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Eviostachya hoegii Stockmans在中国五通组的首次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描述了Eviostachya hoegii Stockmans的营养部分,通过大量标本的观察,修订了前人有关其生殖部分和解剖部分的描述,并对其生殖部分进行了复原.同意Emberger(1968)的观点,将其归于Eviostachyrales中.  相似文献   

2.
描述了产自丹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竹类一新变种——丹霞单枝竹(Bonia saxatilis var. danxiaensis X. Li, J. B. Ni & Y. H. Tong),该变种与单枝竹原变种(B. saxatilis var. saxatilis)的区别在于箨舌和叶舌的边缘不具长纤毛。本文编制了单枝竹及其变种的检索表,还对新近描述的产自丹霞山的另外一种竹类——小麻竹(Dendrocalamus pulverulentoides N. H. Xia, J. B. Ni, Y. H. Tong & Z. Y. Niu)的部分营养体特征进行了修正,并补充描述了其花部形态。  相似文献   

3.
描述了湖南零陵普利桥晚泥盆世锡矿山组叶虾类一新种——Echinocaris hunanensis sp.nov..晚古生代叶虾类化石较为稀少,Echinocaris在亚洲是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4.
张俊峰 《古生物学报》1993,32(2):141-150
记述我国山东山旺中新统山旺组双翅目毛蚊科Plecia属3新种和Bibio属1新种.根据现代毛蚊类的生态学知识推断了中新世山旺地区的古生态特征.同时,讨论了Clothonopsis miocenica的基本特征以及分类描述中存在的问题,认为不能把这个种置于纺足目,应归入双翅目的毛蚊科.  相似文献   

5.
王向东 《古生物学报》1993,32(3):346-354
新疆早二叠世 Kepingophyllum aksuense Wu et Zhou的内生长线发育良好,它们是由年季节温度的变化而形成的.据内生长线,可推算出k. aksuense Wu et Zhou的平均生长率为5mm/年.运用珊瑚的生长率及年龄可计算出沉积事件发生的频率.  相似文献   

6.
R.  H.  彼得森 《菌物学报》1989,8(Z1):159-174
本文描述了采集于吉林、黑龙江省的珊瑚菌,并对其系统分类位置和生物地理分布做了记录。描述的类群分别隶属于Clavaria, Lentaria, Multiclavula, Pterula, Ramaria,和Rcrmariopsis属,其中Ranurria crmericana var. orientalis为新变种。  相似文献   

7.
以车桑子生殖枝为材料,通过野外调查、取样以及各器官生物量的测定,研究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车桑子不同性别植株生殖枝生物量分配特征。结果表明:(1)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车桑子种群雄∶雌性别比为0.11,极显著的偏离1∶1(P<0.001),种群偏雌性。(2)车桑子生殖枝的形态特征和生物量分配特征均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雌性植株生殖枝花朵生物量和总生物量显著高于雄性和两性植株(P <0.05),而后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生殖枝生殖分配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P <0.05),但生殖枝叶生物量无性别差异。(3)生殖枝生物量大小与花朵生物量、营养生物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01)。营养生物量与花朵生物量之间为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1),生殖分配与生殖枝大小无相关关系。研究认为,车桑子生殖枝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不具有权衡关系,且生殖分配不具有个体大小依赖性,特定生物量分配模式可能是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区资源利用、环境适应的一种特殊形态模式。  相似文献   

8.
张小青 《菌物学报》1994,13(Z1):105-110
本文描述了灵芝属一新种:兼性灵芝Ganoderma bicharacteristicum X.Q. Zhang,和一个新记录种:奇异灵芝Ganoderma mirabile(Lloyd) Humphrey.作者为新种提供了拉丁文特征提要及英文描述。上述两种所引证的标本保藏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HMAS)。  相似文献   

9.
王文采 《广西植物》2016,36(Z1):31-57
对毛茛科铁线莲属(Clematis)中单型的翅果铁线莲组(sect. Pterocarpa)进行了分类学修订,写出了此组及其惟一种,翅果铁线莲(C. brachyura)的分类学简史和形态描述,给出此种的插图。根据其体态及花构造近似亚洲东部的辣蓼铁线莲(C. mandshurica Rupr.)和圆锥铁线莲(C. terniflora DC.)[二种均为威灵仙组(sect. Clematis)的成员],推测翅果铁线莲可能源自威灵仙组。  相似文献   

10.
Calymenesun granulosa Lu的背壳及接合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乃仁 《古生物学报》1993,32(5):587-595
描述了Calymenesun granulosa Lu的腹边缘及结合构造,并讨论了此种三叶虫的卷曲机制。认为当其卷曲完善时,尾“边缘“及部分胸肋纳入头颊下,以往描述了尾边缘的部分实际上是尾背结合沟所在位置。卷曲形式为半螺旋卷曲。  相似文献   

11.
郭英兰  刘锡进 《菌物学报》1991,10(Z1):99-118
本文报导中国假尾孢属的30个种,其中有2个新种:透骨草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phrymae),槐假尾孢(P. sophorae), 6个新组合:无花果假尾孢(P. fici),爵床假尾孢(P. justiciae),木犀生假尾孢(P. osmanthicola),海桐花假尾孢(P. pittospori),色柱假尾孢(P. polygonorum),花椒假尾孢(P. xanthoxyli)和5个中国新记录。文中对新种和新组合进行了描述并绘图,其他种作了简要描述或讨论。研究的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HMAS)。  相似文献   

