于开展以瓢治蚜工作 是很不利的。我们每隔十天左右从田间捕捉一部分瓢 虫的成虫、幼虫和蛹对其被寄生情况做了观察,并初步 观察了小茧蜂的生活习性,现将观察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
瓢虫在我们生活中到处可见。它属于鞘翅目的一类昆虫,其绝大部分是益虫。在农业生产中,利用捕食性瓢虫的幼虫和成虫均可防治蚜虫、介壳虫、螨类以及许多其它害虫的卵和幼虫。早在1888年,由于美国在加利福尼亚州引进澳洲瓢虫,防治柑桔上的毁灭性大害虫吹绵介壳虫获得完全成功,引起各国的重视,从此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法开始蓬勃发展起来。我国也曾利用澳洲瓢虫与大红瓢虫防治柑桔吹绵介壳虫获得成功。近年来北方棉区利用瓢虫防治棉蚜取得良好成绩。北方农田常见的捕食性瓢虫有:七星瓢虫、十三星瓢虫、龟纹瓢虫、多异瓢虫、二星瓢虫等等,其中以七星瓢虫的利用最为广泛。据河北省植保土肥所统计,该省在1976年曾利用七星瓢虫防治棉蚜的面积达150万亩,效果很好,持续控蚜期长,有许多效果更好的棉田甚至可以不用化学农药来治蚜。  相似文献   

3.
七星瓢虫和异色瓢虫都是捕食性昆虫,是蚜虫的重要天敌,我国华北棉区已广泛用来治蚜。但要充分掌握虫源,适时释放,以提高防治效果,必须解决人工代饲料的配制和提高产卵量的问题。1975年我室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试验以蜂蜜、鲜猪肝匀浆饲养这两种飘虫,并用保幼激素类似物“512”点滴雌虫腹部背板,以促使产卵,获得了初步结果。今将情况报道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 材料用的七星瓢虫和异色瓢虫均采自北京郊区。 2.蜂蜜鲜猪肝匀浆代饲料的配制、贮存和使用以鲜猪肝切成小块,加蜂蜜(按重量5:1)用组织捣碎机(每分钟8,000转)匀浆1—2分钟。将匀浆注入用厚纸叠成的小匣中,将纸匣在低温-20℃贮存。用时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尽管瓢虫表现出种间和种内特异性体型大小的变异,但是瓢虫体型大小的变异是否会改变其选择捕食防御性强(即表现出各种防御反应,包括积极躲避捕食、挣脱捕食者或频繁利用防御性化学物质)的猎物,这一问题尚不清楚。本研究中,我们假设不论体型大小,捕食性瓢虫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L.)和六斑月瓢虫Menochilus sexmaculatus(Fab.)都将增加其对猎物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Kaltenbach)的捕食,只要猎物处于防御性强的龄期,原因是处于防御性强的龄期的猎物体型大且更有活力。【方法】我们将萝卜蚜4龄若虫期作为防御性强的龄期,将2龄若虫期作为防御性弱的龄期,评价七星瓢虫和六斑月瓢虫这两种瓢虫的大型和小型变异体对萝卜蚜的偏好性。【结果】结果表明,六斑月瓢虫的大型和小型雌性变异体更多地捕食防御性弱的萝卜蚜,而七星瓢虫的大型和小型雌性变异体分别对防御性强和防御性弱的萝卜蚜捕食较多。在混合饲料上,七星瓢虫雌性变异体对两类蚜虫的捕食百分比相似,而六斑月瓢虫变异体对防御性弱的萝卜蚜的捕食百分比较高。尽管随着七星瓢虫雌虫体型的增大而对两类猎物的捕食增多,但随着六斑月瓢虫雌虫体型的增大,只对防御性强的蚜虫的捕食量增加。【结论】本研究结果与我们的假设相反,并证明了:(1)小型瓢虫更多地只是捕食防御性弱的猎物,而大型瓢虫选择性地捕食防御性强的猎物;(2)在瓢虫种内和种间,随着捕食者体型的增大,对防御性强的猎物的偏好性增加。可将这些结果用于瓢虫的室内大规模饲养,以提高对萝卜蚜的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5.
南阳棉区棉虫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4年以来,示范推广了以利用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治蚜为主的棉虫综合防治技术,全区综防面积从1975年的近万亩发展到近年来的约90万亩;植保投资一般已由每亩七八元下降到二、三元,避免或减轻了人畜中毒及环境污染。本文着重报道七星瓢虫在棉虫综防中控制棉蚜的作用,以及棉田天敌群体得到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6.
