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以《内科学案例集》作为临床肿瘤内科学教学教材,探讨案例教学法应用教学效果。方法:以临床医学专业见实习生作为本次调查研究对象,对2009级和2008级学生分别采用案例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课程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教学效果,并对比两组学生期末与内科出科考试成绩。结果:(1)案例教学法实施后,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自学能力等均明显提高,两组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2)在学期成绩比较中,案例教学组成绩比对照组高,成绩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肿瘤内科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教学效果较为显著,因此可以尝试在肿瘤教学中推广使用这种教学方式,但是在应用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概念图策略在高职护理专业生理学教学实践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57名学生作为实验组,54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实验组施行概念图策略教学法,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教学法。分别比较两组学生的单元测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并于全部课程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调查结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的单元测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94.34%的学生认为教学能够提高学习主动性,而对照组为64.81%;实验组84.21%的学生认为教学有助于提升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而对照组为64.11%;实验组87.72%的学生认为教学促进师生互动,而对照组为38.89%;实验组84.21%的学生认为教学可增强团队合作精神,而对照组为57.41%。实验组的调查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概念图策略引入高职护理专业的生理学课程教学实践中,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生理学的理论体系,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3.
为了满足医学院校生物化学教学国际化的需求,提高医学留学生生物化学教学水平,探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联合LBL(lecture-based learning)双轨教学模式的优越性,我们将本科层次的医学留学生按自然分配班级分为传统LBL教学对照组和PBL联合LBL双轨教学实验组;采用期末考试成绩量化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评价PBL联合LBL双轨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经统计分析,实验组学生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成绩,90%以上的学生认为PBL联合LBL双轨教学模式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身多重能力。结果表明,PBL联合LBL双轨教学模式对医学留学生的生物化学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LBL教学。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神经外科实习带教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到2015年1月我院神经外科实习生2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案例教学,实习时间均为1个月。实习结束给予实习生兴趣满意调查表,并进行出科考试。结果:研究组调查问卷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科成绩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案例教学应用于神经外科实习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提高实习生对神经外科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该文旨在分析基于云班课混合式教学在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中的教学效果。选取南方医科大学十个专业的2019级和2020级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实验组(2020级)采用以传统授课为主,云班课为辅的混合式教学;对照组(2019级)采用传统课堂教学;课程结束后,以期末考试成绩和收集的实验组教学效果调查问卷为统计分析的基本资料。实验组期末成绩的平均值为74.21分,对照组为72.40分;实验组期末成绩及格率为91%,对照组及格率为85%,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对云班课混合式教学方法的认同程度高。将基于云班课混合式教学的方法应用于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6.
目的:将CBS教学法运用于妇产科学的教学中,探讨其教学效果。方法:在妇产科学教学中,将我校2005级临床医学160名本科学生分为试验组(CBS教学法)和对照组(传统讲授方法)。结果:学科考试中,试验组的平均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CBS教学法是行之有效并且切实可行的,对提高妇产科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探讨问题导向教学(PBL)方法在病原生物学、免疫学及感染病学课程整合改革中的教学效果及意义。以中国医科大学2009级七年制临床系学生240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人。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方法,教学内容采用病原生物学、免疫学及感染病学整合,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为传统病原生物学课程,2组由相同教师授课,采用期末考试和教学效果自评调查问卷的方式评价教学效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期末考试成绩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病例分析题成绩有统计学差异(P<0.01)。2种学生的自评调查问卷中,实验组的自学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PBL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示范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康复治疗师培训中的应用。方法:100名康复治疗师志愿者按从业时间分为低、中、高级治疗师,随后将不同资格的志愿者平均分配到传统教学法教学组(对照组)和案例教学法教学组(实验组),以脑性瘫痪的康复为主要内容开展培训。培训结束后,针对学员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病例的分析进行考核。结果:实验组的学员基础知识的平均分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对病例的分析能力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多数实验组学员认为案例教学法能够调动学习积极性,并提高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结论:在康复医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和学生综合素质方面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以问题为导向的互动式教学法在普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级应用以问题为导向的互动式教学法的普外科学生120名(研究组),另选取2009级之前的传统教学法普外科学生120名(对照组),分析两组的成绩,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两种教学的评价。结果:研究组平均分为(79.8±2.3)分,高于对照组的(77.6±2.1)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分数≥80分者显著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学生对授课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问题为导向的互动式教学法应用于普外科临床教学中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提高学生的分数,提高学生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B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第四军医大学2009级、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6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神经内科实习教学中分别接受BBL教学法或传统教学法,以试卷考试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基础理论知识和病历书写成绩无明显差异,但试验组的病例分析成绩和总成绩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学生对BBL教学法的效果评价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BBL教学法对学生在实习兴趣、独立思维能力、自主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灵活运用知识能力、人文关怀意识等方面的提升明显好于传统教学法。结论:BBL教学法在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各项能力,适合在神经内科实习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用PBL和PACS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影像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级临床本科生40人采用传统教学法授课,另40人采用PBL和PACS相结合的教学法授课。