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来自太阳光谱中的UV-B辐射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环境信号,可以被植物感受并诱导植物调整自身生长和发育状态以适应环境。人们对植物中光敏色素、隐花色素和蓝光受体向光素的研究已非常深入,但对植物响应UV-B的机制仅在最近才取得一些突破性进展。这些研究发现,植物中存在着UV-B受体UVR8(UV Resistance Locus 8)。目前认为,UVR8二聚体感应UV-B后瞬间解聚为单体,并与E3泛素连接酶COP1(constitutively photomorphogenic 1)相互作用,从而激活UV-B响应基因的表达。该文从UVR8的发现、UVR8的结构和感受UV-B机制、UVR8二聚体重新形成以及UV-B信号传导与可见光信号传导途径间的差异等方面综述了关于UV-B受体UVR8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3.
4.
植物ABA受体及其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BA是调控植物体生长发育和响应外界应激的重要植物激素之一。近年来, ABA受体的筛选和鉴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为植物中ABA信号转导通路的阐明奠定了重要基础。该文主要综述了ABA-binding protein/H subunit of Mgchelatase (ABAR/CHLH)、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2 (GCR2)、GPCR-type G protein 1/2 (GTG1/2)和pyrabactin resistant/PYR-like/regulatory component of ABA (PYR/PYL/RCAR)被报道为ABA受体的研究历程, 重点介绍了以ABAR/CHLH PYR/PYL/RCAR为受体的ABA信号转导通路模型的构建, 旨在为ABA受体及其信号转导通路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光照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子, 开花是高等植物生活史上最重要的事件。植物通过光受体感知外界环境中的光照变化, 激活一系列信号转导过程从而适时开花。该文介绍了高等植物光受体的种类、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 并系统阐述了红光/远红光受体光敏色素、蓝光受体隐花色素以及FKF1/ZTL/LKP2等介导光信号调控植物开花的分子机制, 包括光受体对CO转录及转录后水平调控和对FT转录水平的调控等。此外, 还介绍了光受体整合光信号与温度和赤霉素等信号调控植物开花的研究进展, 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生长激素受体(growth hormone receptor,GHR)是细胞因子/造血因子受体超级家族的一员。它通过二聚体的形式和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相结合,然后诱发Janus激酶2(Janus kinase 2,JAK2)等细胞因子酪氨酸磷酸化并通过4条不同的途径将信号传入细胞内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生理效应。现在了解GHR的结构特征、组织分布的基础上,对其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作进一步的阐明。 相似文献
8.
细胞因子受体及其介导的信号转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因子受体及其介导的信号转导朱锦芳,郑仲承,刘新垣(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上海200031)关键词细胞因子,受体,信号转导,Ras-MAPK途径,JAK-STAT途径免疫或造血细胞之间的相互通讯依靠一种可溶性的细胞因子介导。细胞因子包括白细... 相似文献
9.
研究HeLa细胞膜上甲胎蛋白 (alpha fetoprotein ,AFP)受体的存在情况及其介导的信号转导 .先用Na[12 5I]标记AFP ;标记的AFP和培养的HeLa细胞结合 ,Scatchard法和受体 配体结合法分析受体数目 ;再用放射免疫结合法分析在百日咳毒素 (pertussistoxin ,PTX)预处理前后AFP对细胞内环腺苷酸 (cAMP)浓度及细胞内蛋白激酶A(proteinkinaseA ,PKA)活性变化的影响 .在HeLa细胞膜表面存在 2种不同解离平衡常数 (Kd)的AFP受体 ,Kd1=5 2pmol L(2 10 0位点 细胞 ) ;Kd2 =2 3nmol L (114 0 0位点 细胞 ) .在AFP(2 0mg L)作用下 ,HeLa细胞内cAMP浓度变化及PKA活性的改变为与对照组比较 ,用PTX预处理前cAMP浓度升高 2 6 7% ,PKA活性增高 10 3 2 % ;用PTX预处理后升高 86 % ,PKA活性增高 2 5 3% .抗甲胎蛋白单克隆抗体可阻断AFP对细胞cAMP浓度和PKA活性的影响 .结果证明 ,在HeLa细胞膜上有 2种不同解离平衡常数的甲胎蛋白受体存在 ,受体有可能通过cAMP PKA途径介导信号转导 . 相似文献
10.