秦皇岛海岸集积瓢虫带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瓢治蚜”在农业生产上显示了巨大的生命力。1974年河北省柏乡县应用七星瓢虫防治棉蚜近十万亩,节约农药五万多斤。如何适时、经济、大量的得到七星瓢虫,这是当前需加研究的一个问题。1976年我校平74级毕业实践队,到秦皇岛市海滨林场进行开门办学,在场党支部领导下,在海滨发现了大量七星瓢虫。现把调查结果介绍于后。 1976年6月6日,北戴河海滨出现了奇多的七星瓢虫成虫。海岸上一片片的盖红了地面,一团团的滚成了虫球,在杂草上层层累累地把草压弯,树枝积成了红色的“棒棒”,桥栏杆也被密密布满,海面上的瓢虫则随波漂荡,海水亦被染成片片红色。此时环视周围,无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利用七星瓢虫防治棉花前期蚜害效果良好;但由于七星瓢虫不耐高温,后期在棉田定居性差,不能控制“伏蚜”危害。多异、龟纹瓢虫耐、喜高温,6、7月份棉田虫口密度较大,如何利用多异、龟纹瓢虫防治“伏蚜”、棉铃虫,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1975—1977年,我们对多异、龟纹瓢虫的生活习性进行了初步调查,现总结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8.
七星瓢虫基础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七星瓢虫对蚜虫等农林业中的重要害虫有较强的控制作用,利用七星瓢虫进行控害的生物防治技术正在逐步推广。本文就七星瓢虫的生物学特性、捕食、对农药的反应以及人工饲养等方面进行综述:七星瓢虫幼虫随龄期增长逐渐出现黄斑,温湿度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大,以成虫越冬,有滞育现象。七星瓢虫捕食性强,捕食对象较多,包括多种蚜虫、木虱、蚧虫、粉虱、蓟马、网蝽等,其捕食功能反应模型主要为HollingⅡ型,捕食效应受温度、光周期及其猎物密度与自身密度影响。七星瓢虫对农药有一定的选择性,农药对七星瓢虫捕食行为及其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并会导致其抗药性的产生。目前,七星瓢虫的饲养以昆虫材料为主,辅以人工饲料,采用低温储存,以卵卡作为商品出售。七星瓢虫的基础研究可为今后大规模运用于田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七星瓢虫成虫对绣线菊蚜捕食作用的室内测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实验室内测定了七星瓢虫成虫对苹果绣线菊蚜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七星瓢虫成虫对绣线菊蚜密度的功能反应可用Holing-Ⅱ型圆盘方程较好地拟合,捕食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加大;七星瓢虫成虫对绣线菊蚜的捕食作用率随着自身密度增加而减小,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干扰,自身密度的功能反应能用Hassell数学模型较好地反映。  相似文献   

10.
原产于亚洲的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 Pallas(Coleoptera:Coccinellidae)]是最重要的捕食性瓢虫种类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农林业害虫的生物防治。通过室内给予异色瓢虫两种不同的食物(豆蚜、菜蚜)的饲养,观察其生物学特性(如生活史、食性、龄期变化、羽化时间及产卵数量等)的区别,研究发现,对于给予不同的食物饲养,异色瓢虫会表现出某些差异性的生物学特性。二龄、三龄其历期各组都为3~5d,无区别;但以菜蚜饲养的异色瓢虫四龄、蛹期历时分别为7~11d、9~12d,而以豆蚜饲养的分别为9~11d、8~11d;异色瓢虫蛹的羽化率以菜蚜饲养:以豆蚜饲养为100%:95%;在产卵方面,以菜蚜饲养的异色瓢虫平均19粒/块、小于300粒/头,而以豆蚜饲养的异色瓢虫产卵平均大于22粒/块、大于600粒/头,在总体特性方面也有明显区别。另外,对以菜蚜饲养的异色瓢虫成活时间平均都在60d左右,而以豆蚜饲养的成活时间平均都在90d左右。研究表明,给予豆蚜饲养异色瓢虫优势略大于以菜蚜饲养。在得出结果后本文并对异色瓢虫在农业生产特别是果园、菜地、温室花卉上的应用前景作了讨论,指出异色瓢虫是一种很有利用前景和产业化生产价值的天敌生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明确新疆棉田棉蚜 Aphis gossypii 捕食性天敌之间的集团内捕食效应及其对蚜虫数量的控制作用。【方法】本研究以优势天敌昆虫大草蛉 Chrysopa pallens 和七星瓢虫 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为对象,以棉蚜为猎物,在温室中利用盆栽棉花,首先观察了2种天敌昆虫之间各虫态及虫龄配对的19个处理在无蚜植株上共存24 h后的存活数,然后观察了2种天敌昆虫配对处理下棉苗上棉蚜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在无蚜棉株上2种捕食性天敌昆虫共存24 h后的存活结果表明:(1)在发育阶段相同的配对组合中,若是成虫则均存活,若是1龄幼虫则大草蛉存活较多,若是末龄幼虫则七星瓢虫存活较多;(2)在有卵的组配中,除七星瓢虫卵不被大草蛉成虫所捕食外,其他5个组配处理中卵均被捕食;(3)在有蛹的配对组合中,除七星瓢虫蛹被大草蛉末龄幼虫捕食外,其他处理下蛹均不被捕食;(4)在成虫与幼虫的配对组合中,七星瓢虫成虫捕食较多的大草蛉1龄幼虫,但不捕食大草蛉末龄幼虫,而大草蛉成虫与七星瓢虫1龄或末龄幼虫之间不发生捕食;(5)在不同龄期幼虫的配对组合中,大草蛉末龄幼虫捕食七星瓢虫1龄幼虫,而七星瓢虫末龄幼虫捕食大草蛉1龄幼虫。