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2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武昌东湖1973—1975年度渔获物的情况,并从鱼类生态学的角度探讨了东湖合理放养的若干问题。东湖是养殖湖泊。在不投饵的情况下,年产量从1971年的36.5万斤,逐年上升到1975年的81万斤,折合亩产36.8斤。渔获物中放养鱼类占88—96%,主要为鲢、鳙,其次是草鱼。其他野杂鱼所占比例很小。通过对不同规格的鱼种的生长率和回捕率的分析,表明鱼种规格越大,回捕率越高,生长速度越快。根据三年来渔获物的分析,本文最后讨论了东湖渔业的生产潜力和合理放养问题,提出了对现有鱼类种群结构进行调整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武昌东湖渔业增产试验及增产原理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2年7月以来开展了“三结合”的东湖渔业增产试验。着重抓住天然饵料资源的合理利用,大水面大规格鱼种的培育,放养鱼类的防逃,凶猛鱼类的控制以及捕捞技术的改革这五项关键性增产措施,进行了研究和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渔产量从试验前的36.5万斤稳步上升到1975年的81万斤,并初步摸索出东湖渔业生产的一些规律。本文在总结上述工作的同时,还对反映我国淡水渔业传统的“水体合理放养”原理进行了扼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1972年7月以来开展了“三结合”的东湖渔业增产试验。着重抓住天然饵料资源的合理利用,大水面大规格鱼种的培育,放养鱼类的防逃,凶猛鱼类的控制以及捕捞技术的改革这五项关键性增产措施,进行了研究和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渔产量从试验前的36.5万斤稳步上升到1975年的81万斤,并初步摸索出东湖渔业生产的一些规律。本文在总结上述工作的同时,还对反映我国淡水渔业传统的“水体合理放养”原理进行了扼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投放足够数量的大规格鱼种,是保证成鱼丰产的一个关键措施。从全国范围来看,各类放养水体特别是湖泊和水库,当前投放鱼种的质量和数量还远远不能达到合理放养的要求。由于饲料和肥料不够,以及鱼种池面积的不足,限制了鱼种生产,因而严重地影响了成鱼的大幅度增产。在解决鱼类饲料肥料问题上,  相似文献   

5.
投放足够数量的大规格鱼种,是保证成鱼丰产的一个关键措施。从全国范围来看,各类放养水体特别是湖泊和水库,当前投放鱼种的质量和数量还远远不能达到合理放养的要求。由于饲料和肥料不够,以及鱼种池面积的不足,限制了鱼种生产,因而严重地影响了成鱼的大幅度增产。在解决鱼类饲料肥料问题上,许多生产单位和研究机构开展了不少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6.
凶猛鱼类对水库放养鱼种危害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翘嘴红鮊[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Bleeker)]、鳜鱼[Siniperca chuatsi(Basil.)]和鲶鱼[Parasilurusasotus(L.)]是水库常见凶猛鱼类。在水库养鱼的生产实践中,常遇到一些水库虽然放养了13厘米左右、质量较好的鱼种,并基本解决拦鱼、捕捞等技术问题,而家鱼的回捕率仍很低。一般认为是由于库中有较多数量的上述鱼类而致。为此,我们曾于1965年和1974  相似文献   

7.
一、密放混养 密放是养鱼丰产的有效措施之一。为了充分利用水体和达到密放要求,必须结合混养。今年的高额丰产塘,每亩放养的鱼种从几万尾到十多万尾;放养鱼类的品种多到八、九种,不仅有青、草、鲢、鳙,而且有鲤、鲫、鳊、等。为了密放,又采取了多次捕捞,多次放养和留小或捕大补小等办法,有的一年放养七、八次,捕捞五、六次。 由于密放和养鱼水面的扩大,鱼种的需要量空前加大,解决鱼种问题成为养鱼高额丰产的重要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8.
我们于1976—1978年对黄前水库的渔业进行了调查,比较系统地分析了渔获物的种类组成,主要养殖鱼类的年龄组成、生长速度和回捕率等。该库位于泰安县泰山东侧,大汶河支流上游,养殖水面4,700亩。1970年开始投放  相似文献   

9.
