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柳忠婉 《昆虫学报》1958,(2):183-188
根据巴甫洛夫斯基自然疫源性疾病学说,吸血昆虫和蜱、螨在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上起着首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对本市一些和人类关系较密切的动物体外寄生虫做了初步了解。在工作中从沟鼠及小家鼠耳壳内采到三种恙螨幼虫,其中Trombicula pal-palis在国内已经陈氏报告过,其余二种在国内尚系首次报告。  相似文献   

2.
新疆革螨初记包括一新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流行病学研究所从1957—1980年间在自然疫源性疾病的调查中采到一些革螨标本,经初步整理部分标本,已定种的有20种,分隶于5科10属,其中包括赫刺螨属一新种,订名为新疆赫刺螨(Hirstionyssus xinjiangensis sp.nov.)。现报导如下: 一、血革螨科Haemogamasidae Oudemans,1926 (一)真厉螨属Eulaelaps Berlese,1903 1.厩真厉螨E.stabularis(Koch,1836) 宿主: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五趾跳鼠(Allactaga sibirica)、灰仓鼠(Cricetulus migralorius)。 采集地点、时间:吐鲁番、和田、奇台北塔山、乌鲁木齐。5—8月。 2.仓鼠真厉螨E.cricetuli Vitzthum,1930 宿主:小毛足鼠(Phodopus roborowskii)三趾跳鼠(Dipus sagitta)。 采集地点、时间:和田。7月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导我国苔螨亚科中的1个中国新记录属和4个新记录种。 中苔螨属Mesobryobia Wainstein,1956 前足体背面有向前突出的檐突,两侧明显突出,突出部位各着生1根刚毛。内骶毛间距大于后半体3对背中毛间距,内骶毛未达边缘;最后3对后半体背毛部分或全部着生于明显的结节上。跗节真爪和爪间突爪状,着生有粘毛。气门沟末端缠结。背毛13对,其中前足体背毛3对,后足体背毛10对。基节毛式为2-2-1-1。  相似文献   

4.
墨西哥叶螨Tetranychus mexicanus (McGregor)中国新纪录。墨西哥叶螨隶属于叶螨属、叶螨亚属、突叶螨种团(The Tumidus Group)。该种团中各个种的爪间突背面均具有一大型背距。墨西哥叶螨与该种团中其他种类的鉴别特征是:阳具端锤与柄部平行,前侧突短而尖,远侧突也尖,但明显地长于前侧突。  相似文献   

5.
中国叶刺瘿螨亚科一新属七新种(真螨目:瘿螨总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匡海源  卓文禧 《昆虫学报》1989,32(1):113-121
叶刺瘿螨亚科(Phyllocoptinae)属瘿螨总科(Eriophyoidea),瘿螨科(Eriophyidae)。本文记述了作者于1985年采自福建省的标本,文内长度单位均为微米。模式标本保存于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 新谢氏瘿螨属Neoshevtchenkella新属 体纺锤形。背盾板似三角形,具前叶突,在前叶突的正下方生一明显的尖状突起。背瘤位于盾后缘,背毛斜后指。前基节由腹板线分开,基节刚毛三对。足各节及其刚毛俱  相似文献   

6.
本文记述我国腺水螨科Lebertiidae、腺水螨属Lebertia二新种。该属腺毛分布以E1位移于1基节板前端背方为显著特点,基于对两新种的详细观察,描述了腺毛分布体位。三叉腺水螨Lebertia(Piloleberia)trifurcillaJin,sp.nov.本新种近似于印度种Lebertia(P.)carmamayaCook1967,但其E1具发达的毛状表皮突、殖吸盘板后缘刚毛少而短等特征明显别于后者。刷电腺水螨Lebertia(Pilolebertia)ciliaaJin,sp.nov.本新种近似于非洲种L.algeriensisLundblad1942,其以颚底背突长而尖、腹突尖锐等特征显著别于后者。  相似文献   

