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以聚乙二醇溶液为沉淀剂培养斑头雁氧合血红蛋白晶体.经X射线旋进照相法分析确定,晶体属四方晶系,空间群为P4_22_12,晶胞参数a=b=81.5(?),c=106.4(?),α=β=γ=90V=706735.4(?)~3.每个不对称单位内包含半个四聚体分子.  相似文献   

2.
用平衡透析法得到了新的一种P2_1晶型的天花粉蛋白的单晶,其衍射能力优于2.5(?).晶体属单斜晶系,P2_1空间群,晶胞参数,a=73.4(?),b=74.7(?),c=87.9(?),β=97.7°;一个不对称单位含四个天花粉蛋白分子.文中还讨论了不同盐离子对天花粉蛋白分子在晶胞中堆积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用微量静置法在柠檬酸缓冲液中培养出可供X射线结构分析用的B链NH_2端L-蛋氨酸牛胰岛素单晶。晶体衍射分辨率达到2.0(?),所培养的晶体属立方晶系,α-73.503A,其空间群为P2_13,每个结晶学不对称单位合两个蛋氮酸牛胰岛索分子。对单位晶胞内六聚体之间的可能排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过氧化物酶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抗氧化剂,清除有氧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氧,对于保护机体内的生物大分子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福氏志贺菌硫氧还过氧化物酶(SF2523)作为过氧化物酶家族的一员,通过清除福氏志贺菌体内的活性氧,在维持其活性和致病性上起重要作用.目前,SF2523的三维结构还没有得到解析,其具体的功能机制也尚不清楚.为了得到SF2523蛋白的三维结构,进而了解具体的功能机制,实验获得了均一稳定的可溶蛋白,验证具有体外活性,培养出可用于X射线衍射的蛋白质晶体.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同步辐射装置收到晶体的衍射数据供结构解析使用.SF2523晶体属于空间群P2_12_12_1,晶胞参数为a=35.80,b=50.63,c=88.52,α=β=γ=90.00°,每个晶体学不对称单位含有1个蛋白质分子,马修斯系数为2.03~3/u,溶剂含量为39.56%.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导了斑头雁(Auser indicus)高铁血红蛋白的晶体生长和初步的晶体学研究.晶体的衍射分辨率为2.5A或更好,四方晶系.空间群为P4:2_12,晶胞参数为:a=b=80.8A,e=107.3A,V=700523A~3.每个晶胞中含4个四聚体分子,每个不对称单位中含半个四聚体分子.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导了斑头雁(Auser indicus)高铁血红蛋白的晶体生长和初步的晶体学研究.晶体的衍射分辨率为2.5A或更好,四方晶系.空间群为P4:2_12,晶胞参数为:a=b=80.8A,e=107.3A,V=700523A~3.每个晶胞中含4个四聚体分子,每个不对称单位中含半个四聚体分子.  相似文献   

7.
文[1]以营养动力学为基础提出了具有新参数k的一类捕食-食饵模型:(?)其中x为食饵种群的密度,y为捕食者种群的密度。式中μ_1,μ_2,x_m,x_m(?),μ_2(?),μ_3,k均为正常数,而k是捕食效率参数。文[1]指出它有很重要的生物学意义;k值小,说明捕食者利用食饵的效率高。反之,k值大,则捕食者利用食饵的效率低。文[1]特别讨论了捕食效率参数k与系统稳定性的关系。指出k值对系统的振荡有明显的影响;随着k值的增大,使两个共存种群产生一种趋稳的行为,而小的k值却对应着一种较  相似文献   

