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西藏高原地区引种的大田西瓜的一些光合特性(简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引种到西藏高原地区的大田西瓜,其叶片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约为250μmol@m-2@s-1,光饱和点约为860μmol@m-2@s-1.开花初期(6月)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为单峰曲线,未出现"光合午休”现象.故认为,因雨季造成的土壤水分充足可能是这一地区大田西瓜不产生光合午休的主要原因.大田西瓜的水分利用效率在上午900和1100时较高,是蒸腾作用较低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昆虫不育技术防治柑橘大实蝇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Enderlein)是柑橘果树上的重要害虫,我国在20世纪80、90年代曾经成功利用昆虫不育技术防治柑橘大实蝇的危害。本文从人工饲养、不育昆虫的获取以及野外释放等方面对利用昆虫不育技术防治柑橘大实蝇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我国柑橘大实蝇的可持续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生态环境领域从信息采集到加工处理也进入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数据量呈现爆发式增长,生态环境大数据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生态环境大数据是在对生态环境要素“空天地一体化”连续观测的基础上,集成海量的多源多尺度信息,借助云计算、人工智能及模型模拟等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生态环境大数据的集成分析和信息挖掘.生态环境大数据存在数据来源多样、涉及部门广;数据采集方式不统一;服务对象众多、对专业化服务要求高等特点.大数据已在生态环境领域得到了初步应用,如在全球气候变化预测、生态网络观测与模拟和区域大气污染治理等方面作用明显.目前我国生态环境大数据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数据共享难、监测技术落后、传感器等监测设备严重依赖进口、数据集成和深度分析能力不足等.随着大数据技术的进步,未来大数据在解决生态环境健康问题、提高重大生态环境风险预警预报水平、提高生态环境领域科学研究水平等方面都将发挥巨大作用.大数据将最终实现生态环境管理决策定量化、精细化,生态环境信息服务多样化、专业化和智能化,为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4.
<正>现时代下,信息技术多以大数据为基础,被称之为物联网,其主要是以数据通讯技术作为基本,通过一些大数据技术,如数据收集、数据存取、数据处理、统计分析等,以达到数据间的真正有效的交换。“物联网+大数据”的应用,不但可以让人们的生活更便捷,也会快速地提升日常工作效率,正因为这一优势,当前在育种产业正迎来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大数据技术的产生给海量生态环境数据的处理以及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监测和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通过分析大数据的基本特征,对生态环境大数据的概念以及特征进行了简要阐述,并参考一般大数据的系统结构,从4个方面设计了生态环境大数据综合平台的总体构架:数据平台、基础设施平台、技术平台及应用服务平台。从数据获取、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计算模式与系统和数据分析共4个模块详细阐述了生态环境大数据技术平台构建的关键技术。最后,针对生态环境大数据未来的发展,提出了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陈铭 《生物信息学》2022,20(2):75-83
随着生物数据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数据的类型、内容、复杂度不断增加,生物信息学已迈入大数据时代。面对大数据时代多模态、多层次、高维度、非线性的复杂生物数据,生物信息学需要发展相应的方法和技术进行有效整合生物信息学研究与应用。本文对大数据时代整合生物信息学所涉及的数据整合、方法整合、系统整合及相关问题进行梳理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大弹涂鱼为实验材料,采用SCGE技术并对该技术中通过对缓冲液、铺胶方法、裂解液及不同解旋时间的优化来检测镉对大弹鱼外周血细胞DNA的损伤作用.结果表明,染毒后镉使大弹涂鱼外周血细胞均出现了拖尾现象,经过筛选,采用Ringer's缓冲液、"三明治"式铺胶法、裂解液C、40 min解旋时间进行实验效果最好.通过优化SCGE条件所得结果来看,本研究提高了SCGE对大弹涂鱼血细胞DNA损伤的检测效率,为SCGE技术间接作为水环境监测的有效工具提供更多的方法学参考.  相似文献   

8.