目前一般较大的湖泊水库放养鱼类的回捕率颇低,逃鱼是重要原因之一。为了确定拦鱼用的网和栅所应采取的规格,测量了2,227尾(3-16厘米)鲢、鳙、草、青鱼种的全长,最大周长、头宽、颅宽的各个数值,推算出全长与最大周长、头宽、颅宽的迥归方程式及它们的95%的可信限。通过实验,观察到在流水条件下,鱼种能溯水穿越较自身最大周长为小的拦网网目或较头宽为小的拦栅栅距而逃逸。作者称这种能力为“穿拦系数”(用Kg或Kp表示)。并测出在武昌东湖某些生活污水进水口处,1973年3—4月份白鲢鱼种的穿拦系数按Kg计算为1.5,按Kp计算为1.2。作者建议在静水或出水口处,设置拦鱼用的拦网的网目长度不得超过所投放鱼种的最大周长的95%的可信限的下限的1/2,各种拦栅的栅距不得超过鱼种的头宽的95%可信限的下限。而在流水条件下,在确定所应采取的拦网网目或拦栅栅距时,还应该考虑“穿拦系数”在内。文末附有检索表,列举了鲢、鳙、草、青鱼种(3-16厘米)相应于全长值的最大周长值、头宽值、颅宽值以及它们的95%可信限的上限和下限的各个数值,供确定拦网网目和拦栅栅距的规格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中下游四个湖泊鱼类与渔业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长江中下游的牛山湖、东汤逊湖、龙感湖和黄湖作为研究地点,调查了这些湖泊鱼类区系组成、鱼种放养量、渔获物组成、渔产量和渔产值,现已查明牛山湖鱼类有64种,东汤逊湖53种,黄湖76种,龙感湖80种。这些湖泊的鱼类区系组成相似,鲤科鱼类最多,占总种数的60.4%-65.6%。牛山湖主要放养草鱼,东汤逊湖主要放养鲢和鳙,黄湖除鱼类外重点放养河蟹。这三个湖泊年均鱼种放养量分别为9.5kg/hm2、36.8kg/hm2、8.1kg/hm2;年均鱼产量分别为128kg/hm2、126kg/hm2、88kg/hm2;年均每公顷渔产值分别为623元、680元、1202元。龙感湖为非放养型湖泊,年均鱼产量为64kg/hm2,其中鲫、红鳍原泊和小杂鱼占有较高的比例;年均每公顷渔产值183元。文中分析了各湖泊鱼产量构成特征,讨论了未来湖泊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为合理利用鱼类资源,发展可持续渔业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放养鱼类的回捕率,是衡量水库、湖泊等大水面渔业利用效果的指标。它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鱼的产量,也是反映水体经营管理、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我国大水面养鱼的回捕率都不高,尤其是大、中型水库,能达到20%以上的不多,大多在10%以下,还有少数不到1%。回捕率低,是水库鱼产量较低的重要原因,也是水库养鱼成本较高、收益较少的原因。研究和分析回捕率,对于提高大水面养鱼的产量和改进渔业的经营管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花马湖养殖场在增殖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Yih)方面的经验。团头鲂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通过鲤鱼脑垂体催情,能人为地控制产卵。脑垂体的剂量为雌鱼6—8毫克/公斤,雄鱼5毫克/公斤或不注射。花马湖面积17,000亩,水草茂盛。引种后的团头鲂,在湖里已有其产卵场和越冬场所。团头鲂在湖中生长良好;春放8-10厘米的鱼种,冬季可长到200克(150—300克),第二年长到450克(300—650克)。在人工放养的年份,年产量在总渔获量中已往一般占2—3%,1974年达5%。投放大量大规格鱼种,才能使团头鲂在湖中稳产高产。1973年投放8.3厘米以上的团头鲂春片鱼种20万尾,当年产量为2万余斤。