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目的了解潍坊市2007-2012年麻疹疫情流行规律,为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研究探讨潍坊市2007-2012年麻疹流行规律。结果2007-2012年潍坊市报告麻疹确诊病例385例,均为散发病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为0.72/10万,其中2008、2010年出现两个发病高峰,发病率分别为1.49/10万、1.17/10万,2012年发病率降至0.033/10万。3-5月为发病高峰,病例主要集中在寿光、诸城、安丘、青州四个市,占72.73%(280/385)。发病年龄最小2个月,最大63岁,病例年龄以〈1岁婴儿和20-44岁成年人为主。职业以民工、工人、农民和散居儿童为主,民工、工人和农民所占比例平均为52.47%(202/385);散居儿童所占比例平均为22.08%(85/385);民工、工人、农民和散居儿童发病人群所占比例逐渐升高,托幼儿童和学生逐渐降低。≥8月龄病例中有明确麻疹疫苗免疫史者96例,占26.74%;其中8月龄~14岁有明确麻疹免疫史者66例,占该年龄组病例的66%。结论潍坊市麻疹发病年龄构成以小于1岁婴儿和20~44岁成年人为主,出现向两极移动现象,1岁以下婴幼儿发病呈上升趋势。今后要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降低小年龄儿童麻疹发病率,适时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消除免疫空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许昌市2009—2013年麻疹疑似病例血清中麻疹Ig M抗体监测结果,掌握许昌市麻疹疫情动态和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麻疹防控措施。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五年来采集的658例麻疹疑似病例血清标本进行抗体检测。结果五年共检出麻疹Ig M抗体阳性399份,阳性率为60.64%。发病以散发为主,局部暴发点同时存在,2—5月为高发季节。发病人群集中在<1岁儿童,且所占比例逐年增加。无免疫史的儿童231例占确诊病例总数的57.89%;结论做好常规免疫工作,提高适龄儿童8月龄、18月龄含麻疹成分疫苗(MCV)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控制小月龄儿童麻疹发病率是消除麻疹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04—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麻疹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靖西县2004—2014年麻疹报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4年靖西县共报告麻疹病例160例,年均发病率为2.35/10万,2005年发病率高达14.62/10万,2009—2012年无麻疹报告病例;以冬季为主,占病例总数的54.38%;发病率居前三位的地区依次为龙邦镇(6.55/10万)、魁圩乡(5.37/10万)、新靖镇(5.06/10万);最小年龄为3月龄,最大年龄36岁;15岁以下儿童占病例总数的94.38%;男女性别比为1.58∶1;人群以散居儿童为主,占病例总数的51.25%;无免疫史者占病例总数的73.12%。结论靖西县2004—2014年麻疹病例以15岁以下散居儿童为主,应进一步加强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及强化免疫接种工作,消除免疫空白人群,提高疫苗接种率,加强麻疹疫情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013—2018年许昌市麻疹(measles)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通过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病例专报系统,对2013—2018年许昌市麻疹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许昌市2013—2018年共报告麻疹病例30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17/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546,P<0.05);东城区、鄢陵县年平均发病率较高,不同县市区的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99,P<0.05);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时间集中在冬春季(1—4月);男女性别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29、P=0.249,P>0.05);年龄分布以0~5岁组儿童发病最高,以>8~17月龄组的儿童最多;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303例麻疹报告病例中,无麻疹疫苗免疫史209例,其中有一定比例的有免疫史人群继发感染麻疹;许昌市麻疹风疹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正常运转,麻疹排除报告发病率自2015年以来均达到国家2/10万的标准。结论 6年来许昌市麻疹控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病例专报系统运行正常。需继续加强含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定期查漏补种,提高麻疹及时接种率;同时继续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培训,是消除和控制麻疹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近年来佛山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探讨麻疹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对2004—2009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显示,佛山市2004—2009年共报告麻疹病例3 59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0.19/10万;发病数前3位的区为顺德区、南海区、禅城区,占全市病例数的94.50%;4~8月为高发季节,占总病例数的66.60%;6岁以下儿童及15岁以上人群是麻疹发病主要人群,分别占总病例数的62.86%、31.54%;8月龄以下儿童发病数占14.48%;病例以流动人口为主,占总病例数的94.78%;有明确免疫史病例仅占总病例数10.22%。佛山市麻疹发病有回升趋势,疫情形势严峻。实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是控制麻疹的有效措施;同时应采取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提高麻疹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和及时率,加强麻疹监测和入学、入托查验证管理,控制医院内感染,强化疫区处理等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荔湾区2008-2012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广州市荔湾区2008-2012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麻疹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08-2012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8-2012年广州市荔湾区共报告麻疹病例222例,5年麻疹发病率分别为21.68/10万、4.67/10万、0.56/10万、0.56/10万、3.01/10万;5、6月份为发病高峰期,占总病例数的41.89%;病例大部分集中在5岁以下散居儿童,特别是8月龄以下儿童,发病率为539.82/10万;本地人口病例56例,占25.23%;流动人口病例166例,占74.77%.无麻疹疫苗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的病例194例,占87.39%.结论 流动人口发病是广州市荔湾区麻疹报告发病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无麻疹疫苗免疫史人群是导致麻疹发病率增高的重要因素;合理掌握“麻疹疫苗禁忌症”,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与及时接种率,是控制和消除麻疹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鸡西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控制麻疹的策略。