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蔬菜田对不同生物防治技术组合对叶菜害虫的控制作用及其生态、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生物防治技术组合对菜心和芥蓝害虫的防治效果比以化学农药为主的防治效果更好,能显著增加田间天敌密度,并能明显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松毛虫的大量发生,严重威胁着林业生产的发展。为了战胜虫害,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消灭害虫,由于长期使用化学农药,使害虫抗药性不断增强,并又使化学农药的用量不断的增加,这样一来,就会严重的破坏了自然间的生态平衡。近年来,朝阳市森防站在松毛虫的防治工作上非常重视抓“生态建设”、“生物防治”、“仿生农药”的推广与应用,这有利于恢复林地的自然调控能力。1994年春在北票市使用Bt-7A防治松毛虫约6000亩,取得了较理想的杀虫效果。1材料和方法1.1使用的药剂生物杀虫剂(Bt-7A),辽宁省微生物研究所生产,含活…  相似文献   

3.
利用昆虫病毒防治农作物害虫李传印(山东省济宁师范专科学校272125)化学农药在防治农作物害虫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长期使用也带来了严重的副作用,环境污染、生态平衡被破坏、人类健康受到影响。而且,由于害虫产生抗药性,用药浓度不断加大,造成的危害越...  相似文献   

4.
基因工程重组杆状病毒杀虫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工程重组杆状病毒杀虫剂研究进展王福山,朱反修,齐义鹏(武汉大学病毒研究所,武汉430072)关键词:基因工程,重组杆状病毒,杀虫剂目前,由于化学农药污染环境,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杀死了有益的天敌昆虫,破坏生态平衡。并且,有毒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使害虫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原来用低剂量就能防治的害虫要提高用药量的几倍甚至几十倍才能防治”。因此,对害虫的生物防治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5.
应用白僵菌防治玉米螟的田间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米螟是我省粮食作物上的重要害虫,利用化学农药(滴滴涕、六六六)治螟,已在生产上推广使用(邱式邦等,1963;农安县柴岗公社农业站等,1966)。随着近年来防治面积的扩大,使用农药数量日益增多。同时,从国内、外发展趋势表明,由于大量生产和使用有机氯等化学农药防治害虫带来了一系列不良后果(如残毒,抗药性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迫切要求研究治螟的新方  相似文献   

6.
昆虫对有机磷杀虫剂的抗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有机磷杀虫剂在害虫的防治中多年来一直被作为一种有效的化学农药来使用。随着杀虫剂的大量使用,大部分害虫对这些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导致杀虫剂剂量不断加大、防治效果降低,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近年来,对昆虫有机磷杀虫剂抗性机制的研究发现,害虫对有机磷杀虫剂产生抗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其作用靶标物乙酰胆碱酯酶(AchE)对杀虫剂敏感性下降、AchE或普通酯酶活性上升等。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昆虫对有机磷杀虫剂抗性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对害虫的抗性监测及抗性治理提供有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 在农作物害虫防治中,由于大量地、不恰当地使用化学农药,既污染环境,又杀伤了天敌昆虫,从而导致了害虫再猖獗为害。如何使害虫防治与保护天敌之间互相协调配合,成为农业害虫防治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本试验在于研究几种农药及不同浓度对害虫卵寄生蜂的杀伤力。 供试农药 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8.
害虫防治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害虫给农作物和人类健康所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在长期生产实践中,人们已经发展了各种方法来控制害虫,其中包括农业防治、化学药剂防治、生物防治(应用微生物杀虫剂和天敌昆虫)、物理防治和遗传防治等防治和技术。但是这些方法的使用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副作用,有的甚至造成了严重后果。例如作为目前生产中占主导地位的化学药剂防治,已给人类带来了很大麻烦,害虫对化学农药产生抗性,导致农药的  相似文献   

9.
蜘蛛对茶园害虫控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陈伯刚 《蛛形学报》2003,12(2):125-127
1981年以来,湖南省兰岭茶园开展了大面积以保护茶园蜘蛛为主的茶园害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近10年来未打化学农药,4年未施化学肥料。试验结果表明,这些措施不但使以蜘蛛为主的茶虫天敌的种类增多、种群数量上升,而且使茶园内主要害虫的种群数量逐年下降;茶叶内不含任何农药残毒,产品达到国家AA级绿色食品要求;经济效益得到成倍增加。  相似文献   

10.
灯光诱杀在害虫无公害治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1我国农业害虫防治现状60年代末至今,我国农业害虫的治理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化学农药在较长的一个时期内曾有效地控制住农业害虫的危害,为农业高产、稳产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长期使用农药已产生严重副作用:(1)使具有抗性基因的生理种群成为害虫优势种群,抗药性急剧上升,化学农药防治效果明显下降甚至无效。刘润玺等报道[1],至1995年,棉铃虫对溴氰菊酯、对硫磷、久效磷、灭多威的抗性倍数分别为59610.8、2535.2、103.3、239.9倍;(2)害虫抗性水平的剧增,加大了农药使用剂量及使用频率,…  相似文献   