在有蚜植株上2种捕食性天敌共存对棉蚜数量具有不同的控制作用:(1)2种捕食昆虫的幼虫各自单独存在(对照)下,蚜虫密度随时间而降低;(2)大草蛉幼虫与七星瓢虫幼虫或成虫配对处理下,棉蚜密度随时间而增大;(3)大草蛉成虫与七星瓢虫幼虫或成虫配对处理下,棉蚜密度随时间而减小。【结论】研究结果说明,大草蛉与七星瓢虫之间存在集团内捕食,但2种天敌共存对棉蚜的控制作用取决于大草蛉虫态, 若大草蛉为幼虫,可使蚜虫密度增大,若为成虫,则使蚜虫密度减小。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七星瓢虫防治棉蚜,是一种经济有效安全易行的生物防治方法。1974年在我区七十多万亩棉田上推广使用效果良好,深受贫下中农欢迎。从我所五年来捕捉麦田瓢虫,施放到棉田防治棉蚜的试验示范结果来看,五年中只有1972年因为瓢虫发生量少、发生期晚,防治效果稍差外,其余四年以瓢虫冶蚜效果都很好,由此可见,只要当年田间瓢虫发生量大,利用瓢虫治蚜就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几种蚜虫中的氨基酸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测定了七星瓢虫嗜食的桃蚜(Myzus persicae)、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及高粱蚜(Mclanaphis sacchari)的游离和水解氨基酸,供有关方面在进一步探讨七星瓢虫的食性营养时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双七瓢虫Coccinula quatuordecimpustulata(Linnaeus)对蚜虫的捕食习性,为其保护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3种蚜虫分别饲喂双七瓢虫1~4龄幼虫及成虫,观察记录24 h的捕食数量;选取大豆蚜Aphis glycines Matsumura、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Harris)和白杨毛蚜Chaitophrus populeti(Panzer)分别对双七瓢虫进行饲养,记录瓢虫发育历期。【结果】双七瓢虫对供试的13种蚜虫捕食数量存在显著差异,其嗜食程度依照对蚜虫的日捕食生物量依次为:大豆蚜、菊小长管蚜Macrosiphoniella sanborni(Gillette)、月季长管蚜Sitobion rosivorum(Zhang)、豌豆蚜、甘蓝蚜Brevicoryne brassicae(Linnaeus)等;用大豆蚜和豌豆蚜饲养,双七瓢虫各虫态发育历期较短,用白杨毛蚜饲养则发育历期较长,3种蚜虫饲养的双七瓢虫,蛹均能正常羽化。【结论】双七瓢虫对供试蚜虫均有捕食行为,但捕食量存在明显差异;不同蚜虫对双七瓢虫的发育历期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多异瓢虫与七星瓢虫、大草蛉不同虫态间的集团内捕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异瓢虫、七星瓢虫和大草蛉是控制蚜虫重要的广谱捕食性天敌昆虫,为明确这些昆虫间的集团内捕食效应与个体发育阶段的关系,观察了多异瓢虫与七星瓢虫、大草蛉各虫态(蛹除外)之间的集团内捕食效应。设置30个虫态(虫龄)组合处理,于温室盆栽棉花(无蚜虫)上接种等量的试虫,观察24 h后的存活数量。结果表明,当参与双方的虫态不同时,晚期虫态的存活数量显著大于早期虫态;当参与双方的幼虫龄期不同时,高龄幼虫的存活数量显著大于低龄幼虫;成虫对卵、1龄和4龄幼虫的捕食程度随虫龄增大而呈抛物线增大,存在显著的二次函数关系。当参与双方的虫态(龄)相同时,多异瓢虫成虫的存活数量显著小于七星瓢虫,但大于大草蛉成虫;多异瓢虫幼虫(1龄和4龄)的存活数量显著小于大草蛉,而与七星瓢虫没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说明,在没有集团外猎物(蚜虫)存在的情况下,多异瓢虫与七星瓢虫、大草蛉之间的集团内捕食效应只在参与者的虫态或虫龄不同时取决于发育阶段,而当参与者虫态或虫龄相同时,还取决于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七星瓢虫幼虫对两种麦蚜的功能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董应才  汪世泽 《昆虫知识》1992,29(4):219-222
七星瓢虫各龄幼虫对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的捕食作用均属Holling Ⅱ型反应;其喜食性及发育历期无明显差异;因而两种麦蚜都可互为它的替代猎物而不影响其正常发育。并提出采用α′曲面、T_k曲面以及α′/T_k来衡量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在田间应以3、4龄七星瓢虫幼虫和成虫为主要应用对象;应保留一定蚜量以满足瓢虫发育。  相似文献   

17.
