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8 毫秒
1.
华中西南区一条国际前寒武系与寒武系界线层型补充剖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全球前寒武系与寒武系界线层型剖面和层型点确定在加拿大纽芬兰东南幸运角剖面,并以遗迹化石带Trichophycus pedium的底作为前寒武系与寒武系的分界点。但是,幸运角剖面主要是以硅质碎屑岩相为主,难以与含有丰富小壳化石和具有可对比的稳定同位素资料的碳酸盐相界线剖面进行对比。为此,提出我国云南会泽大海附近的一条以碳酸盐相为主的剖面作为全球前寒武系与寒武系界线层型剖面的补充剖面。理由是(1)在大海剖面上,震旦系灯影组白岩哨段、待补段和下寒武统牛家菁组的中谊村段,大海段之间为整合接触;(2)早寒武世早期地层单元含有丰富的小壳化石并且可划分出4个小壳化石组合带;(3)利用碳同位素资料可以将大海剖面与许多其它剖面相当地层对比;(4)著名的梅树村剖面离大海剖面不远,它们均含有丰富的小壳化石和遗迹化石,两者易于对比。文章进一步认为寒武系的下界放在第I小壳化石组合带(Anabarites trisulcatus-Protohertzina anabarica)的底,相当于大海剖面11层的底。  相似文献   

2.
贵州松桃县黄莲村西的黄莲剖面杷榔组厚417.8m,主要由深灰色钙质泥岩组成,岩性与湘西、黔东杷榔组基本相似,除底部38m未见三叶虫外,以上均含有三叶虫,由下而上可分为2个三叶虫带,下为Oryctocarella duyunensis带(38-83m),化石较少;上为Oryctocarella duyunensis-Arthricocephlus chauveaui组合带(83 m以上)。除Arthricocephlus chauveaui外,还含有A.xinzhaiheensis,Oryctocarella duyunensis,O.sibirica?,O.balangensis,Duyunaspis duyunensis,Changaspis elongata及Redlichia (Pteroredlichia)murakamii。与剑河交榜潜在的寒武系第四阶国际层型剖面下部2个三叶虫带Oryctocarella duyunensis-Arthricocephlus chauveaui组合带及Oryctocarella duyunensis带完全相同,也可和格陵兰北部Freachen land及Peary land等地Henson Gletscher组对比。黄莲剖面是潜在的寒武系第四阶国际层型剖面剑河交榜杷榔组剖面的良好辅助剖面。  相似文献   

3.
本文记述的Bradorids的新材料采自四川峨眉高桥张山的震旦—寒武系剖面。据笔者1965年以来多次观察,该剖面地层发育,层序清楚,化石丰富,寒武/前寒武系界线上下为海相连续沉积,可选作此界线的层型剖面。剖面位于峨眉山山脚,其地层层序与峨眉游山大路洪椿坪至遇仙寺剖面一致。下部地层目前称为灯影组(相当于洪椿坪剖面的洪椿坪组);其上为筇竹寺组,分为上下两段,下段相当于峨眉山剖面的九  相似文献   

4.
再论滇东前寒武系与寒武系界线剖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了滇东滇池断裂带以东以及滇东北地区连续完整的前寒武系与寒武系界线地层剖面自下而上的层序是旧城段、白岩哨段、“小歪头山段”、待补段、中谊村段、大海段、石岩头段、玉案山段。论证了晋宁王家湾剖面待补段位于“小歪头山段”之上;晋宁梅树村剖面“小歪头山段”磷质条带中的小壳化石是中谊村段向下渗漏的产物,它在岩性上与白岩哨段无多大区别,可归入同一地层段范畴,恢复原命名的白岩哨段涵义。论述了以云南晋宁梅树村剖面为代表的滇池断裂带以西地区前寒武系与寒武系界线地层剖面有沉积间断,缺失了待补段沉积和大海段上部的瘤状白云岩,从而增补了梅树村阶大海段的一个化石带Heraultipegmayunnanensis,基本上肯定了梅树村阶有四个化石组合带。最新研究表明,滇东前寒武系与寒武系最佳界线地层剖面应是滇东北会泽雨碌和大海剖面。滇东前寒武系与寒武系的界线应放在中谊村段与待补段之间,即最古老的小壳化石组合之底。  相似文献   