11.
棉铃虫对棉花生产威胁很大,是三大蛀食性害虫之一,同时,还危害玉米、高粱、小麦、绿肥、向日葵、蔬菜等作物,以前由于长期连续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棉铃虫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为了控制棉铃虫的危害,我们公社在荆州地区微生物实验站和华中师范学院生物系的具体指导和协作下,对棉铃虫病毒V-273号毒株进行了大面积示范试验,经调查,对棉铃虫的防治效果相当于或超过化学农药,为有效防治棉铃虫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捕食性天敌在害虫的自然控制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当害虫大发生时,需使用化学农药来进行有效控害,但化学农药会对捕食性天敌的生存造成影响。因此,了解农药对捕食性天敌的影响有利于协调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的关系。大部分农药对捕食性天敌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表现为抑制作用,但有的为促进作用。在农药的干扰下,多数捕食性天敌的信息识别能力会降低,少部分会通过提高雄虫接收性信息素的能力或增加雌虫性信息素的释放来诱导求偶行为、增加交配频率。有的杀虫剂会影响捕食性天敌的捕食行为及捕食功能,部分杀虫剂会直接使其捕食功能模型由Holling-Ⅱ型转变为Holling-Ⅰ型。在农药胁迫下,捕食性天敌会产生抗药性,其解毒酶活性升高、保护酶活性改变及靶标部位敏感性下降可能是抗药性产生的机理。农药对捕食性天敌的影响研究在协调害虫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中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可以有效地推进捕食性天敌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枣树最严重的虫害之一枣步曲(即枣尺蠖),它的幼虫期长,发生量大,防治不力时,常可将枣树的芽、叶、花蕾全部吃光。我县每年为防治这一害虫,需要大量的化学农药。由于连年使用化学农药,枣步曲产生了抗药性通常使用50—80倍的高浓度六六六、DDT混合液,仅有60%的杀虫  相似文献   

14.
轻型飞机防治森林害虫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海燕650B轻型飞机防治森林害虫的作业技术,系统探讨诸因素与防治效果和作业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海燕650B轻型飞机在风速小于3m/s,飞行高度在10-25m间,作业速度110km/h时,利用超低量喷洒技术,运用风动式雾化器喷洒白僵菌生物制剂与化学农药的混合剂防治森林害虫,防治效果好,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15.
利用自然控制因素防治棉花害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崔金杰  马艳 《昆虫知识》1994,31(5):279-281
长期以来,我国对棉花害虫的防治主要依靠化学农药。进入80年代,由于对取代有机氯农药的菊醋类杀虫剂长期不节制高频次单一使用,甚至滥用,棉蚜AphisgossypiiGlover、棉铃虫Heliothisarmigera(Hubner)对其抗性迅速产生,不仅防治费用增加,还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因此研究和探索利用自然控制因素防治棉花害虫有重要意义[1]。我国利用自然控制因素防治棉花害虫有如下几方面情况:1耕作制度的改变大面积种植单一作物,缺乏桥梁食物,昆虫群落结构简单,常发性害虫的大发生频率就高;作物相复杂,混种程度高,昆虫群落组成较复杂,天敌昆…  相似文献   

16.
害虫对农作物的损失是十分巨大的,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害虫,就很难保证农作物增产。目前化学农药仍是防治农业害虫的重要制剂,但由于长期滥的结果,已出现了害虫产生抗药性、昆虫天敌减少、污染农副产品和环境等问题。因此许多植保工作者正探索防治害虫的新方法,新途径,并提出了综合防治害虫控制系统和  相似文献   

17.
《环境昆虫学报》2015,37(4):849-856
柑橘是我国重要的岭南特色水果,种植面积广,产量大。在生产过程中,柑橘容易受到各类病虫害的危害。因为害虫抗药性的产生以及化学农药使用带来的负面影响,害虫生物防治成为今后柑橘害虫可持续防控的重要策略。本文以桔小实蝇、柑橘木虱、介壳虫以及柑橘潜叶蛾、柑橘卷叶蛾、柑橘凤蝶等柑橘重要害虫及其寄生蜂为研究对象,对近年来国内外在柑橘害虫生物防治领域,尤其是寄生蜂的研究与利用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不断推进我国柑橘害虫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保障我国柑橘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斯氏线虫与化学农药混用研究概况梁梅芳,刘南欣(广东省昆虫研究所)人们在与害虫争夺各种食物和纤维中,由于不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既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又杀伤了天敌而造成了害虫的再猖獗,而对大量的农药洒向自然界而严重破坏了人们自己的生态环境后,害虫的生物防...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业害虫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害虫综合防治是昆虫学的一门应用科学,旨在明确农作物害虫的发生危害与暴发成灾规律,提出害虫监测预警和可持续治理的理论与方法。在2012-2016年的5年间,我国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和多尺度空间管理的害虫生态调控新理论,发展了害虫行为调控技术和化学防治新技术,并在棉铃虫对Bt棉花抗性治理对策、稻飞虱的监测预警和综合防控技术、小菜蛾抗药性诊断及治理技术、青藏高原农牧害虫发生规律和分区治理等防治实践中取得了重要进展。根据国际上害虫综合防治学科发展趋势和我国的研究现状,将来还需要在害虫灾变机制研究、害虫绿色防控技术创新研发以及集成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为我国农业害虫可持续治理以及化学农药减量使用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棉田中几种害虫同时发生,或在放蜂后,由于特殊的不良气候因素而影响放蜂防治的效果时,有必要进行针对性的或补充性的化学农药防治,因此对棉田中几种常用农药(包括几种新农药)及常用浓度对赤眼蜂的毒性进行了初步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