七星瓢虫啮小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瓢虫啮小蜂Tetrastichus coccinellae Kurju-mov是寄生七星瓢虫蛹的主要内寄生蜂,对瓢虫为害很大,是麦收后瓢虫种群数量激剧下降的原因之一,现将几年来的观察结果整理如下。 一、观察方法 1.1978—1982年每年从4月开始至越冬止,每隔10天左右一次,在田间(小麦、油菜、白菜、棉花、春麦、玉米等作物及树木上)捕捉50头左右七星瓢虫的三、四龄幼虫和蛹,带回室内饲养。最后有干瘪的经解剖后仍有啮小蜂而未羽出的,仍计算到被寄生数内。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地中海粉螟Ephestia kuehniella Zeller卵为饲料人工繁育的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为对象,测定其对豆蚜Aphis craccivora Koch的最佳寻找密度和捕食功能,明确不同饲料处理对异色瓢虫控害能力的影响,为其大量繁殖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室内测定分别饲喂不同处理地中海粉斑螟卵和豆蚜的异色瓢虫成虫对豆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及寻找效应。【结果】不同处理的异色瓢虫成虫对豆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模型,取食新鲜卵、紫外线杀灭卵、冷冻卵、冷冻卵加蜂蜜、豆蚜的异色瓢虫对豆蚜的理论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88.20、97.73、78.64、101.81、107.70只,各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相同猎物密度下,各处理的异色瓢虫寻找效应相近;在无竞争状态下最佳寻找密度以豆蚜处理最大,为31.89只,紫外线处理卵、冷冻卵加蜂蜜处理次之(30.40只,30.27只)。【结论】与饲喂豆蚜处理相比,地中海粉斑螟卵饲养的异色瓢虫成虫对豆蚜的捕食功能反应模型无影响,仅会影响数值,但是冷冻卵加蜂蜜的处理,捕食功能各指标与豆蚜处理最为相近,且冷冻卵易保存易使用,可在大量饲养中采用。  相似文献   

19.
食料对于七星瓢虫取食和生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是蚜虫的重要天敌。1970年以来,在我国北方棉区大面积利用七星瓢虫防治棉蚜已取得优良成绩。为了确保瓢虫的来源以满足冶蚜在时间和数量上的要求,需要研究代饲料来维持越冬瓢虫的种群或进行人工繁殖。我们在1975年冬开始瓢虫代饲料的研究,证明以鲜猪肝、蜂蜜等配制的饲料能使成虫存活并产卵(动物所昆虫生理室,1977;动物所昆虫生理室等,1977)。我们注意到不同食料对成虫体重和产卵量均有明显影响;并认为取食量是一个主要问题,要提高以代饲料饲养瓢虫的工作,须先设法增加瓢虫对代饲料的取食量。  相似文献   

20.
七星瓢虫对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捕食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导了七星瓢虫对两种猎物捕食选择性研究成果,这对以瓢治蚜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主要结果为:1.七星瓢虫对麦长管蚜有明显的正喜好性,对禾谷缢管蚜有明显的负喜好性。2.瓢虫对两种蚜虫的喜好性与麦长管蚜密度呈显著负相关,与禾谷缢管蚜密度呈正相关。3.当两种猎物共存时,瓢虫对每种猎物的功能反应有所变化。两猎物总密度增加,瓢虫对每种猎物的功能反应越来越趋向Hollink Ⅲ型,一种猎物密度恒定,另一种猎物密度变化时,瓢虫对猎物的功能反应趋向Holling Ⅲ型。而且随猎物恒定的密度增加,HoUing Ⅲ型典型性增加。4.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密度增加均降低瓢虫的捕食作用率。但是,禾谷缢管蚜所引起捕食作用率更为严重的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