7.
报道采自贵州的我国软滑水螨科(Pionidae)之新纪录妖水螨亚科(Tiphyinae)、佯软滑水螨属(Pionopsis)和佯软滑水螨亚属(Pionopsis),并描述该属二新种。 赵氏佯软滑水螨Pionopsis(s. s. )zhaoi Jin et Wiles, sp. nov. (图1 A-F) 正模♂,片号78-1,July11, 1992,贵州省贵阳市花溪河。副模2♂♂,片号78-2、78-3、1♀,片号78-5,采集记录同正模;1♂,片号59-1,1♀,瓶号29,Feb.7,1991,采地同正模,溪流。均金道超采。 本新种近似于沼泽佯软滑水螨Pionopsis(s. s. )paludis Habeeb 1954,但本新种两性背面具背片、雄螨Ⅳ基节板与生殖域愈合、雌螨后基节板群中距非常宽等特征极易与之区别。 长肋佯软滑水螨Pionopsis(s. s. )longicosta Jin et Wiles, sp. nov.(图2A-E) 正模♀,片号78-4,July11,1992,贵州省贵阳市花溪,河,金道超采。 本新种以Ⅳ基节板极发达并具长后突、后基节板群中距狭窄和须肢粗短型等特征显著别于本属所有的10种已知种。  相似文献   

8.
中国蚌螨属支序分类分析(蜱螨亚纲:蚌螨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35个特征对我国蚌螨属15种的支序分析结果表明:蚌螨P-Ⅳ(胫节)端腹部的指状突是将它们聚集成两群的主要特征.今村蚌螨P-Ⅳ端腹部仅具有短矩,与外群最近,认为是我国的蚌螨属水螨中最原始的种类;雌螨前殖吸盘板的形态影响戊蚌螨亚属与多盘蚌螨亚属的种类聚类,由此推测可以将蚌螨P-Ⅳ端腹部的指状突与雌螨前殖吸盘板的形态也作为蚌螨亚属的区分特征.由于殖吸盘结构简单是祖征态之一,因此认为具有5对殖吸盘的邻近蚌螨比6对殖吸盘的厚蚌螨更原始.雌螨具有1对殖吸盘板的寄蚌螨亚属种类与沃蚌螨亚属种类在支序系统树中形成姊妹群,结果支持Vidrine 将沃蚌螨亚属从寄蚌螨亚属中分离的修订.  相似文献   

9.
革螨分布非常厂泛,除小哺乳动物、鸟体及其巢穴、人室、草堆等均有发现外,在纱厂车间、我院动物房亦有大量柏氏禽刺螨(Ornithonyssus bacoti),新盖草房有茅舍血厉螨(Haemolaelaps casalis)。多种革螨能咬人且被认为可能传播自然疫源性疾病。有关防治资料仅见滴滴涕、666等对柏氏禽刺螨、鸡皮刺螨(Derma-nyssus gallinae)、蛭状皮刺螨(D.hirundinis)等的报导。我们以敌敌畏进行了以下的试验。  相似文献   

10.
恙螨一新属新种(蜱螨目:恙螨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敦清  李枝金 《昆虫学报》1989,32(3):361-364
1985年在湖北省采到一种恙螨,经研究鉴定为一新属新种,现记述如下,文中测量单位为微米。 徐氏恙螨属Hsuella新属 鉴别特征:恙螨亚科中盾板近长方形,宽大于长,板后缘向后略突。板上除1对感毛外尚有7根毛,即1根前中毛,1对前侧毛和2对后侧毛。螯鞘毛具密分枝(Ga=B),鬚跗毛式汀fT=7B。 本新属为纪念我国著名螨类学家徐荫祺教授而命名。  相似文献   

11.
1960—1961年在青藏高原北部采到寄螨亚科(Parasitinae)9种,除亲缘寄螨(Parasitus consanguineus Oudemans & Voigts,1904)外,其余8种经研究认为是新种。寄螨亚科种类很多,其分类,各国学者意见不太一致。按 Evans & Till(1979)的分类方法,8新种隶属3属,即寄螨属(Parasitus)2种,角革螨属(Cornigamasus)1种,常革螨属(Vulgarogamasus)5种。本文报道寄螨属和角革螨属,另文报道常革螨属。文内各部测量单位均为微米,括号内为测量平均值。模式标本均存于吉林省地方病第一防治研究所。  相似文献   

12.
小爪螨属(Oligonychus Berlese)是重要的农林害虫,为害各种木本植物和茶叶、小麦、玉米等作物。本属叶螨在我国未曾有过记载,今就1962—1973年间采到的4种小爪螨作初步报道。标本和模式标本均保存于上海自然博物馆。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于云南省采到的一新属两新种恙螨。模式标本均存云南省流行病防治研究所。 鼠恙螨属Muritrombicula,新属 模式种 大理鼠恙螨Muritrombicula dali,新种 属征 本新属为恙螨科Trombiculidae恙螨亚科Trombiculinae中型螨种,具有恙螨族Trombiculini的一般特征,与恙螨属Trombicula较近似。但本新属足Ⅲ无膝毛和胫毛,须跗毛亦少,SIF=4B-N-3-2100.0000;足Ⅰ无副亚端毛,但在该部位上有1根分枝毛;有盾肩。大理鼠恙螨Muritrombicula dali,新种(图1)  相似文献   

