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为中国摇蚊亚科系列报道之四,记述了采自海南省的拟隐摇蚊属一新种:宽尖拟隐摇蚊Demicryptochironomus (Irmakia)spatulatus sp.nov.及1中国新记录种:缺损拟隐摇蚊Demicryptochironomus (Irmakia)valneratus (Zettrstedt)。模式标本存南开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为中国摇蚊亚科系列报道之三,记述了中国产哈摇蚊属Harnischia Kieffer 5种,其中包括3个新种,1个新记录种及短叶哈摇蚊H.curtilamellta.  相似文献   

3.
本文记录斑摇蚊属Stictochironomus 1新种:俊才斑摇蚊Stictochironomus juncaii,sp.nov.和2中国新记录种:多齿斑摇蚊S.multannulatus(Tokunaga)和皮可齿斑摇蚊Spictulus(Meigen)。编制了中国斑摇蚊属已知雄成虫的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于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相似文献   

4.
叹气沟河优势摇蚊种群动态、周年生产量及营养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4月-2007年3月对清江流域二级河流叹气沟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中摇蚊优势种进行了为期1周年的调查。结果表明:主要优势摇蚊斑特突摇蚊(Thienemanimyia lentiginosa)、波特真开氏摇蚊(Eukiefferiella potthasti)和拟长跗摇蚊(Paratanytarsus panhenogeneticu)的生活史均为1年2代;拟长跗摇蚊、斑特突摇蚊的种群密度6月、9月和翌年3月出现峰值,波特真开氏摇蚊则在5月和翌年1月出现峰值;采用龄期频率法(instar-fre-quency method)测算的周年生产量(湿质量)和生产量(P)/生物量(B)分别为斑特突摇蚊17.44g·m^-2、3.4,波特真开氏摇蚊1.66g·m^-2、2.3,拟长跗摇蚊3.3g·m^-2、6.4;3种摇蚊的生产量在时间动态上重叠程度较大,主要发生在春季;通过对3种摇蚊的前肠内含物分析,测算了各类食物的比例及其对生产量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无形态碎屑为主要食物类型,占前肠内含物的73.27%-86.89%,而斑特突摇蚊生产量则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的贡献率(51.64%)。  相似文献   

5.
本文记录狭摇蚊属一中国新纪录种:麦氏狭摇蚊Stenochironomus(Stenochironomus)macateei(Malloch)。标本保存于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相似文献   

6.
江苏无锡太湖五里湖由于污染而成富营养化水体,晚秋出现大量摇蚊成虫,经鉴定为一新种,命名为太湖德永摇蚊Tokunagayusurikataihuensissp.n.,该新种与该属的原独模种红色德永摇蚊特征不同,包括雄性抱肢端呈爪握状、抱器背腹叶不等长、翅的轭角方形圆角、翅后缘无缺刻、触角比及翅、体长都小、股节与基节接连处有棕黄色小斑等。本新与日本及韩国的红色德永摇蚊都已证实是强烈变应原,引起摇蚊变态  相似文献   

7.
Datta等于1992年依据印度标本建立1新种,命名为Tanytarsus gracilistylus (Chaudhuri & Datta),,本文作者在中国长跗摇蚊族研究中发现了采自福建省的同一种类,依据Ekrem(1999)和Cranstonetn,(1989)提出的属级鉴别特征,对该种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确认该种除中附器不分枝外,其余特征均符合枝长跗摇蚊属Cladotanytarsus的属征,而与长跗摇蚊属Tanytarsus的属征不符。该种中附器不具分枝应属于枝长跗摇蚊属内种间的一个特殊变异。本文将该种由长跗摇蚊属移入枝长跗摇蚊属作为新组合,同时依据中国标本对该种进行了详细描述,制作了本属中国13种雄成虫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8.
陈建  邢沈阳 《蛛形学报》1999,8(1):34-37
对取食不同食物(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摇蚊Chironomussp,果蝇Drosophilamelanogaster及其组合)的三突花蛛(Misumenopstricuspidatus)历期和体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取食混合食物的三突花蛛历期缩短,干重增大。  相似文献   

9.
方响亮  傅悦  王新华 《四川动物》2012,31(6):954-956
记述了直突摇蚊亚科拟三突摇蚊属—中国新纪录种——指拟三突摇蚊Paratrichocladius guidalii Rossaro,1990.本文给出了该种的详细描述和特征图.该种区别于本属其它种的主要特征是:下附器近指状,顶端尖锐且明显向下弯曲.该种标本分别于1997年4月采集于西藏和1996年6月采集于四川.  相似文献   

10.
扎氏摇蚊属Zavrelia世界上已有记录共计7种,除了Z.kribiensis Kieffer分布于非洲区,Z.clinovolsella Guo & Wang (2004)分布于东洋区外,本属其它种都分布在全北区.本文记述了分布于中国东洋区的1新种-光裸扎氏摇蚊Z.bragremia sp.nov.正模♂,四川省峨眉山,1986-05-17,王新华采.本种与本属已知种的主要区别特征是:肛节(第9)背板不具中区长刚毛.文中对Cranston等(1989)提出的属征作了修订.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相似文献   