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对鸡西市1957~2003年麻疹发病及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957~1966年麻疹发病呈高发状态,年平均发病率为1280.03/10万,每年1~6月份发病占病例总数的83.09%,使用麻疹疫苗前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每隔3~4年出现1个发病高峰,使用麻疹疫苗后整个流行呈明显下降态势;发病主要集中在1~7岁年龄组,占84.09%,男女性别比为1.27:1。结论:实施计划免疫对控制麻疹疫情效果显著,为控制麻疹疫情应继续加强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适时开展强化免疫,加强麻疹监测与报告。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郑州市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对疾病流行特征的影响,为消除麻疹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郑州市麻疹强化免疫活动前后的2010年和2011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郑州市强化免疫后麻疹病例大幅减少,2011年较2010年病例数减少90%;全年病例散发,无明显季节性高峰出现;病例构成仍以1岁以下儿童和无免疫史者为主;城区发病高于农村。结论此次麻疹强化免疫活动效果明显,致使麻疹发病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钦州市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简称强免)前后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以2009年9月1日为分界点,对2005—2014年麻疹病例按强免前后采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和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强免前后性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人群年龄分布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8月龄~5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职业分布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散居儿童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史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强免前后麻疹高发人群都是以8月龄~5岁组儿童及散居儿童为主。结论根据钦州市麻疹流行特征,提高适龄儿童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率、及时接种率,加强查漏补种,并有计划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这些措施是降低麻疹发病率、最终消除麻疹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郑州市2015—2018年麻疹(measles)流行特征,为麻疹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郑州市麻疹病例信息。结果 2015—2018年郑州市共报告麻疹病例672例,年均发病率为1.99/10万,2015年最高,为4.65/10万。城区发病高于农村(χ2=23.794,P0.05)。3月份报告病例最多,占22.17%。0~17月龄人群占47.77%,≥15岁人群占45.09%。麻疹病例中未进行麻疹成分疫苗(measles containing vaccine,MCV)免疫者最多,占68.45%。2018年报告1起麻疹院内感染暴发疫情。结论 2015—2018年郑州市麻疹发病呈下降趋势,应继续提高以适龄儿童为主的MCV疫苗接种率、强化监测、控制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通过对6种藓类植物,即褶叶青藓(Brachythecium salebrosum(Web.et Mohr.)B.S.G.)、湿地匐灯藓(Plagiomnium acutum(Lindb.)Kop.)、侧枝匐灯藓(Plagiomnium maximoviczii(Lindb.)Kop.)、大凤尾藓(Fissidensnobilis Griff.)、大羽藓(Thuidium cymbifolium(Doz.et Molk.)B.S.G.)和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 Wils.)嫩茎和老茎的石蜡切片和显微观察发现,同一藓类植株的嫩茎和老茎,茎结构稳定,不同种藓类植物茎横切面具有不同特征.植物体茎横切面形状、表层细胞的层数、细胞大小和细胞壁厚薄、皮层细胞大小和形状、中轴的有无以及比例等特征可以作为藓类植物的分科分类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In experiments on Black Sea skates (Raja clavata), the potential of the receptor epithelium of the ampullae of Lorenzini and spike activity of single nerve fibers connected to them were investigated during electrical and temperature stimulation. Usually the potential within the canal was between 0 and –2 mV, and the input resistance of the ampulla 250–400 k. Heating of the region of the receptor epithelium was accompanied by a negative wave of potential, an increase in input resistance, and inhibition of spike activity. With worsening of the animal's condition the transepithelial potential became positive (up to +10 mV) but the input resistance of the ampulla during stimulation with a positive current was nonlinear in some cases: a regenerative spike of positive polarity appeared in the channel. During heating, the spike response was sometimes reversed in sign. It is suggested that fluctuations of the transepithelial potential and spike responses to temperature stimulation reflect changes in the potential difference on the basal membrane of the receptor cells, which is described by a relationship of the Nernst's or Goldman's equation type.I. P. Pavlov Institute of Physiology,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SR, Leningrad. I. M. Sechenov, Institute of Evolutionary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SR, Leningrad. Pacific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Far Eastern Scientific Center,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SR, Vladivostok. Translated from Neirofiziologiya, Vol. 12, No. 1, pp. 67–74, January–February, 1980.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