2003年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染给人类并导致死亡后,出于对流感大流行爆发的担忧.WHO和许多国家政府纷纷制定了流感大流行应对方案计划,鼓励和资助流感疫苗技术的研发。目前已经应用和处于研发的技术有通用型疫苗、佐剂疫苗、细胞培养系统、反向遗传技术、DNA疫苗等。本文主要介绍了流感疫苗新技术及其研发和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9.
十大医疗仪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械工业的许多革新化进展,使得对病人的医护得到许多根本性的改善和提高,要列出其中最重要的十大应用领域和技术,不是件容易的事。美刊MD&MD根据目前情况,指出对病人医护、临床实践、产品开发以及整个医械工业具有深远影响的十大医疗仪器技术。这些技术以其新产品对人类的医疗保健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以自然语言处理和视频图像分析为主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其基本特征是聚焦相关应用领域的共性需求,通过大数据、强算力和复杂算法的高效协同与深度融合,构建通用预训练模型,广泛适配下游任务,有力提高模型的处理性能与研发效率.因此,大模型技术为医学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难得契机.本文通过全面梳理国内外大模型的研究进展、关键技术与核心算法,分析总结生物医学领域一系列标准数据集和预训练模型的发展特点,结合医学人工智能的研发实践,深入剖析医学领域大模型构建的应用需求、解决思路与研发经验,助力推动医学大模型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小鼠巨噬细胞膜快速超极化和凋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流式细胞术、TUNEL染色技术、FRAP技术等对大剂量地塞米松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凋亡过程中膜通透性、膜脂流动性、膜电位等膜生物物理性状改变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 ,大剂量地塞米松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快速凋亡 .凋亡巨噬细胞膜脂流动性升高 ,尤为显著的是 ,膜电位快速超极化 ,胞浆游离 Ca2 + 加速超极化 .结果表明 ,细胞膜电位变化与巨噬细胞这一非兴奋细胞凋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蒋艳峰  高培培  陈兴栋 《生命科学》2023,(12):1581-1585
大数据技术推动了生命组学数据的爆炸式增长,生命科学研究进入大数据时代。大型人群队列研究依托大数据技术获得了重要突破,为生命科学和精准医学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源,推动着预防医学模式发生革命性变化。以大数据技术为导向,人群队列研究规模空前扩大、学科交叉创新层出不穷,如何充分高效地利用人群队列资源、实现队列间的互联互通与共享,也是队列研究亟待解决的难题。该文将重点分析大数据时代特征下国内大型人群队列研究的发展特点,并提出其未来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DNA组装与转移技术是合成生物学的核心使能技术之一,生命体设计改造的复杂度不断提升,使得对大片段DNA组装与转移技术的需求也日益旺盛。小片段DNA的组装与转移技术目前已经比较成熟,大片段DNA由于其分子量大、易断裂,使得体外操作繁琐且效率低下。聚焦酿酒酵母体内组装和转移的技术进展,详细介绍了基于酿酒酵母一次组装和迭代组装的不同方法,并从导入与导出的角度介绍了大片段DNA的转移技术,便于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和选择酿酒酵母体内组装与转移技术。此外,还展望了将酿酒酵母开发为大片段DNA组装与转移通用平台实现更多物种基因组大尺度设计改造的愿景。  相似文献   

14.
基因组大片段克隆技术是合成生物学研究领域关键的使能技术。传统的大片段克隆技术获取目的大片段的手段存在各种缺陷,比如随机建库克隆需要依靠高通量筛选;PCR难以扩增10 kb以上片段,从小片段拼装费时费力且突变率高;基于限制性酶切连接难以找到片段两端适宜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最近全基因组合成等前沿研究创造了全新的高性能大片段克隆方法,比如CRISPR/cas9系统中cas9可识别并切割20 bp核酸序列解决了识别位点设计难题,可用来获取任意目的基因片段;组合Gibson或者酵母偶联重组技术组装技术,可高效克隆大片段基因。本文将分类介绍基因组大片段克隆技术,并提出适用不同尺度大小基因克隆的技术选择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5.