12.
王子琪  黄石连  洪欣  温放 《广西植物》2021,41(5):671-683
苦苣苔科(Gesneriaceae)报春苣苔属(Primulina Hance)是一个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类群,其纷繁复杂的物种多样性和属下种间的特有分布引起了分类学家和植物学研究者的极大兴趣。该属除了极少数的物种如牛耳朵[(Primulina eburnea(Hance)Y. Z. Wang)]以外,绝大部分的物种为狭域分布或地方特有种,其分布范围很窄。为了揭示牛耳朵的传粉生物学和繁育系统对其生殖过程和拓殖能力的影响机制,作者系统地研究了牛耳朵的开花物候、花粉与柱头活性、访花昆虫的种类和访花行为、花粉胚珠比、OCI指数和套袋实验结实率,探究其传粉等生殖过程对牛耳朵的广布是否有正面影响。结果表明:牛耳朵的自然花期是3—5月,全花期约45 d,其中盛花期约20 d,单花期6~8 d; 开花后1~2 d花粉活力最强,开花前柱头没有可授性; 花粉胚珠比为537; 杂交指数为5; 去雌套袋、去雄套袋均无法结实,说明本种不存在无融合生殖; 与自然授粉相比,自花授粉结实率略低,异花授粉结实率略高,说明自交亲和; 牛耳朵的主要传粉者是花条蜂(Anthophora florea)和熊蜂(Bombus sp.)。花蜜产量较高、花粉量较大、花粉活力较强等特点,有利于牛耳朵完成传粉和结实的整个繁殖过程。因此,这一结果显然有利于牛耳朵的拓殖进而广布在我国华南至西南地区的喀斯特地区。  相似文献   

13.
同源盒基因(Hox)与哺乳动物生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哺乳动物的同源盒基因(Hox)与果蝇的同源异形基因是同源基因,该基因编码的DNA片段含183碱基对,转录由6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保守结构域,称同源异型域.Hox基因碱基顺序及在染色体中的位置都是高度保守的.Hox基因在体节结构分化等空间信息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按特异的空间模式赋予每一体节其自身的特点.近年来的研究表明,Hox基因不但影响胚胎发育,而且与成体生殖系统分化有关,在着床期子宫接受态的建立及子宫蜕膜反应的发生等生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发现近来根据云南西北部丽江标本描述的毛茛科短尾翠雀花(Delphinium brachyurum W. T. Wang)与此前根据该地标本描述的丽江翠雀花(D. likiangense Franch.)属于同一种植物,故将前者处理为后者的异名。  相似文献   

15.
王文采 《广西植物》2016,36(Z1):174-175
描述了自广西西南部发现的荨麻科(Urticaceae)赤车属(Pellionia)一新种,柔毛赤车(P. mollissima)。此种的特征是其瘦果具短线纹和瘤状突起,据此果实特征,可将此种与赤车属的其他种相区别。  相似文献   

16.
重新描述了黔东南下、中寒武统凯里组下部Redlichia属的Redlichia (Redlichia) coniformis taijiangensis,Redlichia (Redlichia) takooensis longispinus和 1未定种Redlichia (Redlichia) sp .。并对其生物学、生物地层学及其在下、中寒武统界线划分与对比的作用及意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了团毛菌科中的二个新种:Perichaena membranea sp. nov.; Perichaena poronema sp. nov及二个国内新纪录种:Trichia erecta Rex和Arcyria abietina (A.Wigand) N. E. Nannenga-Bremekamp.新种有拉T文描述及扫描电镜照片,讨论了新种与相近种的关系。模式标本收藏于HMAS北京和HJAU长春。  相似文献   

18.
通过标本室和野外观察, 发现根据四川丹巴标本描述的毛茛科光果拟螺距翠雀花(Delphinium bulleyanum Forrest ex Dielsvar. leiogynum W. T. Wang)和根据四川汶川标本描述的汶川翠雀花(D. wenchuanense W. T. Wang)与此前发现分布于四川宝兴、都江堰、汶川一带的拟川西翠雀花(D. pseudotongolense W. T. Wang)没有区别, 故将二者均处理为拟川西翠雀花的异名。  相似文献   

19.
描述了贵州水城大河边煤矿晚二叠世龙潭组的植物茎干化石Guizhouoxylon dahebianense gen. et sp. nov., 茎具清楚生长轮,髓部较大,初生木质部内始式,原生木质部由环纹管胞、稀螺纹管胞组成,后生木质部包括有密螺纹管胞和密螺纹至梯纹增厚的导管组成,导管近端部的穿孔板椭圆形,梯纹至网纹增厚。次生木质部密材型,射线单列,一般低矮,管胞自内向外由梯状纹孔变为不规则拥挤分布的具缘纹孔,偶而可见木薄壁细胞。根据后生木质部中导管的穿孔板类型与低等被子植物Platanus acerifolia Willd相似,也讨论了被子植物的起源问题。  相似文献   

20.
通过标本室和野外观察,发现根据四川西南部越西标本描述的毛茛科凉山翠雀花(Delphinium liangshanense W. T. Wang)和根据四川西南部木里标本描述的光轴翠雀花(D. leiostachyum W. T. Wang)只是此前记载分布于四川木里、盐源和云南西北部宁蒗一带的秋翠雀花(D. autumnale Hand.-Mazz.)植株较高的类型,故将二者均处理为秋翠雀花的异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