5.
该文记述了国际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层型候选剖面所在地,湖北宜昌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地层中发现的小刺球藻类化石Micrhystridium regulare,regulare,讨论了它们的产出层位及其归属,并对小刺球藻类化石在时间上、空间上的分布作了简要的归纳,最后提出了小刺球藻类化石在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地层的划分和大区域地层对比中重要的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6.
库鲁克塔格地区的寒武纪地层,早在1928—1932年间,诺林(E.Norin)曾作过不少工作,并将本区寒武系命名为“突尔沙克塔格建造”(E.Norin,1937),标准剖面地点在库鲁克塔格西部的突尔沙克塔格及却尔却克山一带。所采化石经丘迪生(G.T.Troedsson,1937)研究,判定动物群的时代为晚寒武世,其中以三叶虫为主。张日东、俞昌民等(1959)根据莫合尔山北坡所测的寒武系剖面,划分为三个统:即突尔沙克塔格统(上统)、莫合尔山统(中统)及西大山统(下统)。近年来,新疆地质局等单位组成的新疆前寒武纪地质研究组,及章森桂、高振家(1981)根据莫合尔山北坡及西大山的下寒武统剖面,将原来的西大山组一分为二。下寒武统上部仍沿用“西大山组”一名,仅限于代表下寒武统上部的一套碳酸盐岩;而下寒武统下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生物学会三叶虫、头足类学科组学术年会于1985年10月11日到18日在湖南省慈利县召开,会议得到了湖南省地矿局、慈利县政府、尤其是慈利县科协的大力支持。三叶虫学科组原定85年8月在新疆霍城县果子沟召开现场会议,参观天山-兴安地槽区的寒武系典型剖面——果子沟寒武系剖面,并已作了一些准备工作,后因种种原因遂将会议改在湘西,结合参观湖南桃源一些过渡相区寒武系、奥陶系剖面召开学术年会。头足类学科组学术年会早已确定在湘西召开,请湖南区调队刘义仁同志具体筹备。鉴于刘义仁同志也是三叶虫学科组成员,为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两学科组经协商决定同时召开。会议11日上午开始,慈利县县长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后即由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兼三叶虫学科组组长卢衍豪教授作“国际各纪界线研究的进展和现状”的讲演,卢教授详细介绍了国际各界线工作组在选择界线层型方面的工作进展情况,指出我国二叠系-三叠系界线、泥盆系-石炭系界线、奥陶系-志留系界线、寒武系-奥陶系界线、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的剖面都有很强的竞争力,着重介绍了后两条界线研究的现状,指  相似文献   

8.
陈平富 《化石》2013,(1):68-80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彭善池研究团队经过数十年的精心研究,先后在我国正式确立了全球寒武系三个"金钉子"地层剖面,并以我国地名创立了芙蓉统、排碧阶、古丈阶和江山阶四个全球寒武系标准年代地层单位,这也是《国际地层表》中为数不多的由中国学者以中国地名命名的全球年代地层标准单位。"金钉子"是"全球标准层型剖面和点位  相似文献   

9.
1987—1990年的3—5月和10—11月,对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金雕(Aquilachrysaetos)作了数量分布及栖息环境的调查。现将考察结果简报如下。历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山西省中条山东部,地处东经111°51'—112°6'、北纬35°16'—35°27'。  相似文献   

10.
毛脚(Buteo lagopus)为山西省的冬候鸟。有关其冬季生态的专题研究国内尚未见报道。1988—1990年,我们在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该鸟的冬季生态作了观察,现报道如下。1.工作地点和方法本区位于山西省吕梁山脉中段,地处东经111°22'—111°33'和北纬37°45'—37°55',有关本区自然概况见刘焕金等(1991)。1.1 野外鉴别用望远镜观察时,体羽灰白,跗蹠被羽,多见在开阔的电杆、枯树顶端长时  相似文献   

11.
四川西部峨眉九老洞组三叶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峨眉山地区的寒武系,曾经赵亚曾(1929),李春昱、谭锡畴(1933)及盛莘夫(1940,1959),钱义元、陈旭(1978)等进行过研究,建立了寒武系的层序;随着区域地质调查、普查找矿的进一步开展,也有不少生产科研单位进行过工作,都有不同程度的进展。笔者从1972年起,先后同我所李玉文、伍鉴平同志及震旦系专题组的谢振西、杨暹和、陈远德、田传荣、李兴振等同志去该地观察剖面和采集化石,在下寒武统九老  相似文献   

12.
张权  杨芳  任强  赵遵田 《菌物学报》2008,27(4):614-618
<正>1 INTRODUCTION Bailong River valley is situated in the south of Gansu Province and northeast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at longitudes of 101°40'-105°20' E and latitudes of 32°21'-35°50' N. The mean annual  相似文献   