课程结束后以考试成绩作为教学效果的评价指标,评价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以调查问卷的方法评价学生对两种教学方法的感兴趣程度,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采用PBL和PACS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的学生与传统教学法相比,理论考试成绩有所提高,但缺乏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分析成绩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显示,PBL和PACS结合的教学方法更受同学欢迎,更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P0.05)。结论:采用PBL和PACS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值得在教学中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医学模拟教学结合以问题为导向(PBL)的教学模式在重症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重症医学科轮转实习的五年制医学生64人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4名医学生分为PBL组(n=32)和结合教学组(n=32)。PBL组采用PBL教学,结合教学组采用医学模拟结合PBL教学。分别在入科时和轮转实习结束时对两组学员进行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记录成绩并比较。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后采取发放问卷进行调查的形式获得学员对教学效果的主观评价。结果:轮转实习结束时,两组理论考试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结合教学组技能操作考核成分数显著高于PB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员在教学方法接受度高、学习兴趣提升、自学能力提升和临床诊疗水平提高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教学组学员在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沟通能力与人文关怀提高和技能操作水平提高所占比例高于PB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独PBL教学相比较,医学模拟教学结合PBL的教学模式应用于重症医学教学对学员技能操作的掌握有更好的效果,同时能提高学员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且受到学员的认同与喜爱,应在重症医学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完善并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医学生循证医学PBL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为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第四军医大学2008、2009和2010级五年制、八年制临床医学学生696人,统一组织填写"教学效果评估调查问卷"。分别计算各指标的平均分,采用方差分析,检验不同年级学生的各指标得分是否存在差异;采用t检验,分析不同专业学生的各指标得分是否存在差异。结果:问题设置、自学过程、学习效果、教学方式四个一级指标的平均得分分别是3.6、3.2、3.7和3.8。2010级学生各指标的得分高于2008和2009级学生,其中自学过程(Q2)、学习效果(Q3)得分存在显著差异(Q2:F=3.28;Q3:F=4.25;P值均0.05)。八年制学生各指标的得分高于五年制学生,其中Q2、Q3得分存在显著差异(Q2:t=2.33;Q3:t=2.08;P值均0.05)。结论:PBL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PBL教学的认可度和学习效果均有提高;PBL教学在八年制学生中的教学效果优于五年制学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以问题为基础(PBL)和以授课为基础(LBL)的教学法在内科学查房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内科78名本科实习生参与研究,将学生随机分成PBL教学组(n=39名)和LBL教学组(n=39名),经过为期一年的学习后通过综合考试及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PBL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总分及病例分析题得分显著高于LBL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L教学组学生在提高学生文献检索的能力、自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锻炼人际沟通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有利于理解记忆知识、接受该教学方法的占比明显高于与LBL教学组学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LBL教学法相比,PBL教学法在教学查房中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提高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自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等综合素质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案例式教学(CBL)教学模式在细胞研究进展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校2013~2015级选修"细胞研究进展"的学生80人为研究对象,按选修课程时间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及常规组各40例。常规组实施传统的教学模式(LBL),实验组实施CBL教学模式,调查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并比较两组学生考试得分情况。结果:实验组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临床思维的建立、课堂积极性及教学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临床案例分析及临床操作能力得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选修细胞研究进展课程的学生采用CBL模式进行教学,有助于其建立临床思维,提高临床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结合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BL)教学法在呼吸系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实习的实习生8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予以传统LBL教学法进行教学,研究组则采用PBL结合LBL教学法进行教学。分别比较两组实习生各项考试成绩、对教学模式的评价情况以及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实习生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病例处理能力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基本操作技能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实习生对教学模式的学习兴趣、知识理解、自主学习、课堂气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实习生对教学方式满意度为92.86%(39/42),高于对照组的76.19%(3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结合LBL教学法应用于呼吸系统教学中效果明显,有利于提高实习生考试成绩以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师带教模式在胸外科研究生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1级~2015级胸外科轮转硕士研究生56人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学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人,分别采用双师带教和普通带教进行临床教学,实习8周后统一安排出科考试和满意度评价。结果:两组出科成绩比较,理论考试成绩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操作得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评价,观察组为85.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外科临床实践教学中运用双师带教制,能充分发挥不同医师的特长,引导学生学习热情,提升临床实习效果,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LBL(Lecture-based Learning)结合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以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2012级影像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学生随机分为两个教学班(A班与B班)。A班(102人)采用LBL教学,B班(42人)采用LBL结合PBL教学。其中,B班在PBL教学中分为7个小组,每组6人。课程结束后,两班采取相同试卷考试,对考试总成绩及论述题成绩比较分析,采用DREEM量表对教育环境进行评估。结果:B班论述题成绩显著高于A班(P0.05),但两班总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REEM量表调查显示,B班学生的学习知觉、环境知觉、社交自我知觉、教育环境评估得分显著高于A班(P0.05);两班对教师的知觉、学术自我知觉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BL结合PBL教学可有效改善生理学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实践教学、问卷调查和闭卷考试等方法探索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PBL)与以小组为中心教学法(TBL)应用于胸外科临床实习教学的效果。方法:组织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实习的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共180人,其中教学改革组与传统教学组各90人,将所有学生随机分为12批,每批15人,每批学生的性别及入学成绩均无统计学差异,所有学生分批到胸腔外科实习。在学习结束时,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和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临床思维能力和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结果显示教学改革组的临床思维能力优于传统教学组,且教学改革组的教学效果也更受支持。结论:采用联合PBL和TBL的双轨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可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