14.
多毛螨属Multisetosa Hsu et Wen, 1963建立以来,公开发表的已有6种,目前尚有若干种待整理发表,共可有10余种,Vercammen-Grandjean(1968,1971),Vercammen-Grandjean et al. (1970,1973)认为多毛现象仅是一种次生的特性,并不是属征的属性,故他将好几个具多毛性状的这类螨属置于亚属地位,也包括多毛螨属在内,因之他将多毛螨属仅作为佐毛螨属Sasacarus Brennan et Jones, 1959的一个亚属。但(1973)以及温廷桓、柳忠婉(1973)则仍认为是属级阶元。所以是一个有争辩的问题。 本文认为多毛螨属与佐毛螨属显然是不同的属。因为在列螨科Leeuwenhoekiidae中,盾板有无前中突、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记述贵州和湖南的雄尾螨属水螨两新种:二叶雄尾螨和突板雄尾螨。模式标本保存在贵州农学院植物保护系。  相似文献   

16.
记述了采自贵州茂兰急流水螨科Torrenticolidae中国新纪录亚科龟水螨亚科Testudacarinae 1新种:双瘤须龟水螨Testudacarus binodipalpis sp.nov..新种与美洲龟水螨Testudacarus americanus Marshall很相似,但是新种P-Ⅳ具2瘤突;P-Ⅱ和P-Ⅲ各有1羽状毛;背突和腹突尖端圆滑;E4具1个三角形基座,所有这些特征可以将之与美洲龟水螨明显区分开来.文中对其腺毛和眼毛的体位特征作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船甲螨属记述(蜱螨亚纲:甲螨亚目:卷边甲螨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中国船甲螨属Scapheremaeus Berlese种类共6种,其中包括5新种:网纹船甲螨S.retestriatus sp.nov.,钩船甲螨S.uncinatus sp.nov.,四网船甲螨S.quarireticulatus sp.nov。,双突船甲螨.Sbituberculatus sp.nov.,指突船甲螨S.digitatus sp.nov和1个中国新纪录种子代船甲螨S.na  相似文献   

18.
中国肉食螨初记和马六甲肉食螨的生活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沈兆鹏 《昆虫学报》1975,(3):316-324
肉食螨是营自由生活的螨类,捕食粉螨、叶螨、瘿螨和介壳虫等微小动物。有些种类生活于鸟类、鼠类、爬虫类和哺乳动物身上,以粉螨及其卵为食。在自然界里,肉食螨是一种控制粉螨、叶螨、瘿螨及介壳虫等微小动物数量增长的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利用为生物防治的防治物质。 本工作是在调查研究贮藏物螨类时,发现在粮食及贮藏食品中有相当数量的肉食螨;所以着手进行此项工作。根据所得的标本,初步记述了8种肉食螨,分隶于4个属:肉食螨属(Cheyletus),触足螨属(Cheletomorpha),单梳螨属(Acaropsis)和真扇毛螨属(Eucheyletia)。  相似文献   

19.
中国广叶螨属两新种记述(真螨目:叶螨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叶螨属Eurytetranychus Oudemans雌螨背面观阔椭圆形,背毛13对,有臀毛,腹面基节Ⅱ有刚毛2对,肛毛和肛后毛各2对;爪间突呈简单的小爪状,微小;跗节上的双毛不典型,前毛与后毛不紧靠,或者双毛缺如,气门沟呈简单的小球状。我国曾报导本属叶螨2种:榆广叶螨E.ulmi Wang,1977和列氏广叶螨E.recki Bagdasarian,1948(王慧芙,1977)。 本文报导广叶螨属的两个新种,采自陕西和江西的榆树。模式标本均保存于上海农学院。  相似文献   

20.
下盾螨亚科的革螨多为营自由牛活的捕食者,其中有一部分种类与昆虫密切相关,人们已经开始关注这些螨类在生物防治领域中的应用潜力.本文首次整理出中国与昆虫相关的下盾螨业科的革螨2属31种,其中下盾螨属Hypoaspis 28种,占90.32%;鞘厉螨属Coleolaelaps 3种,占9.68%.在昆虫的体表发现15种,占48.39%;在昆虫的巢穴和洞道中发现16种,占51.6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