8.
从紫乌头(Aconitum episcopale Levl.)全草中分离出五个二萜生物碱,其中一个为首次从自然界得到,通过光谱分析鉴定为 deacetylbeterophy-lloidine(?),其余四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heterophylloidine(?),song-orine(?),talatisamine(?),14-acetyltalatisamine(?),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富硒螺旋藻中含硒藻蓝蛋白的纯化、结晶及初步晶体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富硒螺旋藻中提取含硒藻蓝蛋白,经凝胶色谱和离子交换色谱纯化,应用悬滴气相扩散法,采用(NH4)2SO4和PEG4000作沉淀剂,获得了该蛋白质晶体的两种晶型.晶型Ⅰ属于单斜晶系,晶胞参数a=10.80 nm,b=11.70 nm,c=18.40 nm,β=90.2°,晶体空间群属于P21.单位晶胞中每个晶体学不对称单位含12个(αβ)单体,晶体衍射的最高分辨率达0.28 nm.晶型Ⅱ为六方晶系,晶胞参数为a=b=15.5 nm,c=4.03 nm,晶体空间群属于P63.晶体衍射的最高分辨率达0.28 nm.单位晶胞中每个晶体学不对称单位含1个(αβ)单体.对分子在晶体中的可能堆积方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用微量静置法在柠檬酸缓冲液中培养出可供X射线结构分析用的B链NH_2端L-蛋氨酸牛胰岛素单晶。晶体衍射分辨率达到2.0,所培养的晶体属立方晶系,a=73.503A,其空间群为P2_13,每个结晶学不对称单位含两个蛋氨酸牛胰岛素分子。对单位晶胞内六聚体之间的可能排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首次从大戟科植物珠子草中分离得到软木三萜酮.利用晶体X-射线法与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法测定了该化合物的结构,指认了核磁共振信号的归属.晶体衍射结果表明,化合物是以斜方晶体空间群形成晶体,晶体数据维P2(1)2(1)2(1)with a=6.361(2)A,b=13.933(3)A,c=28.440(6)A,α=90°,β=90°,γ=90°,V=2520.6(11)A3,Z=4.在晶体中存在一个微弱的分子间的作用力C-H……O=C,此作用力被认为是晶体形成的重要因素.NMR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相同,表明了软木三萜酮在晶体和溶液具有相同的构型.  相似文献   

12.
变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是最主要的龋齿致病菌.其中Smu_195c为一个约10ku(86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它没有包含保守的结构域,功能也是未知的.为揭示其功能,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了N端结合了6个His的编码Smu_195c的DNA片段.通过悬滴法得到了两种不同晶系的晶体.第一种属于空间群P6122或P6522,晶格参数为a=b=62.93!,c=90.63",γ=120°;第二种属于空间群P41212或P43212,晶格参数为a=b=57.97#,c=103.51$.N端带有His的蛋白质长出的晶体属于第一种,而切掉N端的6个His后的蛋白质长出的晶体两种都有.  相似文献   

13.
从刺山柑果实中首次分离纯化得到S8单质.经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认该化合物为S8晶体,M=256.48.晶体属斜方晶系,空间群Fddd.晶胞参数a=10.456(7)A°,b=12.908(9)A°,c=24.483(17)A°,V=3305(4)A°3,Z=16,F(000)=2048,R1=0.0915,wR2=0.1820.  相似文献   

14.
五种国产梾木属(广义)植物的核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分布于我国的木来木属CornusL .(广义 ) 4个主要类群的 5种植物进行了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 ,这 5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分别为 :灯台树C .controversaHemsl.2n=2 0 =2m 8sm 1 0st;红瑞木C .albaL .2n =2 2 =8sm 1 2st 2t;毛木来C .walteriWanger.2n =2 2 =8sm 1 4st(0_2SAT) ;山茱萸C .officinalisSeib .etZucc .2n =1 8=8m 1 0sm (0_2SAT) ;四照花 (变种 )C .kousavar.chinensisOsborn 2n =2 2=2sm 6st (0_2SAT) 1 4t  相似文献   

15.
从无钼、无氨而含铬的固氮培养基中生长的棕色固氮菌(Azotobacter vinelandii Lipmann)突变种UW3中纯化得到了部分纯的CrFe蛋白.在试图培养CrFe蛋白大晶体时发现,棕色晶体和砖红色晶体可同时或单独出现.SDS-PAGE和厌氧天然PAGE皆表明,棕色晶体主要由与固氮酶钼铁蛋白(Av1)类似大小的亚基(~60 kD)组成,而砖红色晶体则由~20kD亚基组成.免疫分析表明只有~60kD的亚基可与固氮酶钼铁蛋白的抗体反应,而~20kD亚基则无这种反应.在部分纯的CrFe蛋白溶液中,~20 kD的总蛋白含量远低于~60 kD蛋白的含量,表明由这种小亚基组成的蛋白只是CrFe蛋白溶液中的一种污染蛋白.用3,5-二氨基苯甲酸染色的天然电泳表明,形成砖红色和棕色晶体的蛋白是迁移率不同的两种含铁蛋白.质谱分析表明砖红色晶体蛋白为棕色固氮菌的细菌铁蛋白.分辨率为2.34 A的X射线衍射结果也表明,砖红色晶体属于H3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24.965A,b=124.965A和c=287.406 A.即将发表的三维结构解析表明,此砖红色晶体确为24聚体的细菌铁蛋白.  相似文献   