1974年投放春片鱼种30万尾,产量达4万余斤;仅夏、秋季敞水除野“卡子”业司,每天每船可捕获150—250克的团头鲂8-10市斤,占船产量的40%左右,是历年罕见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一般较大的湖泊水库放养鱼类的回捕率颇低,逃鱼是重要原因之一。为了确定拦鱼用的网和栅所应采取的规格,测量了2,227尾(3—16厘米)鲢、鳙、草、青鱼种的全长,最大周长、头宽、颅宽的各个数值,推算出全长与最大周长、头宽、颅宽的迥归方程式及它们的95%的可信限。通过实验,观察到在流水条件下,鱼种能溯水穿越较自身最大周长为小的拦网网目或较头宽为小的拦栅栅距而逃逸。作者称这种能力为“穿拦系数”(用Kg 或Kp 表示)。并测出在武昌东湖某些生活污水进水口处,1973年3—4月份白鲢鱼种的穿拦系数按Kg 计算为1.5,按Kp 计算为1.2。作者建议在静水或出水口处,设置拦鱼用的拦网的网目长度不得超过所投放色种的最大周长的95%的可信限的下限的1/2,各种拦栅的栅距不得超过鱼种的头宽的95%可信限的下限。而在流水条件下,在确定所应采取的拦网网目或拦栅栅距时,还应该考虑“穿拦系数”在内。文末附有检索表,列举了鲢、鳙、草、青鱼种(3—16厘米)相应于全长值的最大周长值、头宽值、颅宽值以及它们的95%可信限的上限和下限的各个数值,供确定拦网网目和拦栅栅距的规格时参考。    相似文献   

14.
团头鲂在花马湖的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花马湖养殖场在增殖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Yih)方面的经验。团头鲂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通过鲤鱼脑垂体催情,能人为地控制产卵。脑垂体的剂量为雌鱼6—8毫克/公斤,雄鱼5毫克/公斤或不注射。花马湖面积17,000亩,水草茂盛。引种后的团头鲂,在湖里已有其产卵场和越冬场所。团头鲂在湖中生长良好;春放8—10厘米的鱼种,冬季可长到200克(150—300克),第二年长到450克(300—650克)。在人工放养的年份,年产量在总渔获量中已往一般占2—3%,1974年达5%。投放大量大规格鱼种,才能使团头鲂在湖中稳产高产。1973年投放8.3厘米以上的团头鲂春片鱼种20万尾,当年产量为2万余斤。1974年投放春片鱼种30万尾,产量达4万余斤;仅夏、秋季敞水除野“卡子”业司,每天每船可捕获150—250克的团头鲂8—10市斤,占船产量的40%左右,是历年罕见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一当前,淡水养鱼在解决鱼类人工饵料、肥料上开展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不增加鱼池面积、不增加商品饲料的条件下,如何多快好省地培育出大规格鱼种和成鱼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1958年广东省怀集县在鱼池中种茜草(轮叶黑藻)养鱼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近几年来,湖北省蕲春县赤东湖养殖场、赤西湖养殖场,武汉市东湖养殖场、南湖养殖场,安徽省合肥市所属有关渔场,江苏省泰兴县水产养殖场和湖北省水生生物研究所等单位,从挖掘养殖水体本身的潜力出发,利用鱼池、塘堰、湖汊泥土中的肥力,就地种植水稻和稗草等青料作物,“以青代精”培育大规格鱼种,发挥了“以塘养塘”的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报道蒙古红鲌和翘嘴红鲌对放养鳙、鲢鱼种的危害性及控制其种群发展的途径。通过肠道内食物的检查,发现不同大小的蒙古红鲌和翘嘴红鲌与所吞食“家鱼”鱼种规格的大小有一定的相关,根据所得的数据分别求出这两种凶猛鱼的全长与被吃鱼种全长的迥归方程式及95%的可信限,确定不同大小的蒙古红鲌和翘嘴红鲌危害不同规格鱼种的范围。