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毛细管气相色谱保留指数法和标准品叠加法分析了银木叶精油的化学成分。从分离出来的250个成分中,初步鉴定出59个成分,其含量占总组成的97.27%。最主要成分是樟脑(28.57%)等。  相似文献   

2.
中草药“一口钟”的原植物鉴定及其精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四川等省市售的中草药“一口钟”为蓝桉(Eucalyptus globulus Labill.)的果实.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标准品迭加和毛细管保留指数定性法,对其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从分离的65个成分中,鉴定出36个成分,其含量占总组成的93.80%,主要成分是别香树烯(23.37%),1.8-桉叶油素(20.81%)、金合欢醇(9.95%)、α-水芹烯(8.30%)、δ-愈创木烯(5.95%)、δ-蒎烯(4.09%)、β-水芹烯(3.43%)、α-愈创木烯(3.15%)等.  相似文献   

3.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毛细管气相色谱和标准品叠加法分析了少官桂(Neocinnamomum delauayi(H.Lec.)Liou)叶精油的化学成分。从分离出的67个色谱峰中鉴定出了41个成分。其中主要成分是樟脑(41.006%),a-蒎烯(6.975%),茨烯(6.967%),β-蒎烯(2.854%),月桂烯(2.494%),柠檬烯(5.064%),乙酸冰片酯(5.404%)和顺式石竹烯(6.613%)。分析结果表明,少官桂叶精油用来生产樟脑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4.
楠木种皮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导了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毛细管气相色谱保留指数法和标准品叠加法分析楠木种皮精油的化学成分,从分离出来的60个峰中,初步鉴定出30个成分,并测定了其相对含量,其主要成分是α-水芹烯(38.81%)、α-萜品油烯(12.03%),β-水芹烯(12.34%)等。  相似文献   

5.
四川米易逸生植物毛叶丁香罗勒精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气相色谱保留指数定性法,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和标准品叠加法研究了米易县的逸生植物——毛叶丁香罗勒(Ocimum gratissimum L.var.suvae Willd)的精油化学成分。从分离出的53个色谱峰鉴定出21个化合物.主要成分是丁香酚(84.500%)、顺-罗勒烯(4.567%)、顺-石竹烯(1.516%),α-依兰油烯(2.457%)。已鉴定成分相对含量占全油的96.641%.此精油的丁香酚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地区栽培的同种植物.  相似文献   

6.
不同季节银木叶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毛细管气相色谱双柱保留指数法和双柱标准品叠加法分析了不同季节银木叶精油化学成分。从分离出来的207—250个色谱峰中,初步鉴定出59个成分,被鉴定成分的总量占精油总组成的94.45—98.92%,其主要成分随采油季节不同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川芎叶精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和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系统对不同时期采摘的川芎叶精油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50m×0.25mm键合甲基硅酮弹性石英毛细管柱分离出来的202个和200个色谱峰中,初步鉴定出44个组分。其主要成分随采摘季节不同而有所不同。川芎有效成分之一——藁本内酯在早期(1986、3)采摘的叶精油中含量只有0.36%,而在较晚(1986、4)采摘的叶精油中达16.92%。  相似文献   

8.
粘叶莸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气相色谱保留指数定性法,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实验和标准品迭加法分析了粘叶莸 (Caryopteris glutinosa) 精油的化学成分,从分离出的76个色谱峰中鉴定出30个化合物,并测定了它们的相对含量,其主要成分为β-蒎烯(52.630%)、柠檬烯(15.030%、α-蒎烯(13.810%),香叶烯(2.890%)、红没药烯(2.419%)、α- 烯 (1.074%) 和香桧烯 (1.010%)。  相似文献   

9.
程菊英  唐改福   《广西植物》1987,(3):274-276
本文首次报道柚花的香气成分。作者利用憎水性树脂XAD-4吸附柚鲜花的头香,并以毛细管气相色谱和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方法研究头香的化学组分,分离鉴定了17个已知化学成分。它们是芳樟醇、β-蒎烯、β-水芹烯、橙花叔醇等。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西双版纳产依兰油,用Finnigan-4510型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方法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共分离检出了50个成分,鉴定了其中22个成分,占全精油的95.27%。主要成分为:β-丁香烯(33.00%),γ-穆罗烯(19.82%)。α-(艹律)草烯(7.69%),乙酸香叶酯(6.21%),香柠檬烯(5.40%),苯甲酸苄酯(5.33%),金合欢醇(4.75%),金合欢烯(3.29%),香叶醇(2.48%),对甲酚甲醚(2.41%)。并讨论了如何提高国产依兰油质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The laminae of etiolated Marsilea vestita leaves develop by means of marginal meristems. Unlike light-grown plants, the form of the etiolated plant is not affected by growth on a solid medium. All of the young leaves isolated from light-grown submerged plants will elongate in darkness. The smallest, etiolated, uncoiled leaves develop into land leaves when they are placed in light, and this development occurs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 leaves remain on the plant or are isolated on nutrient agar. Only these smallest leaves (2.3 mm average length) are actually capable of being converted from a submerged leaf form to a land leaf form by darkness.  相似文献   

16.
17.
滇丹参注射液对兔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云南产滇丹参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Bom氏比浊法,测定滇丹参体内、体外对抗ADP、PAF、AA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体外每种药物浓度分别为40 g/L、20 g/L、10 g/L、5 g/L、2.5 g/L,体内实验分为7组,即生理盐水组、两种丹参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5 g/kg、10 g/kg、20 g/kg,每组6只.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滇丹参体外显著抑制ADP、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效应呈浓度-效应关系(P<0.05,0.01),IC50为33.7 g/L(ADP)、18.1 g/L(AA).滇丹参也显著抑制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其最大抑制率为36.8%;体内实验结果显示,滇丹参在高剂量时可显著抑制ADP、PAF和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P<0.05,0.01),且均具有剂量依赖性.滇丹参在药后20 min开始显效,40 min达到最大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95.6%(ADP)、91.5%(PAF)和88.5%(AA).结论以上结果表明,滇丹参体外、体内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且其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优于丹参,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滇丹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