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2.
3.
4.
1992年3月至5月,作用在陕西省考察,获得陆生贝类一批,经鉴定发现2新种,即双片喇叭螺Boysidia dilamellaris sp.nov.和凤县喇叭螺Boysidia fengxianensis sp.nov.,隶于肺螺亚纲、柄眼目、虹蛹螺科、喇叭螺属。文内对2新种形态特征、栖息环境进行地描述,并对其相似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6.
7.
中国喇叭螺属的动物地理分析及一新种记述(肺螺亚纲:柄眼目:虹蛹螺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中国喇叭螺属Boysidia (Ancey ,1881)种类地理分布 ,以东洋界的成分为主 ,最北已分布至北纬 34°5′。文中报道 1新种 ,即潼关贝喇叭螺Boysidia (Bensonella)tongguanensissp .nov .。 相似文献
8.
9.
10.
11.
多毛类环节动物是海洋底栖生物群落的重要类群之一, 在海洋生物监测、海水养殖、底栖食物链网、生态评估和生态修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我国学者首篇记述中国海域多毛类物种文献、首次发表新种文献和首篇博士论文的年份, 将中国海域多毛类环节动物物种多样性研究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1933-1961年)我国学者尚未发现新种, 但记述了几十种多毛类; 第二阶段(1962-2007年)发现了49新种, 但没有专门的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阶段(2008-2022年)发现了120新种, 有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从1933年至2022年, 我国学者发现的新种和新记录种数量呈上升趋势, 但在不同时间段, 特别是在第二阶段有较大波动。目前, 我国多毛类物种多样性研究存在一些科、属、种的分类地位存疑, 一些科、属的分类亟待研究, 一些新种未被世界海洋物种目录(World Register of Marine Species)接受等问题。鉴于存在的问题, 本文建议在我国加强多毛类数据库建设, 加强多毛类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环境DNA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中国菊科植物上的柄锈菌属一新种和一新记录(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中国菊科植物上柄锈菌属1新种和1新记录变种。拐轴鸦葱Scorzonera divaricata上的苏尼特柄锈菌Puccinia sonidensis为新种;猫儿菊Hypochaeris ciliata上的山柳菊柄锈菌猫儿菊变种Puccinia hieracii var.hypochaeridis为中国新记录。提供了详细的形态描述和线条图。研究标本保存在赤峰学院菌物标本室(CFSZ)和中国科学院菌物标本馆(HMAS)。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19.
作者对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馆藏的巴蜗牛科标本进行了整理,并已知我国平瓣蜗牛属Platypetasus共计16种和亚种,其中现发1新种,即磁县平瓣蝇牛Platypetasus cixianensis Chen et Zhang,sp.nov.,对新种的形态特征作了详细描述,与其近假种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