并通过对东湖这两种凶猛鱼种群长度的调查,提出鳙、鲢鱼种放养的合理规格。蒙古红鲌和翘嘴红鲌全年各月的摄食强度随着水温的不同和生殖季节的来临而有所改变,根据这种情况,对于什么时间放养鱼种较为有利也进行了探讨。从两种鱼的食物组成和摄食强度来看,它们对鳙、鲢的危害性是很明显的。为了遏制其种群发展,进行了围捕产卵群体、药物杀卵和投放棕榈皮鱼巢诱其产卵等试验。试验证明,在生殖季节当它们大量集群时进行围捕,效果较为显著。近年来这两种凶猛鱼的产量和种群的长度组成都有所下降。文中附有不同长度的蒙古红鲌和翘嘴红鲌吞食不同鳙鱼种的范围表,供有关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东南太平洋金枪鱼延绳钓主要渔获种类垂直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延绳钓渔获物的垂直分布特征,可以帮助人们制定有效措施减少兼捕鱼种的渔获率,更好地了解大洋生态系统结构,并为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提供参考.本研究根据2013年9月-2014年1月我国金枪鱼科学观察员在东南太平洋采集的延绳钓钩位深度数据和主要渔获种类的钓获钩位数据,分析了各钩位的上浮率和钓获鱼种的垂直分布,比较了不同鱼种垂直分布的差异.结果表明: 钓钩相对上浮率变化范围为8.9%~17.1%,平均相对上浮率为13.5%;14种渔获物钓获深度范围差异较大,斑点月鱼的平均钓获深度最深,鲣鱼最浅;除黄鳍金枪鱼和条纹四鳍旗鱼外,其他兼捕鱼种钓获深度均与长鳍金枪鱼(目标鱼种)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报道蒙古红鲌和翘嘴红鲌对放养鳙、鲢鱼种的危害性及控制其种群发展的途径。通过肠道内食物的检查,发现不同大小的蒙古红鲌和翘嘴红鲌与所吞食“家鱼”鱼种规格的大小有一定的相关,根据所得的数据分别求出这两种凶猛鱼的全长与被吃鱼种全长的迴归方程式及95%的可信限,确定不同大小的蒙古红鲌和翘嘴红鲌危害不同规格鱼种的范围。并通过对东湖这两种凶猛鱼种群长度的调查,提出鳙、鲢鱼种放养的合理规格。蒙古红鲌和翘嘴红鲌全年各月的摄食强度随着水温的不同和生殖季节的来临而有所改变,根据这种情况,对于什么时间放养鱼种较为有利也进行了探讨。从两种鱼的食物组成和摄食强度来看,它们对鳙、鲢的危害性是很明显的。为了遏制其种群发展,进行了围捕产卵群体、药物杀卵和投放棕榈皮鱼巢诱其产卵等试验。试验证明,在生殖季节当它们大量集群时进行围捕,效果较为显著。近年来这两种凶猛鱼的产量和种群的长度组成都有所下降。文中附有不同长度的蒙古红鲌和翘嘴红鲌吞食不同鳙鱼种的范围表,供有关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黄冈专区的中小型湖泊,自1952年开展人工养殖以来,其产鱼量都有了十分显著的提高,以22个国营养殖湖泊(总面积50.78万市亩)为例,1964年总产鱼量达1,691.58万市斤,较1952年增长了20倍。但在这些湖泊中,早春放养的家鱼鱼种(一冬龄鱼)当年冬季捕捞时回捕率低,却是普遍存在着的一个突出  相似文献   

20.
2010—2012年采用刺网(多网目单层刺网和单网目三层刺网)、电捕、底拖网和地笼对上海青草沙水库的鱼类多样性进行了调查.调查共采集到鱼类34种,隶属8目、12科,其中鲤形目鱼类物种数最多(19种)、鲈形目次之(6种).多网目单层刺网仅采集到鱼类19种,其中刀鲚为优势种.聚类分析表明,单层刺网网目规格对渔获物物种组成影响较为显著,网目为2 cm的网片的渔获物优势种为刀鲚和贝氏〖FK(W*8/9。1〗〖PS5号F体.eps,BP#〗〖FK)〗
,其他网目网片优势种为刀鲚.渔获物物种数和单位努力捕获数量均有随着网目规格增大而下降的趋势.网目规格对优势种刀鲚的体长分布影响显著,且随着网目规格的增加而增大.为更加科学合理地评估某水域的鱼类群落多样性,需要结合多种采样方法进行鱼类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