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SATB2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在原发性骨肿瘤病理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65例骨肉瘤、9例骨母细胞瘤、39例软骨肉瘤、10例内生软骨瘤、9例软骨母细胞瘤、9例软骨黏液样纤维瘤、10例纤维结构不良、9例骨性纤维结构不良、8例动脉瘤样骨囊肿、12例骨巨细胞瘤、9例脊索瘤、7例未分化多形性肉瘤、3例纤维肉瘤,采用EnVision两步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SATB2在这些肿瘤中表达的情况。结果 100%的骨肉瘤、骨母细胞瘤、骨巨细胞瘤、动脉瘤样骨囊肿、纤维结构不良、骨性纤维结构不良表达STAB2;软骨肉瘤阳性比为15/39,软骨母细胞瘤阳性比为1/3,未分化多形性肉瘤阳性比为5/8;其余肿瘤均不表达STAB2。结论 SATB2是成骨细胞敏感但不特异的标记,对原发性骨肿瘤中成骨性肉瘤与非成骨性肉瘤的鉴别诊断意义有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肺微小脑膜瘤样结节(minute pulmonary meningothelial-like nodule, MPMN)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分析1例MPMN临床资料,观察组织学形态特征及免疫表型特点。结果 患者男性,61岁,发现肺结节半年余,CT示右肺上叶磨玻璃结节,肿瘤性病变不除外。镜下病变区界限清晰,由上皮样或短梭形上皮样细胞构成,围绕薄壁小血管呈漩涡状生长,细胞界限不清,胞浆红染,染色质细腻均匀,未见核分裂。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EMA、Vim、PR、CD56、SSTR2a均阳性,CgA、SY、CK-P、TTF-1均阴性。结论 MPMN是一种罕见良性病变,依据病理组织学特征,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可以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朗格汉斯细胞肉瘤(Langerhans cell sarcoma,LCS)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LCS的认识及病理诊断水平。方法报道两例LCS,结合患者临床资料、肿瘤大体及组织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及患者预后,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镜检,两例瘤细胞均呈弥漫排列,瘤细胞体积大,细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核沟易查见,可见核仁,异型明显,核分裂象多见。其中一例肿瘤间质内尚可见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两例CD1α、S-100蛋白、CD68均阳性、Ki-67增殖指数40%-50%。患者临床预后差。结论朗格罕斯细胞肉瘤是一种极为罕见的恶性肿瘤,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有助于该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消化系统肉瘤样癌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探讨其治疗方法的进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12例消化系统肉瘤样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染色特点、影像学特点,消化系统主要鉴别诊断及预后情况。查阅文献并结合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肉瘤样癌由多形性梭形细胞组成,癌细胞排列分散,呈束状、螺旋状或席纹状,浸润性生长。12例患者中细胞角蛋白阳性率为83.3%(10/12)、波形纤维蛋白阳性率为91.7%(11/12)。12例中仅有1例行术后化疗,其余均未给予术后辅助治疗。结论消化系统肉瘤样癌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对其诊断有重要价值。肿瘤恶性程度高,肿瘤切除后结果并不乐观。放化疗对预后无明显差异,基因靶向治疗仍可期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一例小肠多发肉瘤样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1例小肠多发肉瘤样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大体观可见10余枚肿块散在多灶性分布于肠段,切面灰白色,环绕肠壁扁平状生长,直径约0.7cm-4cm不等,伴坏死穿孔,浆膜面附脓苔。镜下观瘤细胞呈双向分化特点,上皮样、多边形或胖梭形,弥漫成片分布,核空泡状,核仁清晰,核异型明显,核分裂 100∕50HP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肿瘤细胞呈AE1/AE3、CK18、Vim弥漫阳性,肿瘤细胞增殖指数高(Ki-67阳性率80%),calretinin、TTF1、CK5/6、SDHB、CD117、DOG1、CD34、ERG、SMA、Des、S100、SOX10、WT1、CD99、CDH17、CDX2、SALL4、Bcl-2阴性。