招聘启事     
《生命科学》2015,(2):235-236
<正>生化与细胞所动物实验技术平台招聘动物饲养管理技术人员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动物实验技术平台是研究所重要的公共服务和技术支撑平台之一。动物实验技术平台拥有大小鼠屏障设施4000平方,小鼠IVC笼位20000个及一批动物实验相关的仪器设备,能为科研工作提供良好的实验动物饲养管理服务及专业化的技术支持,包括大小鼠的饲养管理、生理指标检测、影像学诊断、行为学分析及胚胎操作等。详细信息请参考网站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大豆粉、玉米粉、麦胚和鲜茭白等成分配制了大螟Sesamia inferens(Walker)的半合成人工饲料,利用该饲料配方,发展了大螟的长期、继代饲养技术,即初孵-2日龄幼虫在茭白上饲养,3日龄-化蛹在人工饲料上饲养。利用该方法连续饲养大螟3代,幼虫的发育历期、蛹重、幼虫存活率、化蛹率、羽化率、卵孵化率和单雌产卵量等生活史参数与在天然饲料茭白上饲养的大螟相比,二者没有任何显著差异。而且利用该方法饲养,成本低、省工省力,能显著减少病原菌的感染。这说明该饲养技术适于大螟种群的长期、继代饲养。  相似文献   

17.
生态环境大数据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生态环境大数据给生态环境领域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与发展。本文回顾了生态环境大数据在收集、监测、分析与应用方面的发展现状。虽然生态环境大数据研究相对于其他领域起步较晚,但是目前正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生态环境大数据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为: 一、建立数据共享机制;二、需要跨区域的不同监测站点甚至不同观测网络进行联合观测与研究, 建立从样地到区域甚至到全球多尺度的、系统的观测与研究, 并且应该推进观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进一步统一不同生态环境观测网络的观测标准, 建立国际统一的观测标准和规范;三、需要开发针生态环境对大数据的统计分析软件, 尤其应该重视地理信息技术与统计分析技术的结合,特别是过程模型与大数据的结合。最后, 虽然生态环境大数据的应用研究相对薄弱但未来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 未来生态环境大数据的应用主要应该体现在生态环境资源管理、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生态环境评价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南平  郭变 《四川动物》2011,30(5):696-700,封3
目的 采用SCGE技术检测敌敌畏对大鳞副泥鳅DNA的损伤效应.方法 设置敌敌畏0.64 μg/L、1.28μg./L、1.92μg/L、2.56μg/L、3.20μg/L 5个浓度组和一个空白对照组(15尾大鳞副泥鳅/组),通过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研究各浓度敌敌畏处理组在分别处理l d、2 d、3 d后对大鳞...  相似文献   

19.
野生花卉大百合属植物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百合属(Cardiocrinum)植物是一类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野生花卉,对其繁殖技术体系的研究旨为推广应用奠定基础。从引种栽培、种子生理、组织培养等方面综述了大百合属繁殖技术的研究进展,认为利用种子和组培进行大量繁殖已成为可能,对其杂交育种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今后也应对其进行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和鉴定柑橘大实蝇Bactocera (Tetradacus) minax (Enderlein)信息素.[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HS-SPME)收集不同时间段柑橘大实蝇成虫挥发物,进一步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鉴定分析和触角电位技术(EAG)进行行为测试.[结果]N-(3-甲基丁基)乙酰胺为柑橘大实蝇成虫合成的一种挥发性化合物,且雌雄成虫都可以释放该化合物.触角电位技术测定不同日龄柑橘大实蝇成虫对1、10、100和1000 μg4种不同剂量N-(3-甲基丁基)乙酰胺的触角电位反应结果表明,柑橘大实蝇成虫对N-(3-甲基丁基)乙酰胺具有显著的触角电位反应,触角电位反应最适含量范围为大于100 μg,剂量以及剂量×性别会导致柑橘大实蝇显著的触角电位反应差异.[结论]N-(3-甲基丁基)乙酰胺可能为柑橘大实蝇信息素,这一结果可为柑橘大实蝇化学通讯研究和生物防治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