13.
辽宁复州湾剖面寒武系地层出露连续且沉积现象较为丰富,芙蓉统长山组、凤山组微生物岩发育。研究区寒武系芙蓉统微生物岩多为小型柱状,与围岩有明显界限,纹层较为模糊,与华北其他地区寒武系芙蓉统大型柱状叠层石有明显差异。芙蓉统微生物岩主要由暗色致密泥晶和微亮晶颗粒组成,内部发育有生物碎屑、白云石、方解石和黄铁矿颗粒等,显示出微生物岩内部复杂的显微组构,同时柱状微生物岩中保存多种类型的微体生物,如葛万菌(Girvanella)、肾形菌(Renalcis)等钙化蓝细菌,以及海绵骨针集合体等。致密泥晶组构中粘结着大量的生物碎屑,包括三叶虫和腕足类等。因此,复州湾剖面芙蓉统微生物岩中发育的钙化微生物和多样性颗粒的存在,为探索生物丘形成过程中复杂的微生物沉积作用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素材,也为寒武系叠层石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例。  相似文献   

14.
南草蜥和福建后棱蛇分布北扩至浙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彦 《动物学杂志》2002,37(6):73-74
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地处浙西南,望东洋(俗名懵懂洋)高山湿地位于该县南面,海拔1352 m,北纬27°42'30"~27°45'20",东经119°41'15",属洞宫山脉中段,东临泰顺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与福建省接壤,湿地四周山体环抱,形成椭圆形盘状,总面积60 hm2,是浙江省(亦是华东)最大的典型内陆丘陵高山湿地.  相似文献   

15.
云南晋宁梅树村早寒武世筇竹寺组的三叶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前言对滇东地区早寒武世三叶虫的研究,在20世纪初即已开始。法人满苏(H. Mansuy, 1912)、卢衍豪(1939、1940、1941、1961)、张文堂(1950、1953、1962、1966)相继研究了滇东地区早寒武世地层及三叶虫,并进行了分组分带(表Ⅰ)。1978年10月以来,为了解决我国震旦一寒武系界线及选择界线层型剖面,我们对梅树  相似文献   

16.
江苏昆山早寒武世三叶虫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79年江苏第六普查勘探大队于昆山玉山镇2号钻井岩芯中获得了丰富的早寒武世三叶虫化石,这是继昆1井取得丰富的中、晚寒武世三叶虫之后又一重要发现,由于这些资料的取得,为本区寒武系提供了比较系统而完整的地层剖面和三叶虫资料。长期以来,在下扬子地区除宁、镇外,在镇江以东的广大地区未有寒武系的报道,所以昆山寒武系三叶虫的发现十分引人注意。  相似文献   

17.
最早带壳动物化石外壳的矿物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采自我国上扬子地层区内研究较细的若干条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剖面的带壳化石进行综合性矿物学研究。借鉴化石钙质骨骼研究方法和成果,运用电镜微区研究及能谱分析资料,就术语的运用、磷质壳与钙质壳之间形成机理的相似性、化石结构的原生及次生性质,以及小壳化石壳壁显微结构分类、演化序列提出一些看法。认为;小壳化石外壳壳质成分大部分为胶磷矿,少量为显微纤状磷灰石,部分为成岩后生作用交代成因的碳酸盐及硅质壳,偶而有原生方解石壳。本文提出此类化石外壳可分原生和次生两大类,其演化序列可简括为:胶粒→层纤、柱状→层纹(片状)。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三峡地区上震旦统稳定同位素异常及地层意义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三峡地区广泛发育的上震旦统,及下伏的南沱组和古城组冰碛层,有良好的生物地层控制及全球对比意义。新秭归城附近的雾河剖面,自南沱组顶部到水井沱组下部出露有利于化学地层学研究的一系列碳酸盐岩沉积,对这一剖面的碳,氧,锶同位素研究发现:1)碳,锶和氧同位素在陡山沱组顶部到灯影组底部存在明显异常;2)碳同位素在寒武系-前寒武系界线附近有负异常;3)碳同位素和锶同位素在剖面上的演化具有全球对比意义;4)陡山沱组顶部到灯影组底部的碳,锶同位素异常,与可能存在末远古纪的冰期,即所谓的“后Marinoan冰期”有关。  相似文献   

19.
大瑶山有大小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143株,树干通直高大,一般高在20米左右,最高者可达30.65米,胸径最大者约88.6厘米。大瑶山的银杉林与广西花坪及其它林区的银杉林不同,因此,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上有着重要意义。大瑶山是一座古老的山休,有二亿多年的历史,位于广西中部稍偏东,北纬23°40′—24°24′地段。地层主要是由寒武系砂页岩和泥盆系紫红色碎屑岩或砂页岩组成。地貌属中山  相似文献   

20.
日本落叶松引进我国历史很久,据1975年林土所调查,最大年龄的人工林为65年生,呈疏林状态,引种于山东省费县塔山林场。从引种范围来看是非常广泛的,南至江西省的庐山北纬29°35',东经115°55',海拔950米,北至黑龙江省林口县青山林场,北纬40°15',东经130°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