结论小肠多发肉瘤样癌极其罕见,预后差,诊断依据形态学特征和免疫表型,临床病理医师应加深认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混合性化生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应用光学显微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2例混合性化生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表型,并总结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均为老年女性,年龄分别为54岁和50岁。肿瘤大小分别为12cm×11cm×6cm、3.5cm×2.5cm×2cm。一例切面为灰白胶冻样,局部区域呈鱼肉状,另一例质中及灰黄伴局灶坏死。混合性化生性癌的构成成分分别为梭形细胞癌+骨肉瘤、鳞状细胞癌+非特殊型浸润性癌+软骨肉瘤。免疫表型:2例中,癌的成分均表达CK、EMA,其中鳞状细胞癌和梭形细胞癌成分均表达P63;肉瘤成分均表达vimentin、SMA、CK5/6,均不表达ER、PR、Her-2,Ki67增殖指数均较高,分别为40%、60%。结论混合性化生性乳腺癌的报道较少,预后较差,应广泛取材。当组成成分为3种及3种以上时,预后往往更差,应在报告中加以体现,免疫组织化学有助于不同组成成份的鉴别。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一例罕见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simultaneous 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 SBPB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9年收治的一例SBPBC的临床病理资料,通过常规HE染色、应用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其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48岁,发现双乳肿块5天入院。双侧肿块大小约为1.0×1.0cm,界限欠清楚,切面灰白。镜下组织病理学特征为肿瘤细胞突破反应性间质区域,浸润至乳腺间质,大部分肿瘤细胞呈索状,簇状,部分肿瘤细胞呈微乳头状排列,大小不等,与周围间质裂隙状分隔,裂隙透亮,微乳头状缺乏纤维血管轴心,细胞质较丰富,细胞核级别中-高级别,另外可见导管原位癌成分,穿插于微乳头结构中。双侧乳腺组织免疫组化结果相同,均显示ER(+,约90%),PR(+,约70%),HER-2(1+),Ki67(+,约20%),P120(膜+)(图4),CK5/6 (-),E-Cadherin(+),D2-40(淋巴管+)。结论双侧乳腺浸润性乳头状癌较为罕见,预后较差,血道、淋巴结转移率高,其特征性的病理组织学形态、免疫组织化学表型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刘艳丽  吕涛  林弋轩  夏江燕  吕晓玉 《生物磁学》2013,(30):5919-5921,5948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囊肉瘤超声影像学特征及与病理组织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乳腺叶状囊肉瘤的超声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肿块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增强、有无钙化,内部血流、与周围组织有无粘连等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组织学的相关性。结果:15例乳腺叶状囊肉瘤其病理组织分化呈现多样性,其中恶性分级呈低度恶性的有7例,中度恶性的有5例,高度恶性的有3例。15例乳腺叶状囊肉瘤经超声诊断为乳腺叶状囊肉瘤9例,乳腺癌4例,纤维腺瘤2例,诊断的符合率为60%。乳腺叶状囊肉瘤有多样种病理类型,超声声像图上以不均匀中低回声表现为主,主要表现为肿块大,形态分叶状;边缘清楚,多见囊性变,少见或罕见钙化,血流信号丰富。结论:乳腺叶状囊肉瘤的超声表现具有比较典型的影像特征,与其病理类型相关,超声检查对乳腺叶状囊腺瘤具有较高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甲状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病理形态特征、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对2例甲状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进行临床资料分析、随访,并观察其病理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2例甲状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均位于甲状腺下极,实性,切面暗红色,镜下由增生的血管内皮细胞构成,具有上皮样细胞形态,胞浆较丰富,嗜酸性,多呈空泡状,细胞间可见血管腔,免疫组化:CD34(+)、Vim(+)、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甲状腺球蛋白(thyroid globulin,TG)(-)。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是一种罕见的甲状腺肿瘤,其生物学行为属于低度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