11.
记述了分布于中国东洋区的拟花托摇蚊属Stempellinella 1新种:裸拟花托摇蚊 Stempellinella depilisa sp.nov.正模♂,福建省上杭县步云山,1993-05-05,王新华采.本种与本属已知种的主要区别特征在于肛节(第9)背板不具有中区长刚毛.同时本种个体小;触角比只有0.47.文中对Cranston等(1989)提出的属级鉴别特征作了修订.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相似文献   

12.
记述了摇蚊亚科中国新纪录属--脊突摇蚊属Cyphomella Seether,1977.给出了膜脊突摇蚊 C.cornea S(ae)ther,1977的详细描述、绘图以及世界脊突摇蚊属雄成虫分种检索表.标本保存于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记述了中国产趋流摇蚊属Rheocricotopus4新种及1新纪录种:长胫趋流摇蚊R.tibialis sp.nov.四川,金佛山。二带趋流摇蚊R.bifasciatus sp.nov.四川,金佛山。短足趋流摇蚊R.brachypus sp.nov.广东,封开。白山趋流摇蚊R.baishanensis sp.nov.吉林,长白山。铺展趋流摇蚊R.effusus(Walker)四川,金佛山。  相似文献   

14.
中国拟毛突摇蚊属一新种(双翅目:摇蚊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记述了采自中国西藏自治区的拟毛突摇蚊属1新种:三叉拟毛突摇蚊Paratrichocladius tridens sp.nov..该种与本属已知种的主要区别为:下附器发达并向外延伸,顶端圆形;阳茎内突色深部分明显骨化,呈三叉状,抱器端节细长,顶端有一小突状的业端背脊.  相似文献   

15.
记述了我国东洋区三突多足摇蚊亚属(Tripodura Townes)2新种。双刺多足摇蚊Polypedilum(Tripodura)bispinumsp.nov.(图1~5)本种与裸突多足摇蚊P.(T.)nudiprostatum Zhang&Wang相似,区别在于此新种r4+5翅室具有2个翅斑,m1+2和m3+4翅室端部具云状斑,肛尖矛尖状,肛尖侧突覆有微毛,上附器内侧中部具2个刺状刚毛。正模♂,海南黎水县吊罗镇,1989-05-20,灯诱,王新华采。抹刀多足摇蚊,新种Polypedilum(Tripodura)spathum sp.nov.(图6~10)本种可借如下特征区别于本亚属已知种:上附器呈抹刀形;前足比高(2.63-2.89,2.75);第9背板中部刚毛少,2~3根;下附器长、刚毛少,具2~3根刚毛。正模♂,云南勐腊县勐伦镇,1987-04-12,灯诱,邹环光采。本研究所用标本存放在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摇蚊研究室。  相似文献   

16.
中国南部数省摇蚊科新种及罕见种属新记录(双翅目)王士达(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湖北省武汉市430072)关键词摇蚊科,成虫,新种,幼虫,新记录近几年对中国甫部四川、湖北、湖南、云南及贵州诸省部分地区进行的水生昆虫调查中,采得摇蚊科昆虫66种(成虫...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狭摇蚊属已知10种进行了系统研究,对其中3中国新记录种:朝鲜狭摇蚊S.koreanus Borkent,斑头狭摇蚊S.maculatus Borkent和斑胸狭摇蚊S.totifuscus Sublette进行了详细记述.纠正了1个错误种类鉴定.编制了中国狭摇蚊属已知雄成虫的分种检索表.1.格布狭摇蚊Stenoc...  相似文献   

18.
作者在整理近年来采自辽宁省摇蚊科标本过程中,发现2新种,分属于虹齿摇蚊属Neozavella Goetghebuer,1814及施密摇蚊属Smittia Holmgren,1869,描述于后。模式标本存于南开大学生物系昆虫标本室。形态术语采用Saether(1980)。  相似文献   

19.
记述拟枝角摇蚊属Paracladopelma 1新种:短鞭拟枝角摇蚊P.demissum sp.nov.。该新种触角比AR低,为0.60;肛尖具中肋;第9背板后缘肩形;第9背板带V型;上附器远端膨大,向外侧成三角形突起状,亚顶端具2根大刚毛,且内侧密被小刚毛;抱器端节两侧平行,中部内弯。模式标本存放于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摇蚊学研究室。  相似文献   

20.
记述间摇蚊属Paratendipes 1新种:尖窄间摇蚊P.angustus sp.nov.和1中国新记录种:苏步间摇蚊P.subaequalis(Malloch).正模标本存放于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摇蚊学研究室,副模标本保存于台州学院生物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