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提取菜心(BrassicacampestrisL.ssp.chinensis(L.)Makinovar.utillisTsenetLee)和生菜(LactucasativaL.)绿叶粗蛋白,经SDS-变性后作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证实这两种蔬菜含有分别向负极泳动和向正极泳动的蛋白。菜心绿叶粗蛋白经SDS-PAGE电泳后,从负极电泳缓冲液中获得向负极泳动的蛋白,其苯丙氨酸含量为57.05%,碱性/酸性氨基酸残基的比例为3.04,表明是富含苯丙氨酸的碱性蛋白。  相似文献   

2.
Puroindolne蛋白是小麦中特殊的Triton X-114可溶性蛋白质,对小麦籽粒硬度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从二倍体、六倍体小麦材料及小麦近缘种粗山羊草成熟种子中提取Puroindoline蛋白,就对该蛋白的SDS-PAGE及染色条件进行了优化和讨论,建立了浓缩胶T(凝胶浓度)为4、C(交联度)为2.6、电泳电压为128 V;分离胶T为13.5、C为2.6、电泳电压240 V,分离胶电泳时间1.5 h的结果稳定且重复性好的优化的SDS-PAGE条件.同时为降低电泳染色的实验成本,简化实验步骤,用蓝染法代替常用的银染法,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小麦中Puroindoline蛋白质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黄瓜器官特异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 SDS单向电泳对黄瓜 ( Cucumissativus L .)的根、茎、叶、花萼、花冠、雄蕊、花柱和子房的可溶性蛋白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检测到花冠中的 2 3.5 k D和 33.0 k D,雄蕊中的 1 8.8k D、2 8.5 k D、31 .0 k D、37.0 k D和 39.0 k D,花柱中的 4 5 .0 k D及子房中的 32 .5 k D蛋白 ,分别为各自器官中的器官特异蛋白质。对花冠、雄蕊、花柱和子房的可溶性蛋白的 IEF- SDS双向电泳分析也确定了相应于 SDS单向电泳上特异蛋白带的蛋白质斑点。而且相应于 SDS单向电泳上的一条带 ,在 IEF- SDS双向电泳上可能是一个以上的分子量相同而等电点不同的几个蛋白质斑点。各种器官的蛋白质含量以雄蕊为最高、花萼为最低。  相似文献   

4.
刘晓铭  林玉 《生物技术》1998,8(5):16-18
在不同pH值条件下摇瓶及罐发酵G3双体分子重组菌。探讨pH值对G3双体分子包涵体形成及目的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确定G3双体分子重组菌发酵最佳pH值为生长期pH7.0-#.2,生产期p6.7-6.8。  相似文献   

5.
高速泳动族蛋白1(high-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是一种高度保守的DNA结合蛋白,具有维持核小体结构和调节基因转录的功能,近来发现它是炎性反应强有力的促炎因子。在大多炎性疾病,特别是脓毒症病例中,HMGB1的血清和组织水平均显著升高,而且它与其受体如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TLR4)、Toll样受体2(TLR2)等相互作用促进炎性疾病的发展。为了进一步了解HMGB1,本文就HMGB1的结构、生物学活性、与免疫细胞相互作用、细胞表面受体、以及拮抗HMGB1的药物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胚乳对幼苗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麦、大麦、玉米黄化幼苗的萌发过程中,PAL活性有“消长”现象。当去胚乳后,幼苗中PAL活性普遍下降。亚胺环己酮处理可以阻止去胚乳造成的PAL活性下降。大麦、小麦去胚乳老化12h幼苗的提取液可在体外抑制整体苗的PAL活性。表明胚乳在调节幼苗体内PAL活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去胚乳后体内有PAL“抑制蛋白”的积累。  相似文献   

7.
在不同pH值条件下摇瓶及罐发酵G3双体分子重组菌.探讨pH值对G3双体分子包涵体形成及目的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确定G3双体分子重组菌发酵最佳pH值为生长期pH7.0—7.2,生产期pH6.7-6.8.  相似文献   

8.
采用新鲜藻丝为原料和分段梯度盐析分离纯化钝顶螺旋藻Sp(NS)-90020的藻蓝蛋白(PC),经羟基磷灰石一次层析,能使提取的PC的纯度大于普遍认可的标准,由于该工艺流程较为简单,适合藻蓝蛋白的大量生产,藻胆蛋白经Sephadex凝胶过滤后的可达电泳纯度标准,经SDS-PAE测得PC,APC的分子量分别约为38.33kD。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技术, 调查了中国辽宁地区274名个体酸性富含脯氨酸蛋白二位点上共6种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PRH1* 1=0.05 11,PRH1*2=0.1715,PRH1*4=0.7610,PRH1*6=0.0164;PRH2*1=0.8157,PRH2 *2=0.1843,Hardy-Weinbcrg定律进行吻合度检验,理论值与期望值高度一致。本研究还就我们调查的数据与Maeda等提出的新的遗传学说进行检验吻合,证明了这一理论适用于中国汉族群体,同时提供了一组新的、不同于作者先前用旧命名法报道的遗传学数据。本次研究还同时检出了另两种酸性富含脯氨酸蛋白Au和Av,其中Au(+)出现率为2.55%,Av(+)为0.36。  相似文献   

10.
利用纯化的砂鼠利什曼原虫细胞核作为起始材料对其染色质碱性蛋白进行分析,发现这类生物中只存在四种核芯组蛋白(H_4,H_2A,H_2B和H_3)。 用凝胶电泳比较全细胞的与细胞核的碱性蛋白时,检出了一种来自细胞质的酸溶性蛋白(L组分)。细胞化学的检测表明它定位于动基体(Kinetopla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