11.
拟南芥乙烯信号传递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物激素乙烯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被确认,相关的研究使得乙烯广泛地被应用于农业上.一直到十年前第一个植物激素乙烯受体拟南芥ETR1基因被发现之后,人们对于乙烯信号传递的研究并才真正开始有所突破.以遗传学为基础对乙烯反应突变体所做的分析,使得乙烯信号传递已经成为目前植物信号传递领域中被研究得最清楚的信号传递途径之一.该文着重于回顾乙烯信号传递途径上各个元件的发现和确认,以及如何利用遗传学的方法将现有的突变体相关基因构建出目前广为接受的信号传递的遗传模式.最后,该文就目前所知的乙烯信号传递理论及相关研究,做了总结和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13.
高等植物赤霉素的代谢与信号转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霉素是一种重要的二萜类植物激素,有着广泛而复杂的生物学功能,调节植物整个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生长和发育。本文在分子生物学水平上对高等植物中的赤霉素代谢以及信号转导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
15.
植物硝酸根信号感受与传导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硝酸根不仅是植物的主要氮源,而且作为重要的信号分子,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及逆境响应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重点介绍了硝酸根作为信号分子在基因表达,根系、叶片发育,种子休眠以及逆境响应调控中作用机理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17.
心肌营养素-1及其信号转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营养素 1(Cardiotrophin 1,CT 1)是细胞因子IL 6家族成员,它能够诱导心肌细胞肥大,刺激心脏和神经细胞的存活,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其生物活性通过多种信号转导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18.
Filip Vandenbussche ;Kimberley Tilbrook ;Ana Carolina Fierro ;Kathleen Marchal ;Dirk Poelman ;Dominique Van Der Straeten ;Roman UIm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2014,(6):1041-1052
Plants reorient their growth towards light to optimize photosynthetic light capture--a process known as phototropism. Phototropins are the photoreceptors essential for phototropic growth towards blue and ultraviolet-A (UV- A) light. Here we detail a phototropic response towards UV-B in etiolated Arabidopsis seedlings. We report that early differential growth is mediated by phototropins but clear phototropic bending to UV-B is maintained in photl phot2 double mutants. We further show that this phototropin-independent phototropic response to UV-B requires the UVoB photoreceptor UVR8. Broad UV-B-mediated repression of auxin-responsive genes suggests that UVR8 regulates directional bending by affecting auxin signaling. Kinetic analysis shows that UVR8-dependent directional bending occurs later than the phototropin response. We conclude that plants may use the full short-wavelength spectrum of sunlight to efficiently reorient photosynthetic tissue with incoming light. 相似文献
19.
植物乙烯信号转导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过去10年,对模式植物拟南芥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建立了植物乙烯信号转导线性模型.乙烯结合到受体上,经一条MAPK级联反应和转录级联途径将信号转导而产生乙烯反应.拟南芥乙烯受体家族由5个成员构成,ETR1、ERS1、ETR2、ERS2和EIN4.乙烯受体包括三个结构域:乙烯结合结构域、组氨酸激酶结构域和反应调控结构域.乙烯受体定位于内质网,与CTR1协同负调控乙烯反应.ENI2、EIN3/EIL、ERF1依次位于CTR1下游,正调控乙烯反应.EIN3属于转录激活因子调控蛋白家族,受转录后调控.乙烯稳定EIN3结构,EBF1/EBF2促进EIN3分解.ERF1是转录调控因子家族成员之一,是EIN3/EIL的直接作用目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