16.
Elymus fedtschenkoi的染色体组构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Elymus fedtschenkoi Tzvel.是广泛分布在亚洲中部的多年生牧草。它既是重要的饲料牧草,也有可观的植被利用价值。经形态和生殖鉴定发现该种具有丛生性和自花授粉结实习性。经细胞学观察,发现它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形成14个二价体(表1),其中90%以上是环状二价体(图版Ⅱ,A),说明E.fedtschenkoi是异源四倍体,2n=28。已经成功地把它跟另外两个种杂交,它们是带有S染色体组的E.fedtschcnkoi是异源四倍体,2n=28.已经成功地把它跟另外两个种杂交,它们是带有S染色体组的Elytrigta fergancnsis(2n=14)和带有S、Y染色体组的 Elymus dentatus ssp.ugamicus(2n=28).(E.fedisehenkoi×Elyt.fergancnsis)F_1是三倍体(2n=21),减数分裂中期Ⅰ的染色体配对平均为11.75_Ⅰ,4.46_Ⅱ和0.11_Ⅲ,说明两个亲本具有一个部分同源的染色体组,即父本所带的SS组。(E.fedtschenkoi×E.dentatus)F_1,是四倍体(2n=28).中期Ⅰ染色体配对相当完全,平均有0.20_Ⅰ,2.89_Ⅱ,0.04_Ⅲ和0.47_Ⅳ,说明两亲的染色体组的构成基本相同,都是SSYY。这样,Elymus 属中又增加了一个带有SSYY染色体组的异源四倍体新种。染色体组构成已被用作分类学上划分属间界限的有效依据,我们认为它同样可以作为划分属内不同种群(Scetion)间界限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分布于云南境内的两种Leptolalax——L.ventripunctatus和L.alpinus的常规Giemsa核型、C-带和Ag-NORs作了研究,结果表明L.ventripunctatus的2n=22,20M 2T,NF=42,1对Ag-NORs位于5(?),并呈现异形现象,该区域亦显C-带正染;L.alpinus 2n=24,14M 4SM 6T,NF=42,1对Ag-NORs位于No.8短臂端部,并有随体联合现象。两种的着丝点区域均呈现C-带正染。  相似文献   

18.
变形链球菌smu.776基因编码一段含有385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其功能可能为依赖于腺苷甲硫氨酸的甲基转移酶.smu.776的DNA片段被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后,在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中过量表达得到很好的产量.产物Smu.776蛋白通过Ni2 亲和柱和分子筛柱层析两步得到纯化.采用悬滴气象扩散法得到了Smu.776蛋白的晶体.X射线衍射分辨率达到2.0!,晶体属单斜空间群C2,晶格参数为a=168.47",b=50.66#,c=53.96$,β=104.22°.每个最小不对称单元内含有一个蛋白质分子,溶剂含量为51.3%.  相似文献   

19.
大红袍中单宁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红袍中分离出5个单宁化合物,通过光谱分析确定其结构分别为:epicatechin(?),procyanidin B-1(?),procyanidin B-2(?),procyanidin B-5(4)和 procyanidin C-1(5).上述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对来源于枯草芽孢杆菌的枯草杆菌蛋白酶E进行了初步晶体学研究。应用悬滴汽相扩散法生长出了该酶的单晶体,其空间群为P2_12_12_1,晶胞边长a=74.35A,b=80.98A,c=88.59A。已用面探测器衍射仪收集了一套中等分辨率的X射线衍射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